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幸运的苏丹
“卡德纳议员应该还在日本东京对账呢!”蒙特把安好的弹夹咔一声塞进手枪,说到。
晚九点不到,几位用黑头巾蒙住脸面的伊朗游击队的敢死战士举着步枪,靠近美国大使馆围墙外的一家餐厅。
这家餐厅算是大使馆承包的,当时在里面有几位四等人,还有十多名美国平民在用餐。
警惕性很高的四等人隔着窗户,看到了不速之客,便赶紧摸稳了随身武器。
第62章 被俘的美国大兵
四等人与美国国务院合作担任使馆安保任务的总数也就一千来号人,分为九个大区,每个大区归一名中校指挥,再摊到德黑兰大使馆,差不离也就一个步枪班的规模,分为两班,一班在使馆院墙内执勤,一班外出就餐。
“呼叫军士长,呼叫军士长,在大使馆餐厅外一百英尺不到的距离,可能出现反对派的城市游击队,向我们逼近,餐厅内还有美国平民,请求使用致命武力。”一位叫肯尼思的四等人大兵隐藏在餐厅的柱子后,用对讲机向大使馆内汇报。
一分钟后,驻伊朗大使威廉.H沙利文的声音从对讲机内传来:“禁止使用致命武力,那样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外交损失。”
肯尼思便对同伴们挥手,示意他们快护送平民回大使馆。
窗户对面的游击队员也察觉到这点,一位领头的情绪激动地吼叫起来,翻过栅栏,他的手里抱着支阿卡步枪,在靠近窗户时,拉动枪栓,瞄准脱离的用餐人群,准备开枪射击。
千钧一发之际,肯尼思从柱子后跃出,“别动,不然轰爆你的脑袋!”用手枪抵住那家伙的脑袋。
那家伙没敢开枪,但用种激烈争吵的语气和肯尼思对吼着。
敢死队其余的成员也都涌过来,肯尼思见伙伴和平民都被接应进了使馆,便用手枪猛砸那个领头的,把他砸翻在地,“美国大兵杀人了!”敢死队和围观的市民顿时愤怒起来,无数拳头和枪口对着肯尼思,自知无法脱身的肯尼思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随后大使的斡旋上,便先将自己的手枪哗啦啦地拆掉了,以免落入伊朗人的手里。
伊朗人的手枪开火了,大约他们也不想置肯尼思于死地,所以火药是减配的,再加上肯尼思穿了防弹衣——两颗子弹都打在肯尼思的肋处,他往后踉跄两步,倒在餐桌边,伊朗人一拥而上,开始愤怒残暴地揪住他殴打他。
晃动的摄像机镜头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肯尼思被拳打脚踢拽出了餐厅,鼻血被打出来,满脸满脖子都是,滴满了衣领和胸口,眼神反白,很显然已经失去意识。
“暴君就藏匿在美国大使馆里,CIA特工也在里面!”人群里的大学生们趁机高喊着这句话来煽动情绪。
接着肯尼思被塞进辆面包车里,很多市民发狂般地用手拍打着车窗,想把肯尼思直接拖出来当街活活打死,面包车只能加速逃离了人潮。
伊朗科技大学的校园中,内贾德和其他学生代表们跳上了餐桌,对围过来的人们发表了动员演说:“围攻美国大使馆,它是间谍和包庇君主制的贼巢;围攻美国在伊朗的文化交流中心,它是英美殖民文化侵略的桥头堡。同学们拿起你们的武器来,为实现伊朗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进攻、进攻、再进攻!”
游击队当即就有几辆小货车开到门口,掀开后门,里面全是各式各样的武器,步枪、手枪、手榴弹甚至还有火箭筒,蓄着长发穿着牛仔裤或喇叭裤的伊朗大学生们冲出集会的房间,抓起了这些武器武装了自己,接着登上了早就等候在外面的大巴车,人们高唱着《安拉-安拉
》的雄壮歌曲,还有人高举霍梅尼的肖像画,在市民的簇拥欢呼声中,车灯大开,开向了袭击的目的地。
这时候,计算机数据公司的一群高层紧张万分地坐在两辆轿车里,手持蒙特预先发给他们的护照,分别躲进加拿大和苏联的大使馆。
其他员工则分乘两辆巴士车,秘密地离开数据公司大楼,向机场方向开动,方才蒙特和机场方面联系过,去往外国的客机还能起飞,帕拉丁公司的武装雇员们,除蒙特与克里斯马斯留在数据公司大楼外,其余的都和有过服役经验的数据公司的员工一道,坐在辆皮卡车上,为巴士车保驾护航。
巴士车甚至连车灯都不敢开。
大楼周围短暂响起轻微的车辆行驶声后,随即整条街道都空荡荡的——远处枪声密集起来,那群游击队和敢死队暂且还没将数据公司列为攻击目标,而是全都奔向了大使馆。
白宫西翼楼地下的“战情室”中,有通往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先进通信设备,副国务卿戴维.纽森给驻伊朗大使馆去了紧急电话:
“沙利文大使,国家安全顾问询问你伊朗军方发动政变取代巴列维国王的可能性,考虑到现在这个国家群龙无首的状况。”
“告诉站在你身边的布热津斯基,FUCK他全家!”这就是驻伊朗大使在保密电话那头的回答,还能清晰地听到外面爆竹般的射击声响。
纽森旁边的布热津斯基博士垂着嘴角,举起手抹了脸,可没回骂。
“这不是个很有帮助的评价。”纽森说。
那边的沙利文大使又用波兰语来了句国骂,“那这下布热津斯基能听明白了吗?”
在伊朗问题上,布热津斯基博士主张给予巴列维政权强有力的支持,而沙利文大使则希望巴列维国王滚蛋,而美国也要尽快更新对伊政策。
“博士,我们现在应当怎么办?”纽森询问道。
“立刻派遣特使,与伊朗方面接触,另外要休赛将军。”布热津斯基博士回答道。
正在伊朗总参的休赛将军与蒙特预料的一样,首鼠两端,或者说他的表现完美地符合卡特总统本身摇摆不定的政策:在枪炮声激烈的整个夜晚,休赛没有要求伊朗的总参做任何事,无所作为,只是一个劲地朝库姆打电话,希望和霍梅尼谈谈。
子夜时分,冲到美国大使馆外示威的伊朗人总数已达两千人,里面许多是持械的游击队员,四面的大楼里暗藏着许多虎视眈眈的射手,铁丝网和板墙圈起的临时防御工事后,仅仅十名左右的四等人端着步枪,紧张万分地和汹涌的人群相对峙。
“严禁使用致命武力!”沙利文大使不断重申着这个要求,并疯狂地向休赛将军求援。
所以四等人的枪中装填的全是橡皮子弹。
喇叭声中,两家消防车冲过来,并将梯子驾到大使馆的墙上,伊朗人开始冲撞大门,顺着梯子要翻入大使馆内,一串串枪声自人群内朝天射出,气氛紧张到了顶点。
和大使馆相隔不远的文化交流中心大楼,几辆大型巴士车猛地开来停住,里面的员工见状立刻将楼梯口的防盗门给拉了起来,“开门,快给我开门!”巴士车里跳下许多愤怒的学生和游击队员,打首的几位抱着突击步枪,冲进了大厅内。
第63章 俄罗斯轮盘
房间内,莫妮卡扭动胯部,褪下套裙,将件工人穿的宽松牛仔裤穿在丝袜外,而后踢飞了高跟鞋,穿上双平跟网球鞋,并抓起从交流中心安保人员那里得到的一把自卫左轮手枪——子弹已装填好了。
“我们是来接你们去机场的!”围堵在中心大楼外的游击队员一开始还诓骗到。
可中心的员工则顺着楼梯推下许多沉重的家具,把唯一楼梯道的防盗栅栏门给堵死。
“快把东西挪开,不然把你们全都杀死!”冲进来的游击队员们察觉无法再前进,便狂怒地拍打着栅栏门警告道。
也有人站在院子里,肆无忌惮地对着中心大楼楼上的窗户射击。
几发子弹击碎了莫妮卡房间的玻璃,这让她想起九年前在奥兰治法院被劫持的画面,可现在的她比那时成长镇定许多,她躲在窗台下,握紧手枪,不断催促中心的发报员向拉维赞的帝国卫队军营求援。
“怀曼怎么到现在也不回音?”莫妮卡恨恨地想到。
中心大楼的顶层,负责人和几位男性员工在那里用喷漆喷上了大大的“SOS”和直升飞机降落的标志。
还没等他们喷完,对面大楼的楼顶出现群游击队枪手,步枪子弹曳着红色或绿色的光,和空气摩擦出嗡嗡的可怖声响,不断打到楼顶围墙处,吓得负责人和员工又躲了下去。
所有的妇孺则呆在一间居中的房内,全都蹲坐在门后,互相拥抱着,面色惊恐。
这时美国大使馆也快到失守的境地,沙利文的手下已开始仓猝地焚毁文件。
同时被挟持的四等人大兵肯尼思,被用冷水劈脸浇醒,他张开眼睛,天花板、围墙和地板都在旋转,脚下的地板是黑白格的瓷砖,墙壁也是瓷砖,天花板上是冷色调的电灯,好像还看到了手术床和推车,这里毫无疑问是家医院。
只是不晓得是德黑兰的哪家医院。
至于自己的双手,被铐在墙上的铁环上。
一群蓄着胡须的伊朗青年出现在肯尼思的眼前。
肯尼思吃了两拳,而后他的脖子被掐住,一把左轮手枪塞入到他的嘴巴里,他的牙齿都要被搅碎,审讯的人用狂暴的英语问他:
“说,巴列维国王在使馆里;说,CIA的特工也在使馆里!”
虽然肯尼思看不到,可他能感到,有人就在旁边录着音。
肯尼思吃力地摇摇头。
扳机被扣动,转轮转了下,撞针发出咯噔声响,惊得肯尼思浑身都都抖起来。
可子弹并未被射出来,左轮手枪里只有一颗致命的子弹。
房间里伊朗青年们都大笑不已,都为这刺激的游戏而感到过瘾。
这是全世界都爱玩的俄罗斯轮盘赌。
肯尼思去年圣诞节回国休假时刚看过《猎鹿人》这部电影,对这个赌局深有印象。
对方扳开撞针,又把相同的问题问了一遍……
“把子弹射出来,只有一发子弹的小可怜鬼,这是第六轮啦!”静冈热海的和风旅房间内,卡米娅的马尾辫和胸前的硕果都跳跃个不停,两颗娇艳欲滴的提子都甩出了残影,她挑衅式地如此喊着,两腿跨在索托垂下的两腿间,双臂反着,和躺在矮几上的索托伸出的双手相扣,这给她提供了发力的点,灰色的头发垂散在她的额头和两鬓,在剧烈的上下套弄动作里,她喘息着,汗珠流到下巴后,再汇聚为一点,一滴一滴落下,顺着汗珠落下的轨迹,卡米娅朝着下身看,在自己那湿漉漉的耻毛间,被吞吞吐吐的索托的“墨西哥大辣椒”的构造让她入迷,尤其是那根独立凸出的筋条,简直是太美了,就像是被反复碾过的车轨——卡米娅的汗珠就落在筋条和巧克力球处,再配合两人的体液,就像是被蛞蝓爬过般润滑,摩擦间发出令人难堪的淫靡响动。
拿捏到了关键的爆发点,卡米娅强劲的腰突然来回疯狂摆动几下,索托闷哼声,两人互相牵住的手臂颤抖不已,接着卡米娅仰面,对着天花板释放出长长的呻吟,十分舒畅,终于不再跃动的灰色发辫被索托在后面抚摸了几下后,卡米娅舔了两下嘴唇,得意地站起身来,大腿间流下了片白浊色。
在这局“俄罗斯轮盘”中,她又赢了,并且连续赢了三夜。
索托继续倒在矮几上,四仰八叉地喘着气,直到胸前的绒毛给狠狠捏了下,索托带着愧疚摆过头,望见美枝子涨红着脸,浴衣不整,露出半边香肩和隐隐的酥胸,正用怨恨的眼神盯着索托。
三盘竞赛,索托都把“子弹”射给了卡米娅。
卡米娅的体力和奔放,还有对男女性事的掌控能力,美枝子还是难以望其项背的。毕竟是犹太和欧美的混种,可即便这样,美枝子还是不甘心“输掉”。
热海四周下起濛濛细雨,山峦间一团团疏散白色的雾气在移动弥漫着,雨天的热海又别有番情致,这三位旅客在房间大床内尽兴后,便撑着伞走出米白色的国际旅馆,顺着沿海岸而铺就的砂路漫步,这种砂没有污泥,是专门铺在寺庙庭院中的,木屐踩在上面有种软软的感觉,旁边就是片牵牛花的小花田,东倒西歪随意而就的架子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吸收着雨水,从远处看着被松林和沙滩环抱的海湾,一些小船在浪中惬意地摇晃着,仿佛在摇篮中听着山中古刹的钟声而入眠。
“真的好舒服。”美枝子将伞靠在肩膀上,迎着凉爽的风,就算被飞溅来的雨点打湿也不怕。
“马上我们回美国,你会想我们吗?”卡米娅故意问美枝子。
田中美枝子看了卡米娅眼,没有回答。
“那回美国后,我就和他没日没夜地做,你可看不到了。”卡米娅调笑般地用大拇指对着索托。
“卡德纳老师回去后,就会回归家庭的。”美枝子有些不安。
“暂且分手后,便各自努力吧。”索托也学会了日本人的说辞。
三人游玩了会儿后,回到旅馆准备用餐。
这时有紧急电话找索托。
索托入住这里用的是化名,反正这里是小佐野贤治的产业,这也意味着有人能找到他,肯定是发生了急事。
“老板,我是鲁道夫,伊朗那边的人有消息告诉你。”
“伊朗人围攻大使馆了?”索托问。
“对,另外……斯蒂文森小姐在使馆旁边的美伊文化交流中心大楼里,好像被困了。”
索托顿时就愣住了。
鲁道夫还在那头说,是蒙特和克里斯马斯他们打来的急电,说斯蒂文森小姐曾向他们求助。
第64章 红绿灯
“鲁道夫,我们现在就离开日本,你订购好机票,在隼町那里备好车等我。”索托说完,立刻把电话给挂掉。
“老师你这样着急,是准备去哪呢?”美枝子匆匆忙忙地披上外套,和卡米娅一道提着行李箱,跟着索托来到旅馆前台,今晚居然临时要回东京去,她有些失落。
“去沙特阿拉伯,有个很火急的事情。”索托不苟言笑。
三人坐上卡米娅的达特桑跑车,迎着雨,向东京开去,“快点,再快点。”索托不断地看着手表催促卡米娅。
卡米娅仿佛不高兴,绷着脸,偶尔转动下方向盘。
德黑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上空,两架帝国卫队的直升机出现,他们是得到拉希米将军的指令,前来驱散威胁大使馆的示威人群的。
而拉希米将军则得到美国休赛将军的背书:“你可以使用非致命武器乃至必要的致命武力,保护住大使馆,我的顾问团和军方都站在你身后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