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178章

作者:随轻风去

秦德威又对大堂管事伸手道:“速速拿笔来!我要题诗言志!”

雾草!黑脸大汉的脸更黑了,忍无可忍大喝道:“你闭嘴!没人想拿你!只是叫你今晚不要出去,有人要来拜访你!”

第三百章 都这么有个性吗(下)

能亲自登门来找秦德威这南方小秀才的,当然不会是什么大人物了。

像夏言这样的大佬,再着急也是等着秦德威去拜访他,不可能亲自跑到三吴会馆来找秦德威。

所以出现在秦德威面前的,还是东厂佥书司旻。

接到蹲守三吴会馆的番子回报后,司旻就过来了,反正从东安门到崇文门内距离也不算很远,也就四里路。

秦德威把司旻请进了屋,好奇的打量了几下,寒暄道:“东厂居然还有读书人?”

司旻:“……”

你踏马的以为东厂里都是大老粗吗?锦衣卫里还有文官呢你知不知道?

秦德威又好奇的问道:“好端端的读书人,为何进东厂?”

司旻觉得自己可能被内涵了,怒道:“读书人进东厂又怎么了?这只是一份工作!读书人还有当太监的,你见过吗!”

秦德威摇摇头,叹息道:“科举误人啊,阁下一定是十几年考不上举人吧?而且也没有机缘文坛扬名吧?”

司旻气得拂袖而去,才走到屋门口,突然醒悟过来。不对!自己今天是干什么来的?

转身大喝道:“你先别废话,听我说!常言道,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是谓不共戴天也!如今你就面临着这样的局势!”

秦德威大吃一惊,反问道:“有人杀了我爹?你知道我爹在哪里?”

司旻只觉得今晚说话真费劲,吼道:“有没有人想杀你爹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有人想与你的你未婚妻结亲!”

未婚妻?哪来的未婚妻?秦德威莫名其妙,他才十五岁啊,根本没有结婚的念头啊,哪来的未婚妻?

堂堂东厂的情报不至于错谬到如此地步吧?秦德威一边想着,一边不动声色,面无表情。

果然听到司旻继续说:“张家想与徐妙璇结亲,这样的事情你肯定容忍不了吧?”

雾草!秦德威又是一次大惊,徐妙璇你个前凸后翘的居然搞这些花花事情!你已经忘了莫愁湖畔的小郎君了吗!

不过有个疑点,秦德威问道:“你怎么知道,她是在下未婚妻的?谁告诉你的?”

司旻不是很懂秦德威为什么问这个问题,“那徐小娘子自己说的,但张家并不在意,仍欲结亲。”

秦德威疑惑好多,又道:“在下刚到京师,尚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司旻就把所知道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也没什么可保密的,不说清楚当前状况,又怎么让秦德威屈服合作?

秦德威久久无语,不就前面圆鼓鼓后面圆滚滚吗?不就恢复了锦衣卫指挥同知这份家业吗?不就是国公族亲吗?

有这么招人稀罕吗?怎么还能跟张延龄这个垃圾人物掰扯起来了?

司旻冷笑几声,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年轻被吓住了吧?然后自信的说:“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也都知道了。

但张家绝对是你们抗拒不了的,我们东厂毕公的意思,就是可以帮你搞定张家,但你要跟我们合作,咱们要把霍韬麦祥解救出来。”

“不用了!”秦德威毫不犹豫地回复说。

司旻没反应过来,依着惯性说:“好的,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安排……”

秦德威重新强调道:“我是说不用你们东厂帮忙!替我谢过毕公好意!”

司旻顿时愕然,你一个南方来的小秀才,凭什么不用!你是不是对张家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你可能觉得现在张家已经没落了,所以不足为虑了?

秦德威面无表情:“那又如何?”

所以司旻尝试着“解释”了一下:“我知道你是一个文人,朝廷中你也能找到人脉,但是对张家未必有用!

我可以告诉你,文官虽然不怕张家,但张家也不怕文官!只能互相无可奈何而已!”

秦德威面无表情:“那又如何?”

司旻用最大的耐心继续“解释”说:“你们外地人是不是很难理解,张家是自成体系、外界很难干涉的势力?

而且是作风是横行不法、草芥人命的那种,只要皇上不点头,就没人真能动的了张家。”

秦德威面无表情:“那又如何?”

司旻很想打人,秦德威这模样,简直就是浪费自己时间!可他在东厂是负责文档工作的,并不负责武力。

秦德威无话可说,你们这些土著哪里知晓历史车轮滚向何方?

按照历史趋势,那张延龄没多久就要倒大霉了,在刑部大牢被关十三年然后砍头!所以,用得着跟你们东厂合作?

再说了,力抗霍韬麦祥保护忠良家眷,那可都是自己的名声!若出尔反尔,自己在同道眼里,又成什么人了?

而且自己操纵霍韬案,也是为了解开冯恩案,哪能随便就放弃?

退一万步说,你毕云根本没有未来啊,跟你合作能有什么长远利益?

要是秦福啊黄锦啊这些未来前途远大的公公,提出合作的话,或许可以考虑考虑……

游说又又失败了,东厂佥书司旻感到万分的忧伤和惆怅。

他在东厂没多高地位,不知为什么,难得这次被厂公直接指派出来办事。

本来看着毕公非常重视此事的样子,司旻觉得可能是自己机缘到了。

结果徐妙璇也好,秦德威也好,竟然都不答应合作!简直踏马的岂有此理啊!难道他们就这么不怕张家吗!

回到东厂,司旻不敢欺瞒,只能如实禀报。

毕云摩挲着光秃秃的下巴,疑惑的说:“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太有个性了,还是东厂的招牌不亮了?”

司旻还能说什么,只能尽力甩锅了:“这十年来,圣上对内臣近卫约束甚严,故而人心对东厂缺乏畏惧,办事难度大于从前数倍!”

毕云“啪”的拍案喝道:“别说这些没用的,你再去谈谈!”

回宫内直房的路上,毕云心里就琢磨,如果那秦德威还是不答应合作,又该怎么办?然后又在夹道偶遇了秦福秦太监。

“毕爷!你前日说的事情如何了?”秦太监低声问道。

毕云很没面子的回答说:“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拒绝了,待我再劝劝!”

这么有个性的吗?秦太监内心不知是个什么滋味,过刚易折啊,为人太过于刚强的话,容易被催折啊。

按下这种担忧,秦太监试探道:“你怎么敢有把握劝退张家?那张家跋扈三朝,向来谁的面子都不卖。”

“哈哈,这是我们东厂内部机密,老秦就不要多问了。”毕云打个哈哈说。

这可是毕云掌握的最核心的秘密,哪能轻易告诉别人?就算想结好秦福,那也不能说!

第三百零一章 揣摩上意

秦福眉毛轻轻抖动了一下,抖动幅度小到了外人很难觉察到的地步。

宫中人心险恶,生态环境恶劣啊,秦太监平时只能靠面瘫脸来保护自己,让别人难以揣测自己的心境。

但人又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秦太监憋不住时,只能用眉毛抖动来释放心情。

雾草!秦太监心里惊呼了一下,终于趁着毕云心神不稳时试探出来了,老毕手里居然真的有张家的把柄!而且看来这个把柄大到足够随便要挟张家!

虽然老毕不肯说详情,但只要知道老毕手里有这个东西就是重大情报了。

回到乾清宫,秦福按惯例去觐见天子。恰好此时天子正独处看道经,离得稍微近些的都是自己人。

秦太监汇报完工作,就貌似闲聊着说:“刚才路上遇到毕云了,闲谈了几句。不过听他口风,似乎他最近拿住了张家的把柄。”

嗯?这话题成功的引起了嘉靖皇帝兴趣,“毕云他拿着张家把柄做什么?”

秦福轻描淡写的答道:“还能做什么?估计是想敲点钱财罢了,毕竟人人皆知张家富有。”

如果要评选京师首富,张鹤龄、张延龄兄弟二人绝对是有力竞争者。

传说张家在京城以及北方运河沿线,拥有多达三位数的店铺。

如果上面还不算什么,那么还有,张家是北方最大的私盐商人,而且是近乎“合法”的贩卖私盐。

全因为在当初,被捧为一代明君的孝宗弘治皇帝下过诏书,特许张家办理长芦盐场的残盐。

所谓残盐,也叫余盐,就是盐场灶户生产出的额定官盐之外多出的部分,也是私盐最大的源头。

所以张家的富有可想而知,但目前张家势力明显又开始衰落了。

那么一个非常有钱的、势力又开始衰落的家族,被别人盯上还能因为什么?八成就是为了钱财。

所以秦福回答说“毕云估计是图财”就像人之常情一样,完全没毛病。

嘉靖皇帝摇摇头,一语双关的点评道:“那毕云格局就小了。”

是说毕云只知道贪财格局小,还是说有把柄却不想着张家身上搞点别的格局小?

要是二逼太监,此时没准就美滋滋的接话说:“万岁爷英明神武,提点提点他就好了。”

然后隔一段时间就会感到奇怪,自己明明是拍马,怎么会被皇上厌弃了呢?

提点尼玛啊,皇上能直接金口玉言提点说,你们拿着把柄赶紧往死里去陷害张太后他娘家吗?

听到那样的话,皇上肯定就琢磨了,难道在你心里,朕就是这样无耻的人?

但秦太监只会装糊涂说:“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万岁爷再看看好了,也许毕云后面就合了万岁爷的心意。”

其实像秦福这样的近侍太监都知道,嘉靖皇帝内心并不待见张家。

并不是因为张家多么人渣,而是因为张家后面是张太后。

而毫无血缘关系的张太后又是让嘉靖皇帝没有安全感的人物,而且张太后以皇宫老主人自居时,欺负过嘉靖皇帝亲妈蒋太后。

但是皇上的不待见都是心里的,想不想公开表达出这种不待见,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谓政治大抵如此。

故而在张家的问题上,秦福说话还是要尽可能谨慎,不能觉得天子心里不待见张家就信口开河。

只要让皇上感受到“毕云这人真不好用”,那就足够了。

水磨工夫,水滴石穿,同时强化自己在这件事里的存在感。

当毕云让皇上忍无可忍时,皇上就会想,要不换秦福试试看?

注重制衡的皇上,大概不会让已经占据司礼监的兴王府旧人垄断全部要害位置,自己就是另一种选择了。

回到自己直房,打发走长随,秦太监又进入了每日一次的独处自省时间。

但今天,他的脑子再次被秦德威这个名字占据。从今日毕云的话里来看,此子性格实在太刺头了,让人很是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