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356章

作者:豆蔻

起初刘恒给周亚夫的印象,就是一是能忍!二是够狠!

刘恒的隐忍是他能从刘邦诸多王储中脱颖而出的原因,而刘恒够狠则是他能有今天这番成就的根本。

汉王朝这三代掌权者,从头到尾都是秉承着一个准则,对底层百姓仁慈、对官员诸王们狠。

百姓是统治的基础,官员和诸王们即是统治的工具,也是对统治的威胁。

不过让周亚夫感到意外的是,从刘邦到吕后再到刘恒,对卫青居然都莫名的信任。

难道说只是因为卫青不爱权?

还是说卫青真懂所谓的进退有度?

周亚夫不懂。

也不觉得仅此而已,或许是因为卫青骨子里的那份骄傲吧?

这才是自己,也是朝中所有大臣们都不具备的。

卫青从来不上朝,逢年过节也不会来参加祭祀典礼。

不需要别人向自己行礼,自己也不会去逢迎刘恒、刘启,或者皇后、藩王。

或许平定完匈奴单于之后,他真的会像丢掉一双草鞋那样,扔下长平侯的爵位,带着妻儿们离开人界流浪四方,去更远的地方,只为去印证那些古老的传说。

或许三位统治者们,如此信任他的原因吧?

周亚夫抛掉那些杂乱的思绪,看向刘恒说:“陛下,此战能否成功,臣相信普天之下再也没有人比他们舅甥二人更加清楚。

既然他们舅甥二人一致认定可以打,那自然可以打!

至于成与不成,统兵作战无非是尽人事、听天命。

不过臣私认为匈奴蛮族的颓势,并非是因为当初入侵人界遭遇长平侯埋伏,就一蹶不振。

而是从汉王朝休养生息四百年,从卫青破解匈奴蛮族绝技,从太学院打破匈奴学子不败神话,从万界战场斩杀匈奴王开始,匈奴蛮族的没落便已经注定了。

臣相信冒顿是位恐怖又强大的单于,但正如卫青想要灭亡匈奴蛮族,是借助汉王朝,借助人族全体力量一步步达成的那般。

匈奴蛮族如今势微,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可以改变的。

再说冒顿狡诈无比,但冠军侯作战向来是胆大心细,外人看起来完全凭借莽劲跟匈奴蛮族较量厮杀,实则每次出手都精打细算,直中敌人要害的同时,还使得对方无力还击。

至于长平侯...这些年来不出手则已,但凡出手必然一鸣惊人。不仅能谋定而后动,更擅长临危应变,这是天赋带来的优势,是其他人无论如何都学不来的。

此二人都是能足以镇压一个时代的名将,如今出生在同一时代,又是舅甥关系同心同力,即便那冒顿再怎么狡诈多端,想要在这对舅甥手里占的便宜,也是难如登天。”

刘恒听着周亚夫的话,心中那隐隐不安的情绪总算有少许的缓和。

冒顿这个家伙,对汉朝的统治者来说,就像当初匈奴蛮族的不败神话一般,只要未曾打败过他,就永远安心不下来。

不过周亚夫说的话也对,冒顿是时代的霸者,可卫青和霍去病也当仁不让。

如今主动权在我!

如非有充足的把握,卫青和霍去病也不执意的要求出兵匈奴蛮界。

沉默良久之后,刘恒还是又忍不住问了一句:“周太尉你说,长平侯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没有说,或者故意瞒着朕。”

“陛下的意思是...”

刘恒深吸了一口气说:“如果朕是那冒顿,恐怕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安危,绝不会轻易的让汉军寻到自己的位置。

朕怀疑,长平侯其实另有计划,只不过那计划更加大胆,所以才瞒着朕没有说。”

......

从皇宫出来,霍去病边在考虑挑选哪些随军的强者,边考虑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完善自己的实力。

卫青则仿佛有心事般,回到了府里的书房,站在了沙盘前。

吱紐,门开了。

卫青的书房是禁地,能不经允许就进来的,只有卫青的几位夫人和姐姐。

卫青扭头看去,果然,进来的是韩妃和卫子夫。

韩妃嫁入长平侯府以后,韩神相之名也就逐渐成为了传说,如今已经很少再有人提及。

至于卫子夫...

自从卫子夫决心守护这个时代以后,实力突飞猛进,也越加的低调不显。

如今世人仿佛只知道卫青有两位姐姐,其中一位更是霍去病的生母。

反倒是卫子夫,反而没有多少人听说过。

至于给卫子夫提亲的?

更是从来没有过,如同这个女人根本不存在般。

卫青也觉得正常,亦如昔日刘彻所说的那样,这世间再难找到一位能配的上姐姐的男人时,迟迟未嫁不是姐姐的问题,是这时代的问题。

再说未来的路还很长,谁知道以后如何?

卫青见俩人笑道:“姐姐,妃儿,你们怎么来书房了?”

来书房,说明有正事跟卫青说,否则肯定不会冒然进来的。

这里是卫青考虑问题,制定战略计划的地方。

韩妃道:“兄长是打算对冒顿用兵?”

卫青的几位夫人里面,唯有韩妃还一直叫着他兄长。

不过民间夫妻中,妻子叫丈夫哥的,也比比皆是不足为奇。

卫青见怪不怪的随口问道:“妃儿怎么猜到了?”

“听说去病铸成日月星辰之躯,就猜到兄长肯定会打冒顿的主意。”

旁边的卫子夫关切的问:“阿青有几分把握?”

“十成!”

卫青扭头看向一眼沙盘说:“这一战,十成十的把握击溃匈奴冒顿!”

卫子夫看着似乎卫青的表情,似乎猜到卫青的打算,她轻叹了一口气说:“阿青是打算以身犯险,引诱冒顿出手吧?”

“姐姐...”

卫子夫道:“姐姐说过自己也看到过许多许多时间长河的片段,其中有一个片段和现在阿青做的决断很像。”

“姐姐不用担心,哪怕未来有一百万种可能,阿青依旧能抓住成功的那一种。

带兵打仗最怕的敌人,并不是冒顿这种阴险狡诈又凶狠万分之辈,而是像白起、韩师这种,以正合、以奇胜的统帅。

他们就像没有任何弱点的存在,没有优势便创造优势,只要有了优势便会不给对手任何机会,直接将他们击溃。

想要战胜这样的对手,必须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兵力优势,否则再多的努力和计划都是白费。

对冒顿来说很不幸的是...他即将要面对的,也是这样的对手。

冒顿想要战胜我不是没可能,但如果靠这种阴谋算计,只能说他太小瞧我卫青了,也太看得起他冒顿了。

姐姐放心,以前作战都是尽人事听天命,唯有这一战天神降临也没有用,谁也留不住他!”

这一刻,卫青的眼眸中泛起前所未有的自信。

第五章:偶遇霍光

卫青究竟计划了什么并没有明说,但韩妃和卫子夫估计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好在两个人都没有再劝阻,或许是对卫青的信任,或许这是面对卫青的要求,没有办法拒绝。

她们所能做的,无非是对卫青无理由的信任,信任他一定能成。

毕竟,卫青像来说到做到。

自从皇宫中归来,卫青再一次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闭门不出,脑海中反复模拟着即将到来的最后一战。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每一种意外...

虽然卫青无法保证战争爆发之后,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计划在进行,但他却能力求即便发生任何意外,都能在第一时间寻求到应对之策。

霍去病也在稳定自己的日月星辰之躯,他好似从出生时就带着某种使命降生,便注定要闪耀这个时代。

古往今来,天赋异禀的名将何其多,霍去病或许并不是成就最高的那位,但他的身上带着的那种强烈传奇色彩,却越发的闪耀夺目。

提升实力的同时,霍去病开始筹备自己的大军。

霍去病也隐约感受到,卫青在筹划着什么,虽然并没有跟自己说,但想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无条件的信任舅舅,所以即便舅舅没有说,那便不再问,而是力求将舅舅交代给自己的任务做到完美。

大战的脚步越来越逼近,长安王城中的气氛,却显得越加喜庆,又是一个新年在悄悄走进。

算算时间,卫青从离开平阳郡到现在,已经十七八年过去了。

这十七八年里,他再也没回过平阳郡一趟。

如果不是闭上眼时,偶尔还能想起那个宽大而可靠的背影,也许卫青早就把平阳郡忘的彻彻底底。

除夕的长安王城热闹非凡,这天卫青罕见的没有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可能是因为要考虑的问题太多,想要出来散散心,放空放空大脑。

自从与匈奴蛮族的战事捷报频传开始,汉朝的百姓们似乎忘记了昔日被匈奴蛮族欺压的历史。

明明才刚过去一代人,仿佛被匈奴蛮族欺辱的种种,已经犹如昨日的残羹剩饭,被毫不犹豫的扔进了垃圾桶。

再聊起跟匈奴的战争时,没有了畏惧,没有了忌惮,甚至没有了谨慎。

卫青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好还是不好,也许应该提醒一下那些被频频捷报冲昏头脑的贵族和百姓们,战争还远没有结束,胜利还没有到来,更重要的是边塞的将士们,流的血还没有干。

但走在街道上,看到那些单纯朴实的老百姓们合不拢的嘴角,和眉宇间遮不住的喜悦,卫青有时候又在想,这不正是自己这些年一直奢望的吗?

也许这样挺好的,让百姓们生活在幻想中的世界,剩下的杀戮和喋血就交给自己这批人来背。

行走在长安王城热闹的街道上,卫青没有骑马也没有伪装,就这样步行着一条街一条街的走着。

偶尔几位策马狂奔的贵族少年,与卫青擦肩而过,耳边甚至还回荡着意气风发的笑声,几乎是在说着再过两年参军入伍杀敌立功的事情。

也有些乘坐在马车里的夫人、小姐,看到卫青后忍不住又多瞅了两眼。

以过而立之年的卫青,依旧是那样英俊非凡,要说不同的可能就是少了几分年轻时的肆意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