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200章

作者:张九文

  长孙皇后收到眼神,道:“将书卷给太子。”

  “喏。”宫女放下双手捧着的茶碗,将一卷书递上。

  李承乾拿过这卷书,翻看确认了一遍,确实是自己在东宫讲的故事,以前给弟弟妹妹讲得挺零碎的,没想到母后这边记录得很详细。

  李孝恭接过书卷,看着书卷的厚度,了然道:“都说东宫太子能够讲故事从天黑讲到天亮,端是厉害的本领,老夫领教了。”

  “皇叔见笑,都是一些给弟弟妹妹听的故事。”

  言罢,李孝恭将书卷收入怀中,向眼前大唐最尊贵的四人行礼,快步离开了。

  等太子要离开的时候,李世民道:“承乾留步。”

  李承乾揣着手停下脚步,闭着眼。

  此刻用头发丝想想,父皇是要找自己打牌了。

  “父皇,儿臣不喜欢这个游戏。”

  李渊道:“孩子不喜欢,你就不要勉强他了。”

  李世民也没开口,而是板着脸整理着牌。

  长孙皇后叹道:“承乾呀,就在这里坐一会儿。”

  “既然母后都这么说了,儿臣就留下来。”

  拿起一旁挂着柿饼,李承乾接着爷爷发着的牌,一边吃着一边整理。

  李家三代人坐在一起,牌局上厮杀得正酣。

  陛下是个做事认真的人,在游戏中面对父皇与儿子,眼神带着杀意地看着手中的牌,这目光好似眼中要放出光芒,将牌烧穿。

  事实是皇帝的双眼不会放光,也不能烧穿牌。

  从午时一直厮杀到了夜里,好像贞观八年也就这么过去了。

  李世民重重一挥手中的牌,打出四个五。

  就连一旁的烛台上的烛火都晃动了几下。

  李承乾轻描淡写将父皇的炸给压死了。

  气得李世民面色涨红,喝问道:“你连朕的牌都敢压?”

  李承乾出完了手中的牌,道:“儿臣赢了。”

  本想着赢一些来,皇帝也有自己的小金库,只是这个金库并不大,眼前为数不多的铜钱都落在了儿子手中。

  李世民呼吸时胸口也在起伏,“朕就不信赢不了你一次!”

  李渊笑呵呵道:“坊间传闻,东宫太子玩这个游戏从来没输过。”

  殿外的风雪又大了一些,还有一些雪花顺着风吹入了殿内,宫女将厚重的殿门关上。

  如此一来没有寒风吹入,让殿内温暖了许多。

  小兕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在母后的怀中睡着了,还能见到她睡觉时留下来的些许口水。

  皇后将怀中的小女儿交给一旁的宫女抱着。

  武德殿外,还有寒风呼啸,风雪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多半也回不去了。

  翌日,早朝时分,群臣都在太极殿内等候,安静的殿内时而传来几声咳嗽。

  眼看已到了早朝的时辰,不见太监来喊开朝,也没见太子来早朝。

  以往太子殿下可从不缺席的

  正想着,就有太监高声道:“陛下今日身体有恙。”

  听闻这个消息,李泰愣在当场,“皇兄也不在,这早朝谁来主持?”

  这太监又道:“太子殿下身体也有恙。”

  太极殿内,众人沉默良久。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里之外的来信

  太极殿内,有不少人正在议论纷纷,众人交头接耳。

  只是陛下身体有恙众人多少还能理解,毕竟这天寒地冻的,此刻殿内就有不少人是带病来上朝的。

  但少有陛下与太子殿下一起身体有恙的。

  众人纷纷猜测,已经有人目光不爽地看向传话的太监。

  两个传话的太监躬身低着头又道:“今日请魏王殿下,吴王殿下主持早朝。”

  言罢,这两个太监快步离开了太极殿。

  在李孝恭眼中,这两太监像是在逃命,朝中眼中有些人好像要吃人。

  而后众人重新站定,目光看向了站在朝班前的魏王李泰与吴王李恪。

  本就没有主持早朝经验的李恪很是慌张,面对满朝文武的目光,讪讪一笑,而后僵硬地愣在原地。

  以往皇兄是怎么主持早朝的?

  脑子里一瞬间闪过很多想法。

  李泰的胖脸拧巴着,父皇与皇兄都不来早朝了,这里面多半另有缘由,说什么身体有恙肯定是个借口。

  见一旁的另一位皇兄李恪还僵在原地,李泰将目光投向了朝班中的房相,房玄龄。

  “既然今天父皇与皇兄都身体有恙,那就请房相主持早朝。”

  房玄龄颔首,又是作揖一礼,走出朝班面对众人开始了主持早朝。

  早朝还在进行的时候,李承乾就从武德殿回到了东宫,雪后的早晨格外冷,天空也阴沉沉的。

  弟弟妹妹看着皇兄面无表情地吃了一碗燕麦粥,便回到了寝殿内。

  李治好奇地问向一旁的皇姐,道:“皇兄这是怎么了?”

  昨晚,皇兄一夜未归,听母后派来的宫女说是皇兄正在陪着父皇与爷爷打牌。

  李丽质放下碗筷,起身与宁儿姐一起跟上脚步。

  皇兄一回到寝殿便睡下了,宁儿姐帮着点上了一旁的暖炉,李丽质注意到了一旁的纸条。

  她狐疑地看着纸条好奇道:“皇兄,这是什么?”

  李承乾侧躺在榻上,背对着妹妹,低声道:“这是父皇的欠条。”

  “欠条?”李丽质看着欠条,不免神情多了几分凝重,她将欠条收了起来,放在书架的最高处,以免被弟弟妹妹看到了。

  看着长乐公主的行为,宁儿姐忍着笑意,公主殿下还是很维护陛下的颜面的。

  立政殿,长孙皇后其实在武德殿已休息过了,这父子爷孙三人在牌桌上一直斗到了天亮。

  此刻的陛下异常疲惫。

  而同时,陛下很失落,也很悲怆。

  皇后整理着殿内的衣裳,也是沉默不语的。

  宫女快步来禀报,道:“皇后,魏王殿下来了。”

  长孙皇后站起身,将小兕子交给殿下的宫女照顾,便走到了殿外。

  见到母后,李泰行礼道:“母后,听闻父皇身体有恙,儿臣前来探望。”

  长孙皇后看着如今身形还是这么胖的儿子,叹道:“你父皇不是身体有恙,是昨夜与你皇兄,爷爷他们三人连夜在牌桌上酣战,现在疲惫地回来就休息了。”

  李泰心中了然,倒也是错愕,心中早有准备父皇与皇兄同时得病,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并没有出乎自己的预料,而是另有隐情。

  但确实是没有想到,竟然是因为这种事。

  长孙皇后又道:“这个时候就不要打扰你父皇了。”

  李泰颔首道:“儿臣明白了。”

  相较于承乾的成熟与清醒,青雀就有着寻常少年人的心性,他会骄傲,很多时候自以为是。

  长孙皇后坐在殿前,细心地改着一件衣裳,低声道:“兕子也越长越大了,想着给她做一件衣裳。”

  李泰看着母后手中的针线,低声道:“这件衣裳兕子穿会不会显得太过宽大了?”

  长孙皇后笑着道:“无妨,她长大了就能穿。”

  李泰看到母后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眉,心中多有几分触动,又看向了殿内的父皇,父皇正躺在榻上,呼吸起伏很稳定。

  “近来你很少与承乾走动?”

  “回母后,儿臣近来一直在文学馆与诸多学士编写括地志。”

  长孙皇后低声道:“说来也是,是你皇兄时常牵挂政事,很少与你们走动。”

  李泰道:“儿臣若有空闲会去东宫看望皇兄的。”

  长孙皇后缓缓道:“你皇兄有时很忙,有时看他处理朝政很从容,可在母后看来他心里有很多话想要说出来又藏在心中,有时候也会在东宫大骂,若得闲了你多帮帮他。”

  李泰重重点头,“儿臣明白。”

  东宫。

  李承乾睡了三个时辰,睡醒的时候已是午时了。

  见殿下睡醒了,宁儿连忙端来了热水。

  李承乾用有些烫手的热水布巾,坐在椅子上,将布巾盖在脸上,让此刻的自己清醒一些。

  宁儿站在一旁,低声道:“太子殿下,赵国公,礼部尚书与于詹事已等在崇文殿了。”

  “嗯。”

  李承乾的脸上还盖着布巾,只是应了一声。

  沾了热水的布巾,还在冒着热气。

  好一会儿,才揭开脸上的布巾,此刻太子殿下的脸上也冒着热气。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