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狱美利坚 第288章

作者:幸运的苏丹

  结果还真的吻合上了。

  很快,使馆的参赞和波多尔斯基一道,热情地为索托订了去维尔纽斯的机票,并送他上机。

  “我需要兑换卢布。”索托提出个要求,“贵馆金库内有多少卢布?”

  待到重回伊斯坦布尔机场时,索托提着的行李箱里全都是崭新的卢布。

  “请走这边,杜勒斯先生。”在人流汹涌的机场大厅,参赞礼貌地伸手,用英语指着个有佩枪保安把守的特殊通道说。

  两名保安检查了索托的行李箱,并未对里面满是钱币而质询什么,想来已司空见惯,只要别是炸弹就行。

  “你来的正是时候,因为只要你来迟哪怕一天,我就要离开维尔纽斯了。”苏联加盟共和国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市的党委第二书记办公室里,哈拉佐夫要来了翻译员,热情接待了“杜勒斯先生”。

  哈拉佐夫书记对这位杜勒斯真实身份不关心,他只晓得对方是路德维希集团的使节,而路氏一直在维尔纽斯有隐蔽的办事处,这种办事处会给立陶宛共和国带来不少经济上的好处,所以哈拉佐夫也和路氏保持着联系。

  “其实我是来自加州的议会议员,名叫索托.卡德纳。”索托开门见山地打开行李箱,里面是一扎扎的卢布,拿出了十五万卢布,排在哈拉佐夫的面前。

  “那你来这趟可是下了血本了。”哈拉佐夫说。

  “还好吧,我原本带的是美金,想从苏联在土耳其的大使馆那里兑换卢布的。”

  “这可太亏了,卡德纳议员。”哈拉佐夫书记觉得这美国议员有点憨头憨脑。

  “还行吧,只不过我花了五百美金贿赂了参赞,参赞就带着我去了伊斯坦布尔的钱币黑市,在那里美元和卢布兑换比例是一比六,不然到了这里,就只能按照官方汇率来了,一卢布兑换一点五美元,这样做个兑换,您能开心,我也能开心。”

  哈拉佐夫书记点点头,笑起来。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过这个墨裔美国佬肯定也从黑市兑换比例里能看出,苏联民众所拿到的工资按官方汇率,和美国是差不多的,可按黑市的汇率来看,其实……

  显然索托对苏联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准不关心,他是来救人的,于是开门见山,向哈拉佐夫书记询问了鱼子酱的事。

  “这没什么,并不牵扯到派系斗争,就是克格勃和舰队军官联手走私,其实在我们国家不但有外部走私,也有内部走私,比如立陶宛被上面勒令建起铝合金加工厂,可匈牙利有非常丰富的铝矿,却被经互会要求不准自建工厂,只能买立陶宛工厂的铝制品,所以在我主持下,立陶宛直接从匈牙利的‘黑厂’走私来铝制品,来应付上级的生产指标,鱼子酱也是一样的,除去外宾商店和机关宴席外,都走私出去捞外快。”

  听到这话,索托的心里踏实了些,只要不牵扯进苏联派系斗争便好。

第43章 加琳娜.勃列日涅娃

  “先前有艘大型反潜驱逐舰的舰长叛逃,您知道吗?”索托又问。

  “知道。”

  “那这位年轻舰长是不是卷入到派系斗争里的呢?”

  哈拉佐夫书记吸了根烟,停顿会,看在十万卢布的份上他告诉索托,那年轻舰长的妻子是波兰人,岳父是波兰格但斯克造船厂的工人领袖,我们的苏斯洛夫同志最近注意到,波兰工人正在聚集为一股强大的反康米力量,而自从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克格勃成为了国家实际的领导人,这个部门监控了党和民众的一切,所以他们在苏斯洛夫的授意下,也很自然地关注到这位年轻舰长妻家的蠢蠢欲动——年轻舰长走投无路,以告发舰队上将勾结克格勃走私鱼子酱为武器,想要换得自保,但很快他就察觉到什么叫以卵击石,便及时投奔了美国人,出卖了新型反潜舰的所有珍贵参数。

  “那尤尔琴科的叛变……”

  “这我就实在不清楚了,也许尤尔琴科早就帮美国中情局策反这位舰长,也可能只是他叛变的马后炮。”哈拉佐夫书记夹着烟,表示他只能向索托透露到这一层。

  不过这似乎和援救娜斯佳的关系不大了。

  索托接下来就直接对哈拉佐夫书记说清他此行的真实目标。

  “你是个情种吗?为了区区只克格勃燕子没必要拼到这种程度,她被培训出来就是要完成目标的,至于完成后本人若何,没人会关心,她先是福明的下属,后来又是尤尔琴科的,现在尤尔琴科叛国,克格勃部门顺带把她也肃清掉,这很正常,我们支付不起详细甄别审查她的成本。”

  “在我眼里,她是个很优秀的助理,我不能看着她赴死,请允许我解释,这和私情没关系,她难道不也是苏维埃旗帜下的一名战士吗?”

  “战士……”哈拉佐夫书记似乎想起什么苍凉的往事,苦笑不已,“没想到啊,最后居然是个美国的百万富翁和议员,来保护只燕子。”

  “我对这里的是非曲直不感兴趣,只要能让她脱离漩涡就好,请您帮帮我。”

  立陶宛党中央第二书记应该被感动了,他问索托,娜斯佳为何不直接联系她以前的上司,亚历山大.福明呢?

  “联系不上。”

  “你,美国朋友,是慷慨的;我,是苏共党员,是要说话算话的。鱼子酱的真相我收取你五万卢布,剩下还有五万卢布,便是帮你救这只燕子——我旋即要离开立陶宛,去莫斯科担任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是个闲职,你跟我去,然后我会指明你的道路,去找苏共代理中央宣传部长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雅科夫列夫。”

  “这位能解决什么?”索托直接表示不解,娜斯佳是克格勃部门,而雅科夫列夫则是宣传部门的头头。

  “我只是在安排这只燕子的后路,因雅科夫列夫和我都要失势了,我俩之前关系就很亲密,我都知道他会被做出什么样的处理——被赶出莫斯科去加拿大当大使,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最严厉的贬谪。这只燕子,可以被调去加拿大使馆,便脱离克格勃系统,以后最起码克格勃奈何不了她。”

  这确实是个最优的解决办法。

  随后索托又问,安排后路已经完成,那该怎么让她摆脱掉这个赴死的任务呢?

  “这个任务完全是胡闹!是安德罗波夫所执掌的这个部门从上到下的傲慢所致。”哈拉佐夫书记对此也有些愤概,不过更多的还是指向克格勃教父尤里.安德罗波夫的,至于娜斯佳,在他眼中不过是二十五万名被部署在海外世界的特工里的一员,平平无奇。

  不过很快,哈拉佐夫书记就告诉索托了釜底抽薪的办法。

  而这个办法也和索托所求的完全合缝。

  “直接找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本人的亲属就好!”

  这也是索托在苏联办事便捷的最根本原因。

  美国做件事往往很难,因为各方利益都在牵扯搅拌,但在苏联,哈拉佐夫书记告诉他,只要你能见到勃列日涅夫的亲人,那会非常容易。

  娜斯佳觉得困难重重,是因她身处这个权力金字塔的底层,根本没法把眼睛抬起来,抬起来了也看不见上面的风貌,只能看到他们的靴子底。

  “加琳娜.勃列日涅娃,她最喜欢的就是钻石。”第二天,开出维尔纽斯市的列车上,哈拉佐夫书记在包厢里告诉了索托,“唉,列昂尼德啊列昂尼德,他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尊敬,可他在自己的家庭里,却没什么人理会他,他其实就是个孤独的老人。加琳娜整天都在想着怎么过节日、收集钻石,而小勃列日涅夫呢,他父亲倒是喜欢他,亲自给他授予勋章,可他却贪上了杯中物……加琳娜的丈夫丘尔巴诺夫也差不多,只喜欢三样东西,猎枪、美酒还有女人。”

  这是个极其糟糕的第一家庭。

  “更糟糕的是,列昂尼德.伊里奇全家把一种拜占庭式的宫廷作风传染到了整个国家。”这话从刚收了十万卢布贿赂的哈拉佐夫口中说出来,格外讽刺,“列昂尼德.伊里奇是那么关爱亲戚家人,为了讨他连襟别利亚克的欢心,我们苏联专门在两年前建起了个叫畜牧和饲料生产制造部的部门,让别利亚克当这个部长……至于加琳娜,她本来是个杰出美丽的姑娘,可她满心只想过个充满奇遇的美好人生,太热衷于爱情,而且是那种喜欢浮华的爱情,她在二十一岁大时突然出走,从基什尼奥夫大学二年级辍学,嫁给了年纪比她大一把的马戏演员米拉耶夫,他俩渡过了八年婚姻,生下个女儿,然后加琳娜再度出走,嫁给了十八岁的魔术演员伊戈尔.基奥,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对这桩荒唐的婚事很不高兴,加琳娜和伊戈尔的婚姻只持续了九天——克格勃特工找到了伊戈尔,没收了他的公民证,告诉他立刻从加琳娜的生活里消失,等到伊戈尔拿回公民证后,上面他和加琳娜结婚印章的那页已经消失不见了!”

  后来加琳娜又嫁给了军人出身的丘尔巴诺夫。

  可她不爱丘尔巴诺夫,据说她只吻过丈夫一次,是在结婚典礼上,至于下一次,“等他死或我死的时候吧!”加琳娜就这样说。

  现在的加琳娜.勃列日涅娃,只爱钻石,那些亮闪闪的透明小石头!

  哈拉佐夫的专列,无数车轮转动着,压过长长的铁轨,在壮美又广袤的大平原间行进,目的地是莫斯科,而索托的目标,就是加琳娜.勃列日涅娃。

第44章 历史外交管理局出版处

  莫斯科,现在是一座和洛杉矶竞争的城市,为了1980年的夏季奥运会。

  去年维也纳举办的国际奥委会会议上最终决定,莫斯科获得1980年夏奥会的举办权,而洛杉矶则靠后四年。

  当索托抵达这座二战时的英雄之城时,城内外正大兴土木,建设奥运村和各类比赛场馆,索托没有进入到市中心,那儿是莫斯科的权力中枢所在,地铁和电车线路呈扩散的圆形包围着这个中枢,在城西的克里拉特斯科耶区,索托还是以杜勒斯的身份入住了家酒店,并会在等待期间,坐在河畔的赛艇场内消遣时光,那里有个阶梯式的看台,可以看到整条赛艇运河的水面景色。

  因是工作日,整个场馆除了寥寥的工作人员外,坐席上就只索托一位。

  这是奥运会比赛前的寂静。

  地球的另外一端,也即是加州湾区的斯坦福大学胡佛塔,美国康米主义者安灼拉.戴维斯教授正在和叛逃者索尔仁尼琴间展开场激烈的辩论。

  不光是奥克兰市黑豹党领袖休伊.牛顿来到会场旁听——他刚刚和索尔仁尼琴结束了会面,总体上两者是友好的,即便有分歧,但却没什么矛盾——同时,得到监狱假释的共生解放军“元帅”安德鲁斯,和群参谋官,开着威猛的大皮卡,也从索莱达一路奔到斯坦福大学,安德鲁斯剃着光头,穿着灰色西服,系着紫色领带,宛若社会精英,他一进场就看到许多记者和社会活动人士头戴耳机,面色各异地坐在教室的课桌后,那里已预留他的座位,安德鲁斯还顺带着对安灼拉挥挥手。

  共生解放军现在是安灼拉.戴维斯的支持者。

  “我只是想揭露变质的苏维埃政权对政治异议者的残酷镇压,写了本名叫古拉格群岛的寓言故事,可斯大林主义者和勃列日涅夫主义者却害怕,他们不是真正的康米主义,这两类分子其实是同一群人在不同时期的称谓,真正有朝气的共青团员都在那场残酷的世界大战里牺牲了,现在的共青团员全在酗酒斗殴!勃列日涅夫主义者把康米变为了霸权,对内漠视群众的权益,对外则披着意识形态的外衣,等到我们把这层外衣给揭露掉,就是赤裸裸的沙文主义侵略——俄罗斯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我们有亚历山大.涅瓦斯基,有彼得大帝,有托尔斯泰,有门捷列夫……康米主义是完全适配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在这点上俄罗斯要远胜于其他民族,包括美国。”

  当索尔仁尼琴慷慨激昂地说出这番话后,在场的美国记者和左翼人士都不由得皱起眉头来,他们很难理解索尔仁尼琴身上的特质是如何混合起来的,反苏联霸权和俄罗斯民族至上的杂糅?

  “勃列日涅夫对阿富汗做了什么?他给了达乌德这个封建主义头子十二亿美金的援助,十二亿美金,就给了达乌德这样的货色,他连个资产阶级民主派都不算!苏联就是这样输出革命的,钱,枪炮,意识形态的骗子般的专家学者,可勃列日涅夫却不肯给予俄罗斯人丰足而优越的生活,人民还蜗居在五十年代陈旧拥堵又落后的公寓楼里,声音和权利都遭到压迫,如果他想要的话,他完全能在俄罗斯率先实现康米主义,而不是把钱无谓地给达乌德这样的角色,更别说给非洲的那群军政府暴君了!看看苏联和美国民众生活的差距,美国从越南撤军非常明智,然后我们的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就一头扎进了印度支那的泥沼里,像头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吃蜂蜜的黑熊,未来生活的差距是会给制度的优劣一锤定音的……”

  “我本人不想说什么,请允许我介绍我的朋友,来自华盛顿的IPS(政策研究所)的罗妮.墨菲特,由她来回答索尔仁尼琴的问题。”安灼拉教授抬起手,引出位头戴发带的年轻女士,仅有二十五岁,但却头脑聪明口齿清晰,她所引述的正是智利的例子:“众所周知,智利阿连德政权是被美国政府和它国内的右翼势力联合扼杀的,我不知道索尔仁尼琴先生所描绘的寓言故事有多少现实里的原型,但是现在在智利,对左翼人士的杀戮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独裁者奥古斯特.皮诺切特将军渴求着美国的资金,这也正是他们发起卑劣政变的根本原因,如果——如果苏联作为一个康米强国,不扶持同样希望反抗美国资本的国家的话,那么谁会是下一个智利,我不清楚,但我能清楚的是,最后一个智利必然就是苏联自己……”

  “杜勒斯先生?”赛艇中心内,有位相貌英俊身材挺拔的男子,冲着索托问到。

  索托看着他,点点头。

  对方是个演员,属于苏联国家杂技团联合公司。

  “科列瓦托夫总经理答应了您的请求,请您今晚来到他的家宅,会有场舞会要举办,他会帮您的。”

  “我会到场。”

  “不,你只要在院子里站好就可以。”这位男演员很客气地对索托提出要求。

  然后他就带着种谄媚的语调问索托,你是不是来自加利福尼亚,那儿的气候、房价和生活如何,你又去没去过纽约呢,那儿的剧院听说很欢迎苏联艺术的演出。

  “如果到美国后可以联系我,我会替你安排一切,谢谢你在这儿给我的帮忙。”索托心知肚明,悄悄递给这位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

  他晓得这些演员都是心甘情愿为科列瓦托夫总经理跑腿效劳,目标其实就两个,一个是获得出国尤其是去欧美演出的机会,一个便是想要索取苏联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两者并行不悖。

  时机成熟后,他们也会像尤尔琴科那般的,虽然他们在国内都板着面孔宣誓不会那样做。

  当晚,在科列瓦托夫总经理的郊区别墅里,举办了苏联外交部历史外交管理局出版处职工舞会。

  其实原本没有“出版处”这个机构的,可以说是专门为加琳娜.勃列日涅娃而设的。

  该处的工作就是出版“外交文献集”——各种照会、会谈、条约签订等时的照片还有文字,其实只要从报刊上剪下来拼贴就好,主要工作器具就两个,剪刀和浆糊。

  即便这样,加琳娜也懒得去上班,她只要舞会。

  于是加琳娜的病假条越来越多,后来管理局局长直接告诉她,您不用那么麻烦,打个电话说身体不舒服就可以……

第45章 钻石故事

  可即便这样,就在索托来到苏联前,年近半百的加琳娜还是获得了红星劳动勋章。

  也正是为了庆祝勋章的获得,大家提议举办这场舞会。

  主人是苏联国家杂技团联合公司科列瓦托夫,他的女儿是加琳娜最要好的闺蜜,加琳娜和丈夫之间是各玩各的,而国家杂技团联合公司里的各位英俊演员正对她的胃口。

  舞会,震耳欲聋的舞会!

  别墅两层的地板,都被疯狂舞蹈的鞋子踩踏得吱吱摇晃,进口收音机里的磁带旋转着,香槟酒、鱼子酱、烤肉……

  音乐的声浪,哪怕在别墅靠街的花园里也能听到,索托穿着件薄夹克,站在辆汽车边,缓缓地来回走着小步,时不时抬头,看着别墅二层一个对着他的窗户,那个房间里没点亮灯,但他和科列瓦托夫约好,一旦亮灯的话,就代表事情成了。

  加琳娜虽然享乐放荡,可她却不是个坏心肠,在大喊大叫声里,这位“拜占庭帝国”的公主穿着件缀满钻石的奢华丝裙,光彩闪耀地登场了!

  花园边,索托很有耐性地又点了根烟,抽了起来。

  两三杯酒下肚后,微醺的加琳娜开始和各个男演员跳舞,她享受着这种感觉,全场的英俊男子都为她争风吃醋。

  “你衣服上的钻石真的是瑰宝,虽然它们的风采被你本人所遮盖。”差不多半个小时后,科列瓦托夫经理端着杯鸡尾酒送给休息的加琳娜,恭维说。加琳娜仰面大笑,她告诉科列瓦托夫,父亲死了后,她就靠这些钻石过活,来养育自己的家庭,“我的这件裙子其实是个穿在身上的银行。”

  “领子上的那颗钻石,其实有个故事。”科列瓦托夫经理说。

  加琳娜便疑惑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