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355章

作者:豆蔻

他发誓,他真就是那么一猜,没过脑子的那种。

“我是要塞里赫赫有名的大恶人,你就不担心她被我带坏?。”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维尔伯特说着把缇雅的详细资料,递给了仲欢。

仲欢接过来一目十行的看完缇雅的资料后说:“再加个条件,帮我安排个好学校。”

维尔伯特:“成交!”

接下任务,仲欢开始转身打量两位少女。

年长的那位年龄应该在二十岁上下,穿着贴身的女性骑士铠,身材倒是不错,凹凸有致,该大的地方大,该翘的地方翘,单论身材的话,不谦虚的说能打个九分!

脸蛋方面也是不遑多让,披着长而直的黄金色秀发,一双黑白分明,十分迷人的大眼睛。白皙的粉脸透着一抹绯红,那极度诱人的樱桃小嘴,显得鲜嫩欲滴,令人不住一亲芳泽。

要说有什么缺憾的话,就是表情清冷了,是那种典型的冰山美人。

少女缇雅的话,年纪要小得多,从资料上看应该只有十五岁,长相...仲欢绞尽脑汁也就想到一个词“清秀”。

无论是容貌还是身材还是打扮,缇雅都属于那种在普通人或许还算亮眼,但跟那些倾国倾城的美人站在一起,只能做背景板,起个衬托的效果。

缇雅见到仲欢看过来,迅速的起身,礼貌中带着几分腼腆:“您好,仲欢先生,我叫缇雅,来自席尔瓦王国,未来的这三个月期间,还望您能够多多指教。”

相对缇雅的礼貌问候,旁边的女骑士却忍不住皱眉,确切的说她从仲欢走进来之后,眉头就没有舒展开。

她忍不住开口说道:“维尔伯特公子,我必须要承认您非常优秀,这是埃忒尔帝国所有贵族们都承认的事实。但是您真的决定让仲欢先生来做小姐的看护人?

听闻仲欢先生在第一要塞的口碑非常差,甚至到了人厌鬼憎的程度。

此外根据我的判断,仲欢先生的实力应该并不强,甚至说动起手来还不如缇雅小姐。

这样的人如何保护随时有被暗杀风险的缇雅小姐?

我并非有意针对仲欢先生,但恕我直言真的很难想象,领主大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位无论是人品还是实力,都不足以承担起如此重任的少年。”

维尔伯特面对女骑士的质问,不慌不忙的取出眼镜布,并摘下眼镜轻轻擦拭后说:“露涅丝小姐,我也能够理解您的疑惑,自从您在十五岁的成年礼上,立誓成为缇雅小姐的守护骑士,就不希望她再受到任何伤害,哪怕是来自她的家人。

但希望您能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发誓不会让缇雅小姐受伤的,除非您之外还有领主大人。

所以请尊重领主大人的决策,否则您就不应该答应缇雅小姐来到第一要塞。”

仲欢看着俩人打嘴仗,只恨来的时候没有买桶爆米花边吃边看。

美女加油,最好让小阴逼多吃点瘪。

随着两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斗的不亦乐乎,仲欢也忍不住开口拱火说:“我说维尔伯特,咱认为人家小姐说的有道理呀,老阴逼怎么会请我做看护人呢。

是不是他给的酬劳,都被你给贪污了,剩下的那点钱请不来别的高手,只能来找我给你擦屁股?

而且这位小姐,你可以怀疑我,也可以怀疑维尔伯特这个小阴逼,但绝对不能怀疑弗兰特那个老阴逼!

知道嘛,他心眼可小了,整座第一要塞都知道,得罪老阴逼准没好果子吃。

如果被他知道你在背后说他坏话,那么你肯定是要完蛋的。

说不定连带着连身边的这位缇雅少女,也会受到牵连。”

露涅丝拳头都攥紧了,如果不是贵族的修养让她克制住心中的怒火,现在就要拔出剑来跟仲欢击剑,来试探试探仲欢的剑到底够不够锋利!

结果呢?

这家伙非但没有任何收敛,反正在这里明目张胆的在这里拱起火来,像这种实力、道德、声誉乃至性格都不堪入目的家伙,真的有资格成为缇雅小姐的看护人吗?

就在仲欢期待俩人继续撕起来时,旁边的缇雅却不知何时鼓起勇气走到仲欢面前,先是非常正式的对仲欢道歉,然后才纠正他刚才的话说:“对不起仲欢先生,我不应该质疑您的判断,但希望您相信,弗兰特叔叔的确是一位正直可靠的贵族。”

缇雅的一番话,让原本打算吃瓜看戏的仲欢,瞬间尬住了。

果然印证了仲欢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我的贵族大小姐,您未免也太过单纯了吧?

不得不说还真是蠢得有些可爱。

仲欢收起了之前的戏谑,转头看向维尔伯特,又看了看露涅丝说:“就真这么想让我证明下自己?”

露涅丝听到仲欢的反问,沉默了几秒后,也郑重行了一个贵族的礼节说:“这件事从始至终都是弗兰特大人的决策,按照礼节来说,我没有资格来质问您的。但此事关系重大,如果仲欢先生愿意...”

“我不愿意。”

“...”

仲欢很干脆的拒绝完这位女骑士的提议,又继续说:“我不喜欢无意义的切磋,不过考虑到这可能是我在这里的最后一个任务,所以到可以勉为其难。

但在此之前还是要多嘴再问一遍,你真确定想跟我交手?”

这次露涅丝没有迟疑,她往后撤了一步,然后抽出腰间的佩剑,神态郑重的说:“还请您能展现出足够让我信服的实力,如果您真的有足够的实力保护缇雅小姐,那么事后我会郑重的向您道歉。”

斜依靠着柱子上的仲欢点点头,伸手指着露涅丝的身后说:“好,转身吧。”

“转身?怎么了?”露涅丝下意识的转身,发现背后什么都没有。

就在这时,原本爬在仲欢肩膀上的小熊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到露涅丝背后的地板上。

短小的前肢撑在地面,伴随着难度系数拉满的托马斯大回旋一跃而起。

恰好满脑子疑惑不解的露涅丝,此时正好转过身来想要询问卫仲欢,为什么叫自己转身,结果还没等她开口,小熊猫的拳头已经砸在了露涅丝的脑门上。

“吼!熊人族,无所畏惧!”

第四章:冒顿其人

对匈奴蛮界用兵大举用兵,算是卫青早就定下来的计划了。

如果说刘恒刚接手的时候,还想着如何解决人界内部的问题,那么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界问题逐渐的一一处理后,目光自然而然的就会看向北边的匈奴蛮界。

得陇望蜀,对于设想着开疆拓土,成就一番伟业的帝王而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正所谓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匈奴蛮族反过来被人族压制,那如果不乘胜追击,一举将它扼杀在虚弱中,万一哪天恢复元气反噬,到时候便是追悔莫及了。

在趁你病要你命的这方面,老刘家那是祖传的手艺。

当初项羽就因为鸿门宴放走了刘邦,最后被刘邦一步步翻盘。

再看刘邦是怎么对付项羽,垓下之战四面楚歌,直接一路追杀到项羽到乌江,最后把他砍死分尸。

若当初刘邦也是妇人之仁,鬼知道现在的天下是姓刘还是姓项?

所以刘恒得知卫青的计划后,自然不会开口反对,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

刘恒给了卫青很大的权限,无论是上到永恒无敌的强者,还是下到边塞士卒,只要卫青和霍去病需要的尽管挑。

哪怕是皇亲贵胄,需要的话都可以由他征调。

从这里也能看出,刘恒对卫青的信任。

等卫青跟霍去病离开皇宫,刘恒这才看向旁边的周亚夫。

如今由于战事逐渐像匈奴蛮族那边倾斜,大家的视线自然而然的也都投向的卫青和霍去病身上。

因此单说威望的话,卫青和霍去病已经压过周亚夫。

但周亚夫如今依旧是太尉,论地位在卫青之上。

官场之上看能力,但更看资历。

当走到卫青和周亚夫这一步的时候,位置就那么多,往往只要上面的人没有什么问题,下面的人很难爬上去。

所谓官场之上,重臣们只要不犯错,基本直升不降。

当皇帝实在想要给两个人调位置的时候,通常地位高的那位,会主动自己犯点错,给皇帝一个把柄。

随后大惩小戒,把二人的地位调换一下。

不过更多的情况,还是再创造一个将军称号,或者官位。

甚至更狠的还可以再建立一个内朝,把朝廷分为内朝、外朝,内朝有权无名,外朝有名无权。

对于在讨伐匈奴的问题上,周亚夫的态度向来是卫青说的算。

周亚夫自己很清楚,闻道有先后,如果说人界境内的战事,他自认不比卫青差,甚至还要强上些许。

但对匈奴蛮族之间的战事,别说是卫青了,便是霍去病也要胜过自己许多。

这没什么好丢人了,汉朝能有卫青和霍去病这对舅甥是天赐良才,如果弃之不用或是百般忌惮,这才是身为武将的悲哀。

刘恒差不多已经来到了生命的尽头,他能感受到自己命不久矣,至于说当闭上眼后,是踏入时间长河,还是说单纯的死去,可能连现在的他都不清楚吧?

不过感受到汉王朝,乃至人界,人族这短短十来年内翻天覆地的变化,想到自己成为这场大变革中的主导者被记入史册。

对于长生的渴望,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于现在的刘恒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还没能亲眼见证匈奴蛮族的灭亡。

尤其是想到再拖几年,自己可能就看不到这一幕的发生,最终要带着遗憾离开,就有说不出的惆怅。

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他无条件支持卫青和霍去病的又一原因。

“周太尉,你觉得他们舅甥二人,此次能行吗?那匈奴单于冒顿,可并非左贤王这般角色。

据说他刚出生不久,父亲头曼单于想杀冒顿而立小儿子为太子,于是便派冒顿到月氏去当人质。

冒顿刚到月氏,头曼马上急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偷了月氏的良马,骑着它逃回匈奴。

头曼见冒顿勇猛就命令他开始统兵,后来冒顿发明了一种响箭,他下令响箭射向哪里,手下的骑兵就得把手中的弓矢,射向那里。

最初他射杀了鸟兽,后来射杀爱马,接着射杀心爱的妻子,最后射杀了头曼单于。

再后来坐上单于之位的冒顿,刚继位时实力薄弱,诸多部落对他不服。尤其是东胡王更是乘虚而入,遣使索要单于千里马。

冒顿为了麻痹东胡王,便不顾他人反对,将千里马送给东胡王。东胡王得寸进尺,又提出索要单于阏氏,冒顿继续应允。

最后东胡王索要冒顿的土地,被东胡王认为是软弱可欺。冒顿则乘机稳固统治,扩充军备,发兵突袭东胡,东胡猝不及防被杀。

这般雄主,这些年面对冠军侯的入侵骚扰,却表现任由冠军侯来去如风。

这让朕担心,也许这一切不过是冒顿单于为了麻痹大意我汉朝,故意放任为之。”

刘恒扭头看向站在背后的周亚夫,越是临近大限,他看向沙盘的次数就越多。

或许是连他自己心理也暗暗奢望,能在自己临走之前,看到匈奴蛮族,这个昔日将汉朝压得喘不过气的民族,如何从自己的手中灭亡的。

周亚夫能感受到刘恒这些年心态的变化,他与刘恒打交道的时间不算太久,应该说是从刘恒登基之后,君臣二人才有深入交流。

在此之前周亚夫都是镇守边塞长城,极少说回到长安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