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251章

作者:张九文

  丘行恭如同一头发疯的野兽,扑向那个御史。

  人刚被扑倒在地,丘行恭一拳就要打在这个御史的脸门上,却意识到自己的拳头被一股巨力拿住,怎么都打不下去。

  扭头看去,见到是一个穿着朝服的少年人。

  丘行恭面色一喜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冷冷一笑,抓着对方的手腕道:“敢在皇城中动手,这胆量孤真是太欣赏了。”

  “太子殿下要是喜欢,末将现在就打死这个御史,与太子殿下共同分食其肉。”

  这人话音刚落,却发现自己的手被太子牢牢抓着,怎么都动不了。

  李承乾抬起一脚将丘行恭踹倒在地,道:“疯子!”

  骤然间,四方的皇城侍卫都围了上来,将丘行恭围在其中。

  他想要扒开这些侍卫,着急道:“太子殿下,末将有莫大的军功在身不会有事的,改天一起与太子去游猎。”

  等待丘行恭的是,太子冰冷的话语,“此人已被革职,还敢言语军功,该当何罪?”

  皇城内四周的官吏,皆是看着。

  许圉师站出来,道:“妄言军功,掌嘴八十。”

  李承乾又道:“此人刚刚在皇城内,欲殴打御史该当何罪?”

  此人的力气极大,就要挣脱众侍卫的包围。

  许圉师又道:“杖责八十,充苦役三年,视知法犯法,再加十年。”

  “你好大的胆子!”丘行恭再一次大吼,嗓音大到有些震耳。

  他张着血盆大口面对许圉师,硬是冲开了侍卫的包围,一群人翻倒在地。

  眼看这个凶徒就要冲到许圉师面前,李承乾拿过一旁侍卫的长弓,搭箭对准了正在跑动的丘行恭。

  一箭放出,箭矢划破空气,凄厉的呼啸声传来。

  丘行恭距离秘书监大门还有一些距离,只觉得大腿吃痛,左腿失去了力量摔倒在地。

  李承乾将手中的长弓交还一旁的侍卫,又道:“带入大理寺!”

  “喏!”一众侍卫拖着丘行恭,一路出了皇城。

  李承乾活动了一番手臂,对在场的众人道:“孤最讨厌有人不尊敬大唐的官吏,往后若再遇到这种事情,诸位当齐心诛之,谁要是坐视不管,谁要是被打不敢还手,就……”

  言至此处,李承乾本想说扣你们俸禄的,毕竟自己只有这一个勉强算是权力的权力吧。

  总不能直接说孤让舅舅把他们都调走,或者罢官。

  这也不太合适。

  干脆不说了,李承乾径直走向了中书省。

  皇城内短暂地安静了片刻,众人这才三三两两散去。

  皇城外,丘行恭哪怕是腿上中了一箭,一咬牙又要挣脱这些侍卫。

  几个人影站在朱雀门边上,见到是李绩盯着自己,在一旁还有秦琼,尉迟恭,程咬金。

  几人的目光皆是冷冷相对。

  丘行恭原本升腾上来的怒火,顿时萎靡了下去。

  再怎么凶神恶煞,也不敢一个人面对这么多将领。

  昨天的笑容仿佛还犹在,现在的他放声大喊道:“陛下!末将知错了,知错了。”

  喊声回荡在街道上,那条扎着箭矢的腿还在淌着血,再也站不起来了。

  皇城中的变故传到了武德殿。

  很快,大理寺少卿孙伏伽与尉迟恭脚步匆匆进入皇宫,来到武德殿讲述着事情的缘由。

  闭目养神的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问道:“太子有事吗?”

  孙伏伽回道:“太子殿下出手救下了一个御史,并无大碍。”

  如果这件事不波及太子,丘行恭的事顶多让他身败名裂。

  只是这件事涉及了太子,李世民的呼吸重了几分,沉声道:“敬德,你觉得呢?”

  闻言,尉迟恭抱拳回道:“陛下,丘行恭此人若不死,难以震慑各路将领。”

  孙伏伽又道:“陛下,有些事有一就会有二,臣能看得出丘行恭此人绝不会悔改的。”

  李世民负手而立,背对着两人,“丘行恭败坏人礼,败坏军心,败坏纲常,无视法纪,其人国难容之,枭首!”

  孙伏伽朗声道:“喏。”

  尉迟恭还站在原地,等候吩咐。

  此刻,李世民颇觉疲惫,缓缓坐下来,将身体的重量放在红木椅子上,道:“听说,昨晚承乾唤了柴绍一声姑丈?”

  “回陛下,末将等亲眼所见。”

  李世民仰头揉着眉间道:“李承乾是一个重旧情的孩子。”

  尉迟恭上前一步,道:“陛下,但太子对一些人也从未有过恻隐之心,也并没有手软。”

  看了看左右,李世民见到茶碗是空的,拍了拍椅子的扶手,忽然一笑,“在你们眼里承乾是一个好孩子。”

  “末将觉得太子进退有度,面对这等凶徒毫无惧色,反倒能够冷静拉弓。”

  “那一箭足以要了丘行恭的命,可太子偏偏留手了,或许在拉弓刹那间,太子就想明白,丘行恭这畜生要死,也要让陛下将其处死,而不是死在太子之手。”

  李世民思量着,东宫太子还年轻,储君的手上太早沾了人命不是好事,笑道:“这孩子倒是够识大局。”

  尉迟恭恭敬行礼,以表自己说的是肺腑之言。

  李世民咽下一口唾沫,闭着眼道:“敬德,随朕去看望柴绍。”

  当陛下出行去看望镇军大将军柴绍。

  大理寺外来了几个刀斧手站定。

  孙伏伽命人押送丘行恭走出大理寺,那几个刀斧手也跟在一旁。

  朱雀门外,孙伏伽当众念诵着陛下的旨意。

  当念到“国难容之”,孙伏伽话语停顿片刻,朗声道:“斩首!”

  大刀落下,血溅而起,丘行恭的人头落在了地上。

第一百八十三章 历代皇帝的忧虑

  枭首是一种很古老的刑罚,一般经受这种刑罚的人都是罪大恶极的,他们的头会被挂在城墙上示众。

  这是自贞观立朝以来是第一个,贞观一朝的皇帝,在如今的人们眼中是一个开明又仁德,胸襟广纳四海的皇帝。

  这样一位皇帝将朝中一个将领枭首,给中原各地的折冲府都尉带去了心灵上的冲击,以及警醒。

  当年天下豪杰并起的时代终究是过去了,天下也太平了。

  留在朝中的问题将领依旧不少。

  刘仁轨的事刚过去不久,现在就有了丘行恭的事。

  这些问题一次次触动着皇帝的神经。

  可对于一些旧人,以及当年立下卓著功勋的将领,皇帝又是大方且仗义的。

  这一次,可以见得这位皇帝是真的生气了。

  皇城内,各部官吏依旧照常办事,李承乾坐在中书省的老师旁,处于这场枭首旋涡的间接参与者,这位太子面色如常地端坐,看着手中的书卷。

  这卷书是文学馆根据波斯僧阿罗本的译文得来的。

  波斯僧的那本羊皮书内所写的都是一些关于大食与波斯的故事。

  由于译文水平并不是太高,看着着实一知半解。

  李承乾看了看身边的老师,又将手中的书放下,揣手端坐一旁。

  时隔两年,这位太子又在京兆府清闲了下来。

  该做的事都有人去做了,也就清闲了下来。

  秋雨刚停歇了一天,又开始下了。

  看着众人还在中书省批阅着各地的文书,尤其是今年夏收秋收的文书,中原各地的文书接二连三送来。

  闲着无事的太子走到中书省外,看着漫天的雨水,似乎是在沉思。

  于志宁看了一眼太子,便又接着忙自己的手头上的账册。

  虽说太子平时对臣子们都是严苛的,尤其是对关中各县的官吏。

  从今天的事来看,朝中官吏要是遇到什么事,这位太子是真的会出手相助的。

  甚至还说了往后谁要是也遇到这种事,诸位可以群起攻之。

  以及当年吐蕃人大闹鸿胪寺,太子殿下亦不喜欢有人不尊重大唐的官吏。

  太子是希望朝中的官吏能够如狼如恶虎?

  仔细想来太子门下这样的人手也有,就比如说寻常与东宫走得近的礼部尚书李百药。

  这位礼部尚书几乎要将各国的使者都骂遍了,骂吐蕃人反复无常,骂高句丽数典忘祖,骂西域各国唯利是图,骂高昌人贪得无厌,突厥人这些年挺老实的,李百药还要骂突厥一句不知上进。

  不得不说东宫门下诸多的人手,长安城最能打的许敬宗,最会种地又不爱说话的郭骆驼,还有那埋头苦干不结交朋友的上官仪。

  细细数来,东宫门下的才俊各有千秋。

  李承乾忽然想到什么,自语道:“喔……原来郑公喜欢吃菠菜。”

  又过了半个时辰,于志宁刚刚整理好手中的账册,走到中书省门,正要与太子殿下禀报,却见人不知何时也已不在了。

  他问向站在门外的文吏道:“太子殿下……”

  小吏回道:“殿下……殿下说今天适合钓鱼,就去太液池了。”

  于志宁手拿着账册,叹道:“那就明日再呈报给殿下。”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