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208章

作者:随轻风去

再说弄冯恩会被人骂“忘恩负义”,那是品行败坏;而弄秦德威最多就是被人吐槽一声“打击报复”,那叫官场日常操作。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所以此刻霍侍郎的脸上阴霾尽扫,神采飞扬,笑得像个不到五十的孩子。

冚家铲!扑街啦你!

“秦德威!冯恩彗星奏疏是否由你代笔,或者由你构思草拟,速速招来!”重回秉笔位置的霍韬喝问道。

“绝无此事!奏疏乃是下官亲自拟写,与旁人无干!”跪在三尺坛前的冯老爷拼命叫道。

霍韬对冯恩斥道:“本官现在问的是秦德威,不是你冯恩!”

被皇帝搞了个猝不及防的秦德威苦笑道:“去年十一月冯恩上疏时,晚生人在南京,如何代笔或者帮忙构思?”

霍韬冷笑道:“彗星现于东井是十月份的事情,然后才有皇上广求直言,而冯恩上疏是一个月后的事情!

所以从你看到彗星,到冯恩上疏,中间有一个月时间,足够你写封信给冯恩沟通了!

所以你说你当时人在南京,并不能排除嫌疑!你这个举证没有效果!”

秦德威下意识的反驳道:“晚生为何要为了一个不存在的嫌疑而自行举证?”

这意思就是,谁怀疑谁举证,问他秦德威干什么?

霍韬向北拱了拱手说:“圣上如此怀疑,你敢不自辩吗。”

秦德威:“……”

这踏马的真是无话可说,毕竟是封建社会,皇帝就是凌驾于一切法律的最大存在。

皇帝说出的话就是法律,正所谓出口成宪,皇帝无理由怀疑你,你就得自己证明自己清白。

而且皇帝有的时候,根本不看证据如何,自由心证就行了。

被皇权教做人的秦状师叹口气,发自内心的说:“请诸公明鉴!这个小白文怎么可能是晚生写的!

以晚生的才力,就是代笔写奏疏,也不会写成这样啊。”

虽然众人不太懂小白文是什么意思,但从秦德威的语气也能猜出一二内涵。

冯老爷虽然知道现在正处于特殊时刻,但还是忍不住对秦德威怒目而视。

混蛋,你说谁写的奏疏是小白文!

霍韬不为所动,很冷静的分析说:“你虽然在诗文上有才华,但奏疏毕竟与诗文不同。

写奏疏并不太看重才气纵横,反而需要的是老练周详。而你去年才十四岁,正是年少无知又自大的年纪。

在不知天高地厚情况下,你写出这样的……小白文也很有可能。

所以,本官不能因为你具有天赋才华,就排除你的嫌疑。”

如果换个时候被人说年少无知,秦德威肯定要喷得他生活不能自理,但此时此刻秦德威宁愿被看成年少无知。

“没错!在下年少无知!哪有这个能力和见识,去品评朝堂人物!”

为了摆脱嫌疑,秦德威不惜前所未有的自贬了!

霍侍郎冷笑连连:“两京之间多有人物往来,连本官北上时,都在南京驻留了几天。

听说你秦德威在南京时,没少混迹于官场和士林,耳闻目睹的,肯定有机会去了解朝堂人物。

再说了,这种罗列臧否人物风格,本来就很像是你的手笔!”

秦德威不服的反问:“在下哪有这样的行事风格?”

霍韬驳斥道:“前阵子,你还当众一一点评过嘉靖八才子!你还敢说,你没有这样的行事风格?

连嘉靖八才子这样的小字辈,你都能找到长短之处罗列针砭,更别说瞩目的庙堂大臣了!”

秦德威:“……”

想哭,这事怎么就说不清了呢?

两旁参与廷鞫的大臣听到这里,终于也产生了挥之不去的怀疑。

莫非圣上目光如炬,那封力斥三奸、褒贬二十二大臣的奏疏真的是秦德威的手笔?

难道大明的良心、仗义敢言的真君子不是冯恩,而是秦德威?

“不~~~”冯老爷痛苦的捂住了头,声嘶力竭的哀嚎,又指着霍韬大骂道:

“原本以为你霍韬不失风骨,没想到你也是个奸邪!蓄意罗网株连,迫害无辜之人,秦德威何辜,也横遭你毒手!”

霍韬很想说一句,老子现在踏马的就想当奸臣!

但他还是很理智的辩驳说:“本官路过南京时,听说了一些你冯恩与秦德威的往事。

江宁县人人皆知,政务全都是秦德威帮你赞画,公文也没少帮你写。

再看今天答辩,秦德威对奏疏之事对答如流,仿佛胸有成竹早有准备,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啊。”

冯恩也想哭了,自己成名之作,怎么就成了别人的?“在下愿意指天发誓,奏疏确实由在下所写!”

霍韬风轻云淡的说:“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众人的目光在十五岁秦德威与三十多岁冯恩之间来回扫视,直观的感受越发深了。

也许只有少年意气,才能写出那样挥斥方遒、只求念头通达的爽白文啊,年轻真好。

霍侍郎突然换了个题目发问:“秦德威招吧,你鼓捣这份奏疏,居心何在啊?是不是仇视君上,非议大礼啊。”

刚才问过的问题,重新在来一遍好了,刚才受审的是冯恩,而现在是你秦德威受审!

秦德威当然不接这个茬,接了茬不就代表自己认下了吗?

他正色道:“在下还有话要说,这份奏疏……”

霍韬狠狠拍了下桌案,打断了秦德威,阴恻恻的说:

“人人都说你是个义士,为报答冯恩提携之情义,千里迢迢从南京到京师来救人。

平常你也没少以义士自居,在京师招摇过市吧?那本官劝你可要想好了。”

秦德威:“……”

这暗示很明白,你要真是个义士,就该趁机替冯恩扛下来啊。你要是不敢扛这个雷,还算什么义士?

霍韬的笑容渐渐变态,让呢个扑街仔跳得欢,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跳啊,你倒是继续跳啊。

第三百四十七章 年少无知(下)

秦德威经常用道德绑架别人,堪称炉火纯青,没想到今天风水轮流转,被霍韬道德绑架了。

没有多少时间纠结和犹豫了,秦德威稍加思索,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众人的目光里,秦德威点了点头说:“圣上英明,这份奏疏确实主要由我构思,冯恩只是按我的观点写的。

当初我与冯恩经常谈论京师时政,以及诸大臣之得失……”

“不~~”冯老爷痛苦的捂着头哀嚎,“你会死的!”

众人也一片哗然,没想到秦德威如此刚烈,竟敢直接认了。

如果说霍韬判冯恩,最多只有一半几率会遵照天子心思,判一个死刑。

但若是对秦德威,那霍韬肯定敢判死刑,不带犹豫的。

把秦德威逼到了这个份上,霍韬忍不住得意的讽刺说:“啧啧,果然是义士啊。”

王廷相和夏言对视一眼,今天局势转变让大家都猝不及防,完全没有预案,实在不行就一起进宫面圣讨饶吧。

本来朝北跪的冯恩转向西边众人,眼泪都快出来了,急忙道:“望诸公明察,此事本与秦德威无关!”

秦德威十分感动,然而还是觉得冯老爷太碍事了,一直在干扰自己。

便回头说:“没你的事了!起来靠边吧!就算霍韬想杀我,又有何惧哉,作什么小儿女态!”

霍韬也觉得冯恩太碍事了,影响自己处理秦德威,对官军吩咐道:“将冯恩拉到一边去,不要碍事!”

其余大臣们更不知该说什么了,刚才秦德威如果称得上壮士,那现在就像个烈士了。

在这个时候,奏疏是谁主导的已经不重要了。

难道这年头,还真有愿意替师友慷慨赴死的人和事?也就春秋战国那时候,才有这样的古人之风吧?

秦德威弹了弹灰尘,轻蔑的对霍韬说:“浮生所欠止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我看你想怎么杀我。”

霍韬看秦德威又很烦了,死到临头还装什么逼啊!

“从实招来,你到底是何居心!”霍韬大喝道。

其实说白了,最核心的还是那两个问题,一个是动机和是否有人指使,另一个就是是否非议大礼。

敏感多疑的嘉靖皇帝最在意这些,霍韬打算先引诱秦德威先开口,然后再找机会构陷。

只要肯开口,就必定能能找到错处,文字狱这门功夫谁不会啊,他霍侍郎也是高材生好不好?

然后秦德威就开始絮絮叨叨说:“晚生年少无知,读书不多,学来学去,满脑子只有忠义两个字。

这个忠字,自然是忠于皇上和大明,因为晚生年少无知所以懵懵懂懂,如何才能算尽忠?”

直到去年彗星天变,晚生忽然就悟到了许多。虽然不知道对不对,但晚生年少无知,就那么以为了。”

霍韬品了半天,硬是没有从秦德威的话里,找出一点点可以发难的地方,这不都是翻来覆去的废话吗?

春困秋乏,如果不是在这个场合,很多人都要昏昏欲睡了。

反反复复就听到年少无知四个字,也不知秦德威口才怎么突然就如此拉垮了。

霍韬厉声道:“你秦德威满口尽忠,这奏疏哪有忠心可言,你这就算是对皇上尽忠?”

聪明的人都听出来了,这就是霍韬作为“主审”,故意引导秦德威往皇帝身上去说了。

这其中十分凶险,一个字说不好就要出事。

然后众人又听到秦德威继续说:“当时晚生就想,皇上最近没有失德,也没有过失,为什么臣民都要请皇上下罪己诏?”

遇到这样天变,大臣们纷纷上个请辞奏疏,走个形式就算完事了,最后什么都没改变。

罪己诏公示于天下,人人皆知皇上自己认错,大臣请辞奏疏却不外发。

这公平吗!这合理吗!”

雾草!众人打了个激灵,这个马屁似乎有点创新啊,但似乎也只有秦德威能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