作者:幸运的苏丹
第73章 激变的宿命
“大街上哪里能捡到像你这样美的?”索托这句话又让妻子没忍住笑起来。
当晚两人过夫妻生活时,也不知道是久违,也不晓得是小康动情了,索托只觉得她那里非常的敏感,好像对自己的每次抽送都起着鸡皮疙瘩似的,当他捧住妻子滚烫的脸颊时,发现她的眼眶里全是柔水似的光,口中喃喃喊着自己的名字。
教皇的专机降落在马里兰州的机场处,索托和华盛顿的美国天主教大学派了一整支车队前去迎接,当然若望保禄没有坐别人的车,而是继续乘坐自己空运过来的蝙蝠侠式的坐骑,轮毂都是金的,这在前些日子的洛杉矶就让前来围观的信众大开眼界。
大学校园里,教皇的亲吻和拥抱还是差点让贝丽卡.卡德纳幸福到昏厥过去。
“我会替您的夫君全力祈福的,他正在以比常人快三倍的速度升入天堂。”教皇划着十字微笑着说。
贝丽卡感动到泪洒当场。
当索托挨到教皇面前时,很是被教皇重视了番。
教皇亲自牵住索托的手,当众走了百多步,他通过翻译员告诉索托说:
“不久前在加州边境的悲剧事件我已经为你铺好路,曼努埃尔痛哭流涕地跪在我面前,请求赦免他开枪的罪,我将手摁在他的头上,告诉他——你这个迷途的羔羊,我已赦免你未来死后在地狱里的罪罚,但人世间的你不能躲避。另外我也告诉遇害者的家属,告诉他们,你的丈夫你的父亲是个善良的人,他遭误杀,这也是天主的旨意,毫无疑问他的灵魂已飞腾到天堂去了。”
简单说,宗教这玩意儿对人还真有用。
曼努埃尔心甘情愿地接受现实的处罚,准备去圣昆廷或鹈鹕湾监狱蹲牢。
而遇害者的家属也没有什么遗恨,UFW已准备赔偿他们二十万美元。
这样在精神世界里,若望保禄将其给解决好了。
索托继续要关注的,就是于现实层面如何将非法移民给解决妥善。
泰瑞和赛琳娜也都在场,教皇再伸手牵住他俩。
“我还有个小哥哥,在墨西哥读大学。”当教皇询问卡德纳家族情况时,泰瑞回答道。
“你知道我是做什么的吗?”
“你是天堂的保安,妈妈说你有天堂的钥匙。”
“唔,也可以这样说。”教皇倒是一点都不在意。
接下来面向信众的演说,教皇贯彻了一贯的保守主义立场,表示对美国堕胎合法化的担忧,对美国同性恋显山露水的不满,他辩解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都不会容忍这两样行为,还呼吁美国天主教徒甚至可以与福音教派联合起来,前来抵御人类的堕落云云。
可惜的是,教皇虽然要求加州信众都去投索托的票,可教廷的主张与索托的却大相径庭,这也是美国历史最吊诡的现象:很多民主党在政治上是进步自由主义的,可在宗教信仰上又是天主教。
照唐.诺威的说法,索托是决不能在堕胎和同性恋问题上走回头路的,这关系到他的大都市票仓,肯投他票的人群经过精准计算,75%都集中在洛杉矶、旧金山和圣迭戈这样的大都市,或是湾区和尔湾这样的新兴城市圈。
他和教皇的最大公约数大概就两个。
一个是国内天主教少数族裔的权益;
一个就是拉美天主教国家的非法移民问题。
这样还能尽量拉一批保守的天主教徒来投票,比如UFW的成员,他们是老移民,恪守宗教信仰,反对新移民来抢自己饭碗来着。
就在索托望着教皇的演说时,有人喊了他的名字。
是位很有派头的红衣主教,也是梵蒂冈国务秘书处的卿相,里加利。
里加利和卡德纳家族颇有些渊源,只不过他从未如近一年这样靠拢过卡德纳,“你教父的事我非常难过。”里加利对着索托伸出手来。
索托稍微顿了下,便握住红衣主教的手。
对方扬了两下,“冒昧问一句,你的教母还健康吗?”
“不太好,她在旧金山静养,所以未能参加这场盛会。”索托脑子转得很快,他不能把自己真实想法表露给这位大人。
果然看起来里加利打消了顾虑。
“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你和切诺比奥大人的回报将非常丰厚。”里加利挨过来,用很低的声音说到。
“当然。”索托很肯定地回答出这个词语。
里加利嘿嘿嘿笑起来,接着就对索托说,你的弟弟山提诺在墨西哥国立大学里读的是理工类?
索托说是。
里加利又问,你的小弟弟泰瑞呢?
“他准备在美国天主教大学的预科中学里就读。”
“那太好啦,如果需要我写推荐信的话,我会让泰瑞来我们最好的神学院里就读,前途无量。”
可索托趁里加利没注意,用感到恶心的眼神翻了他一眼……
很明显,泰瑞是绝对绝对不会去神学院读书的,绝对!
“我在美国的最后一站将在白宫结束,卡特总统将会招待我,并就一些世界都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此刻,在掌声中,教皇的演说已接近尾声。
可白宫这边却一团糟。
布热津斯基博士又在国家安全联络室里,和驻伊朗大使沙利文展开紧急对话。
沙利文大骂说,为什么巴列维国王会在美国现身,还要接受美国医院的治疗。
“他没有了国家,不再是个统治者,他起码也有接受治疗的自由。”博士辩解说。
“现在我们的大使馆遭到了二次围攻,二次围攻!”沙利文说着,把话筒笔直伸向窗台。
布热津斯基博士听到了明显的喇叭声、马达声还有凌乱的枪声。
“我们已经增防了海军陆战队的一个排。”
“那太好了,我现在要求你来下达这个命令,授权海军陆战队士兵可以对伊朗使用武力!”
“理论上,命令权力归休赛将军所有,国防部和参联会议答应,使馆的海军陆战队由他统一指挥。”
“那你们呢,就挑起争端,而后眼睁睁看着大使馆遭殃,美国受辱?”
“你别着急,我立刻与总统先生联系波斯湾的舰队。”布热津斯基博士言毕,便全速小跑,去找卡特总统。
不知什么时候,关于巴列维国王被美国救治的传言,像野草那样在德黑兰疯狂滋长蔓延,越传越离谱——德黑兰的神学生和城市游击队再为前驱,他们乘坐着大巴车,冲到美国大使馆的门前,一群义愤填膺的妇人和学生举着反对巴列维的标语牌,并晃动铁门,要求大使馆开门,守门的海军陆战队士兵严词拒绝,双方的咒骂和冲突愈演愈烈。
有了上次遇袭的教训,在见势不妙后,大使馆立刻开出几辆重型车辆,直接将大门封死。
伊朗失控的人群越聚越多,大家开始自制梯子,要翻墙闯入。
一个半排的海军陆战队,按照作战小组分开,占据大使馆顶部的各个射击点。
圣诞节,德黑兰时间中午一点半钟,海军陆战队对蜂拥的人群鸣枪示警。
同时,得到德黑兰局势激变消息的卡特总统,立即打电话给美国中东军队司令部:
“让最近的舰队特遣战斗群部署波斯湾,必要时使用巴林的海军基地支援德黑兰大使馆,总之大使馆的安全就交给你们和休赛将军负责。”
瞬间,而距离波斯湾最近的一艘贝尔纳普级防空巡洋舰“福克斯号”最先向波斯湾内水域开赴。
此刻,在德黑兰,担任伊朗临时政府总统的前外交部长法赫蒂紧急打电话给坐镇库姆的霍梅尼,“形势非常混乱,我觉得要让骚动的民意镇静下来。”
“民意是正义的,美国是邪恶的,是地狱里的大撒旦,是崭新的伊斯兰共和国要根除的最大目标,他们明目张胆地要庇护巴列维国王,不让他接受伊朗人民怒火万丈的审判,现在任何对美国人的姑息都只能让这个大撒旦得寸进尺,都会被伊朗人民当作里通西方的叛徒。”霍梅尼的答复让法赫蒂总统惊得口齿打颤。
下午两点钟,德黑兰美国大使馆的海军陆战队呼叫了巴林基地的增援,接着向大使馆外的巴士车射击!
美军的枪声响起后,伊朗城市民兵在大使馆各个楼层陆续开火,枪声骤然猛烈起来。
门口示威的德黑兰学生和妇女们都猫着腰,尖叫着互相踩踏跑开,当场就有人被活活踩死。
不知是谁又扔了颗手榴弹,落在大使馆的院子里爆炸开来,卷起的尘土雨点般砸在门窗和墙壁上,场面更加紧张混乱起来。
巴林的麦纳麦-朱费尔海军基地,更多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接到了一级战备通知,直升机就停在基地营房前面,随时准备突袭德黑兰参加救援活动,士兵们还被告知:
“我们的航母立刻会赶来支援。”
而在克里姆林宫,一份以苏康中央书记处名义下发的《关于处理阿富汗问题的第XXX号记录》,共印制了八份被递送出来,这八份分别是:
批准给苏联驻柏林、华沙、布达佩斯、布拉格、索菲亚、哈瓦那、乌兰巴托、河内的大使馆的指示草案;
批准给因阿富汗形势发展给所有苏联大使的指示草案;
批准给驻纽约苏联代表的指示草案;
批准给塔斯社的报道草案;
批准给前阿富汗总统兼人民民主党最高领导人塔拉基的致敬草案;
批准给宣传部的关于阿富汗以后局势的宣传建议;
批准给苏康各级党组织的信函;
批准给非康米主义国家的康米党和劳工党的信函。
雪夜中,娜斯佳被临时喊到克格勃总部大楼里,她接到了份记录的影印件,翻开后她只觉得“石支队”的宿命行动要开始了。
焉知国家是福是祸?!
第十七卷 监禁时代
第1章 伊朗危机特别协调小组
“多元天堂的缺陷在于天堂的合唱带有浓厚的上等阶层的音调,很可能有90%的人民进不了这个集团系统。”
——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
卡特总统和若望保禄教皇的会谈,总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的心思全在波斯湾,美国赖以生存的巨大血管上。
好不容易熬完了谈话,教皇还是在那里对堕胎、同性恋等问题津津乐道个不停,倒是布热津斯基博士听得颇有兴味,因为他和教皇共同关心着波兰的危机。
博士盛赞,团结工会获得合法地位,是世界民主事业的巨大胜利。
教皇则回答,波兰国内的教会、信徒还有工会骨干获得了在部分领域私营经济的权力,并明示欧美集团应该增强对波兰私营经济的扶持政策,其后美国对波兰的经济援助要明确“投入私营经济的份额”有多少并且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
本质上,这场没有硝烟的争斗还是“厨房辩论”的延续。
可同波兰的冷战相比,波斯湾已经进化到了热战的程度。
夜晚九点左右,结束会谈感到疲累的卡特总统,还得在西翼楼参加国家安全会议。
当他刚走进去时,委员们、将军们都用不安的眼神在注视着他。
“发生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卡特坐下来,摊开手问道。
“总统阁下……率先介入波斯湾的巡洋舰福克斯号在霍尔木兹海峡触雷,现在正在自主漂移中。”国家安全会议里负责伊朗事务的加里.西克表情沉重地报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