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199章

作者:张九文

  李承乾颔首道:“去吧。”

  李慎回头又对李丽质与李治道:“皇姐皇兄,弟弟去看望母妃了。”

  言罢,他欢快地走入风雪中。

  这两个弟弟虽说吵闹,平时还是很讲义气的。

  这两个弟弟有时候偷吃酱牛肉,还互相遮掩。

  李承乾是看在眼里的,只是没有揭穿。

  孩子的童年需要给他们一些自己的空间,也不能看管得太死了。

  有一个太监快步走来,道:“太子殿下,礼部尚书来了。”

  闻言,李承乾走出东宫。

  李百药站在东宫外笑着行礼。

  天气很冷,李承乾带他走入了爷爷的崇文殿,看他长发几近花白,问道:“你的白发怎么这么多了?”

  李百药笑起来有着很深的皱纹,作揖道:“臣年纪大了。”

  “想好什么时候告老了吗?”

  “还未想过。”李百药又看了看四下,询问道:“怎么不见太上皇?”

  李承乾拿过一旁的小刀切开绑着信的麻绳,一边道:“爷爷去和父皇,母后打牌去了。”

  李百药又问道:“太子殿下没去吗?”

  “孤不喜欢这个游戏。”

  信打开是吐蕃大相禄东赞送来,今年吐蕃使团来长安与鸿胪寺的官吏打了一架。

  这件事吐蕃使团怎么看都不占理。

  李承乾端详写在布绢上的内容,上面写着的是禄东赞希望与大唐重新修好,抛去以前的一切误会,让桑布扎向唐人官吏道歉,并且愿意送上了更多的牛羊,向大唐表达歉意。

  禄东赞是认怂了,希望大唐摒弃前嫌,也摒弃之前的误会,继续友好相处。

  “吐蕃人送来的牛羊都到了吗?”

  “回太子殿下,羊群是送到了,只是没有牛,而是送了五石牛肉干。”

  李承乾神色纠结道:“他没有送牛粪就好。”

  “听说在吐蕃牛粪很珍贵。”

  “嗯。”李承乾低声道:“对吐蕃人来说是这样。”

  禄东赞是来过大唐的,他见识过唐人的生活方式,也见过唐人不用牛粪生火做饭。

  而吐蕃人在这个时候需要用牛粪来生火取暖。

  李承乾看完书信便交还给他。

  李百药道:“殿下可是要回信?”

  “不回信了,你留下来用饭吧。”

  “喏。”

  又是一想,李承乾吩咐站在一旁的太监,道:“将河间郡王,江夏郡王与于詹事,还有徐侍郎叫来。”

  “喏。”

  半个时辰之后,众人这才陆续到了崇文殿。

  爷爷不在,李承乾打算再把这里当成办公的场所,将今天要办的事情,在这里办完。

  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众人首先下筷便是这个红烧肉。

  几千年了,到了大唐这一朝。

  终于有人明白原来猪肉可以这么美味。

  太子殿下会一边吃饭一边将事情吩咐下去,工作不分场合,随时随地下命令,虽说这不合礼数。

  李承乾吃着饭菜道:“来年开春会是京兆府与关中各县最忙的一年,皇叔一定要把一切都安排好,命许敬宗哪怕累一些,也不要出差错。”

  李道宗嚼着一张饼不住点头。

  “高昌王子,这一次来了吗?”

  “没来。”李百药回道。

  “于詹事今年朝中各部的俸禄都可以发放下去了。”

  “喏。”

  “徐长史,近来修建凌烟阁,你一定要亲自盯好。”

  徐孝德道:“殿下放心,哪怕有人往凌烟阁多放了一块玉石,下官都会与他拼了。”

  陈列大唐开国功臣的画像的凌烟阁尽可能朴素一些。

  希望可以让其成为一种朴素又艰苦的意志。

  而不是成为一个雕栏玉砌的地方。

  也不管他人怎么想,这完全是李承乾自己的主见,如果陈列开国功臣画像的地方,雕栏玉砌,富贵逼人,甚至放满了金银玉器。

  这会让李承乾联想,这凌烟阁怕是成了马贼窝。

  吩咐完这些,众人用了饭,各自离开。

  李承乾也终于吩咐完了,贞观八年的最后一件事。

  而后李孝恭放下了碗筷。

  “皇叔吃得不尽兴?”

  “那老夫呢?”李孝恭指了指自己。

  “嗷……”李承乾后知后觉道:“孤纯粹是想让皇叔来这里用一顿饭。”

  “用一顿饭?你就没有事要吩咐?”

  “没有呀。”

  看大侄子坦然相对,李孝恭指了指自己又指向刚刚离开的几人,回头道:“你叫老夫来东宫就是为了吃一顿饭?”

  李承乾也搁下了碗筷,用一旁的水盆洗了洗手,道:“皇叔慢用。”

  李孝恭追问道:“红楼的结局你到底写不写。”

  “最近没空。”

  李孝恭又将碗中的面全部吃完,又风卷云残一般地将一桌子的菜吃完,心满意足。

  快步跟上大侄子的脚步,李孝恭纠结道:“最近红楼不好卖了。”

  “那是正常的。”

  “何以见得是正常的?”

  宫里已经有宫人开始清扫积雪了,只不过这大雪还在下着,刚刚清扫出来的路面又有了积雪。

  李承乾揣着手,在冷空中一声叹息出口就化成了白雾,低声道:“现在书籍的传播绝大多数人都是靠什么的?”

  李孝恭蹙眉思索着。

  皇叔是一个粗人,也没有想这么多。

  李承乾解释道:“多数人都是靠手抄来传阅的,也就是说当皇叔手中的书卖出绝大部分之后,其实坊间已经传抄了好几份。”

  “如果皇叔想要保证独一份,可以让欧阳询老先生给一个拓印,那就价值千金了。”

  李孝恭神色失落,“欧阳询已不给拓印的字帖了。”

  自从欧阳询写了开元通宝四个字之后,这几乎是大唐独一份的,算是被李唐给买断了这四个字。

  “老夫听说现在宫里流传着一卷书?”

  “什么书?”

  “东宫故事集。”

  李承乾神色懊恼道:“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果然不出孤的所料。”

  李孝恭询问道:“这个故事集能否……”

  挪动脚步,李承乾朝着武德殿走去。

  武德殿的牌局还在继续,殿外是漫天的风雪。

  叔侄两人走入武德殿内,父皇,母后,爷爷三人还在牌局上厮杀。

  孙神医也在,他老人家正在给爷爷诊脉。

  只是爷爷一手出牌,一手让孙神医诊脉的模样很是狂野。

  随后,孙思邈点头道:“太上皇近来调养得很好。”

  李渊笑着道:“如此说来朕还能多活几年?”

  孙思邈又道:“若是继续戒酒,多活十年不在话下。”

  李渊朗声大笑。

  陛下与皇后面色也带着笑容。

  武德殿所有人的脸上都有笑容。

  只有李承乾心不在焉,张望着武德殿的柱子,时而看了看屋顶。

  直到太监送着孙神医送出了武德殿,太子殿下还在四处张望着。

  李孝恭凑近小声问道:“殿下是在这里丢东西了?”

  李承乾道:“是呀,不好找。”

  “你们俩背着朕在说什么?”李渊朗声问道,说话的语气中气十足。

  “皇叔与孙儿说想要东宫的故事集。”

  李世民早就知道了东宫与李孝恭的往来,眼神示意一旁的观音婢。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