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狱美利坚 第145章

作者:幸运的苏丹

第5章 死的刚刚好

  看到这,托尔森只觉得眼前一黑。

  他记得,这张照片只是道“开胃菜”,到时那记者可是连胡佛和自己在浴室里办事的照片都拍下来的,也亏胡佛发了狠,对那记者说,如果照片泄露出去,我大不了身败名裂,可会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FBI的复仇手段你想试试吗?

  于是那记者被吓得答应胡佛,在胡佛死前,不会把照片公开的。

  电话铃响了,托尔森在想,是不是胡佛又来催自己了。

  但出人意料,却是被废黜的沙利文打来的。

  沙利文的语气很得意:“没想到吧,我也有绝境逢生的时刻,三十年来我一直忠于胡佛和你,却被当作小丑般扫地出门,可胡佛的书我是负责编辑的,胡佛的很多私密东西我也是了解内幕的,我知道找哪些人能把这些东西整理成致命的子弹,没错,所有东西都是我卖给揭丑记者杰克.安德森的,别怪我托尔森,我先前就对你说过,胡佛死定了。”

  “你是不是把这些东西还卖给白宫了!”托尔森赶紧追问。

  “能把一件货物卖给两位买主,那是我的本事。”沙利文回答说。

  “你这样,既要挟胡佛,又准备要挟尼克松,是非常危险的。”

  “你们的警告对我没任何用,我要FBI局长的座位,胡佛肯让吗?如果你们不是尸位餐素的话,事态不会到这个地步,所以总的来说,一切责任在于你方。好了,我不想再和你废话了托尔森,现在让我告诉你,你没得选择了,因为刚才尼克松总统刚刚打了电话给胡佛,又打电话给我,我再打给你。”

  “是什么事?”托尔森身心俱疲,肝胆俱裂。

  “谈判破裂了,胡佛这老混蛋死不悔改,你若是还想他在葬礼上能盖着国旗,那就出手,最后帮他体面体面。”

  “你们,你沙利文,还有尼克松,怎么能,凭什么能决定一位功勋卓著的合众国英雄什么时候死,盖不盖国旗,体面不体面?”托尔森不由得有些悲愤。

  但沙利文却说,这是你唯一能替他做的事,如果你还爱他的话,毕竟全FBI这么多年来,只有你能喊他的昵称,“埃迪”。

  言毕,沙利文就停止了对话。

  托尔森的办公室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墙上的挂钟,还在一丝不苟地滴答滴答走着,挂钟玻璃上,映上了托尔森凄惨的面容……

  1972年5月2日,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街尽头,是个万里无云的晴朗好天气,报童踩着踏板车,播撒了一串欢乐清脆的铃声,待到他穿过胡佛家前的街道时,胡佛的女管家安妮刚刚准备好了早点,她拍拍手,也抬头看了看挂钟,指针指向的时间是早晨七点三十四分,安妮皱起眉头,觉得格外奇怪,另外家中的气氛也很是压抑,当她提着包来到胡佛家时,昔日在门口站岗放哨的特工们都不见踪迹,她用钥匙开门后,只觉得家里死气沉沉,感觉不到有活物的气息。

  更重要的是,埃德加.胡佛几十年来都是在七点半准时起床下楼来吃早餐的。

  可安妮也不敢上楼去喊,她便坐在椅子上等。

  七点四十五分,胡佛依旧没下来。

  胡佛的车开到了,往常都是托尔森在车内,但今天他却没来,只有司机克劳福特,他在退休后依旧为胡佛服务,又过了会儿,园丁们也都来了,大家都聚集在一楼,望着钟,心中带着不详的预感,窃窃私语着,唯一动静大的,是胡佛养的几只猎犬,它们现在正不耐烦地绕着餐桌吠叫,因按照往常惯例,它们早就吃饱美味佳肴了。

  直到八点半,大家终于坐不住,他们开始讨论,是不是主人出事了。

  毕竟胡佛已是七十七岁高龄的老人。

  可大家又知道胡佛的脾气,不敢上楼去看,最后大家还是推选出来安妮。

  安妮壮起胆,一级一级地走上楼梯,来到胡佛房间的门扉处,先是轻叩两下,喊了喊胡佛的名字,结果足足半分钟过去,里面没有任何回答,安妮这才真的慌了,便重重地撞开了门。

  一声惊叫,是安妮发出的。

  只见胡佛上身赤裸,横躺在宽大的席梦思睡床上,两眼禁闭,双拳握紧,整个躯体已僵直化。

  埃德加.胡佛死了!

  安妮一开始还不相信,靠在门板上捂着嘴巴,楼下的人则全部涌上楼来,“他死了——他死了。”司机克劳福特喊了遍,看大家还是茫然无措的表情,便又喊了一遍。

  大家又轰然下了楼,场面乱七八糟的,安妮哭着,打电话给托尔森。

  托尔森的反应异常激烈:“胡佛死了?不可能,胡佛怎么可能死掉,他昨天还好好的,胡乱说话,小心我砸烂你们的狗头。什么,什么!胡佛的尸体都发凉发硬了?天啦,上帝啊,这怎么可能嘛。”

  差不多一个小时后,胡佛的私人医生乔伊斯赶到,他是和托尔森一起来的,对胡佛的尸体进行检查后,乔伊斯医生和众人间发生了段费解而糊涂的对话。

  有人问乔伊斯医生,胡佛的死因是什么。

  “胡佛应该是死在凌晨两点到三点。”医生说。

  问话的人一脸懵,就重复问乔伊斯,“FBI局长的死因是什么?”

  “死因让人很难置信,因为我昨天刚给他做的检查,除了血压有点高外,埃德加.胡佛的心脏和大脑没有任何不健康的病症。”

  “那死因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是年龄大了吧?”乔伊斯医生吞吞吐吐。

  此刻一名助理医师提醒乔伊斯几句,便把钢笔插在白大褂的口袋里。

  “对,很可能是年事已高引起的高血压并发症。”乔伊斯好像是头脑里重新通了电流,很肯定地下了结论。

  托尔森始终一言不发,脸上满是哀婉悲戚,垂着手,静静地看着死在床上的胡佛。

  又过了会,华盛顿的验尸官卢克打来电话,询问乔伊斯医生相同的问题,胡佛的死因是什么。

  乔伊斯便机械式地把自己刚才说的话,对卢克重复了遍。

  这时候非常非常奇怪的是,按美国的规矩,无故死在家中的公民,是肯定要进行解剖检查的。

  “依你看,胡佛的死因正常吗?”验尸官卢克问。

  “正常,高血压并发症。”乔伊斯回答道。

  “需要对尸体进行解剖嘛,我的意思是,如果半年一年后有人开始追问胡佛的死,我们该如何解释呢?”

  可乔伊斯医生居然当众笑出声,在电话里说:“别开玩笑了,在美国谁敢谋杀埃德加.胡佛呢?他就是死于简单的高血压。”

  “也是,你说的对。”卢克验尸官便再也不提解剖尸体的事,他只是将乔伊斯的描述登记在本子上,便草草了事。

  三天后,卢克向白宫和公众宣布,他已在胡佛的死亡证明书上签字,此事尘埃落定:

  “埃德加.胡佛,白人,七十七岁,职务—联邦调查局局长,死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尼克松总统听到了胡佛的死讯,脸上颇有些悲喜交加的戏剧感,他其后私下地对幕僚说了句:

  “谢天谢地,胡佛死的不迟不早刚刚好,对我们来说正是时候,对他本人也正是时候。”

第6章 尘归尘土归土

  尼克松的话,有一半是说对了。

  胡佛的葬礼可谓备极哀荣,尼克松总统决定亲自统管有史以来最伟大的FBI局长的葬礼,他要求这必须“进行军方荣誉的国葬”,军队专业的礼仪官集合起来,为葬礼规划了详细严禁的路线图、行程图,搞得像个军事演习。

  尚未竣工的FBI新总部大楼,在阿拉巴马州参议员的提议下被命名为“胡佛大楼”,正如威廉.帕克给洛杉矶警界带来莫大的影响类似,胡佛也确实给美国这几十年的社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胡佛去世的当日晚,他的遗体连带棺椁被停在第30广场的约瑟夫.盖洛殡仪馆,副总统和国会两院议员都自发地来到这里,为胡佛守灵,美国副总统阿格纽对电视发表了感想:“也许胡佛的敌人不喜欢他的某些特点,可正是这些特点让美国人民更爱戴这位调查局局长,胡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坚守原则和廉洁奉公的精神。”

  在华盛顿郊区胡佛的宅院里,斯人已逝,楼宇静寂,只有克莱德.托尔森,胡佛终生最亲密的友人和爱人,还徜徉在楼梯、走廊和各个房间中,前来收拾遗物的私人管家,表情严肃地交给托尔森个匣子,说这是胡佛的藏品,他说过死了后,再转交给你。

  在一个僻静的角落中,托尔森迎着窗户投射下来的金色阳光,打开了胡佛的藏品匣,里面全是托尔森的单人照片,全是胡佛拍的,大部分是他俩合租一所公寓时的生活景象,那时他俩还年轻,照片里托尔森或是坐在方向盘前,或是在泳池边,或是在沙发上穿着浴袍,冲着镜头微笑着。

  托尔森眨眨眼,眼泪流了出来。

  他将这个匣子盖好,决定在未来与自己一起下葬,永远把秘密埋在泥土中。

  可在那一天到来前,他也得为自己去留做好准备。

  没胡佛庇佑他的FBI,恐怕托尔森半天都呆不下去。

  “天啦,躺在棺椁里的胡佛,就是个身材短小、头发花白的老头,随着不可一世的胡佛的死去,长久以来附和在他身躯上的权力和荣耀都瞬间消散,随风而逝。”尼克松虽没有亲临殡仪馆,可也仔细看了电视里对胡佛遗像的细节镜头。

  “他以为自己永远不会死永远不会退休,这样的人更容易触怒死神。”站在总统边的寇尔森语气有些幸灾乐祸。

  因胡佛一死,FBI就立刻群龙无首,再也抗拒不了总统权力的掌控。

  5月4日,胡佛的棺椁根据国会两院议员们共同达成的第600号决议,被放置在林肯总统曾待过的灵车上,供人凭吊。次日,在庄严肃穆的军队仪仗队的护送下,胡佛灵车缓缓离开殡仪馆,前往美国长老会教堂,在教堂的台阶上,尼克松总统发表了演说,他的话表面对胡佛推崇备至,可暗地里却意有所指:

  “美国敬仰这位死者,不单单因他是调查局局长,更因胡佛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和秩序。半个世纪以来,在我们国家近乎四分之一的历史中,八位总统来来去去,潮起潮落,只有埃德加.胡佛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而在总统身边的联邦大法官沃伦.伯格的讲话,则仿佛更有深刻的预见性,这些大法官比起来政客来更加严肃,但也更加精明洞察:“我相信,在胡佛去世后不久的将来,你们就会看到他所起到的作用,胡佛在我眼里不是个执法官,而是位从不逾越宪法和法律的律师,他和很多困难做过坎坷的斗争,但都是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他就像是个天秤,精准、鲜明又平衡,很可惜,我们国家现在永远地失去了这杆秤,结果未可知也。”

  当总统和大法官的演讲结束后,因胡佛终生未娶,没有妻子儿女,他最亲密的战友克莱德.托尔森接过了军方授予的国旗,盖在了胡佛的棺椁上。

  其实原本托尔森并不想在葬礼上抛头露面的。

  可尼克松的白宫助理私下打电话给他:“胡佛的五十万美金遗产由你继承,还有他的那幢乡间别墅,但你必须要辞职。”

  这是托尔森早就预料到的处境,但他还是反问对方:“我为什么不能接任FBI局长的位子?”

  “别开玩笑了克莱德,你以前生气的时候,胡佛总是取悦你,把FBI探员的花名册扔给你,让你随便用笔划到个人,把他给开除,这样你就会变得舒坦开心——克莱德.托尔森你觉得你来当这个局长,FBI里有多少人会想着像鬣狗那样撕开你的肛门、掏空你的肠子?”

  托尔森捏着电话的手都在发抖,随即便说,我接受这样的安排。

  “很好。”白宫方面看起来很满意。

  现在看着重达一千多磅的密封棺椁,托尔森在声悠长的警笛声里,目送着灵车启动,他也知道自己从此以后要隐姓埋名地呆在胡佛的别墅里,了此残生。

  一辆摩托车开道,引导着十辆小汽车组成的灵车护卫队,在众人的注目下离开长老会教堂,进行了葬礼最后的环节,灵车队伍横着贯穿了整座城市,在内布拉斯卡大街两侧,站满了华盛顿警局的警员,他们集体脱帽,向死者表达了敬意,接着灵车队伍经过了“五月花”餐厅,这是胡佛和托尔森最喜欢来吃饭的地点,再随后是K大街美国前司法部大楼旧址,这是胡佛年轻时工作过的地方,接下来便是白宫和新FBI总部大楼,又绕着国会大厦一圈,最终将胡佛下葬在了国会墓地之中。

  墓地四周的居民都站在家门口,观看着这个葬礼。

  军方仪仗队将棺椁上覆盖着的国旗撤下,对折好,郑重地交给了随车而来的托尔森保管。

  《华盛顿邮报》的现场记者用文字描述道:“国旗交到恋恋不舍、弱不禁风的克莱德.托尔森的手中,耀眼的春光下,他不断地眨着眼睛,等到这一切结束后,大家都乘车离去,墓地工人将胡佛棺椁放入到墓坑中,开始填上泥土。”

  尘归尘,土归土。

第7章 各对一半

  关于胡佛死的影响,尼克松说对一半,大法官沃伦.伯格则猜对了另外一半。

  当胡佛灵车队伍过宾夕法尼亚大街时,沙利文坐在自己车上,隔着窗户看到这一幕,半小时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大街上的1701号,也就是克里普委员会办公室的所在。

  寇尔森接待了他。

  沙利文此行的目标很简单:“胡佛死了,托尔森隐退,应该由我来接管FBI,从此后FBI将唯白宫马首是瞻。”

  但寇尔森望着他,一分钟后才开腔:“总统暂时只能让你做代理局长。”

  “代理?我不太能理解,总统阁下正式任命我是有绝对的好处的。”

  寇尔森便语重心长地解释说:“这是符合法律的做法,如果总统现在就批准你当FBI的局长,那就必须得召开意见听证会,如果真的召开这个会,有多少针对你的反对声音,可真的是不得而知,只有等十一月份大选结束,理查德.尼克松连任成功,他才能直接任命你为调查局的新局长,并不受任何质疑。”

  这也是“跛脚鸭”政治模式决定的,寇尔森的话逻辑上并未有任何错漏。

  可沙利文的脑门却冒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