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狱美利坚 第336章

作者:幸运的苏丹

  他旁边的康素爱萝.卡德纳现在是整个团队的开心果,和伍德科克先生互相应和,伍德科克说到哪她就好奇地问到哪,并且不断把话题给延伸出来,旁边的人也都开始参与表态,等到飞机振翅高飞时,舱室内气氛变得很活跃,最后伍德科克先生也受不了,“卡德纳太太你应该多问问你那正在阅读的丈夫。”

  “他也不懂,等到了北京,说不准还需要我帮忙呢!”小康这话让大家都笑起来。

  索托抬了抬书的封皮,也笑了。

  飞机准备中途降落在西雅图,做个短暂的停留,随后便会越过太平洋,经日本东京再去北京。

  旧金山市福布斯岛的三十六号码头是市民和游客喜欢乘船看海狮的地方,并且这不是什么动物园或水族馆养的海狮,而是加利福尼亚生活在自然海滨的海狮,它们现在经常会聚集在旧金山北侧滩头,以前则生活在距市区较远的“海豹岩”里,迁徙原因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来到岸边的海狮对人类非常友善,并且个个憨态可掬——旧金山的建筑商沃伦.西蒙斯正是看中这点商机,将三十六号码头修造为一个集美食、娱乐还有阖家观赏风景的商区,风景里除了天使岛、恶魔岛、金门大桥和海湾大桥外,自然少不了活生生的海狮啦!

  现在彩灯和横幅挂满码头的旧港门,丹.怀特愤然离开旧金山市监事会后,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并从朋友那里借了不少钱在这租赁间金额不菲的门店,并购置了烧烤土豆的机器,要靠烤土豆美食在此大展拳脚。

  然而……码头商区还未营业,不知道从哪里涌出大批动保分子,他们几乎都是年轻人,无论男女都蓄着蓬松的长发,戴着黑镜,穿着印有LOGO的黄色或绿色马甲,下身统一是牛仔裤,脖子上往往挂着相机,来到码头栈桥就开始拍摄海狮,拍摄完后便给行人和店家分发印好的宣传单。

  “叫福布斯岛转移走所有的船只?”丹.怀特接到这宣传单,看到里面的内容禁不住发怒。

  如果船只都不给靠近福布斯岛,那游客和生意从何而来?

  动保分子用种警告的语气对他“解释”说,他们会和科学家在这里建起座海狮监测中心,实际便是接管36号码头,海狮既然成群结队来到旧金山海湾,那36号码头便是他们的活动领域,人类除了专业人士是不应该再来袭扰海狮的,尤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观赏活动更是不被允许的,接着动保分子就说了些丹.怀特难以理解的内容,比如要捕捉到旧金山海豹和俄勒冈州海豹间的迁徙规律云云,。

  “可是我投了很多钱在这里,我就得要做生意。”丹.怀特恼怒异常,并且拿出他和建筑商及商区的合同给动保分子看。

  然而动保分子哪管这些,到了第二天,他们公然开车来,又把福布斯岛和市区间的公路桥给切断掉了!

  旧金山的海狮从海豹岩迁到了三十六号码头,而琼斯的人民圣殿则想要从旧金山市搬走。

  因为现在的局势对琼斯越来越不利,格蕾丝在抢走丹尼后,于丹.怀特的鼓励下开始勇敢地向媒体披露人民圣殿的内幕,隶属于《旧金山纪事报》的《旧金山观察报》对格蕾丝进行追踪专访,这给格蕾丝提供了很好的安全保障,琼斯是不敢在媒体热点关注下对格蕾丝动手的,另外格蕾丝身边的同盟者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脱离人民圣殿的,如罗斯.凯斯,如埃尔默夫人,合计有近十人,他们向《观察报》痛批了人民圣殿欺骗和虐待的行为。

  琼斯的老家印第安纳州也非常危险,一个名曰“印州心理学委员会”的组织开始对人民圣殿的“医疗”进行深入调查,这个委员会成员大部分都是专业医生,他们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称呼琼斯为“神棍”、“庸医”、“威廉.伯兰罕的拙劣模仿者”,措辞非常激烈,并且将调查报告邮寄给旧金山市监事会,该委员会说琼斯一直在说圣殿的治疗师可以让病人吐出肿瘤而痊愈(其实都是用鸡肝伪造的),那么现在应该让琼斯把这些吐出来的癌组织交给他们来化验,看是否为真,这是琼斯唯一能辩白自己的机会。

  前些时间,吉姆.琼斯被迫宣布停止在印第安纳州的一切事工。

  人民圣殿的计划委员会负责外事的部门,则以旧金山电讯报和太阳报为基地,激烈反驳印州心理学委员会的指控,他们骂这些医生才是真正的庸医,他们要化验的唯一目的就是借此来构陷吉姆.琼斯,进而污蔑圣殿的“使徒社会主义”成就。

  可文斗归文斗,经历风风雨雨这么多年的琼斯还是感到,圣殿内部对他的不信任正在激化,反动势力对他的围剿也甚嚣尘上。

  琼斯是读过毛选的,他晓得现在的境况正和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差不多,是到了“战略转移”的时刻,换个远离美国的地区,他就能从容地重新掌控住圣殿信徒。

  其实这段时间里,圣殿中的信件委员会使用了几十个假名,不断向美国国务院写信,“咨询”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政策,加以收集整理,现在摆在琼斯面前的选择有:

  加拿大的蒙特利尔;

  英联邦在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圭亚那;

  还有两个常人想都不会想到的选择——朝鲜,还有阿尔巴尼亚。

第23章 光速行动

  琼斯和圣殿高级负责人这段时间都在开会,要最终敲定目的地。

  朝鲜和阿尔巴尼亚因原本从来没有圣殿活动的基础,过于陌生而被第一时间否决掉了。

  加拿大?和美国沆瀣一气的资本主义国家,再接下来也被否决。

  最后的目光还是停留在了人民圣殿在六十年代时就颇有传教基础的加勒比海地带。

  琼斯和战友们综合考虑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还有圭亚那三个国家: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个国家最近政治动荡不安,去不得;

  而巴巴多斯呢,虽然已经从英联邦内获得独立自治权力,可政治体制却完全是照办英美的,搞普选制,也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然后由内阁总理来负责政府运作,政治理念上和圣殿完全相克,去了后怕不是就两个结局,要么圣殿的理念在大环境中维持不下去,要么圣殿会直接遭巴巴多斯政府取缔;

  思来想去,最好的落脚点还是圭亚那。

  圭亚那最早是荷兰人在埃塞奎博河口所建起的一个贸易站兼定居点,后来成为英国殖民地,主要经济行业是蔗糖和大米,殖民地时代的圭亚那是非常典型的种植园政治体制,最高统治者是英王委派的总督,种植园主和制糖厂主是上层,他们和总督及伦敦有广泛密切的商业人际联系,中层以服务种植园的零售商、手艺人为主,大多是移民,包括葡萄牙人还有华人,底层毫无疑问是被贩卖到种植园里当苦力的黑奴,还有些游离在文明秩序外的印第安部落生活在内陆腹地。

  到了1832年英国当局因黑奴暴乱被迫彻底废除圭亚那的奴隶制,黑人便纷纷脱离种植园,可蔗糖、大米种植又需要非常密集的人力,于是种植园主开始从印度引入大量廉价劳工。

  到本世纪中期圭亚那独立后,政治力量便主要有两拨,一个是以底层印度劳工为基础的人民进步党即PPP,领袖是印裔政治家切迪.贾根,还有一个是以非洲裔中产阶级、工人及军警为基础的人民国民大会党即PNC,领袖是非洲裔政治家福布斯.伯纳姆。

  起初,贾根的PPP在选举里占优,这个党团的理念很受康米主义的影响,以致英国的丘吉尔害怕圭亚那会成为拉美第一个康米主义国家,可当贾根成功当选首席部长(当时圭亚那的最高行政长官),他的举措更类似于民主社会主义风格,他说自己钦佩斯大林、毛还有古巴的卡斯特罗,但马列思想必须要适合圭亚那本土,得推行“圭那亚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行,不过国际上贾根和古巴的关系非常近,不但拒绝参加美国对古巴的贸易禁运制裁,还得到古巴的贷款和机器设备,同时还在切.格瓦拉的介绍下,分别和苏东阵营的匈牙利、民主德国签订贸易协定。

  这下美国CIA出手了,他们用“美国自由劳工研究所”为外皮,每年打款八十万美金资助圭亚那内部不满分子的骚动,而PNC的伯纳姆有没有领这笔钱,不得而知,但伯纳姆很明显利用了圭亚那混乱的时机,领导自己的党团崛起,当他意识到打“阶级牌”很难和贾根对抗时(因黑人底层工人大部分也赞同PPP)时,便开始改打“种族牌”,这张牌发挥奇效,黑人不同阶级都开始团结在伯纳姆的身边,在1964年的大选中,PPP失去了议院席位里的绝对优势,贾根认为选举有舞弊行为,愤然拒绝和PNC及UF(联合力量党,由圭亚那最保守的企业家和天主教会组成)联合执政——伯纳姆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圭亚那首届总理。

  伯纳姆总理起初和古巴断绝了外交关系,可权力的滋味总是美妙的,哪怕是在圭亚那这样的小国穷国里,1968年伯纳姆再次领导PNC赢得选举,这次选举后伯纳姆开始以党代政,把圭亚那的政府机关变为PNC的党团自留地,并全力压迫印裔的政治力量,圭亚那开始转为“党团威权政府”,其后伯纳姆不但和古巴冰释前嫌,还开始以“非洲裔政治明星”的角色介入到非洲尤其是反抗南非政府的事务中去,安哥拉内战爆发后,圭亚那还成为古巴雇佣兵前往安哥拉参战的最大中转基地,苏联克格勃也在这儿建有情报站。

  “圭亚那政府有很强的康米色彩,可又不过度左倾,它本身又是个小而穷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黑人占据统治地位,并和委内瑞拉有持久的边界争端,伯纳姆总理害怕遭到委内瑞拉的入侵,所以他需要外来力量的帮助,我们的人民圣殿适合圭亚那,而圭亚那也更乐意接受我们。”琼斯对圣殿的高级委员们说到,他接着分析了圣殿前往圭亚那的优势,首先圣殿在印州和加州都办过农业基地,可以给圭亚那带去先进的农业技术,其次圣殿成员兵强马壮,到了圭亚那后可以从古巴那里购置武器弹药,给伯纳姆政权提供保护,最后伯纳姆总理和自己的理念风格是相近的,足以成为亲密战友。

  “移民计划立刻就要开始实施,我将它命名为光速行动!”琼斯是说到做到。

  随后他的目光锁住了看起来心事重重的蒂莫西.斯托恩,“蒂姆,你是这个光速行动的总负责人。”

  斯托恩惊得抬起头,说到自己还是在旧金山继续当检察官对圣殿更有利。

  “现在用不到你的检察官身份了蒂姆,莫斯康内市长、阿里托奥州长还有国会里的索托.卡德纳议员都是我们的好朋友,甚至卡特总统和第一夫人也都尊重我们,圣殿一旦在圭亚那扎根,我们的价值将更加凸显,我们会帮助卡特总统斡旋圭亚那和委内瑞拉还有美国和古巴间的外交关系,这些都是在旧金山所没法做的大事业,另外我们建设康米主义农业公社的美好理想也不会受到任何阻碍——蒂姆,难道你还留恋检察官这个职务吗?”

  “我会忠诚地追随人民圣殿的。”斯托恩检察官合上钢笔,坚定地回答说。

  “那很好,你立刻坐飞机去圭亚那的乔治敦,和伯纳姆总理商议好移民的事。”琼斯要求说。

  其后,琼斯又把圣殿社会服务部的莎伦.拉莫斯喊来办公室,对她说:“你很可爱啊莎伦,看看你丰满细嫩的脸庞,还有雪白的手,当然我最欣赏的还是你的公关才能和对圣殿事业的一腔忠心。”

  莎伦捏着自己的手,暂时不知道琼斯想要她做什么。

第24章 国宾馆

  可琼斯也很坦白:“圭亚那在美国是有大使馆的,大使的姓名我打听过了,叫劳伦斯.邦尼.曼,你可以去公关他,这样圣殿落户圭亚那将畅通无阻,到时候你就是圣殿的第一功臣,你也将是圣殿里最杰出的女英雄,整个圣殿都将以你为傲。”

  这话莎伦一听就懂了,这是要她当圣殿的“燕子”啊!

  吉姆.琼斯接着又说得天花乱坠,将圣殿女性历来的无私奉献精神狠狠地褒奖了番,使得原本就较为热情单纯的莎伦是魂飞魄散,便很愉快地接受了“和圭亚那大使发展一段罗曼蒂克佳话”的要求。

  这时候,索托所乘坐的飞机降落在了北京。

  坦白说,当时的北京政治气候依旧比较紧张,因第11届全国代表大会还未正式召开,依旧存在着两种路线的激烈斗争,就在三个月前,两报一刊发表了《学好文件抓住纲》的文章,特地提出了“两个凡是”、“抓纲治国”的方针——索托一行自机场改乘汽车前往钓鱼台国宾馆时,长安街上,康素爱萝惊讶地看到北京的车辆很少,无数的民众全在骑着自行车,在衣着上他们不分男女,大多就只有灰色、黑色、蓝灰还有军绿等几种色彩,自行车的铃铛声宛若海潮,而当汽车经过一些楼房院墙上,还能看到上面涂刷的大字标语。

  康素爱萝就问翻译员这些标语是什么意思。

  翻译员就读出来,“我们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小康脸上满是迷惑的神情。

  当然也有更具体的标语,“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高速度大跃进,实现1980年农业完全机械化,1985年粮食产量8000亿斤、钢产量6000万吨的伟大目标!”

  小康转向丈夫,索托也听到了,只是微微摇头,按照现在所看到的中国,哪里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呢?别的不说,离80年还剩两年多的时间,农业完全机械化是什么概念?华而不实嘛。

  不过这次中国政府接待的规格还是很高的,别的不说,作为个非官方的代表团被安排在钓鱼台国宾馆见面,另外前来接待的还是外交部长黄晔,黄部长热情地与团长、华盛顿新任北京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握手,“伍德科克先生,早就听闻您读过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了啊,美国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有很多懂中国并且渴求中美友好的人士,您便是其中之一,当然前任主任乔治.布什先生也是,我们相信联络处在您的主持下,能继续拓展布什先生铺好的道路,把中美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当然我们更希望您本人能成为美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大使,这可有非同凡响的历史意义啊!”

  “部长先生,如果能成真,我将毕生以此为荣,我的前半生主要在美国汽车工人工会里做些事,下半生我想为中美这两个世界大国的人民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伍德科克先生精神矍铄,看起来长途飞行并未影响他的精力。

  接着伍德科克向黄部长介绍了团里的二号和三号,二号是资深众议员菲利普.伯顿,黄晔部长显然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他了解伯顿,他盛赞伯顿在国会里为美国人权进步和环保事业做出的贡献,人都是爱听这些的,伯顿被恭维番后,脸色也不像刚坐飞机时那样臭了——三号人物,自然是索托.卡德纳啦。

  “年轻有为啊!”黄晔部长的手热乎乎的,他盯住索托,感慨地说道,“不过卡德纳议员在加州地方时就致力于中墨美三国间的交流协作了,这份眼光和格局确实是罕见的。”

  随团的美国记者一边抬起相机拍照,一边紧张地记录着双方的言谈,假扮为旧金山电讯报记者的大卫也混在其间。

  “这是我的夫人。”

  索托简单介绍下,黄部长便又和康素爱萝握手,“听说卡德纳议员的理发和造型都是你负责的?”

  小康愣了下,便爽朗地笑起来。

  黄部长也大笑,说马上北京市有个美发大赛,你们夫妻俩可以去看一看瞧一瞧。

  旁边站着的索托有些尴尬,这种事黄部长竟然也知道,另外自己在众议院担任的是什么委员会小组的主席,这位部长肯定也清楚,只不过直接提及,毕竟要顾及宾客的颜面。

  一阵掌声响起,记者们赶紧把相机对着另外扇被打开的门,只见几位穿着中山装的领导拍着手,笑吟吟地走进来。

  “姜同志!”索托很是惊喜,因为看到了熟人。

  姜同志的头发还是一丝不苟地往后梳着,他也看到了索托,“哎呀,真的是太巧,这不,我刚带团从巴基斯坦援建归来,就知道伍德科克带团来北京的消息,你也在其间啊,所以领导专门叫我来作陪,马上的会谈,是一对一的,你和我对着谈,不介意吧?”

  “我很荣幸!”

  “卡德纳夫人,好久不见,可又好像昨天一般。”姜同志见到小康更是惊喜,在蒂华纳的酒宴大家仿佛还在眼前,可这儿却是在北京重逢,都有些恍然的感觉,“……啊,都有宝宝了,那时还是新婚燕尔的嘛,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能继续友好,维护世界和平。”

  这次会谈如姜同志所言,是一对一的,针对性非常强,而中方安排姜同志对索托,肯定是晓得索托在美国是有产业的,也能对外贸和技术转让起到积极作用,而姜同志身为一机部外事局负责人,自然是会谈的最佳人选。

  小康和大卫只能靠边,是不允许在现场旁听的。

  “前两年我带团去联邦德国、罗马尼亚的国际电工委员会会议,已经实际感受到欧美和苏东阵营在电子化这个领域的道路走向分歧越来越大,之前我们去参观加州尔湾,也能看到美国是有计划地刺激促进民间的电子化产业,现在正在搞计算机的小型化,我想问问卡德纳议员,依你的看法,电子化这块到底是苏强还是美强?”

  “肯定是美国强,我能负责任地告诉您,美国的集成电路代表着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只要能搭上这班车,国家的生产力将会得到跨越性爆炸性的发展。”索托很肯定地答复到。

  姜同志镜片闪了下,点点头,认为索托的答案是正确的,“半导体也好,集成化电路也好,我们也要搞,要加快国内机械的更新换代速度,这世界啊,时时刻刻都在发展,每过十年二十年就是个关口哇,我们不能再在这次落后了,更不能迷路。”

第25章 四联美发店

  他还提及,这次去巴基斯坦,看到美国正在加大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包括提供战机培训飞行员,而美军也长期驻扎在白沙瓦军事基地里,这点我们能理解,都是为了对抗苏联的霸权嘛,如果巴基斯坦保不住,我们中国就会被彻底包围,在抗苏这条战线上,我们中美是有共同利益的,现在我的想法是,美国可以不可以也提供潜艇、战机给我们,或是转让些技术和生产线?

  “坦白说这点非常困难。”索托说美国的军工产品有个原则,就是只能自产自销自用,如果要出口的话,必须要国会点头,可现在对美国总统的武器出口管制法收得很死,卡特总统无可奈何,自己这个众议员更是孤掌难鸣的,“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嘛。”

  姜同志立刻明白了,“你看,中美恢复关系还在摇摆不定,我们就和日本签署了八年期的外贸协议,又和欧共体签署了六年期的协议……”

  “荷兰有个彼尔德伯格会议,我会帮忙,我相信法国或是意大利会对增强中国的军工力量很感兴趣的。”

  “另外啊,福特总统和基辛格国务卿曾经来华访问时,还答应过要给我们些好东西的。”姜同志这算是在委婉地要债。

  姜同志所说的“好东西”,即福特总统在北京时当着副总理邓公的面,答应要给中国一揽子与军事技术相关的出售转让协定,其中有高速电子计算机、卫星摄像、雷达、通讯设备还有军用直升机和运输机等,其后福特把其交给CIA和国防部进行研究,最后在中方所提的要求里,只有CYBER172型计算机得到了最终的许可。

  可即便这样,CYBER172型计算机也被拖延了差不多两年,因为美国国务院的阻扰,国务院的理由也很充分:“美国已经禁止向苏联出售这一型号的计算机,那么对等的话,对中国也不能出售。”

  福特总统原本答应在自己第二个任期里将此事解决好,可大家都知道,福特没第二个任期。

  弄计算机这事,索托太熟了,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既然自己能向苏联走私计算机,那么对中国……咳咳,什么走私啊!这是两国间正常达成的协定,可以光明正大地执行啊!

  “请中方先提出需要什么条件的电子计算机。”索托对姜同志说。

  “每秒钟计算速度要1000万次的。”

  “行,我去和美国数据控制公司谈就好,只要不叫CYBER172这个名字,那么就能完美避过不必要的审查。”索托一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