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492章

作者:张九文

  来济道:“臣等称不上四贤。”

  小於菟一脸严肃地摆手,又是一副大人模样的言语道:“老师不必自谦,能够给我当老师,定然不是寻常之辈。”

  “殿下何出此言?”

  “因……”小於菟又纠结了起来,该怎么回答呢?

  想了又想,小於菟奈何不会怎么讲话,讲话水平有限,而后竟然说了一句,言道:“以后你们就是我的文翰四贤了。”

  权当是孩子笑谈,四位学士没有在意。

  站在殿门外的李世民听到这言语,又笑了。

  小於菟疑惑道:“学生有一事想问。”

  来济道:“殿下请讲。”

  “家父乃如今太子。”小於菟奶声奶气又拖着长音道:“家父任东宫储君已近二十年,而当今爷爷年事已高,敢问如何让爷爷退位呢?”

  文翰四贤的神色皆凝重了起来,四贤头皮一紧。

  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到底是童言无忌,还是谁教的?

  来济又道:“自古以来……”

  话语顿了顿,自古……也不好,从前隋一代代往下数,好像历朝历代没几个太子是正常登基的。

  这个问题太要命了。

  小於菟道:“其实我还想拜李道长为师,可是明达姑姑说李道长不愿意收我为弟子,说我出生时就有山君向爷爷道贺,他教不了我。”

  孩子终究是孩子,一个问题问了之后,又问了第二个问题。

  四贤松了一口气,孙处约解释道:“李道长乃是道门中人,道门中人向来不会广收弟子,如李道长这样的人,该是只收天赋异禀的弟子。”

  “我也天赋异禀呀。”

  小於菟十分正经地道。

  来济劝道:“人之天赋各有不同,各有所长。”

  小於菟又道:“可家父说天赋异禀者若后天不努力,也会泯然众人,一个人的天赋不重要,再者说我自小就能吃很多,爷爷与奶奶都说我天赋异禀。”

  殿门外,李世民面带笑容,听着孩子稚嫩的话语,很是高兴。

  陛下并没有因皇孙一些僭越的话语,而不满,反倒是更满意。

  李世民满意的是,承乾的儿子也很一般,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

  随后,李世民便离开了此地,而是走向皇宫的另一边。

  在皇宫新修出来的河渠边,李承乾带着妻子苏婉正在散步。

  苏婉怀着身孕,听着太子讲述梁祝的故事。

  长孙皇后听着这个故事也是出神,故事很动人,未听儿子讲完,听到梁山伯科举为官本该是衣锦还乡的,可听到此处,已能够感受到,这一定是个十分悲凉的故事。

  不过故事讲到一半,陛下便来了。

  苏婉先行礼道:“父皇。”

  李世民示意不用多礼。

  看父子两多半又要商议国事,皇后领着鹊儿与苏婉离开。

  河渠边,李承乾在凉亭内坐下来,道:“岭南进贡了不少水果。”

  桌上放着一堆岭南进贡的水果,正是中原各地与西域水果丰收的时节,李承乾吃着一只甜瓜,道:“於菟今天学得如何?”

  李世民拿起橘子坐在儿子对面剥着,“还挺好的,就是那孩子说想让朕退位。”

  “这孩子总是将这些话挂在嘴边。”

  “朕知道,你平日里忙于国事,都是丽质与东阳她们照看孩子。”

  “朝臣都误会究竟是儿臣想要当皇帝了,还是那孩子想当太子了。”

  李世民忽然一笑道:“你让於菟当太子?”

  “慢慢教他,儿臣不着急。”

  大抵,李世民心里还是有些宽慰的,承乾的能力很强,以他的能力只需要三五个得力朝臣,就能处理国事,而且并不需要多么得力的臣子,只要能听吩咐办事足矣。

  换言之,其实承乾他自己就是一个治世的能人,若他能够再多一些仁慈,将来也一定是一位贤君。

  李世民道:“朕决定免除关中,河西,河东,河北,河南,莱州,幽州,营州各道州府的一年赋税。”

  李承乾颔首:“只是田赋,没问题。”

  “这可是大半个中原的田赋。”

  “无妨,光是市税,足够朝中与宫中用度了,还能够发各地军中的钱饷,这件事儿臣来办。”

  从东征归来后……应该说在东征之前,李世民就对自家的家底失去了清晰的认知。

  ……

  注:贞观年间,孙处约与高智周、郝处俊、来济四人依附于江都的石仲览。石仲览颇为赏识、知四人日后必定是能人贤臣,于是倾财相助。

第三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命

  这个太子究竟富裕到了何种地步,当皇帝都不知道现在的太子究竟给李唐积攒了多少家底。

  父子俩坐在凉亭内,吃着水果,又无言良久。

  风吹时,还能感觉到些许凉意。

  不多时,李世民躺在凉亭内,闭着眼休息。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瓜果,给了一旁的内侍一个眼神。

  内侍快步而来,端走了这些瓜果。

  自东征回来后的这段时日,父皇时常这般闭眼休息,怎么都睡不够。

  东阳说这是因父皇出征一年,长时间的不安定导致没办法好好入睡。

  现在东征回来了,父皇觉得安心许多,这才会如此嗜睡,过几天就会缓解。

  年近五十的父皇,虽不如当年,好在没有什么严重的病症。

  两日的休朝结束了,翌日的早朝,群臣纷纷走入洛阳宫乾元殿进行早朝。

  经过几番修缮之后,如今的乾元殿有着宽大的窗户,白天时,不论早晨与傍晚这里的采光都很不错。

  因大殿在天刚亮的时候,就要打开门窗通风。

  这里的空气也很清新。

  李世民走入大殿内,群臣行礼。

  重新见到皇帝坐在皇位上,那个空荡荡的位置终于有人坐了,群臣一时间有些不适应,这种感觉确实久违了。

  长孙无忌站出朝班,念诵着这一次东征以来的诸位将领各地官吏的封赏。

  这些封赏其实早就有传闻出现在朝野中,如薛仁贵,刘仁轨,刘仁愿等一众将领,甚至还给英公的儿子封了郡公。

  并且当说出要免除大半个中原的田赋时,朝堂众人颇为震动,并且也有不少议论声。

  念诵完旨意之后,长孙无忌站回了朝班。

  众人震惊之余,见太子没有任何的话语,大家也没什么好说的,反正只要太子没有想法,那么在钱粮赋税上群臣也没有意见了。

  常侍刘洎站出朝班,朗声道:“陛下如今已收服汉时四郡之地,扫平天山,内治乡民富裕,臣等请陛下泰山封禅,陛下应当将功绩禀报上苍。”

  李世民看着朝臣没有言语。

  如今的大唐疆域很广袤,虽说葱岭依旧没有拿下,但天山南北皆已扫平,松州已成了大唐的屯田之地,东至辽东的汉四郡。

  如此大的功绩,历代帝王中,这位天可汗也足以封禅了。

  马周道:“陛下,大军才返回,不如再休养半年,再言封禅。”

  高季辅道:“臣附议,中原各地与朝中将士都该休养了。”

  今天是许敬宗第一次站在朝班上,他心情激动,太子祭拜了温彦博老先生之后,吏部就将中书侍郎的官身送来了。

  现在他许敬宗也可以站在朝班上,与群臣参与国事。

  虽说只是身兼中书侍郎,但与褚遂良能够站在同一排,许敬宗心中异常地振奋。

  尤其是看到褚遂良那一张臭脸,心中真是太痛快了。

  李世民顺着马周的话语点头,示意刘洎站回朝班。

  大唐已打不动了,不论是国力,还是兵马,或者是各州府的人力,东征一战几乎是抽空了河北与莱州,营州。

  现在不能再打了,真的打不动了。

  李世民看向站在朝班最前方的三个儿子,李承乾,李泰与李恪,忽又觉得此生的功绩,到此为止。

  余下的功绩,就要这些年轻人自己去争了。

  太子还年轻,如今才年有二十五岁。

  听着朝臣们的禀报,李世民闭着眼思量着,其实回来的当天承乾说了很多话。

  他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他想让朝堂更强大,朝中的官吏还远远不够。

  兵部尚书段瓒讲述着如今各州府折冲府的情况,又说起了天山以北的阿史那贺鲁反叛了大唐。

  大唐扫平天山这才几年,阿史那贺鲁所部的牧民竟然造反了。

  当年为了攻打欲谷设,契苾何力与阿史那社尔越过阿尔泰山,将阿史那贺鲁揍了一顿,随后这人带着他的牧民投降。

  程咬金站出朝班道:“这个混账!大唐给予了他牧场与牧民,他竟然敢反叛,陛下给末将三百兵,末将去灭了他!”

  段瓒又补充道:“陛下,戍守庭州与西州的梁建方与裴行俭已出兵前往平叛,这几日多半会有军报送来。”

  李绩道:“知节莫要冲动,恐怕等你整军刚出长安,梁建方多半已将阿史那贺鲁拿下,再者说就算是用动兵,契苾何力已回了沙州,用不到你。”

  程咬金站回来朝班,吸了吸鼻子,惭愧一笑。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