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狱美利坚 第487章

作者:幸运的苏丹

  十多辆开进罗斯福大街的坦克、装甲车,还有旁边的民用车辆,全部毁灭!

第23章 禾苗拔高

  “炮击完毕。”几秒钟后,共和国3号和4号两架炮艇机宣告任务圆满结束,便扭头向巴林朱塞尔基地返回。

  不久,大使馆上空传来沉重的直升机旋翼的声响,蒙特拽起沙利文大使说“蓝光”来了,会有两架直接停在使馆楼顶,你的地位非常重要,必须要先乘坐直升机离开这个城市,其余人则乘车前往阿姆贾迪体育场,再乘直升机走。

  “现在突围出去!”蒙特一声令下。

  两名四等人夹着沙利文大使,踩着消防楼梯,登上楼顶天台,果然远处天空飞来两架HH-53重型直升机,机头的加油管像是根醒目的刺,大使不禁朝下面的罗斯福大街望去,眼前见到的景象足以让他的下半生蒙上不可磨灭的阴影:

  排满大街的伊朗坦克和装甲车都在原地一动不动,像是突然沉睡过去——大毒蛇的炮弹从顶上贯穿了它们,乘员全部都死在了车舱里面,车外的甲板和炮塔上,涂满了四分五裂的尸块,那全是被炮艇机杀死的围攻者,几面伊朗的旗帜飘落在地上,盖住了满大街尸体中的几具,是的,整条罗斯福大街都是尸体,街面已被扫射得像是一大块松软的奶酪,铺满了穿着各色衣衫的尸体……

  沙利文大使眼睛一动不动,在腥臭的风中死死看着这一切。

  直升机降落在他面前,三角洲队员对他伸出手来,呼喊着他的名字。

  可大使仿佛失聪般,没任何反应,直到他被四等人推入机舱为止。

  另外边,从使馆大门跑出去的帕拉丁雇员们,用衣服蒙住使馆工作人员的头,拉着他们,不让他们看到眼前的这幕,使馆人员跌跌撞撞地迈过尸体,来到了罗斯福大街和苏赫基大街的交界处,在那里伦巴德的车队也开过来等着他们。

  伦巴德旁边坐着的,是前巴列维政权的国会参议员、犹太社区领袖约瑟夫.库汗。

  库汗是见过世面的,他晓得国王死后,不管伊朗政府是苏联化还是伊斯兰化,自己这个族裔都落不得好,于是他趁机支援帮助了美国,散尽家财,为“沙漠二号”拼凑起一个车队来,也为自己搞到了美国永久定居权。

  “快点,快点儿!”库汗摆着手。

  他和伦巴德的箭牌小轿车开在最前面,在车顶上用白布蒙了个“十字形”,就是这个醒目形状,引导着其余的直升机飞过大使馆和街道,直到阿姆贾迪体育场。

  站在体育场最高处的克里斯马斯点燃信号弹。

  直升机分两个批次,落在中央的足球场上,将车队运来的五十多名使馆人员外加四等人警卫,还有殿后的帕拉丁雇员全部带走——一架海种马足以运载三十多人或二十四副担架。

  “你的霍特导弹车呢!”哈勒哈利在听说美国空中炮艇残忍扫射了罗斯福大街后,几乎要扑过来揪住巴尼萨德尔将军的衣领。

  “我已经命令首都导弹连对美国人射击了!”将军喊冤。

  将军说的没错,但射出去的霍特导弹,全被大力神炮艇机施放的干扰弹给干扰掉了,无一命中。

  这番,伊朗防空导弹部队只有一个战绩。

  那就是被偷换掉识别器的,搭载内贾德等人的那架从沙特飞过来的轻型客机,被当做非法入侵领空的军事目标,被一发伊斯法罕地区的霍特导弹结结实实地给打了下来。

  等到当地伊朗士兵开车赶到击毁现场时,飞机和人的残骸洒得方圆几公里到处都是,唯一能明确的就是“没有生还者”。

  曼扎里耶机场,两架重新返回的C-141战略运输机接手了所有逃出德黑兰的人员,再度腾云驾雾,随机的史摩基少校兴奋地向白宫通信频道汇报说:

  “雨滴已落下,尼罗河的禾苗正在拔高。”

  这是行动成功的标志,两架C-141为保密起见,没有飞回沙特阿拉伯,而是直接去埃及的开罗空军基地。

  “万岁,上帝保佑!”白宫的伊朗危机特别协调小组的人员几乎全都高举双手欢呼,然后他们发疯般和总统及国家安全顾问拥抱着。

  卡特被好几位紧紧抱住,眼睛里都闪出泪光来。

  然后他告诉大家:“你们可以去最近的酒吧喝一杯,我,我则要回家去,我要面对并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妻子,还有我的女儿。”

  “安稳了。”是沙特的军火巨鳄卡舒吉打电话,告知索托行动成功的消息的。

  “可这还只是第一步呢!”索托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对的,另外支箭已在弦上。”

  邻靠伊朗西部边界的伊拉克巴格达,一座直属于复兴党的秘密监狱中,“笑面虎”萨达姆佩戴着把手枪,出现在一座牢狱外。

  牢狱里关押的,是伊拉克东部地区的什叶派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穆罕默德.巴基尔.萨德尔,还有他的妹妹妹阿米娜.宾特.胡达.萨德尔。

  阿亚图拉萨德尔是什叶派公认的神童,他从十岁时就开始发表论文,主要猛烈批判康米主义和资本主义,鼓吹用伊斯兰主义来代替这两种思想,阿亚图拉萨德尔的理论对霍梅尼等人的影响非常大,当然更让萨达姆如鲠在喉。

  萨达姆非常害怕,因为现在纳杰夫和卡尔巴拉这片国土上,来自伊朗的什叶派分子,教士还有神学生,正源源不断地到来并扩大着影响力,他们几乎都拥有伊拉克和伊朗的双重国籍,随时能带动当地脱离伊拉克倒向伊朗,这是萨达姆和复兴党所决不能忍受的。

  尤其是霍梅尼当年在被流放时,也曾在纳杰夫居住过,当地什叶派大部分都认同霍梅尼的领导,成为伊拉克统一的心腹大患。

  而后事实趋向愈发激烈:一批什叶派分子组建了“伊斯兰达瓦党”,不断地掀起暴动来反抗巴格达的统治,并多次遭到复兴党的残酷镇压。

  在纳杰夫还有伊朗境内,萨达姆被目为“小撒旦”,是仅次于美国的反派人物,是个凶残的暴君。

  而同时,伊朗西部盛产石油的重要经济省份胡齐斯坦,却又有40%的居民说阿拉伯语,他们同样又对德黑兰的统治感到不满,并趁着伊朗闹革命的时机寻求独立地位,不过他们也同样不喜欢萨达姆,从未把萨达姆当作领袖和救星。

  但萨达姆却要主动去救他们。

  胡齐斯坦就是萨达姆眼里的苏台德,或奥地利。

  “你悔改吧,趁着我还愿意给你机会时!”铁栅外,萨达姆笑眯眯地拍着手枪,对阿亚图拉萨德尔要求说。

第24章 第二支离弦之箭

  “时间永远都是漫长的,只有信仰可以伴随它一直存在下去。你,你依仗着强权,未来的结局是不可能会好的,我将会以殉道烈士的身份永恒,你以后注定会如礼萨国王那般坠落泥坑,成为千夫所指的小丑败类。”阿亚图拉萨德尔说完,气定神闲地闭上双目,根本不把萨达姆的威胁放在心上。

  他的妹妹阿米娜也面容坚毅地扶住哥哥的胳膊,低下头念起经文来。

  兄妹俩从容地坐在铁栅后的狭小空间里,像两尊铜铸的人像。

  四个月前,萨德尔兄妹俩在纳杰夫被捕,这些日子遭受了不堪言说的拷打与折磨,叫他俩忏悔,并宣布脱离达瓦党,可他俩的意志却始终不垮。

  这气得萨达姆咬牙切齿,他拔出手枪,叫看守拉开栅栏,对着阿米娜的额头开了枪。

  子弹当即将阿米娜打得脑浆崩出,死在哥哥的怀中。

  “荣耀啊,我的阿米娜!”阿亚图拉萨德尔哽咽着说了这句话,看了看妹妹的遗容,伸手将她的眼睛给合上。

  两名复兴党分子这时将一把铁锤和一根长钉,交到萨达姆的手中。

  萨达姆笑着,提着锤,绕到阿亚图拉萨德尔的背后,眼睛盯着对方的后脑……

  当日,萨德尔兄妹的尸体被扔出监狱,又用卡车用绳索在地上拖到纳杰夫城的广场,兄妹俩的遗体已是面目全非,“达瓦党异端的下场!分裂分子的下场!”伊拉克士兵们这样喊着,从卡车上跳下来,又把萨德尔兄妹的遗体当众浇上汽油,纵火焚烧,烈火熊熊中,纳杰夫市民们都看到,阿亚图拉萨德尔的脑袋里被插入根极长的铁钉!

  巴格达那富逾帝王的宫殿府邸中,几名密使造访了萨达姆。

  带头的正是沙特阿拉伯的拉赫曼亲王,他和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秘密会谈了三个小时离开。

  会谈的核心内容就是:“阿拉伯世界决定了,你就是新时代的阿拉伯大英雄,沙特、埃及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国家,都支持你出兵讨伐伊朗!”

  另外拉赫曼亲王还表示,会给萨达姆充裕的金钱援助。

  这时的萨达姆是雄心万丈,他绝不会认为自己是在帮这群“阿拉伯兄弟”火中取栗。

  首先,巴格达原本就是古代阿拉伯世界的中心,现在它该复兴了。

  还有,前二十年,阿拉伯世界的头马是埃及,可而今埃及不行啦,赎罪日的惨重损失迫使它接受卡特斡旋,与以色列媾和,现在我萨达姆要坐上这头马的交椅。

  伊拉克和背后的兄弟国家盛产石油,现在国际石油价钱又扬得如此之高,大量热钱涌入巴格达,萨达姆认为复兴党对内的使命也完成得差不多了,基建也搞了,扫盲也搞了,国有化产业也搞了,现在是要对外展示雄风的时刻啦。

  最后,这几年伊朗什叶派宗教势力的崛起,也让阿拉伯世界感到极度恐惧,因后者大多信奉逊尼派,萨达姆同样将自己目为逊尼派世界的雄主,那么肩负起对异端发起圣战的职责,是不容他有辞的。

  等到拉赫曼亲王离开后,萨达姆地被一桩历史往事给激励着:

  伊斯兰大征服年代,刚刚走出沙漠的阿拉伯人,就靠骆驼和剑,还有古兰经文,奇迹般地歼灭了比他们强大得多的萨珊波斯。

  而萨珊帝国恰好便是伊朗的前世。

  “低贱的波斯民族只配被再次征服,而这次伟大的征服者是我,一旦吞并掉伊朗,或是吃掉伊朗的精华省份,那么我将会成为现世中名副其实的哈里发。”

  巴格达电台旁边的会议室里,笑容可掬的萨达姆居然在和一群伊朗将军亲切握手寒暄。

  不过这群伊朗将军全是前巴列维政权的,他们哀痛于国王的流亡而不是死亡,因为国王是伊朗君主制的灵魂,只有国王在他们才能享受到眷顾和特权,现在这群将军纷纷投靠萨达姆,希望能借助萨达姆的力量来扑灭伊朗的革命,并抵制霍梅尼集团的壮大。

  这些将军包括格拉姆.阿里.奥瓦西,他是伊朗空军前最高司令官。

  还有艾哈迈德.马达尼,伊朗海军前最高司令官。

  “整个复兴党将是你们坚强的后盾。”萨达姆对他们承诺。

  而后,萨达姆趾高气扬地走进巴格达电台的播放室,面向全伊拉克发布了震惊世界的演讲:

  “我和伊拉克复兴党沉痛哀悼巴列维国王的去世,他的死标志着伊朗合法秩序的瓦解,因现在伊朗政权被操控在群野心家和异端者的手中,1975年我国与巴列维国王签署的阿拉伯河航线分界的协定将不复存在,按照历史和现实的法理逻辑,长达三百公里的阿拉伯河毫无疑问属于伊拉克所有,这点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来。另外伊拉克对伊朗胡齐斯坦省的阿拉伯人民多年来惨遭的非人镇压和迫害感到忍无可忍,胡齐斯坦的人民渴望回归阿拉伯祖国,过去西方殖民者强加给我们的完全非法的边界框架随着阿拉伯民族的大觉醒,将灰飞烟灭,我们将重塑、复兴伟大光荣的阿拉伯民族……”

  就在两架C-141运输机载着被解救的美国大使馆人员降落在开罗机场,人质们欢呼着,喜气洋洋地在各国记者镁光灯前挥动花束时,伊拉克的大军突然沿着南起巴士拉、北至乌鲁米耶的边界线,伴随着飞机、大炮和装甲战车的掩护,发起对伊朗的全面突袭。

  弓弦上的第二支箭,射了出去。

  “伊朗的阿巴丹遭到猛烈空袭!”

  “伊拉克军团正在试图包围伊朗位于波斯湾最重要的商业海港霍拉姆沙赫尔!”

  “伊拉克的舟桥和两栖部队正在强渡阿拉伯河,渗入伊朗的内陆腹地!”

  “据信,萨达姆发起战争的第一阶段目标便是全面攻陷胡齐斯坦,这儿是伊朗的石油生产重地。”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消息传来,国家石油离岸价格今天上扬了百分之二十四,许多商业保险公司拒绝为波斯湾航路上的油轮和货物上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加州罗斯维尔市路氏总部大楼里,查尔斯.路德维希前段时间积累在心头的阴霾此刻一扫而空,他不禁仰天大笑,难得坐在皮椅上,原地转了好几圈。

  萨达姆就是路氏的财神爷啊!

  路氏公司这几年的实货都在非洲安哥拉,这波斯湾一打起来,路氏就赚翻了。

  另外,查尔斯持有了胡齐斯坦伊朗石油公司的大部分股票,而拉索兄妹告诉他:

  “萨达姆先生保证,未来胡齐斯坦开采的石油产品,全由路氏公司包揽销路。”

第25章 神圣防御

  说实在的,首先查尔斯的路氏集团在这场战争里获取好处是无疑问的,他现在开始嘲笑七姊妹的短视了,拱手将伊朗石油公司的股份让出,是因为七姊妹坚信巴列维国王垮台后,伊朗革命政府会加速石油的国产化,可谁料到平地一声惊雷:萨达姆悍然进攻伊朗,硬生生打断了伊朗的这个进程。

  另外,胡齐斯坦位于伊朗西南角濒临波斯湾处,和伊拉克、科威特毗邻,该地油气储量占了伊朗储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在输出石油时还能利用阿拉伯河的水运直接入海,十分便捷。

  只要萨达姆全取胡齐斯坦和阿拉伯河,以后这条贸易路线便姓“路德维希”啦!

  再加上安哥拉的石油,路氏将彻底压倒七姊妹。

  这几年,七姊妹在海外的开采业全面萎缩,为应对能源危机只能花费大价钱在美国国内开采。

  父亲老弗雷德里克的夙愿,要在查尔斯的手中实现。

  而对萨达姆来说,出于回报狩猎俱乐部对这场战争的支持,他将开采权让给路氏集团也无不可,一旦放美国公司进来,便能利用这些公司的利益对白宫施压,让美国认可自己的既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