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16章

作者:豆蔻

倘若是换做乱世厮杀,只怕庸人连碌碌无为的机会都没有,不是成为炮灰牺牲在战场上,就是在牺牲的路上。

乱世,命比纸薄。

第二十三章:我叫,卫仲卿

乱世,命比纸薄?

对于自幼从平阳郡长大的卫青来说,哪怕是这所谓的太平盛世,人命也从不比纸厚上多少。

夏侯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只不过是因为他生在、长在长安王城,又是汝阴侯的嫡亲孙子罢了。

假使夏侯赐出生在平阳郡,甚至更残酷些,出生在连通匈奴蛮界的马邑郡,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不,应该说是从母亲孕育出自己的第一天开始,就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再看这所谓的太平盛世时,恐怕免不得会生出几分嘲弄。

夏侯赐示意几位勋贵子,如果你们愿意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二。

这“演武”本来就是用来测试被举荐的勋贵子们,在用兵之道的天赋如何。

现在之所以被“废弃”了,到不是因为什么客观原因,纯粹是这些勋贵子每次来测试,结果成绩都惨不忍睹。

都不求你能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带兵天赋,好歹比普通人要强点吧?

然而事实上多数首次参加“演武”测试的勋贵子们,别说连支千人军队都指挥不好了,往往因为后勤问题,不等对手打过来先自爆了。

弄的参加测试的勋贵子们尴尬,陪勋贵子来的长辈们尴尬,夏侯赐这个写举荐信的同样很尴尬。

到后来,咱也别测试了,走个流程就得了。

反正进入太学院以后,也可能不走征战之道。

至于那些天赋异禀,如周亚夫这种,哪还用的着模汝阴侯府举荐?

早太学院那边早就主动找到周勃,求着他送自己的儿子进太学院。

能托关系找到他夏侯赐这边来的,往往都是没能力,或是家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听到夏侯赐说可以试试,几位勋贵子们彼此对视了一眼,皆是兴致冲冲的取下枚面具,找个舒服的软塌躺好,然后带上面具,进入演武世界。

等几位勋贵子都躺下后,夏侯赐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没跟那小子讲解演武世界的规矩呢。

算了,反正无须多久便会被踢出来。

跟他讲太清楚了,也是浪费自己的口舌,没必要。

卫青听曹参讲过许多关于“演武”的信息,但终究是第一次进入“演武”世界,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初次进入演武世界的卫青,置身于一片的城池内。

城池中零零散散的有几个行人,这些行人都带着各自不同款式的面具。

卫青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发现也有张面具,马上明白了。

这些带面具的行人,应该是跟自己差不多,都是带着面具进入演武世界的。

“曹叔说,进入演武世界,可以直接邀请对方进行演武,也可以挺过匹配的方式,找对手进行决战。”

卫青回忆着,左顾右盼很快就找到一座巨大姜子牙的雕像,姜子牙作为兵家的鼻祖,也是百家宗师,负责管理演武世界的工作人员,都集中在这座雕像的附近。

不大会儿的功夫,卫青便来到雕像附近,这里果然有几名工作人员,正百无聊赖的爬在桌子上打着哈欠。

也不怪这些工作人员,这特么才八点多点,演武世界里面总共也没多少人。

通常,白天太学院那边都在授课,下午或者说晚上,才是学子们进入演武世界,交锋切磋的时间。

再说演武世界又不是菜市场,什么人都能进来。

能进入演武世界的,不是某些家族,亦或者皇室的天才,就是太学院的学生。

哪怕是卫青这种,按道理来说夏侯赐也得在卫青进入太学院之前,先讲明白演武世界的规则。

因此这些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还是收集情报、资料,以及演武世界中天才交战的战争记录等等。

基本早晨闲死,晚上忙死。

其中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看到卫青过来,揉了揉眼睛,昏昏欲睡的坐起来问:“有事儿?”

卫青平时请人帮忙的时候,还是表现的很谦虚的,他说:“你好,我是第一次进入演武世界,要参加进入太学院资格的测试,请问需要准备些什么吗?怎么如何才能参加测试?”

“哈?”

那位工作人员愣住了,什么意思?测试?什么测试?

进入太学院什么时候,还需要测试了?

没听说过呀?

夏侯赐那边百年没送人通过演武进行测试了,这位年轻的工作人员,怎么看也就三十来岁。哪怕从娘胎里面,就跟着他娘一起在演武世界任职,也不可能听说过什么进入太学院的资格测试。

不过想到卫青既然是第一次进入演武世界,那...直接按照程序该怎么走,就怎么走呗。

这方面,年轻的工作人员还是很清楚的,每年太学院四次新生入学,大部分学子都会进入演武世界溜一遭。当然除了部分选择走领兵之道的抖M外,多数学子一年到头也不会进入演武世界几次。

年轻的工作人员取过一枚玉简,所谓的玉简,外表跟竹简差不多,不过材质并非是竹片,而是玉石。

“代号。”

“代号?不是应该询问姓名吗?”

工作人员懂了,自己面前这位,还真是雏鸟一只呀,什么都不懂。

不得工作人员解释,卫青很快便意识到,倘若演武世界里面要记录真名,又何必带面具呢?

面具,本来就有隐藏身份的意思。

工作人员很干脆的跟卫青解释说:“演武世界里面有需要实名认真的,也有用代号的,看你个人怎么选择。”

卫青明白了,所谓的代号也不是防止天才被针对,而是用来保护那些出身低微,没有背景的学子。

省的这些学子在演武世界中,屡次“以下犯上”打的那些贵人们灰头土脸的下不来台。

最后没死在匈奴蛮族的手里,反而被人族找机会给砍死泄愤了。

至于天才嘛,非但不需要所谓的隐藏自己,甚至还牺牲通过演武世界大放异彩,由此得到更高层人的关注。

天才总是有优待的,倘若你天赋足够强,表现出对同辈们碾压般的力量,无论是皇室亦或者太学院都会加以扶照。

想通之后,卫青信心满满的对那位工作人员说道:“代号就不需要了。记录好,我叫,卫仲卿!”

第二十四章:汉军团

“你确定使用真名?”

工作人员见卫青再次点头肯定,也没多想,反正这些年自认是天才的学子也是屡见不鲜,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呢?

记录完姓名之后,工作人员又问:“所属军团。”

“军团?什么军团。”

工作人员见卫青不懂,干脆停下手里的动作解释说:“就是你想加入哪个军团,军团是有进入演武世界的人创建的,对了你要加入的话,得需要军团长点头才可以。”

因为进入演武世界的,并非只有那些带兵打仗,励志成为汉王朝统帅的学子。

军队中也并非只有士兵和将军,打造盔甲的工家,测凶吉晓八卦的阴阳家,负责后勤粮食作物的农家、医家,还有比如想测试机关兽的性能的公输家,想测试御兽能力的御兽家等等。

加入军团各司其职,最容易测试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除此之外,大规模的战争模拟,往往也都是以军团形式的。

尤其是上万人级别的战斗,都是以军团形式的战争。

卫青很纠结:“我现在申请的话,什么时候军团才能通过?”

“那得看你申请的那个军团长,什么时候进入演武世界了。你要是着急的就自己先创建一个呗,如果发现军团发展不起来再取消就行了,多大点事儿呀。”

工作人员显然没当回事儿,每年,应该说每个季度,都有一群熊孩子们兴致昂然的创建军团,并且梦想着凭借自己的能力,拉拢各大学派的天才为自己效力。在短短的数年内,便把军团打造成一等一的存在。

结果...结果往往就是三两天热度,很快便被残酷的现实打击的体无完肤,最终直接解散只有自己,或者几个亲友团的军团。

卫青也不是很懂,曹叔到是说过,军团很重要。

因为即便从太学院毕业之后,军团也不会解散,因为又不是只有太学院有“演武”,汉王朝也并非只有长安存在“演武”。

之所以演武世界中,基本看到的都是太学院的学子,首先卫青所在的位置是长安王城,其次太学院总揽了太学院,乃至汉王朝,甚至其他小界的天才们,人数方面占据优势。

至于从太学院毕业之后的那些人,基本都老大不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哪有时间天天泡在演武世界里面?

可话又说来,卫青也不认识什么军团长,认识的暂时也联系不到,那干脆...就先自己创建一个?

那就创建个吧,反正不行回头再解散。

“那我先创建一个。”

“是吧,多大点事儿,给自己取个军团名嘛?”

卫青想了想说:“汉军。”

“我特么...”

刚才还有点困意的工作人员,听到这俩字,好一似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

兄弟,你玩我呢!?

这名字你也敢取?

“有问题吗?”

卫青不是很理解,这名字没什么问题吧?

现在统治人界的是汉王朝,军队自然叫汉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兄弟,咱换个名字吧。”

工作人员心说:汉军?你怎么不取名皇军呢!

回头招揽其他人才的时候,还能说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为什么,不能取汉军吗?”

工作人员见卫青坚持,很干脆的解释说::“能...肯定能,只要你是人族就没问题。

不过我得提醒你,以往几百年里面,敢创建这军团名的也不算少,但无一例外都成为众矢之的,不光是被打的七零八落成为了笑柄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创建者往往不成功便成仁,核心成员也会遭受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