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幸运的苏丹
原本苏联更钟意阿富汗的“旗帜派”领导人卡尔迈勒,但阿富汗革命后,“旗帜派”遭“人民派”的排挤和驱逐,卡尔迈勒第一时间“荣升”阿驻东欧的大使,实际是被踢出了牌桌。
既然卡尔迈勒不行,那在克里姆林宫的眼中,塔拉基也未尝不可。
塔拉基当总统后,他领导的“人民派”火速升格为“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很多党员从地下活动走出来,控制了政府、媒体还有军队,在人民主党的绝对领导下,其他人都选择了噤声不言,所以自我感觉良好的塔拉基立刻按照“科学康米主义”推行了个教科书般的改革方案。
纸面上看,塔拉基的方案确实很有进步意义,废除童婚,废除彩礼,废除穷人所有债务,废除封建族权、父权和夫权,甚至给了产后妇女长达270天的假期。
但问题是,塔拉基的所有法令一出喀布尔,在阿富汗的广大乡村里就完全走了样:地主和阿訇不再借钱给贫苦农民,这样农民中的青年人就没法操办场体面的婚礼,而阿富汗人又将红白事看作是人生最重大的事件——儿子娶亲必须要隆重,家里老人去世更不能用寒酸的东西来招待亲朋——这样,阿富汗农民尤其是青年人在性和情感上的挫败感和绝望感不断积累加强。
原本,哪怕借高利贷,只要婚礼够风光,农民们也能得到那几天的虚荣满足感,哪怕这一时要用一辈子的艰辛来偿还,可现在连这种虚荣感都不复存在了,农民更感痛苦,对塔拉基政权的敌视也日甚一日。
更可怕的是,塔拉基政权还在阿富汗乡村推行更为一厢情愿的“合作社”……丝毫不顾阿富汗客观的历史经纬,因水源的紧张和欠缺,阿富汗乡村一直靠复杂的宗教和家族来维持的,可塔拉基政权却将其视为单纯的封建反动制度,要彻底将其摧毁掉。
人民不满和反抗怎么办?
塔拉基在这方面的进化速度也堪称神奇,他很快就引入苏联顾问,建起了可止阿富汗小儿夜啼的秘密警察组织“卡德”,把大批异议者投入到监狱中去,在这方面塔拉基政权和伊朗曾经的巴列维王国毫无二致。
改革是几乎没任何积极效果的,而塔拉基本人却在全国上下歌功颂德的“造神运动”中,陶陶然,欣欣然。
造神运动的推手就是人民派的二号人物,阿明。
和浑身漏洞、何不食肉糜的塔拉基不同,阿明确实算得上是个枭雄,虽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出身,但阿明狡黠多变,不择手段,且和欧美情报部门有暧昧不清的勾连。
第52章 塔拉基和阿明
在阿富汗的造神戏剧里,阿明就是位才华横溢的总导演。
在阿明的推波助澜下,喀布尔大街小巷都挂满了塔拉基的巨幅海报和宣传画,塔拉基被媒体誉为“东方的天才”、“伟大的导师”,他在偏远的加兹尼省的童年故居早就被改造为“革命圣地”,屋外是红旗招展、彩灯闪耀,数不清的参观者在屋子内深情地排队观看塔拉基在小时候睡的床、用的餐具和马桶等等。
当塔拉基来到喀布尔搞革命宣传工作时,他在中产阶级社区里租的房子现在已成为座博物馆,他坐过的椅子,伏过的桌子,用过的一支笔和一壶墨水,乃至睡鞋和短裤,都被红色天鹅绒丝带给圈起来,因为这是伟人伟大的思想的见证。
导游绘声绘色地告诉参观者,塔拉基正是在这里悟出了各种各样的革命真理。
当年塔拉基为谋生还写过言情小说,现在他的小说成为阿富汗作家联盟争相研究的课题,并被编入到教材里,被学生们仿效。
毫无疑问,塔拉基对这数不清的赞誉很享受,但他慢慢地对导演这一切的阿明却不信任起来。
很简单,阿明将塔拉基捧得越高,他自己所得到的也就越多。
塔拉基是伟大的导师,阿明就是伟大的导师的忠实学生。
塔拉基是伟大的领袖,阿明就是伟大的领袖最亲密的助手。
阿明是伟大的小说家,阿明就是伟大的小说家的出版编辑。
每一个光耀到无法直视的头衔被加在塔拉基头上的同时,阿明就会悄无声息地得到不亚于此的利益。
慢慢地,塔拉基越来越觉得自己被架在炉火上炙烤,他喜欢虚幻,然后自己也蜕化为了虚幻本身。
而阿明则实际掌握了人民民主党,掌握了军队,虽然他不断在报纸上阿谀:“塔拉基领袖是指导阿富汗革命的手指,而我只不过是和手指血肉相连的一个小小的指甲。”但苏联和塔拉基本人都看出阿明的野心:
阿明不但要最终统治阿富汗,并且还想阿富汗摆脱苏联,他的终极理想是阿富汗能成为个与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地位等同的独立国家,一个强硬的奉行不结盟主义的康米主义国家。
所以现在塔拉基来到克里姆林宫里就是告御状的,他对勃列日涅夫说,阿明是CIA的卧底间谍,他拿了美国亚洲基金会的钱,正密谋推翻我,从中国和巴基斯坦那里得到军事援助,与您对抗。
“苏联已和阿富汗有六十年的亲密友好的关系,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勃列日涅夫严肃认真地回答了塔拉基。
只是苏联现在在东南亚有越南的坑,在东欧有波兰的坑,这时若想再干涉阿富汗,实在是力不从心。
另外,勃列日涅夫鉴于波兰危机的负面影响,就对塔拉基说,直接出兵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以镇压阿富汗宗教极端分子暴乱为借口,派驻军事顾问团和格鲁乌精锐小队,另外你能用流血代价最小的宫廷政变的办法,除掉这个不听话的阿明。
曾和勃列日涅夫为校友的塔拉基,很是害怕,因他只是个学究啊,从来没直接干过物理消灭政敌的活。
“让克格勃特工来帮你的忙。”勃列日涅夫说,“几个人,几声枪响,总比血流成河要好。”
另外勃列日涅夫还忠告同学说,行事要注意机密,尤其是你身边的随从,恐怕已有阿明安插的暗桩,你决不能透露我们会谈的内容。
塔拉基表示我全记在心中。
维什涅夫斯基大街尽头的一栋有独立卫浴房间的高档“勃列日涅夫公寓楼”,娜斯佳在电话铃声响起来后,迷迷糊糊地伸出洁白的胳膊,摸到了话筒,“是我,杜欣斯基。”
“我是安德罗波夫。”
娜斯佳立刻从床上弹着坐起来,玉乳跳动好几下,又拉起床单遮住,稳定了嗓音后,她立刻回答说,是,我随时待命。
在苏联体系里,克格勃和外交部的界限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
克格勃的牧首对娜斯佳说,现在苏联的中亚加盟国正面临着西方扩张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西方强盗企图重建起个奥斯曼帝国,它要横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最终煽动中亚,来打倒神圣的苏维埃联盟,而阿富汗的阿明,就是个被CIA收买的间谍,他是这场阴谋的主角。”
告知了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后,安德罗波夫又说,波兰的局势差不多已稳定下来,撤军只是个流程问题,我们现在主要精力是要斩断美帝国主义在阿富汗的黑手,“杜欣斯基你很年轻,我们则太老了,苏联早晚要依仗你们的领导再续辉煌,你也知道,我是最喜欢拔擢优秀的年轻人的,戈尔巴乔夫、利加乔夫、雷日科夫都是我的手笔,而你,我一样对你寄予厚望,你在圭亚那、尼加拉瓜、波兰的使命完成得非常出色,我把剑柄交给你,虽然你马上是第八局的负责人,但笔和剑不能荒废其中的任何一端,这只黑手,就交给你去斩掉。”
“我……”
“你要以一个苏维埃共青团员和党员的身份回答我。”
“我誓死完成任务。”
“很好,干得要漂亮点,别影响来年莫斯科的奥运会。”
娜斯佳应承下来,同时她也把季默发送来的讯息上报给克格勃主席,请求STB和斯塔西为中介,告诫意大利红色旅不要节外生枝,不然会严重扭曲波兰危机的处理进程,现在意大利康米党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只要在议会里挫败美国狮鹫导弹进驻意大利的话,那波兰的矛盾冲突就很难恶化。
对此,克格勃回复说会以最快速度加以处理。
夜晚,阿富汗驻莫斯科大使馆秘密给喀布尔送去封绝密电报。
里面告诉哈菲佐拉.阿明:“塔拉基从克里姆林宫乞来几名枪手,要在你来机场接机时趁机抓捕你。”
看到电报的阿明冷笑声,便秘密准备反杀的部署。
第53章 复刻经典
在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和军队的心目中,阿明是极有魄力的铁腕人物,能表现出阿明这种特征的便是不久前对赫拉特城暴乱的镇压,当地的农民反抗土地改革,并杀死苏联顾问,阿明毫不犹豫地派遣一支由三百名步兵和三十辆坦克组成的快反部队,一路杀进赫拉特城,屠戮了数千当地人。
在参加莫斯科红场阅兵前,塔拉基总统先是去了古巴,参与了康米主义阵营举办的峰会,峰会讨论如何谴责中国和如何增援越南的事宜。
在阿明得到风声后一个来小时,塔拉基正式的电报从莫斯科传来,电报要求阿富汗全党全军要在塔拉基回来后于“女王宫”内开会,塔拉基将给所有人传达哈瓦那峰会的精神。
塔拉基总统的飞机现在应该已升空。
阿明火速和国防部长、空军总参谋长、陆军总司令等人取得联络,他直截了当地说:“无论如何阿富汗都应该是个有尊严的独立国家,如果它落在塔拉基的手里,阿富汗将彻底沦为苏联的附庸,若是我当权,我将毫无保留地支持阿富汗的传统并捍卫阿富汗的土地。”
而阿富汗的将军们也明显对塔拉基的能力表示疑惑,他们答应将最精锐的第4装甲军交给阿明调度,空军参谋长还答应可以提供飞机的援护。
而阿富汗秘密警察“卡德”也倒戈到阿明这边,他们提供给阿明数十位优秀的射手。
接下来阿明又和美国驻阿富汗大使杜拉斯交涉了番,杜拉斯向他保证,如果阿富汗保证在以后奉行不结盟主义,那美国便没有理由反对他手掌大权。
更让阿明暖心的是中国大使馆的表态:“阿富汗人民决不能向苏联霸权主义屈服,我方将在边境地带给您提供所有力所能及的支持。”
毕竟就中国的地缘来说,是决不能容忍敌人利用阿富汗这个世界岛“心脏”作为跳板来压迫自己的,就像他不可能让越南在卧榻之侧动手动脚一个道理。
一番准备后,阿明信心十足,军队支持他,中美支持他,另外只要他推翻腐朽昏聩的塔拉基,宣布所有不适宜的改革措施即刻停止,那占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也会聚集在他的旗帜下效忠于他。
在阿明电话指令下,差不多有一个营的精锐阿富汗国民军和十几名卡德射手被提前派遣至女王宫,在喀布尔的市中心,第4装甲军的坦克做好了完全的战斗准备,另外至关重要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阿明也派遣心腹前去接管。
布置好所有后,阿明还特意给克里姆林宫打了热线电话。
当时克里姆林宫中,苏联的领导人几乎全部在场,另外还有临时赶到这里来的阿富汗“旗帜派”人物,有卡尔迈勒,有纳吉布拉,他们在阿富汗革命胜利后,几乎全被以“驻外大使”的名义被阿明排挤走,现在他们渴望回国,在苏联的支持下重新掌权。
塔拉基和他的亲信暂且还没走,勃列日涅夫把他喊到克里姆林宫来,娜斯佳在旁作陪,勃氏叹口气,亲口对塔拉基说:“我知道你是人民派的,现在这些人(他手指卡尔迈勒、纳吉布拉)你认识,是旗帜派的,但我希望你们现在握手,冰释前嫌,恢复革命战友间的情谊,否则你们将被哈菲佐拉.阿明各个击破。”
勃氏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塔拉基刚和旗帜派握手言和,阿明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是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接的。
“你们像阿富汗成为第二个越南,让你们的血流得更干净吗?”阿明一开口就毫不客气。
“你的诉求是什么?现在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才是阿富汗的合法总统。”葛罗米柯冷静地答复说。
娜斯佳走到电话机旁,根据外交部长和阿明的对话,头脑飞转着研判着而今的局势。
而勃列日涅夫则躺在椅子上,脸色明显有些惊慌不安——他觉得事情又开始棘手起来,这些依仗苏联庇护才能生存下来的蕞尔小国啊,现在各个都学会跳脸了。
“阿富汗不跟美国也不跟苏联,阿富汗虽小,但却是主权国家,从来都不是你们的加盟共和国。塔拉基只是克里姆林宫的傀儡,我们拒绝他回来,如果他坚持要回喀布尔,那我们就逮捕他。”
“你还嫌阿富汗局势不够糟糕吗?阿富汗现在正飞速地伊朗化,无数宗教极端分子正越境去巴基斯坦的训练营,美国中情局正在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步枪、肩扛导弹返回来推翻人民民主党的统治,建起神权政治。阿明你根本不可能是这场圣战的赢家,阿富汗的军队没有苏联的支持是打不过圣战分子的,他们很多人也不忠诚可靠,阿富汗的经济全靠我们购买你们的天然气来运转。哈菲佐拉.阿明,我奉劝你冷静下来,真心实意地为阿富汗的未来考虑,现在我在这里保证,你让塔拉基和旗帜派回国,你的权力和职务将不会受任何影响。”葛罗米柯是苦口婆心。
“克里姆林宫的承诺可没什么信用度,我不会当波兰盖雷克第二的,盖雷克现在恐怕还是被你们囚禁在某个暗无天日的地方。”阿明强硬地说。
勃列日涅夫听到这话,厌恶地拧起了眉毛。
“阿明已做好周全准备,现在企图用特工突袭的方式,将他逮捕或击毙都是不可能的。”电话结束后,娜斯佳代表克格勃第八局当场就给苏联的诸位领导人浇了冷水。
白头发戴着副金丝眼镜的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贴在勃列日涅夫的耳朵边,说了些悄悄话,大概是赞同娜斯佳的判断。
“我们不能对阿富汗公开动武,波兰已经搞得我们足够被动了。”勃列日涅夫捏住手掌,苦恼地对在座诸位说。
“可苏联也不能失去阿富汗。”柯西金总理搓着额头,接着他抬高声调,仿佛在作出预言,“这是政变,我们本来想要压制阿明,可反过来却被阿明给耍了,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很可能就成为了CIA的间谍,是潜伏在阿富汗革命中的毒蛇、蝎子……”
“也许我能复刻一把波兰,也可以说能复刻中国对越南的战争模式,你瞧塔拉基这位合法总统在这里,我们也将获得阿富汗绝大部分党员和喀布尔人民的支持,先让阿明和阿富汗的暴乱军互相拼尽资源好了,而后我们将长驱直入喀布尔,名正言顺地拿回属于人民的阿富汗。”这时,阿富汗旗帜派的纳吉布拉突然献出这样的计策。
第54章 PCI翻转
对纳吉布拉的献策,克里姆林宫最终表示同意,勃列日涅夫还是不希望阿富汗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莫斯科奥运会的召开。
于是葛罗米柯拿起电话,打给阿明:
“你的基本诉求,苏联表示同意,只不过苏联要求阿富汗同样不得倒向美国或中国。”
欣喜若狂的阿明立即应承下来。
塔拉基和他的心腹随从们则是垂头丧气,这个结果等于是宣判他们被流放,要在克里姆林宫寄人篱下。
莫斯科红场东侧的克格勃总部大楼里,尤里.安德罗波夫端坐在巨大的徽章下,该徽章由盾牌、宝剑和赤色丝带组成,丝带上刻着克格勃的俄文,各分局机关干部齐聚一堂,新任第八局负责人娜斯佳所担负的职责是“密码学”,这倒和她起初的专业合衬。
安德罗波夫大概是全苏联最神秘的人物。
西方世界对他了解非常有限,他到底是谁,以前用过什么身份,真实履历有哪些,全是镜花水月。
在自家人的会议中,安德罗波夫也不发表任何意见,整个流程只是机械式地听取各局各部门的汇报就结束掉了,波兰、阿富汗或者是其他什么热点事件,一概不提,灌入娜斯佳耳朵的全是些枯燥乏味的数字化陈述。
不过在会议结束时,秘书处的人找到娜斯佳,请她来到间小办公室,这里被称作是克格勃的“主席顾问小组会议室”,娜斯佳晓得,这里才是真正讨论决议的地方。
“那天接到我的电话,是不是有些紧张?”安德罗波夫在这里要显得亲和得多,他甚至还允许娜斯佳吸烟,不过他本人是烟酒不沾的,他与主管意识形态和文化战线的苏斯诺夫类似,是个康米主义的托钵僧。
“坦白说有些,毕竟我之前始终在外交部领导下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