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316章

作者:随轻风去

只有秦德威大步走到案边,提笔刷刷刷的一气呵成。

秦福拿到文稿,面无表情的瞥眼看去,只见上面写道:

“紫殿欢呼动八纮,新年华渚庆云生。中天日映丹霄丽,南极星悬黼座明。

春满九重闻笑语,风清四海贺升平。寰瀛岁岁瞻龙德,玉简金泥纪颂声。”

雾草,这拍马诗真踏马的既华丽又醇雅,皇上肯定喜欢这风格!秦太监一边感慨,一边收起了文稿,对众翰林开口道:

“咱们不能让皇上久等,到此为止吧!状元公的这首极好,足以代表翰苑了!”

随即秦太监脚步匆匆的离去,进宫复旨去了。

还没构思完毕的众翰林面面相觑,说好的给一刻钟时间,怎么只有秦德威交了稿后,就结束了?

还是说,秦德威这首足以力压全场,所以不用别人再献丑了?

不愧是诗霸,一出手就没别人什么事了。

想到这里,众人便一起看向王教王学士,眼神里充满了埋怨。

本来秦诗霸今天似乎没什么出风头的兴趣,你王学士非要招惹他发飙,害得大家少了一次露脸机会。

其实秦德威也不明白什么情况,就跟着大家一起回席喝酒。

一个时辰后,不知为何,非常不辞辛劳的秦太监又从皇宫出来了。

并且还带来了皇帝的御笔题字,乃是两个大字“文魁”,赐给写了应制诗的秦德威。

这算是翰林院公宴最大的彩头,让众翰林更加嫉妒羡慕恨了。本来别人也有机会的,但都是王教的错!

秦德威捧着御字,充满热情的高声吟道:

“坡仙楷法今犹在,草圣新题墨未干。秀色松筠千岭上,奇姿鸾鹤五云端。

臣叨宝翰重颁渥,人比瑶光一见难。自幸此身依日月,拂笺常奉万年欢。”

众人叹了一口气,秦状元到翰林院任职后,没出手过诗文。

大部分翰林官都只是听说过各种传闻,没亲眼见过诗霸的风采。

不想在这年终岁尾,终于还是目睹诗霸发狠的场面了。

第四百九十九章 开了个好头

秦德威参加了一场公宴,没吃饱也没喝足,只是带回来一幅字。

而且这幅字拿回家后,还不能随便搁置,要找个地方单独供起来,都是麻烦事。

夫妻两人一起看着御墨时,秦德威有点疑惑的说:“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东厂那个秦太监似乎在讨好我。”

也就是对最亲近的妻子才敢说这种话,让外人听到,只会觉得秦状元已经失心疯了。

虽然你秦状元确实很出色,但一个皇帝心腹、特务密探的大头目、京营三提督之一,有什么必要讨好你?

连秦德威的理智也告诉他自己,这话很不靠谱。但他作为当事人,今天确确实实产生了这么一种“错觉”。

徐妙璇也是见过秦太监的,据说徐父与秦太监当年还有同殿为臣的交情,便按照她自己的判断答话说:

“或许秦太监真的想拉拢你这个士林新秀,作为以后的臂助呢。毕竟秦太监也还不到四十岁,考虑事情比较长远。”

秦德威还是难以理解,这种考虑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下大棋玩法,他还以为只有自己这个穿越者才会做。

如果秦太监真是这样的话,也太深谋远虑了。

嘉靖十四年的最后几天就这样过去,对秦德威而言,嘉靖十四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年份。

中状元、第一个儿子出生、结婚,人生大喜基本齐活了。

时间已经是嘉靖十五年的第一个月,皇帝又又又生病免朝了。

作为一个疑似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嘉靖皇帝每到一二月冬春换季时,都会按惯例闹一次病。

秦德威正月的生活平平无奇,和大部分京城官僚都一样,串门,拜年,撒飞帖,逛庙会,看灯会。

过了二月二,开始收心考虑正事了,目前秦德威有两件待办的事情。

一个是答应过陶老道的,安排陶仙姑到家里修行的事情,为了这西跨院一直空着。

另一个就是李成梁他爹的职务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李小娘子,也是对未来边镇的布局。

再怎么说,从资料来看,李家从李成梁他爷爷到李成梁他儿子辈,几代人都很能打,算是很强的武将了。

唯独李成梁他爹战斗力是个谜,但此时秦德威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先收拢着再说。

用过早饭后,秦德威先与徐妙璇商量说:“我先前为了小弟的婚事,答应过陶道长,让陶仙姑……”

徐妙璇答话说:“夫君不要问我,去问问外院的李家妹子啊。”

秦德威莫名其妙:“这是咱家的事情,问她作甚?”

徐妙璇便道:“李家兄妹与咱们关系这么熟,至今还与仆役们都挤在外院住。

如果等李家大哥真在京城任了职,将家人都接过来,那外院就肯定住不下了。

所以明明还有西跨院空着,却不借给李家住,非要请一个什么仙姑来,这就是你笼络李家的态度吗?”

秦德威:“……”

明知道璇姐儿排斥陶仙姑,但她说的这些话,却听起来好有道理。

徐妙璇忽然很俏皮的笑了几声:“我不知道李家妹子到时会怎么想,换成是我,对此绝对不能忍啊!”

秦德威叹口气,看来这事暂时搞不定。他也就只能先放下了,然后换了衣服出门,去办另一件事。

在王廷相家门口,秦德威堵住了正要外出的王老大人,又一起回到外书房说话。

秦德威直接开口道:“此次前来,还是为了铁岭卫指挥佥事李泾的事情,烦请老前辈在京营破格给安排他一个职务。”

王廷相就很无奈,他一直觉得秦德威这是胡闹,为了泡妞简直失心疯了。

一个最偏远边镇的无名之辈,破格到京营当把总,简直离谱!

秦德威催促道:“老前辈啊,我这是第三次请你帮这个忙了,常言道事不过三啊!”

靠!这算是威胁吗!王廷相瞪着眼说:“反了你了!你想对老夫怎样?”

秦德威说:“我当然不敢对老大人您怎样啊,但我能退出复古派!

我自成一派,不管叫新金陵派也好,还是叫性灵派也好,以后就是复古派的对家!”

王廷相:“……”

秦德威又道:“当然,我也只是随便想想,毕竟我还是很欣赏复古派的。”

“京营又不是老夫一言堂!”王廷相说:“还有提督京营总兵官、提督京营太监!”

秦德威见王廷相口气有所松动,连忙接着说:“但这个营官问题,还不是主要由您来掌管,那两位轻易也不会驳了您面子。”

现如今京营是三堂体制,有三个提督互相制衡。

文臣提督主要负责人事、后勤,武勋提督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和操练,太监提督主要是监军和保管兵符。

王廷相又解释说:“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京营里的营官,谁不是世代武勋?谁还能没有靠山?

就算让那位李指挥破格两三级当个京营把总,但在无缘无故的情况下,你说你想换掉谁?”

秦德威诧异的说:“这点小事,也值当老前辈你犯愁?”

王廷相预感今天自己躲不过这一关了,拍案喝道:“有话你就放!”

秦德威赶紧说出了自己的思路:“朝廷每年都会从外地轮流抽调军兵到京营备操,谓之班军。

今年可以从辽东抽调五百人到京营来啊,然后就用李泾为这支辽东兵的把总,这样不就名正言顺了?

对了,辽东战马多,可以抽调骑兵,驻扎城外灵活机动。”

帮秦德威一个忙也没什么,但王廷相总感觉自己像是被敲诈了,又问道:“你不是说今年要制作火器吗?”

秦德威答道:“现在还没时间,再等等,老大人不妨帮忙在城外寻找些空地,以及与军器局疏通好。”

与王廷相说完事情,秦德威又去显灵宫,要找陶老道聊聊天。

不过到了显灵宫,却是陶老道的弟子出来迎接。

原来昨天嘉靖皇帝开始清理宫里的佛物,但他总感觉宫里还有邪气对自己不利,所以让国师邵真人去宫里各处做法驱邪。

这可是个体力活,而且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完事的。

已经七十大几岁的邵国师感觉自己实在吃不消,便向嘉靖皇帝推荐了“年轻人”陶仲文。

说这陶仲文是同派修士,擅长雷法,专业对口,可堪使用。

然后嘉靖皇帝就准许了,今天陶老道便入宫做法去也。

秦德威暗暗想道,莫非这就是陶老道发达的开始?

幸亏自己去年下手果断,不然到了今年,陶老道水涨船高,想结亲就没那么容易了。

再加上落实了李成梁他爹的职务问题,今年真是开了个好头啊。

别的也不用说了,就等着皇帝生儿子吧。

第五百章 良心不安

看看天色已至午时,秦德威就回到家里,将好消息告诉徐妙璇。

忍不住显摆自己的“先见之明”说:“那陶道长进宫做法去了,从此以后必定腾达,小弟未来起码富贵无忧了!”

徐妙璇喜忧参半:“这结果还没有出来,谁知道陶道长到底会不会有君恩?如果惹得皇上不悦,反而坏事了。”

下午秦德威先去了翰林院,又找温学士请假,“有病在身,先请一个月假养病!”

温学士听着秦德威那中气十足的声音,又看了看秦德威那过年吃到油光满面的气色,回应说:“你有病?”

秦德威解释说:“是内疾,外表看不出来,前两天请李太医诊治过,说是最好休养休养。”

温学士叹口气,那自己就假装信了吧。

其实他也很理解,秦德威这就是想着守拙,避免过犹不及的长久之计,大隐隐于朝也。

“我知道了,你去养病吧,若有闲暇,可以多作著述!”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温学士也不好拦着同行的正常追求。

从翰林院出来后,秦德威转身就去了不远处的工部。在门口报上姓名,说要拜访一下虞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