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600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百姓们品尝下丘村给做的驴肉,由于不是新鲜的驴肉,处理的手段相对少一点。

  朱闻天的小伙伴们把每种制作肉的方法用料写上,有一些需要去收购,不能跑去惠民药局买。

  胡椒绝对不用,太贵,会提高成本,其他的其实全是药材,包括八角,有的地方叫大料。

  其他的草果、丁香、桂皮、香叶等要购买,这些调料的应用在大明还很少。

  不像朱闻天的时候,很多人都能上网查资料,然后分析每一种中药当成调料的效果。

  “秦王殿下,咱们队伍做的菜真好吃!”主簿周钟吃一口驴肉片,抬起头夸赞。

  “你直接说下丘村咱又不生气,我秦王府哪有这个本事?过些日子给你们安排活计,去南京看看,与上元县和江宁县学习下先进的管理经验。

  到地方你们就知道下丘村在当地的名望了,比我秦王府可厉害。

  下丘村不管说要做什么,其他百姓就都信,马上去做,怕晚了耽误赚钱。

  是不是里长?”

  朱樉说着话,突然问在那里吃香菇山药焖驴肉砂锅的里长。

  里长停下筷子:“殿下说是便是,其实秦王府的人长时间负责运营,比太子府的人手还好用。

  这边的香菇是人工种的,砍花种植法,出菌率低,受环境和季节要求多。

  有若木耳,人工的那个产量高,有时口感差一点,用段木野外种的产量低,但吃着好。

  香菇不用,直接按照段木菌丝培养的方法即可,为了产量,先吃到,接着再考虑野生的。”

  里长不愿意多说谁影响力更大的问题,下丘村必然比其他亲王影响力大,村子负责太子府与皇宫的事情。

  光禄寺做饭都得验毒的,村子里的饭菜都是随时做,有时陛下突然就跑过去了,太子妃更是常年吃,现在肚子里有孩子,天天到村子跟人聊天。

  其他王府不可能整日里把自己身份亮出来干活,包括在居必七的四个人,虽说百姓知道。

  里长提香菇的人工栽培方法,早就有了,就是砍花栽培法,用在木耳上,砍花这种其实算野生的,人为创造个条件。

  与松蘑和松露一样,创造一个环境,叫半人工,这两种无法全人工种,或者说成本太过高昂,不划算。

  但还有菌丝的,如竹荪、银耳,一律菌丝,香菇砍花太废木头了,段木就是把木头截成一段段的,不是椴木,椴木是树木的品种。

  “二哥,确实应该教百姓菌丝种植了。”

  老四朱棣一听,想起自己封地的情况了,他跟二哥说,准备等之后把方法教给自己的百姓。

  “种蘑菇的这个方法,就是用锯末子种的灰菇什么的,南京百姓不是都会了吗?他们没传出去?”朱樉作回忆状,下丘村没保密这个,还故意教给百姓,故此南京的蘑菇很多,大量人工种植的,包括金针菇。

  其中灰蘑产量最高,即平菇。

  然后其他的也能种,包括猴头菇与灵芝,人参都能成批种,灵芝怎么就不行?何首乌照样种。

  下丘村传出来的技术百姓们都用上了,故此南京蘑菇越来越多。

  商人显然也知道,结果到现在,外面没有这个技术?

  “殿下,他们不敢。”县丞邓立伊开口:“我家有亲戚就是商人,说过此事,他害怕传出来后被知道了,说他偷,人家就教了南京的百姓,应天府其他地方的百姓只能去帮忙干活。”

  其他三个官员跟着点头,没人提什么专利技术,就是别人的地方有,你学了,很容易过来找你麻烦,尤其在对方背景强大的情况下。

  “哦哦哦!”朱樉四兄弟都懂了。

  朱樉摇摇头:“误会了,教吧!快些个教……来不及了是吧?需要从头教,然后等着长出来,很多天呢!”

  里长这时接过话:“其实只要宣传一下,说下丘村放出来的技术随便学,不用咱们操心。”

  这回四个官员又点头,表示支持,对。

  “所以已经有人偷学了,但是不敢摆在明面上,偏偏弄个砍花的遮掩?”

  朱樉瞬间领悟,别人害怕,又觉得砍花种的少,时间长,不如自己偷摸在家里种。

  四个官员继续点头,不怕了,你都说让种了,别人偷偷种一下怎么了?

  “种吧!别的不会的自己去学,南京那里各种蘑菇的方法,竹荪也能种。

  下丘村已经不指望用这个赚钱了,不过竹荪与银耳人工栽培方法没放出来,需要出口。

  短时间内还是甭琢磨了,等大明多赚点钱的,百姓会了容易传到夷人耳朵种。”

  朱樉确实没生气,蘑菇也是菜,野生的有季节性,去采蘑菇耽误时间,别人采了卖又贵。

  能种就可以大量种植,然后价钱低廉,不用再去采了,除非非要吃某一种没人种的蘑菇,要么有空闲。

  树林旁边的都被人给采了,更深入的话需要承担一部分风险,比如野兽了、毒蛇了。

  刨除了季节性之后,人工种植的正好,猴头都能种呢!毛茸茸的。

  “殿下宅心仁厚,不,是关爱百姓。”

  典史关晁夸,估计他有认识人种香菇,偷摸的那种。

  “用不着这样,咱又不是小孩子,吃饭,明天咱就走,三弟那里得快些去。”

  朱樉摆了摆手,心里美着呢!

  “殿下,你带钱了吗?”主簿周钟一脸无奈之色开口,同僚看他呢!

  “作甚?钱不够用了?你阿胶和驴蹄的账拿出来,咱给你结了。”

  朱樉以为县里缺流动资金,解决一部分,之后卖驴肉干和招待商人吃驴肉就赚钱了。

  周钟摇摇头:“殿下,是你带宝钞了吗?咱们想换,大家让我说,百姓们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了。”

第898章 婚事好办造名片

  “换宝钞了,按照不同的钱来换,金银也给换,称重看成色,不要糊弄,咱们的眼睛毒着呢!”

  晚饭结束,百姓们排队换宝钞,灯光照耀下,有经验的金银工匠负责看成色。

  其他的铜钱也看,元朝的和其他之前自己封王的发行的,加上大明先前的通宝,百姓们都拿出来。

  稍微缺个碴的大铜钱,也按照原来的面值给宝钞。

  队伍里确实带宝钞了,很多,原本准备送到西安府的府城长安,在那里给百姓换。

  蓝田县的百姓提前把家里的钱拿出来了,那就在这换。

  朱樉、朱棡、朱棣三人申请的,路上买东西也是用的宝钞,那个是兑换完的,现在的是没兑换的。

  即,路上花的宝钞属于抵押发行,此刻的无抵押,换了才是抵押。

  理论上属于额外发行,先印出来,再拿到别的地方跟人家换,违规的。

  不过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要想不违规也简单,王府抵押给别人,别人拿出来东西放到下丘村。

  谁敢要亲王府?就当下丘村要了,现在东西收了,拿回去,反正都要开始信用货币了。

  对外的时候,还是得用金银,在市舶司放兑换的场所,外面来的商人把金银兑换成宝钞再消费,不允许他们离开市舶司划的范围。

  他们卖货也给他们宝钞,他们拿宝钞买东西回去,如果想要金银,多支付百分之十的手续费,换,带金银走吧!

  跟朱闻天时代曾经的外汇券……还不是,宝钞是大明统一,并不单独给夷人印,作用差不多。

  外汇券是因为外面的国家强,故此那来限制自己国民的,弱就如此,包括古董都要放在友谊商店里卖。

  所以之后说什么古董流失海外,要弄回来,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就嗤之以鼻。

  现在大明强,不需要额外对待,只限制夷人活动范围,市舶司划一大片地方盖好的房子,里面冲水马桶都有。

  今年还要给那里装上电灯,夏天有风扇,冬天有暖气,毕竟除了琼州府的振州,即三亚,冬天没有不冷的地方。

  福建、浙江、广州冷,海口都能冷,就三亚冬天穿大裤头,哪有什么四季,就一个季节。

  夷人享受了其他大明百姓享受不到的好待遇,花的钱也喜人。

  原来的房子住一晚上二十文就行,现在没有一贯你好意思?

  一人一贯,基础服务,要风扇加钱,要十二个时辰的洗澡水,加钱,要开水,加钱,要……加钱!加钱……

  还可以照相,跟猴子合个影不?

  蓝田县的百姓距离市舶司太过遥远,他们只想换宝钞,最爱换角钱,买卖东西方便。

  不值一文钱的东西,没有角钱的情况下不好买的,以前还要记账,一文钱能够买三个包子,只想买一个,记账。

  后来商人跑到这里,带着宝钞,数量不多,想换的话得加钱。

  当地百姓一听说秦王殿下又来了,赶紧找衙门商量,此刻开始换,不加钱,铜钱差一点的也按照原来的给换。

  “记得碰了钱之后,不要把手放到嘴里,点钱的时候不蘸唾沫,上面有……邪的东西,大家都摸。”

  一个负责给宝钞的秦王府人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个领宝钞的人说,他就是碰了钱不把手往脸上放,更不用说嘴了。

  “知道,叫病菌,过来教咱们识字的军士讲了,要勤洗手。

  咱们换宝钞是为了方便,种葱的人无所谓,咱们不种葱的,那一把小葱一文钱太贵了。一角钱拿一小把就够用了,还有卖糖果的,小糖块,一角钱一块,给孩子买了含嘴里。”

  换宝钞的百姓说着小面值宝钞的用途,市面上流通最多的就是角、一文、两文、五文、十文的宝钞。

  买豆腐买一块可以是一文钱,买腐乳买一块怎么算?角钱正好,一角一块。

  ……

  “憨憨,没有你的大明,我感觉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别人都去休息,里长到这边的楼里找憨憨,外面的灯光下,百姓依旧排队换宝钞。

  朱闻天在房间中煎烤驴肉,下酒吃,铁板的,他饭量大,越来越大,他总锻炼身体,很能吃的。

  他陪着其他亲王吃完,人家放筷子,他就放筷子,回来自己再吃。

  其实他不放筷子也行,谁能跟一个守村人计较?朱元璋都得哄着。

  里长就想啊!如果没有憨憨,不曾出这么多的主意,拿出一系列技术,大明绝对不是这样的。

  是憨憨在影响着整个大明,仔细一琢磨,所有人都在按照憨憨的想法在做事情,包括自己。

  “里长我给你煎个豆腐盒子,我看你没吃几口菜,驴肉馅的,这是新杀的驴,蓝田县收驴都收出名了。”

  朱闻天没回应里长的话,自己过来了,必然要改变的,很正常啊!

  现在吃的驴肉是新鲜的,并非肉干,用绞馅的机器绞一绞,装在豆腐里,就可以煎豆腐盒子了。

  不长时间,驴肉豆腐盒子煎好,朱闻天放在里长面前:“自己放调料,回去后,咱村子二十个男的就成亲了,女的安排安排,现在地位不同了。

上一篇:这仙,不能修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