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350章

作者:张九文

  一个松赞干布,即便是他有多大的雄才大略,失去了禄东赞的松赞干布还有几分本领?

  李承乾躺在水榭中,闭上眼,打算踏踏实实睡个午觉。

  睡梦中,又回到了当初与禄东赞的第一次见面,那是贞观八年的刚刚开朝的时候。

  身为太子的自己送了他一块肥皂。

  禄东赞接过肥皂的时候,还恭敬地行礼,那时候的他恭敬地向每一个唐人的将领行礼。

  睡梦中,忽然对禄东赞说了一句话,吐蕃败了,松州保住了,连你自己都被活捉了。

  说完这话,李承乾恍惚醒来,正眼就看到一头鹿,它也卧在一旁,闭着眼正睡着。

  李承乾伸着腰,活动活动手臂,走出水榭的时候,这头小鹿还在睡着。

  太液池边,明达还有些笨拙地握着笔,蹙眉且十分认真地在纸上书写着。

  东阳时而纠正她握笔的姿势,这个妹妹总是学不好写字,每一次写字还会将她自己的道袍也沾上墨水。

  不得已,每每明达练字时,东阳就要收起妹妹的袖子,再给妹妹披上围裙,这样才让她安心练字。

  她写了一个明达二字,欣喜道:“皇兄,妹妹会写字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生不逢时的人

  明达脸上挂着明媚的笑容,接过她递来的纸张,李承乾瞧着歪七扭八的字,横竖也有些歪斜。

  “进步不小,奖励你一碗冰沙。”

  明达高兴地道:“谢皇兄。”

  当听到有冰沙吃,一个妹妹能吃,其余的弟弟妹妹就都要吃。

  只好让父皇的内侍太监辛苦一些,三个太监正在奋力地敲打着冰块,细碎的冰块倒入碗中,再倒入果酱,还可以倒入一些羊奶,一碗冰沙就做好了。

  李承乾一边吃着葡萄,看着眼前的地图,唐蕃古道其实在后世的记录中还是有的。

  路线也很简单,可以从长安出发,出天水郡,再从河西走廊出来,南下青海,路过松州附近,便可以直达吐蕃的腹地。

  当初给李震地图的时候,也考虑过,如今这条能够直入吐蕃的古道是不是存在。

  但目前来看,结果还是好的。

  宁儿禀报道:“太子殿下,宫里传来消息,说是陛下召见了魏王。”

  李承乾摇着手中的蒲扇,又拿起一颗葡萄放在口中,给身边的宁儿递去。

  宁儿笑着接过葡萄,站在殿下身边也看着地图。

  李承乾慢慢悠悠摇着扇子,道:“青雀在此战也算是立功了。”

  宁儿低声道:“恐怕魏王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括地志所制的地图,能在大战中能如此关键。”

  原本李泰的地图都是根据前隋留下来的典籍来补充的。

  河西走廊建成之后,他就派人去绘制地形了,由此想到了这条古道。

  只要将吐蕃控制在青海以南,他们对西域商路的威胁就会小很多。

  而且青海周边的牧场也归了大唐所有。

  李丽质快步走来,道:“皇兄,桑布扎已听说了松州一战的消息。”

  李承乾道:“他没有寻短见吧。”

  “没有,听说是闭门不出。”

  “反正禄东赞就要被带来长安。”

  李丽质坐在边上吃着葡萄,敲着地图,小声道:“可以在青海建设都护府吗?”

  李承乾笑道:“可以呀,那就还要在吐蕃的都城建设都护府。”

  “皇兄说笑了,吐蕃人岂会允许我们这么做。”

  翌日,又有一个急报送入长安,这个消息又给了正在彷徨不知所措的桑布扎迎头痛击。

  吐蕃没有求娶到大唐的公主,并且在松州一战被唐军击溃。

  因吐蕃先后吞并了诸多小部落,而且他们还收拢了不少的吐谷浑人。

  这些人先前对吐蕃来说是极大的助力,那是因为他们觉得吐蕃是强大的。

  可如今松州一战溃败,当初臣服松赞干布的人,也会反噬吐蕃。

  尤其是吐谷浑人,他们是叛离了唐人的拉拢,投效了松赞干布。

  那时候松赞干布承诺给他们的好处无法兑现,此刻该是这些饿狼反噬的时候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承乾甚至有些同情松赞干布,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吐蕃都要面对无休止的混乱。

  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在等着禄东赞的到来。

  也不知道如今的松赞干布能否解决他的麻烦。

  李承乾感慨道:“听说吐蕃缺少文字,缺少律法与尚好的礼节,也不知道松赞干布是怎么想的,竟然联合泥婆罗,何必与那些偏远的小国联盟,不如与大唐学习,该有多好。”

  言罢,一箭放出,箭矢精准地落在靶心。

  太子的箭术越来越好了,李绩坐在一旁吃着东宫做出来的粽子,也不知该教太子什么。

  就算是打架,如今的李绩觉得他也不一定是太子的对手。

  李承乾穿着单薄的外衣,晨风吹过的时候,宽大的袖子还在摆动,又是一箭放出,依旧精准。

  “英公以为孤的话如何?”

  李绩稍稍回神道:“那松赞干布不是陛下,也成不了陛下。”

  当初松赞干布说过,他十分崇拜天可汗,一度想要与天可汗平起平坐,可事实也给了这位年轻的吐蕃赞普一个教训,人不能依照别人的样子活着。

  松赞干布自顾不暇,已再没有心力东进了。

  正如英公所言,不是谁都能有父皇这样的个人魅力,让天下英雄心甘情愿地为父皇卖命。

  作为父皇儿子,更应该清晰地明白这一点。

  李承乾道:“吐蕃是个好地方,孤不想这么好的土地失去控制,松赞干布是有丰功伟绩的,他的丰功伟绩让吐蕃诸多部落一统,如果他真有什么好歹,吐蕃又会分崩瓦解,往后想要再收拾就难了。”

  李绩疑惑道:“殿下是让松赞干布重振旗鼓吗?”

  东阳与李丽质用了早饭也过来练箭术。

  李承乾再一次张弓搭箭,兄妹三人齐齐放出一箭,三个靶子的靶心皆是正中。

  东阳与丽质的箭术练习时间很短,进步却很快,人与人不能相比较,她们天赋真的比自己这个皇兄好太多了。

  李渊睡醒骂骂咧咧,是因太监将他老人家的葡萄酿看管了起来。

  这是东阳吩咐的,爷爷还要继续控制饮酒的量与次数。

  随后他老人家坐在边上吃着麦粥。

  说回之前的话语,李承乾道:“孤当然不想让松赞干布重振旗鼓,身为吐蕃的赞普,他是万人敬仰的,如果他能够作为大唐的臣子,从此帮助大唐稳定吐蕃,那他一定是丰功伟绩的。”

  李渊笑呵呵道:“懋功啊。”

  李绩连忙行礼。

  喝完了碗中的麦粥,李渊道:“你也不要见怪,承乾这孩子向来是提倡物尽其用,一文钱恨不得当十文钱用,一个人恨不得当三个人用。”

  “末将明白,松赞干布是个能人。”

  李承乾微微颔首,放下了手中的长弓,这才去中书省。

  一边走着,见到跟在身边的大将军一脸的愁容,李承乾道:“大将军是在担心李震?”

  李绩回道:“只要震儿能好,末将别无所求。”

  “这一仗李震立下了大功。”

  “末将希望他能够继续留在河西走廊。”

  “好啊,孤会与父皇商量的。”

  如此,李绩的神色才好了一些。

  中书省门外,褚遂良正在与张行成,岑文本吹嘘着。

  大家都是中书省的重臣,如今很多人都将褚遂良归入了太子门下的人,他本人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

  而是对眼前两人道:“你们可知太子殿下为何一直任用某家?”

  张行成询问道:“为何?”

  褚遂良道:“你们距离太子太远,想来不知太子的秉性,东宫太子向来不喜有太多人出谋划策,太子只需要能够办事的能臣。”

  说话间,看到张行成与岑文本已行礼。

  褚遂良回头看去,见到了太子殿下慌忙行礼,眼神急转,心说刚那些话是不是被殿下听到了?

  李承乾神色如常地走入中书省,开始处理今天的政事。

  礼部接连几天派人去看望桑布扎,想问问这个人是不是身体不适,或者是需要什么。

  除了用饭之外,桑布扎还是将自己关着。

  李承乾对一旁的礼部官吏道:“我们要善待使者,身体没病的话,问问是不是心病。”

  “殿下,心病要怎么治?”

  李承乾迟疑道:“找几个胡姬让他开心开心?”

  “下官……”这个治病的方式有些特别,也不知吐蕃人好不好胡姬这一口,他回道:“下官这就去安排。”

  范阳的事依旧没头没尾地,李承乾叹息一声将奏章放在了一旁。

  这不仅仅只是十万石的事,也不是往后每年都会少十万石的事,这事关大唐社稷的根基。

  李承乾揣着手苦恼,祥瑞也有为难的事。

  事情被父皇接手了,高季辅也到了渤海地界,那就再观望观望。

  关中就要入秋了,关中各县正在夏收,李承乾起身走到中书省门外,道:“劳烦大将军准备车驾,孤出去走走。”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