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336章

作者:枫渡清江

  “他们不乐意也得乐意!”

  吕坤笑了笑,就道:“元辅在大明执政学堂组织我和金钱塘(金学曾)等受训官员,学习张太师所遗治国之学与探讨新礼时,我就意识到,真要让社稷长治久安,就是得尽可能地将士绅豪右们靠吸食小民才能富贵永享的这种方式,变成只能积极外拓积极增利的这种方式才行!”

  “而如何才能通过外拓增利?”

  “就是要用新礼治国!”

  “对内行仁政,对外推皇风!对内,得让民与民之间非因利而交;对外,不能只是让四夷宾服,得让其也能为天朝增加税赋。”

  李如松点头。

  大明的确已开始借着天灾开始转移人口,且向外转移人口,而以达到不因天灾出现大量人祸的目的。

  因为天灾的缘故,再加上天灾爱出现的地方又经常会是并不富庶的地方,所以在这个时候,遭受天灾的百姓生存线特别脆弱,也不会再有那么重的故乡情结,会愿意因为有新田和钱粮可领而迁居他方。

  这与风调雨顺时期的移民不同。

  风调雨顺时期,是朝廷官府强制移民,所以基本上百姓会被捆绑双手,或者要官吏士兵拿鞭子催逼,一路哭一路走。

  而现在。

  灾民百姓们是一个个在官兵组织下,很安静地跟着官兵们走,也不用被绑双手,只是会限制每人的饭食供应,以防拿了大量食物就跑,会定期点名,定期进行培训和健康检查与卫生处理,而达到能将这些流民顺利迁移走的目的。

  “还是朝廷好啊!”

  “这旱灾一来,财主老爷家只愿意借贷,唯朝廷官府直接给吃粮食,还要去给我们这些没地的流亡佃户分田。”

  “如此一来,我连我女儿都不用卖了!”

  因今年春凤翔府大饥而流亡到银川驿的李三树就在领到自己的粮食和住票后,对自己妻子何氏说了起来。

  说后,他还摸了摸自己女儿的小脑袋,把自己女儿小娥头上的草标拔了去。

  小娥捡起了自己的草标,抬头看着李三树:“爹,你不卖了我吗?”

  何氏笑道:“你爹不卖你了!”

  小娥欢喜地在原地跳跃了起来:“爹爹不卖我了耶!”

  李三树见此也不由得咧嘴笑了。

  而彼时。

  一正准备过来买人的大户家奴,见此不由得跺脚叹气:

  “好不容易在驿站遇到个插草标的女孩,又不卖了!”

  “这让我怎么向老爷交待,如今这朝廷是多不缺钱,象征性的赈济几天就行了,怎么这都赈济一个月了,还在赈济!”

  “我从河东这么远的地方过来买人容易吗?!”

  “要不是现在人难买,谁愿意跑这么远!”

第462章 流民东渡

  如今的汉人的确很难被买为奴。

  因为朝廷已经开始在礼法上把百姓真正的当人。

  所以,朝廷开始主动解决灾民重建家业和人多地少的问题,而不是再靠士绅解决,即靠士绅通过收买奴仆奴婢的方式,来吸纳灾民,缓和人多地少带来的矛盾。

  第一批从受灾地区迁出来的灾民,已经在定海登上了去东瀛的船只。

  到如今的万历十四年,原倭国九州松浦半岛已成为大明东瀛教化区五年。

  故而,从长崎、平户到定海的贸易航线已更为繁忙。

  基本上,大明水师已很熟悉这条航线的气象情况和地理情况,从这里去东瀛自然也不再算是什么冒险的事。

  甚至可以说,这一段海域已经是大明内海,从这里去东瀛已经可以算是内贸航线。

  但对于第一次出海的高自嘉而言,在摇摇晃晃的船上度过七日还是很战战兢兢的。

  他还是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一不小心就跟着整个大船倾覆进海里,更担心去的地方并没有那么好。

  不过,让高自嘉安心的是,船上的官员每天都会给他们这些愿意去东瀛移居的百姓,发一笔银元和配有蔬菜、动物内脏、米饭等为主要材料做成的食物。

  发的银元就是他们这些百姓的安家银。

  只是,朝廷为了让这些迁居去东瀛的百姓能每天都期盼有银元发,进而减少对移居东瀛的焦虑之感,才会把安家银分批发,每日只发一点,直到七天到达东瀛后,才一次性发完。

  另外,蔬菜和内脏主要是避免败血症和夜盲症。

  虽然大明朝廷这样做,只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移居东瀛,增加当地汉人数量,进而加快汉化,增加税收,才给这些坐船迁居去东瀛的百姓这么好的待遇,但对高自嘉这些迁居东瀛的百姓而言,这的确让他们体会到了朝廷的温暖,而都没有怎么闹事,即便有因为晕船而吐得很厉害的,也没有埋怨什么。

  何况。

  这些迁移去东瀛的百姓本就多是无地无粮下一步不是饿死就是投大户为奴或者卖儿鬻女的受灾流民。

  所以,在如今朝廷这么善待他们的情况下,晕船什么的苦、远离家乡的苦,对他们而言也就算不上是什么了。

  高自嘉唯一有些受不了的是朝廷在卫生上的规矩要求多。

  首先,代表朝廷的船上官员会要求他们不能喝生水,必须喝船上烧过的水,而且必须每过两日就要洗一次澡洗一遍头,还说是天子下旨要求的,以尽大可能阻止细菌被带到新地方,造成大规模疫情出现。

  自朱翊钧让李时珍通过他让内廷制造的显微镜看见微生物后,大明医学界就已开始有了细菌这一概念。

  另外。

  在大明在东瀛开始驻军且支持民间去倭国贸易后,就有越来越多的汉人开始深入倭国腹地经商,而也果然出现了汉人在倭国一些腹地带来疫情造成大量倭人减员的情况,而印证了天子所言天朝上国之民去蛮夷未开化之地推行王化,会使当地夷民难以承受这份福气而折寿的观点。

  当然,朱翊钧是为不让更多倭人因为对外来病菌的恐慌而排斥汉人,所以才编了这么个观点。

  实际上的原因其实就是汉人所处的中原文明更为发达,接触的人多,接触的环境也更多,自然接触的病菌也更多。

  所以几千年来已不知道融合与改进了多少基因,对许多病菌也早已免疫。

  而不像许多倭国腹地的倭人,因为可能祖祖辈辈世代都是在一个封闭的岛屿上,病菌种类单一,基因库也不丰富,所以对抗新病菌的能力弱,也就往往会造成汉人去倭国会让倭人出现新的大规模传染病,而倭人来汉地则不会对汉人造成大规模传染病。

  原因还是因为汉人的文明更高级,基因更丰富,能适应的病菌种类更多。

  这跟历史上,西方殖民者去美洲后,造成印第安人大量减少,和西方殖民者带去大量在亚欧大陆上已经被亚欧大陆上的人免疫的病菌,结果造成大量印第安人因疾病大量瘐毙的原因有关一样。

  按理。

  朱翊钧是不用考虑病菌对倭人造成的影响的。

  但有时候谁也不知道在中土已经弱化的病菌在到了新环境后,会不会获得培养自己的新温床,而开始大规模进化为很烈性的新型病菌进而反噬汉人。

  所以,朱翊钧还是会严格要求汉人自己要做好卫生防疫管理。

  从离开定海七日后,高自嘉和与他一起同行的汉人百姓们总算在大明朝廷的组织下,到达了东瀛长崎。

  而高自嘉扯了扯自己身上用沸水煮过的棉衣,拿着水师刚发给他用来自卫的雁翎刀,呼吸了一口来自东瀛陆地上的凉风,且看了一眼陆地上结棚而居的人群后就不由得笑了起来。

  在海上漂泊了七日,总算是看见了陆地和新的人类,高自嘉对此还是感到很开心的。

  如今从定海到东瀛长崎,已经算不上是出大明国,对于常在这两地来往的大明水师和水手而言,到达这里算不得什么新奇,所以,水师的官兵们倒是很淡定,不像高自嘉这些百姓一样一见到陆地就个个满脸奋然。

  在高自嘉由官兵带着往长崎城走来时,许多蓬头垢面的倭人乞丐朝他们涌了过来,一个个跪在路边,捧着破碗,向这些大明官兵和百姓磕头哀求。

  高自嘉有些忍不住地摸了摸荷包,想施舍一些,因为他看见这些倭人就有些想到了自己去年从凤翔府讨饭到延安府的日子。

  不过,高自嘉已经没有钱了。

  主要是因为,运他们的船上官员,不仅仅给他们发银子,还赚他们的银子!

  这些官员会在船上卖各类好吃的,会请人在上面说书,甚至还会让雇倭女在上面卖身。

  虽然高自嘉这些百姓领的安家银不多,但架不住领安家银的百姓人多,这些船上官员薄利多销后,也能赚不少,尤其是因为倭女本就廉价,所以哪怕对这些移民收很低的价也能有赚。

  总之,也不知是谁开了先河在船上做生意,反正许多百姓会因为欲望上把持不住,把安家银还没领完就花完了。

  高自嘉倒不是因为照顾倭女的生意花没了钱,贪吃的他实在是没抵住船上售卖的各种来自南都的美食,而导致他现在荷包里没剩下多少钱,也就一时想行善都拿不出来。

  “滚开!”

  倒是领他们的水师武官直接驱赶起这些倭人来,没有发善心,且对高自嘉等百姓说:

  “不用理会,他们都是未开化倭奴!”

  “你们是上国之民,与他们不一样!”

  “而且他们还都是一些懒散不肯去采矿下力的懒散倭奴,所以行善也不必行在他们身上,他们要是抢,就用下船时发给你们的刀把他们砍了!”

  “按教化区条例,你们杀了未开化的倭奴,不问刑,只是不能虐杀,因为虐杀的话,会罚一笔很重的款!”

第463章 海外分田

  在水师官兵的驱赶下,蜂拥而来的倭人乞丐们不得不散了开去。

  但他们当中,还是有人被一些汉人移民施舍了一些钱。

  毕竟许多汉人移民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除了被招安的外,大多数是宁饿到卖儿鬻女的地步也不造反的人,所以善意仁心还是有的,也就会难免忍不住要施舍一二。

  要不然,这些倭人乞丐也不会见到汉人移民出现就扑过来。

  很明显经验告诉他们,汉人大多很善良,会给他们施舍银钱。

  人口密度比大明更大的倭国本地倭人,本来就生存竞争就比汉人的生产竞争更激烈,所以相较而言,汉人的确更温良善意些,也就会有不少汉人百姓会主动施舍。

  不过,随着这名水师武官这么一说,高自嘉也顿时把着雁翎刀直起腰来,而有一种自己的确比这些倭奴更高贵的感觉来。

  高自嘉跟着水师官兵进入了长崎城中,然后他就看见这长崎城完全就和中土的汉人城镇没区别,许多叫卖声也是喊的汉音。

  叫卖声以汉音为主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在长崎的主要日常消费群体其实不是倭人,而是来这里的驻军汉人及其家属,和来这里经商的汉人及其家属,以及迁移来这里耕作的汉民。

  倭人大多因为干着最低贱的活,加上人口多内卷严重,收入也最低,所以消费能力有限。

  再加上,大明朝廷有意在这里推广大明官话。

  因而,叫卖声也就主要还是以汉音为主。

  高自嘉没多久就被分了一块在大明东瀛布政司元敬府的十亩上等良田。

  元敬府原是倭国九州佐贺郡的地盘,后来因其藩主锅岛直茂参与对抗大明征讨倭国之战,造成佐贺郡被大明占领,而以示对龙造寺的惩罚。

  而之所以取名元敬府,则是因为朱翊钧为鼓励更多汉人将来能积极往外拓展,所以特地将此地地名改为以戚继光字的方式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