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17章

作者:豆蔻

毕竟取名汉军,背负的就是汉王朝的荣誉,赢了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丢人现眼,丢的可不是自个儿的脸。”

卫青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可以理解,完全可以理解。

既然是汉军团,那必然会遭到匈奴军团的攻击。

打赢了是英雄,可要是被打败、被羞辱之后,说不定就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族跑来兴师问罪。

所谓,败坏了汉王朝的名誉,就得接受相应的惩罚。

考虑到汉王朝与匈奴蛮族和亲至今,哪怕是演武世界中,汉人的军团面对匈奴军团输多赢少,关键是即便胜利,往往也是靠防守反击取胜,过于的被动。

这还不算什么,由于人族内部的惩戒行为,核心成员也会遭受到波及,因此汉军往往很难招揽到人才。

即便对方愿意加入,也得考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考虑到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太学院中很少有人敢创建汉军团。

卫青才不管这些呢,找我麻烦?

这还不好嘛,省的自己主动跑去挑事了。

“无所谓,怎么证明我是人族。”

工作人员见卫青一再坚持,也没有再劝,越是天才就越执拗,劝你是劝不动的:“不用证明了,如今敢创建汉军团的,无一例外肯定是人族。”

卫青想着,面具下的嘴角露出一抹狰狞的笑容:“那好,就叫汉军!”

工作人员虽然看不到卫青的笑容,但跟卫青对视的片刻,内心深处生出一丝畏惧。

恐怖的家伙!

不知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艺高人胆大?

真不知道他未来能走到哪一步。

希望能多撑上几轮吧,汉王朝就是这样的年轻人太少了。

工作人员记录完后,将手中毛笔递给卫青说:“由于你创建的军团比较特殊,需要抄写下面一行字,证明我并没有诱骗你创建汉军团,同时也没有欺瞒你有关汉军团的情况。”

其实也没有工作人员敢在这方面给人下套,敢把高层当枪使?小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卫青没有接过笔,直接将手伸进旁边的砚台里,随手一掌排在了玉简上,厉声喝道:“没必要,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但这辈子我跟匈奴蛮族,还有那些卖祖求荣的人奸们,只能活一个!”

第二十五章: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卫青并不是怨天怨地的人,但却不代表他对长安,对朝廷,对掌控人界命运的汉王朝,没有丝毫的怨言。

只不过卫青很清楚,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想要解决问题,或是要有唯我独尊的实力,或是要有垂衣御八荒的势力。

即便自己什么都没有,那就把这股怨气,埋藏在心理,等有机会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太学院是一个机会,而现在的演武世界,或许也是一个机会。

处理完代号和军团之后,工作人员又按照规定,记录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

很快,卫青便注册成功了。

工作人员将一枚玉简收起来,又取出另外一枚玉简,将信息复制后递给卫青说:“好了,现在该弄的都已经弄好了,虽然不知道你说的那个测试是什么,不过既然你已经注册了军团,相信用不了一时半刻就会有人挑战你。

这枚玉简你带在身上,如果有人对你发起挑战,玉简会呈现出相应的信息。

虽然不知道你所谓的测试是什么,但只要你能打赢,必然有资格进入太学院,如果打不赢...我劝你赶快解散军团,然后立马起身离开长安王城,说不定就能逃过一劫。

当然如果你是皇亲国戚,又或者有什么深厚背景,全当我在放屁。”

卫青没有回话,因为他已经收到了挑战的信息。

来的还真快呀。

“楚国第九精锐军团?”

楚国是汉王朝统治下的国,汉王朝建立之前,楚王便是名满天下的霸王。

后来王朝建立,第一任楚王身份不祥,相传是位异姓王,接下来第二任楚王便是陛下刘邦的异母弟刘交。

在陛下刘邦的兄弟中,刘交多才多艺,且思想与其最接近,因而深受刘邦的信任和宠爱。

匈奴蛮族还没动手呢,你急什么?急着去投胎吗?

正规军?还是精锐?

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卫青想都没想,直接应战!

在卫青应战的瞬间,他瞬间消失在姜子牙的雕像前。

旁边的工作人员等卫青消失,才猛然间反应过来,刚才这少年郎说的是“楚国第九精锐军团”并不是“楚国第九精锐军团张三李四”?

换句话说...这家伙迎战的是整个军团,而并非是某个人?

这尼玛...疯了吧!?

卫青疯没疯不知道,楚国第九精锐军团则是如临大敌般严阵以待。

他们军团人数不多,总共也才不到五十人左右,在太学院里面不算强,但也能排到前三百。

但对方既然敢创建汉军团,必然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无论是后勤、装备、先锋,还是统军将帅,都是各自领域中的翘楚。

以往每隔十几年,总会有一批这样的天之骄子凑到一起,重塑汉军的威名。

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先让我们楚国第九军团的这一关试试水,如果连我们这一关都过不了趁早解散,省的给汉军丢人现眼。

当然楚国第九军团长,未免没有自己的打算在里面。

新出现的汉军,日后很可能会彻底搅动太学院,那么作为它的第一个对手,无论胜败都注定能扬名。

这对于名不见经传的楚国第九精锐军团来说,无疑是一个机会,一个壮大自己的机会。

卫青不知道这些,他现在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声音,干碎对手!

既然敢挡路,就别怪我无情!

随着步入战场,卫青面前是战场的沙盘,此外还有一枚枚摆放整齐的玉简。

每枚玉简都记载了相对应的兵种、后勤等,根据挑选相应的玉简,便能获得相对应的兵种和兵力,以及部分后勤。

卫青看了一眼沙盘的情况,形式对他很不利。

演武战场的地形在彭城,楚军位于城内,同时四处的关隘距离彭城最近,会被第一时间占据。

反观卫青想要进攻主城,必然得先解决了这四处关隘,否则很可能遭遇前后夹击的绝境。

这还仅仅是地形上的劣势,兵力方面,楚军的资源总数量是十五万,而卫青这边资源仅仅只有不到三万,相差五倍之多。

从纸面实力比较,敌我差距悬殊。

但是,没有关系!

卫青从来没考虑到公平,因为从他以奴隶的身份诞生开始,就没有体会过所谓公平的待遇。

更何况猎杀匈奴蛮族时,对方也从没有因为自己年少,而选择一个个单挑送死。

势单力薄,被挨打是应该。

这是卫青对现实的理解。

三万资源点...不少了!

另一边,楚军进入战场看到沙盘中的形式,也有叫苦不迭。

卫青不知道,他们可清楚。

演武战场的战争分两种,一种是目标战,一种是自由战。

因为真实的战场中,几乎很少遇到那种双方兵力势均力敌的情况,双方真要是势均力敌,往往就不会打起来了。

所以演武战场中的双方,往往会出现兵力不对等,甚至悬殊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目标战以完成某种目标为目的,通常兵力少的一方目标简单,比如说镇守一城,比如说牵制对手等等。

而自由战的规则相对而言要狂野的多,双方根据彼此手里的资源自由发挥,最后演武战场会根据最终的结果进行评判,并且计算各自获得的点数,获得点数多着为胜。

目前双方形式和资源的对比来看,想要获胜,如果不能全歼对手,就得要两倍以上的战损比。

以多打少的情况下,出现两倍以上的战损比并不难,前提是对方统帅能力一般,无法在劣势的情况下稳住军阵。

如果对方是根难啃的骨头,还想要打出两倍的战损比?

简直是痴人说梦!

还不如想办法全歼对手来的容易。

楚军方面的军团长姓刘,是王姓,名辟强,楚王刘交的孙子。

楚王有很多孙子,有些已经作古,有些还呱呱坠地。

刘辟强的年纪不算小,已经年过三十,估摸着在太学院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临走之前还想要再拼一把,而眼前就是机会

刘辟强跟旁边辅佐自己的谋主自信满满的说:“孙子兵法曾记载: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目前我们的资源五倍与对方,大可以选择强攻之策。”

第二十六章:老千层饼了

卫青看着手里的三万资源,仅仅考虑了片刻,直接换成了一千精锐步兵。

汉王朝中,精锐步兵的门槛是千钧力士,只有达到千钧力士才又资格成为军中的精锐。

而正常情况下,一名千钧力士能正面抵挡十位以上,经过常年训练的壮年士卒。

汉王朝与匈奴蛮界连通抵达,基本也是以精锐步兵为主,至于寻常士卒更多是担任预备兵的作用。

至于在千钧力士以上的万人敌,并不是指能够以一敌万。

一万对一的话,即便打不死你,也能活活把你给累死。

所谓万人敌,是因为汉王朝一军为一万,而前线军队又以千钧力士为主,由此一军精锐士卒中的最强者,也被誉为万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