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317章

作者:随轻风去

状元翰林的身份还是很高贵的,立刻就被请了进去。

虞衡司一把手郎中杜启溪亲自接见了秦德威,此人不是别人,与秦德威还有点缘分,正是去年殿试的弥封官杜郎中。

如今秦德威正六品词臣的地位,基本和正五品郎中是对等的。

杜郎中有点受宠若惊的说:“今天秦翰林怎么到工部来了?”

翰林词臣这种清高文学官,出入比较多的是礼部系统,没听说哪个翰林来工部办事的,完全不搭界。

秦德威寒暄几句后,便道出了来意说:“我听说,军器局是由工部虞衡司负责提督?”

杜郎中点头道:“确实如此,早些年是由侍郎提督军器局,近些年变了,军器局便由我们虞衡司管着。”

秦德威便请求说:“我意欲去军器局做点事!”

杜郎中十分莫名其妙,你一个状元公借着军器局能干什么?难道想假公济私做点东西?

便提醒说:“军器局专为制作军用之物,秦翰林有何需求?”

秦德威自信的说:“我没有什么需求,就是对火器颇有心得,想为朝廷研发一下新式火器!”

雾草!杜郎中大吃一惊,这跨界跨的实在有点大!

你这翰林不去写你的文章编你的书,跑过来抢工匠的饭碗作甚?

秦德威又继续说:“杜虞部放心!在下绝非无的放矢,心里已经有了成策!

只是按着大明律法,私造军器是重罪,所以才与杜虞部报备一声,并且恳请杜虞部支持!”

杜郎中还是难以理解,“秦翰林莫不是跑来消遣我?”

他还想说一句,要不你我换换位置,你来工部上班,我去翰林院?

秦德威非常肯定的说:“绝无消遣的意思!在下说制作火器,是认真的!”

杜郎中问道:“各种火器都有既定样式,你想制作什么新式的?”

如果眼前此人不是一个状元,换成其他人这样疯言疯语,杜郎中早就轰出去了!

说实话,秦翰林这嘴脸在杜郎中眼里,跟那些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没什么区别,就是那种号称可以炼出金银的术士。

秦德威就开始阐述自己的项目:“西番有一种炮称作佛郎机,又可以叫子母炮,是后装弹药方式。

佛郎机炮的最大优点,在于发射速度快,散热快,填装快,机动灵活,射程也比目前火铳略远。

而且佛郎机炮可大可小,大小灵活,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场景!

而且由于子炮定装弹药,更有利于标准化制造。总而言之,这些优点十分适合我大明当前国情!”

秦状元说的是啥?杜郎中神色茫然,每一个字都能听懂,但连起来就完全不明白了。

工部虞衡司的职责,简单来说就是掌管制造业,但这里面分类可就多了,军器只是其中一个分类而已。

所以不是杜郎中不敬业,而是他确实不可能全部专精。

而且正常情况下,专门有一个下属主事负责军器局,一般用不着杜郎中亲自管理军器制作。

“这些是你凭空想出来的?”杜郎中忍不住质疑。虽然秦状元说了这么多,但看起来还是像江湖术士。

秦德威诧异的说:“杜虞部你不知道?库里有实物啊!应该是十多年前,汪鋐在广东与佛郎机人打了一仗,缴获了一批佛郎机炮,并解送到了京师!”

“啊?还有这个?“杜郎中继续茫然,十多年前的事情,秦德威怎么知道的?

秦德威又继续解释说:“这个炮确实好用,当时汪鋐应该打算开始仿制了!

现在汪鋐不在了,我就想着重新开始,仿制出新式火炮!所以我说,并非无的放矢!”

如果是这样,还真有可能成功?杜郎中仍然质疑说:“开发新式火器,这不是你我就能启动的,还需要有大人物发话!”

秦德威给了一个定心丸:“我已经说服了总督京营的浚川公,这个足够分量了吧?就以京营名义,试验一下!”

杜郎中点头道:“如果王老大人肯为此撑腰,那就可以了。”

随即又问:“但我还是想问问,秦翰林你究竟如何想的?到底为什么如此不顾体面,偏就想着来研制火器?”

对于个中缘由,秦德威有苦自己知。别人都以为他是为了“自污”,又有谁知道他的郁闷。

在原本历史上,似乎是汪鋐提议并主导仿制佛郎机炮,就是那个被冯老爷骂成三奸之一、又被秦德威盖章论证的前兵部尚书汪鋐。

结果在这个时空,嘉靖十二年汪鋐被气得半退隐,去年彻底被气跑,佛郎机炮仿制就没了。

总不能别的穿越者全部带来了技术进步,只有他秦德威用内斗导致了技术停滞吧?

所以某位感到良心不安的文科生,也只能硬着头皮亲自上了。

为了火器进步,先按照原本历史规律,仿造佛郎机炮练练手,找找感觉。

有成功例子在先,等以后更有本钱了,再想办法研究下威力更大的前装大炮。

第五百零一章 神棍与神仙

京城军器制作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太监系统的兵仗局,一个是工部下属的军器局。

当年二者具体职能还是有所区分的,但发展到嘉靖时,抛开御用品不谈,两个部门区分其实已经没那么分明。

而工部军器局下面又设有两个厂,一是位于京城东南角的盔甲厂。

二是位于京城西南角宣武门附近的王恭厂,因为九十年后的天启大爆炸事件而出名。

具体到火器制作,太监的兵仗局和工部的王恭厂都有这个职能。

但秦德威想研发新式佛郎机炮的话,当然是找王恭厂了,他和太监又不熟。

作为一个文科生,秦德威不会为难自己。其实很多东西已经有现成的了,他只是替汪鋐把事情继续往下干。

得到了工部虞衡司的准许后,秦德威又打着京营总督王廷相的旗号,从库里把十多年前汪鋐缴获的几门佛郎机炮原型找了出来。

然后又在王恭厂里与老工匠谈话,找到了十多年前从葡萄牙人手里搞来的图纸。

在大明火器制作算是是机密事情,如果没有工部和王廷相支持,秦德威根本没有资格接触这些。

接下来,无非就是在秦翰林的指导下,按部就班的研究原理,进行本地化设计改造,铸造试验用的部件等等。

这日王恭厂里,秦德威蹲在地上,扒拉着样机的子铳。

旁边有老工匠恭恭敬敬的说:“这佛郎机炮优点确实多,但就是密封差了点意思。

子铳和母管之间不可能完全密实,火药会泄气,威力无法做到极限。越大的炮管,这个问题越明显。”

秦德威叹口气,这种密封性的问题,他倒是能想出解决办法,但做不到啊。

一个办法是用橡胶制品来填充接口缝隙,这时候从哪找橡胶去,就算找到了也没化工技术。

另一个办法就是用螺纹联接,但子母嵌合的螺纹加工这事,就算是最粗的螺纹,放在大明也是超级难题。

即便是穿越者,人力也有时穷啊。

秦德威拍拍手站了起来,无奈说:“万物都是有利有弊,世上从没有十全十美,尽力而为吧。”

这时候,有个杂役过来禀报说,门外有个道童找秦翰林,说是从显灵宫来的。

秦德威估计是陶老道从宫里出来了,但不知为什么找自己。

从王恭厂出来,跟着小道童回了家,陶老道居然主动等门造访,已经在穿堂等待了。

秦德威看陶老道满面红光,便问道:“想必是有好事了?”

陶老道答道:“天恩浩荡,因为驱邪有功,敕封贫道为神霄保国宣教高士。”

虽然封号不是邵国师那样的“真人”,但也是个很好的开始了。

秦德威倒是没什么感觉,知道陶老道以后的成就,对这个“高士”当然就不看重了。

可对如今陶老道而言,这可是个大成就,宗教界才有几个人能获得圣上金口敕封?

他一直到五十多岁都没什么成就,偶尔结识了邵国师,才慢慢在京城站住了脚,有今天这样多么不容易。

陶老道对秦德威行了个礼说:“承蒙阁下吉言!”

现在他有点相信,秦状元可能真的具有神通。

去年的时候,秦状元突然跑到显灵宫说什么望见彩云,说自己会得到皇上青睐,从此飞黄腾达,甚至能当国师。

而自己当时觉得都是瞎扯淡,秦状元脑子有毛病发呓语,还非要让妻家与陶家结亲,简直失心疯了一样。

却万万没想到,转过年来,自己居然真就进宫朝觐皇上,并且在皇宫做法事了。

然后又得到皇帝欣赏,给了一个封号,就像是打通了升往天界的梯子。

此时的陶老道反而心存敬畏起来,他在别人眼里算是老神仙了,但在他眼里,直接看穿自己未来的秦状元才更像神仙。

秦德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和蔼的笑道:“老仙长登门,不会只是来报喜讯的吧?”

陶老道就顺势问道:“还请秦翰林指点指点,接下来应该如何?”

秦德威意有所指的说:“我能指点你什么,诀窍都在你自家里!你想想,当今圣上最大的心病是什么?”

这个暗示很明显了,皇上最大心病还能是什么,肯定就是儿子了,甚至连个女儿都没有。

后宫那么多女人,一个也生不出来,那毛病出在谁身上不言而喻。

陶老道若有所思,秦德威所指,莫非是孙女陶修玄那些乱七八糟的药?

沉思良久后答道:“给皇上献药,必须谨慎,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能担待得起?”

秦德威随口道:“那先找个人试试看吧,吃不死人就行,真有壮阳效果更好,圣上不会不满意。”

陶老道:“……”

“吃不死人就行”是什么鬼?这是给皇帝献药,你这是正确对待皇帝的态度吗?

但秦神仙指点了路子,陶老道打算试试看:“贫道回去就与修玄说说这件事。

再找人服药验证下,若无问题,就想法子献与圣上。”

秦德威叹道:“老仙长啊,容我多一句嘴。虽然你们混的是神仙圈,但终究还是活在人世间。

这人情世故的问题,你要考虑进去。”

陶老道恍然大悟:“确实如此!是贫道的疏漏!如果真有好药,一定先送给你秦翰林!”

秦德威:“……”

陶老道很懂的点点头:“秦翰林你放心,贫道不会对任何人说起的!”

秦德威忍无可忍的说:“我的意思是,劝你把药给邵国师,让邵国师献上去!你别抢这个风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