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717章

作者:随轻风去

嘉靖皇帝脸上现出几分好奇,又问道:“是否刚过双十年岁,尚未有道侣?”

陶真人无可奈何的说:“确实如此。”

他暗暗想道,皇上原来可能都不知道有陶修玄这么人,但今天忽然说起,肯定是最近有人在皇上面前提到过陶修玄,引起了皇上的兴趣。

而且可以肯定,无论这个人是谁或者有什么目的,肯定是不怀好意的!

皇上对女人是什么态度,陶真人还能不知道?皇上当初是怎么对待宫女的,陶真人一清二楚,历历在目。

所以但凡在皇帝面前提到女子,绝对是恶意的!

不过今天嘉靖皇帝问了两句后,没有再多说什么,陶真人生怕夜长梦多,就赶紧告退了。

从仁寿宫出来后,陶真人顿时就焦虑起来了。

虽然皇帝没有多说什么,但万一皇帝认为这是暗示过了,该怎么办?

他陶老道虽然热爱忽悠人,但是对家庭亲情还是很看重的。

在别的事情上,他敢去不计后果的大胆忽悠皇帝,但关系到自家亲人时,就有点胆怯和心乱了。

正在暗自着急的时候,陶真人忽然转念一想,陶修玄可是一直在秦府修行的!

所以焦虑也不应该只有自己焦虑,必须要让秦德威来分担啊!甚至可以说,这事儿就该由秦德威来操心!

暂时不用多想,今晚月黑风高时,往秦府后门走一趟就是了!

第九百四十章 只有娘娘你能去做了(上)

回到京师的秦中堂很忙,不但在朝廷里很忙,在家里更忙,毕竟这么多房等着雨露均沾。

他暂时连陶修玄陶仙姑都顾不上了,这几天唯一一次找陶仙姑,还是为了拿药。

当陶老道二更天从侧门悄悄进入秦府的时候,秦中堂已经开始和衣而卧了。

听到有人趁夜来拜访,而且似乎有要紧事情不得不接见时,秦中堂如蒙大赦,从床上窜起来就去外书房了。

他跟陶老道也不用客套寒暄,直接问道:“老仙长突然连夜来访,可是宫里出了什么事?”

陶仲文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忽然又开始犹豫该不该跟秦德威说。

最后想道,来都来了,不说也不合适,随即便将今日嘉靖皇帝问起陶修玄的事情说了。

秦德威越听越是闹心,眉头紧紧的拧在了一起,又问道:“皇上所问的就是这两句?没有其他遗漏?”

陶仲文非常肯定的答道:“只问了这两句,并没有说起其他。”

如此秦德威就先做出了一个判断,“如此可以断定,皇上大概并不知道仙姑在我这里,不然也不会仅仅这样问。

或者说,向皇上提起仙姑的那个人并没有告诉皇上,陶仙姑就在秦府。”

陶老道重新回想了一下嘉靖皇帝的态度,感觉秦德威的这个判断应该没错。

“既然这个人对仙姑如此了解,却又不对皇上说明仙姑在秦府,那他肯定就是故意不说的!”秦德威继续说。

陶老道却有点关心则乱了,“无论那人是不是故意,现在你我否要做点什么?”

如果皇帝没有掌握全部情况,他们还能做的事情不少。

比如速速让陶仙姑远走高飞,暂时回老家或者去南京躲一躲,免得真被皇帝惦记上了。

秦德威摇了摇头,“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你要明白一点,对方的真正意图是我而不是仙姑!

而进献谗言也是一门学问,如果是我,绝对不会把真正意图表现的太明显,那样只会让皇上产生警觉。

对方只会假装轻描淡写的在皇上面前提几句仙姑,然后这个时候,对方大概正盼着我们做点什么,然后再去向皇上进献谗言。”

陶老道又不傻,立刻就明白了。

接下来的谗言很好编,皇帝才关注到一个女子,你们立刻就把这个女子送到远方躲起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以嘉靖皇帝的脾气,没事也要出事了,这就是对方的算计,不可谓不周密。

陶老道有点气恼的说:“难道就什么都不做了?或者你想做点别的?”

此时此刻的他甚至产生了一些怀疑,秦德威是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想要顺水推舟,将陶修玄送进宫?

秦德威仿佛看穿了陶老道的心思,主动反问了一句:“我是那样的人吗?”

陶老道也说了大实话:“猜测这些没意义,我只看表现。”

秦德威假意怒道:“你还没有对方那些人了解我!他们敢策划这个,就是笃定我不愿意献女求荣自毁脸面和名声!”

喜欢权力的人占有欲必定也强,当年秦淮河上多少花花草草,为什么最后只有王怜卿进了秦家的门?

即便抛开情感和脸面不说,陶仙姑的医术对家里也非常重要,秦中堂自己还想多享几年福,哪肯放人。

陶老道不想听秦德威分析应该如何进谗言,他只想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

秦德威答道:“宫里的事情,终究还是要靠宫里解决啊。你说,皇上有没有换皇后冲喜的心思?”

作为天子身边人,陶老道也风闻过一些东西,但不理解的说:“这两件事有关系?”

秦德威很冷静的说:“如果是我进谗言,肯定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这样才能更有力的撬动皇上。

对方算计既然如此周密,那肯定也会这样想,把皇后也牵扯进来。”

“所以?”陶老道不明白秦德威想到底说明什么。

而且像皇帝这样卧床不起的人,脑子里肯定有不知多少胡思乱想,不一定真去做而已,换皇后冲喜只是其中一件。

“废后就算是假的,再算计中可以当成真的去对待!”秦德威说:“我们做不了太多,还是交给皇后去解决吧,有些事情也只有皇后能去做了!

只有把仙姑的事情和废后关联起来,方娘娘才有资格去质问皇上。

可以说服皇后方娘娘,让方娘娘去在皇上面前哭诉,就说听到有人建言废后,还听说要用仙姑取代皇后。

方娘娘可是一年前救过皇上的人,皇上肯定不能公然承认想废后,这时只能安抚皇后,就算有其他心思也只能暂时按兵不动。

这时候水被搅浑了,我们腾挪余地就大了,趁皇上注意力被转移,将陶仙姑送走也无所谓。”

陶老道听到这里,还能说什么?

这可能是目前唯一阻止皇帝的办法了,就像秦德威所说的,只有皇后有资格去皇上面前“质问”了。

而皇上在道义上有所亏欠,便只能表面上先退让。

但他跟皇后说不上话,也只能对秦德威行礼说:“一切拜托了!”

其实秦德威作为外臣也不好见皇后,但他可以托别人传话。

及到次日,秦中堂去了位于西苑无逸殿东厢房的军机处办公,对面西厢房就是司礼监文书房。

当司礼监掌印秦太监施施然走进无逸殿前庭,准备去西厢房看奏本的时候,军机处的秦中堂很“凑巧”的也走出来了。

然后秦中堂对秦太监气势汹汹的质问道:“为何调京军增援蓟镇的章疏还没有批下来?”

秦太监讥笑道:“司礼监批红还需要你来指点?不然你到司礼监来当差,我甘愿让贤!”

两大巨头碰撞,随从都站远了,不该听的就不要听。其后两巨头到了无逸殿正殿里,继续吵架。

吵完了后,秦德威率先离开正殿,回到了东厢房军机处。

而秦太监若有所思,脸色阴晴不定,最后拂去了所有表面情绪,又离开无逸殿进了仁寿宫。

方皇后此时正在寝宫,秦太监见了方皇后,便开口道:“秦德威托了我,向娘娘传个话。”

“什么话?”方皇后好奇的问,这似乎是秦德威第一次主动托人接触自己。

秦太监饱含深意的答道:“秦德威说,有些事情只有娘娘你能去做了。”

第九百四十一章 只有娘娘你能去做了(下)

本来秦德威的本意是,让方皇后利用她自己的正宫地位和救驾的道德优势主动出击。

这样可以暂时将嘉靖皇帝的胡思乱想堵住,然后再另外设法,慢慢去化解。

但是经过秦太监高度概括的转述后,似乎就变了味道。

方皇后默念了几遍“只有我能去做”,感觉终于理解了其中意思,难不成是说让自己亲自对皇帝“动手”?

别人动手弑君之后,会遭到质疑和审判,但皇后动手之后就会变成太后,天下谁有资格审判太后?这就是只有“皇后能去做”的意思?

如此方皇后便大吃一惊,对秦太监问道:“那秦德威果真如此说?”

秦太监答道:“都是秦德威的原话,秦德威还说,宫里的事情只有靠宫里人去办。”

方皇后再次陷入了沉默,作为一个聪明人,她很清楚权力的运行规律。

皇宫大内虽然貌似自成体系,但也是活在整个社会体制内的,内廷若想安稳,仍然需要外朝的支持。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外朝的支撑和承认,即便在内廷掌权也很难长久。

而且方皇后也很清楚,秦德威号称秦中堂,是外臣里最强力的人物。

莫非秦中堂这话的真正意思,就是暗示对自己的支持,让自己放心动手?

不对!方皇后突然从可怕的念头里惊醒了过来,秦德威应该不会想着那样做!

在嘉靖朝的第二个十年里,秦德威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而且目测还将继续下去!

所以秦德威有什么必要,搞一些可能鱼死网破的事情?

方皇后沉下了脸,对秦太监说:“你把秦德威的话,原原本本从头到尾复述给我。”

秦太监仿佛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轻笑了几声后,便把秦德威话全盘转述了,没有再含糊概括的说什么“只有娘娘你能去做了”。

方皇后听完,气也打不出一处来,对秦太监骂道:“你这个混账!”

传话哪有这么传话的?明明秦德威是另一种意思,但刚才秦太监却故意让自己产生可怕的曲解!

秦太监被骂了后也不恼火,反问道:“看来娘娘意欲先求一时之苟安了?”

方皇后没搭话,眼前这位姓秦的也不是好东西,今天此人还有点莫名其妙发神经。

“看到娘娘你的处境,不知为何,我想起了昭圣慈寿皇太后。”秦太监又长叹一声说。

昭圣慈寿皇太后就是去年年底驾崩的张太后,这是她生前的封号。

按道理说,此时应该用谥号来指代张太后,但秦太监还是故意用了张太后生前的封号。

当然,也许是张太后的谥号太长,秦太监记不住。

听在方皇后耳朵里,总觉得秦太监这是刻意提醒自己,想想张太后生前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