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狱美利坚 第486章

作者:幸运的苏丹

  此刻,美国大使馆的攻防战已趋于白热化。

  大使馆的围墙虽然得到加固,但并不算高,其实大使馆本身就是个砖造的二层高的楼房,外观上看去就和美国乡镇普通高中差不多,因此被使馆人员昵称为“尼德森中学”,而今在楼顶上还有窗台后,少数的四等人正在竭力开枪抵抗,不过迄今为止,他们尽量使用的还是橡皮子弹,只不过顶上架设了挺机关枪。

  使馆外围,前来加入战团的伊朗左翼民兵数量越来越多,还有满腔热忱的大学生,蓄着长发,穿着美国品牌的格子衫和牛仔裤,外面蒙着波斯风格的御寒斗篷,高唱着反美歌曲,不少前巴列维政权下的警察也在沿路加入他们,并告诉他们催泪瓦斯手雷应该如何使用。

  美国支援给巴列维的催泪手雷,被接二连三地抛过围墙,在大使馆内里炸开,白色的浓烟翻滚。

  大使馆四面的楼房,扛着火箭筒的伊朗民兵顺着楼梯,登上顶层,在简单瞄准后,一发又一发的火箭弹拖着尾巴,尖叫着射入到使馆内外,有的火箭弹爆炸,有的则扎入到墙中,其中一发就扎入到副讽刺涂鸦上,冒了阵青烟——高举着火炬的“自由女神”,面容却是骷髅脸死神,袍子下挡着的是个笼子,笼子内禁锢着白色鸽子。

  每当有火箭弹射下来,围攻的人群也惊得往后退让,不会儿就又潮水般涌上来。

  苏制的步枪的枪声也响起来。

  而四等人的机枪同样响起来。

  院墙外有好多德黑兰市民中弹倒下。

  美国人真的开枪了!

  白宫里,卡特和布热津斯基在焦灼不安地等待着。

  国会大厦中,议员们成群结队,在看着电视机里的危机画面。

  罗斯维尔市的路氏大楼中,查尔斯也在眉头紧锁,长吁短叹。

第21章 无人之境

  夜,开始笼罩在德黑兰。

  沙漠一号地区,美国航母和阿曼基地飞来的HH-53重型直升机搭载的“铺路微光”观察到了红外灯组成的矩形降落场,而后还有塔康信标。

  当它们逐次降落时,蓝光4号发生意外,因驾驶员在夜里没把控好距离,机腹和粗砂地面来了个硬摩擦,机轮断裂崩飞,砸到刚刚从2号下来的柏林A旅的梅奥中士的脑袋上,当场把他杀死。

  而后蓝光4号侧着身躯,拖着猛烈的火光在沙地上滑行,旋翼继续旋转着,扑打着地面,扬起一团团砂土,直到CCT控制员小约翰.卡尼二十英尺前才带着怪叫停了下来。

  “梅奥中士,死了!他死了!”随着这声叫喊,从机舱里走出来的各部士兵都惊呆了。

  不详的气氛开始弥漫。

  美国陆军第一特种部队支队(即三角洲)的史摩基少校刚听到这消息,不由自主喊了声“怎么会?”

  可下一分钟,他就见到了躺在HH-53轮子下的梅奥中士的尸体。

  “该死……”史摩基少校低声骂了这么句。

  “蓝光4号里,驾驶员和搭载的特战队员也受了伤!”

  “现在立刻将蓝光4号抛弃掉,伤员接受急救处理后,暂时安置在其他直升机上,任务不变,也不能耽搁!”控制员卡尼找到史摩基少校,说到。

  “是,我们在这里等待大力神携带燃料过来。”

  接着史摩基少校和其他指挥官举起夜光手表,校对了下时间。

  差不多一个小时后,一架EC-130大力神飞机呼啸着降落在沙漠一号。

  它搭载着可折叠的直升机燃油囊,占据沙漠一号的各部队士兵全力运作,为合计十二架HH-53直升机补充燃油。

  夜晚中,伊朗的空军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因美国人在夜间降落在沙漠里,都折损了架直升飞机,更别说伊朗了,也更不消说伊朗人到现在也没察觉沙漠一号的具体位置。

  神秘军火商提供给霍梅尼的,也仅仅是美国人大致的行动路线。

  所以蓝光行动在天亮前还算是安全的。

  白宫特别协调小组办公室,电话响了。

  “损失了架直升机?”卡特总统接到这个报告,脸都青了。

  布热津斯基博士抢过电话来,直接问,行动是否要无法持续的地步。

  “我相信问题不大,蓝光行动可持续开展。”

  “那我命令你们,继续向沙漠二号前进!”博士坚决地说。

  放下电话后,卡特和布热津斯基互相对视,良久无言。

  “毁了架直升机?”索托在国会办公室里,于半小时后也在内线得到这个消息,不过他接下来守口如瓶,当杰姬进来后,他继续和她聊竞选的事,是伊朗发生的事是绝口不提。

  但参议院里的爱德华.肯尼迪却没按捺住,他认为这是攻击卡特的绝好机会,便和五十年代共和党那臭名昭著的参议员麦卡锡做了差不多的行为——提前将内幕消息匿名捅给了媒体。

  甚至连他的导师,众议长蒂普.奥尼尔都没有告知。

  午后,美国各大电视台都忙成一锅粥,全都在赶节目赶稿子,关于蓝光行动的挫折。

  伊朗时间逼近九点钟时,蒙特的“雨滴”突击队已驶入德黑兰的街道,如入无人之境,至阿姆贾迪体育场时,他们兵分两路——克里斯马斯带领一个战斗小组,负责抢攻体育场,为军方直升机保护好集结点。

  今晚的体育场并无赛事,克里斯马斯和战斗小组用霰弹枪轰开锁上的过道铁门,控制了电房,不久整个体育场所有的灯都被打开,照得中间赛场如白昼般亮堂,克里斯马斯和他的战友们这时才看到零散窝在扇形座椅间接吻的男女大学生情侣,便对着天空开了几枪,随行的一位懂波斯语的对着这几对大喝:

  “这里被军队征用了,你们没听到德黑兰兵荒马乱的吗?统统滚蛋!”

  这几对露水鸳鸯立刻抱起衣服,跑掉了。

  蒙特的“雨滴”突击队,在罗斯福大街的入口处,统统下了车,排成前进队形,“改换响尾蛇。”

  随着这声命令,他们将响尾蛇冲锋枪逐个举起,单手握持,顺着街道的林荫和车辆遮蔽,接近了大使馆的外墙。

  响尾蛇上加挂了韦弗式光学瞄具和消音器,是专门为夜战准备的。

  一位在大使馆街对面站哨的伊朗民兵,刚回头和打首的蒙特照了面,就被夺走了性命。

  恰如响尾蛇的“爸爸”麦克奎恩说的,冲锋枪在近距离还需要什么瞄准,像匕首那样刺向敌人就好。

  几秒钟后,变换为扇形的“雨滴”队员们用响尾蛇冲锋枪,喷出一大团子弹,瞬间就把围墙外的伊朗左翼民兵自背后全部射杀。

  这时候的大使馆,大门已经被攻破,正门也遭入侵,使馆人员开始退守二层,和海军陆战队警卫待在一起,继续抵抗。

  狂怒的伊朗民兵在一楼,踢开办公室的门,看到里面有很多被遗弃的仪器,他们认为这全是大使馆这个“间谍巢穴”用来输送伊朗绝密情报的工具,他们还相信这里的地下室有个玻璃监狱,是CIA帮助巴列维国王用来拷打残害伊朗革命志士的,在大使馆的机要秘书办公室,民兵和市民们发现了架文件粉碎机,里面切碎的文件纸条像一团团面条那样,堆满了半个房间,这群美国人没来得及彻底将其焚毁。

  “雨滴!”蒙特靠在大使馆的墙下,用对讲机的预设频道,对使馆内的四等人指挥官喊出了自己的呼号。

  “这里是沙漠,这里是沙漠。”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蹲在楼顶,旁边是被伊朗民兵火箭弹轰塌的砖块,“我们还能掌控着第二层房间和楼顶,可却坚持不了太久,你们能翻墙进来增援我们吗?”

  “已经在翻了,注意我们的识别标志,别在黑暗里互相误伤。”蒙特说完,抬起脸,看着队员们搭成人梯,翻过了墙头,又顺着正对的面狭窄窗户,翻入使馆二层的景象。

  四等人的手从那扇窗户里伸出来,搭着将雨滴队员给接应进去。

  “大部队增援什么时候能到?”

  “应该在白天,不过我们先要做的,是将敌人从一层给驱逐出去。”雨滴队员说着,便配合四等人,占据着二层的黑漆漆的走廊。

  几名伊朗民兵叫着,从楼梯上强行爬上来,立刻被响尾蛇冲锋枪给精准击毙,尸体带着声响滚落下去。

  一层的民兵们看到同伴尸体滚下来,便不敢动,蹲伏起来,对着上面的楼梯胡乱扫射。

  很快,二层就顺着楼梯将手雷和震撼弹给扔下来……

第22章 挥弹如雨

  后半夜,攻入大使馆的伊朗民兵又被清扫驱逐了出去,他们在夜战时完全不是帕拉丁的对手。

  库姆里等待消息的霍梅尼几乎要抓狂,他本能地感觉到大使馆很难攻下来,并且等到白昼时,美国会有更强力的增援抵达,可霍梅尼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向安拉祈祷,不断地祈祷,让安拉降临能毁灭美国人的神迹。

  凌晨四点五十分,沙漠一号处的海种马直升机编队在晨曦里加好了油,再度起飞,只有蓝光4号静静地斜躺沙地中,像个瘫痪的病人,临别前几名三角洲队员在它的机舱内塞了炸药,等到编队升上天际后,炸药被遥控引爆,4号往外喷洒处大片火球,照亮了方圆一英里的黑暗,旋即就被浓烟给吞没掉了……

  沙漠二号处潜伏的CIA特工伦巴德发来无线电:“我已经搞到了车辆,并且伪装起来正向德黑兰前进,你们无需在沙漠二号处降落逗留,利用现存的燃油,直接飞抵德黑兰大使馆降落接人。”

  于是“德黑兰出租车队”便偏离原本的航线,稍微拐了下,径自向历史名城德黑兰飞去。

  “共和国3号,共和国4号,蓝光需要你的援护,请在某时某分以灯塔式盘旋,在德黑兰上空实施接替火力掩护。”蓝光1号机舱内,史摩基少校用对话机呼叫道。

  “共和国3号(4号)了解。”伊朗上空高高的云层深处,两架C-130大力神炮艇机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地飞了出来,目标德黑兰。

  白宫内,卡特总统连续喝了好几口苦涩的咖啡,他已连日连夜没有离开这儿了,每分每秒他都在关注并听取着前线的汇报。

  外界关于损毁一架直升飞机的传言是甚嚣尘上,可这时卡特反倒是心无旁骛,他没有受这些报道的丁点影响,现在他只有一个念头:

  “赢得这场行动,让小伙子与所有使馆人员安全回家。”

  布热津斯基博士始终陪在总统的身边。

  国际上不断有热线电话打进来,英国法国还有西德、中国等,都表示对使馆遭武力围攻的担忧和谴责……

  “下决定吧内森,准备颁布逮捕令、搜查令还有通缉令。”索托一扬手,正中“不在场俱乐部”墙上的飞镖盘,叮叮咚咚的音乐中,飞镖盘边沿的跑马灯欢快地闪烁着,“BINGO!”

  内森则满怀心事地翘着大腿,坐在旁边的圆桌边,手里拿着杯白兰地,“你他妈的是不是不了解FBI的风格,现在都是八十年代啦,你还以为是埃德加.胡佛的时代呢,可以随便抓人?”

  “你以为是胡佛造就了FBI?不,胡佛不过就是风口里起飞的猪,没有禁酒令,没有大萧条,FBI哪能得到那么大的权力,让你们和顶头上司司法部平起平坐?现在你也该起飞了,别让人家拿你和胡佛比较,现在美国很多迹象也和三十年代非常类似,拿出点干劲来,别让那群政客瞧不起你啊,内森。”索托拔下盘子上的所有飞镖。

  “最起码等伊朗的事尘埃落定……”内森喝了口酒,舔舔嘴唇,切声说道。

  “行,反正我也不着急。”索托说完,反手又是一镖,“有些偏了。”

  伊朗德黑兰时间晨八点半,美国大使馆窗台后,海军陆战队的步枪噼噼啪啪地响着,大使馆入口处被火力封锁得水泄不通,同样只有轻武器的伊朗民兵和大学生拿龟缩在“尼德森中学”内的美方人员没丁点办法。

  八点五十分,在市民们夹道欢呼声中,伊朗国防部终于扛不住压力,从军营里调来了酋长坦克和装甲车,这些重武器开进罗斯福大道,准备对美国使馆实施重火力轰炸。

  就在整个使馆望着伊朗坦克的炮台,感到无比紧张担忧时,天空中的信号传递过来:“我是共和国3号、4号,空中炮艇自现在起将为您竭诚服务,我机的侦察设备已看到大批武装人员和装甲车辆正向大使馆周边集结,请问是否能使用BLU-82炸弹清场?”

  沙利文大使瞪圆眼睛,看着身边握着话筒的蒙特。

  因为有过参军经历的大使在越南战场见识过大力神炮艇扔下的BLU-82,其绰号滚筒,带有稳定用的降落伞,当它被投下后,会先在距地面30米处首次爆炸,形成团云雾体笔直坠落,再于距地面3米处二次爆炸,,200米范围内足以撕裂任何人或动物,使其尸骨无存,而600米范围内氧气将会被迅速清光,在此范围内的地方人员即使不被炸死也会因窒息死亡,躲在建筑物或洞穴里也无法逃脱,威力堪比小型原子弹,在越战时专门用来“清扫”丛林地带,为直升机开辟降落场。

  “没必要,容易误伤我们……使用机炮和机关枪清扫罗斯福大街。”蒙特答复说。

  “收到,三分钟后我们将实施炮击,而后来自沙漠一号的直升机编队将会进城。”

  “趴下,趴下!统统趴下!”蒙特和其他军官在大使馆二层走廊处来回喝令道。

  大使馆的人员和士兵们立刻躲入房间内,并堆起旁边的桌子等家具,以防被空中炮艇的“铁雨”给剐蹭到。

  共和国3号的枪炮长看着屏幕,上面白色的十字瞄准架移到了罗斯福大街,那里简直是人山人海,还有很多人在坦克和装甲车顶上舞动着旗帜……

  炮手报告说,大毒蛇弹链已全部就绪。

  电气化供弹,炮艇机的枪炮长只需摁下射击按钮就好。

  “我们得到授权,在保障使馆人员安全前提下,可以使用任何级别的武力。”言毕,枪炮长便毫不犹豫地摁了按钮。

  大力神上的30毫米大毒蛇机关炮陡然吐出火舌。

  大力神瞬间挥弹如雨,机炮子弹成片成块,无数火线笔直落在罗斯福大街上,宛若死神降下的暴雨,在血肉和生命的“池塘”里溅起无数“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