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坐望敬亭
《上帝保佑美国》上市的前两个月,被国内的众多亲米派骂的狗血淋头,要不是动用不了行政力量封杀林为民,这群人早把林为民除之而后快了。
现在铺天盖地的骂声刚刚消停没了几天,陈涌这个国内文学评论界的“顶流”突然表态,给林为民大唱赞歌,甚至说出了“距离大师最近的那个人”这样赤裸裸的赞美之言,这顿时激怒了刚脱离战斗状态的亲米派们。
这两个月以来,他们将林为民诋毁的体无完肤,现在你说林为民是距离大师最近的那个人,岂不是说我们一群人有眼无珠?
短短几天时间里,战火再起,这回亲米派们不光是骂林为民,连陈涌这个评论家也没放过。
出版三个月之后,还能在国内文学界掀起如此腥风血雨,连林为民都不知道自己是应该为《上帝保佑美国》这部新高兴还是悲哀。
就在国内文学界因为林为民的和陈涌的评论文章而陷入唇枪舌剑的笔墨官司之时,《北京青年报》的最新一期突然全文转载了美国的《新闻周刊》上的一篇专访。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媒体和刊物多有转载国外各类新闻的习惯,但《北京青年报》很少转载外国新闻,这次转载《新闻周刊》的文章,略显突兀。
但只有看过这一期的读者才会知道,《北京青年报》这次的转载完全是抓住了最近文学界的新闻热点,因为他们所转载的专访文章正是《新闻周刊》对林为民的采访。
《北京青年报》跟《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国家级媒体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北京周围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文章转载之后没两天的功夫,便迅速在北京周围几省造成热议。
之后又有其他省份陆续转载,短短一周多时间里,《新闻周刊》对林为民的专访文章便传遍了国内大江南北,引起了无数文化界、文学界人士以及读者们的瞩目。
《新闻周刊》在国内的名声不算响亮,比不上《时代周刊》,但架不住这年头的媒体都有给读者科普的习惯啊,读者们一看。
呦,竟然是不逊于《时代周刊》的三大周刊,这个专访的含金量肯定不低。
虽然林为民之前已经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了,但那次国内没怎么宣传,而且为国争光这种事,读者们是绝对不会嫌多的。
除了登上《新闻周刊》这件事本身,更让大家关注的还是专访的内容。
文章中第一个引发文学界和读者关注的就是《上帝保佑美国》的销量,林为民这样一个中国作家写的美国政治讽刺,竟然在美国国内一个月卖出了70万册,这个数字惊掉了无数国人的下巴。
以前大家光知道林为民的在国外卖得好、受欢迎、得奖多,但却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这一次,《新闻周刊》用精确的数字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林为民”这个名字在美国文学界的影响力。
根据文章的表述,《上帝保佑美国》单月销量70万册,即便是在美国,这也是极为罕见的数字,而且在第一个月结束之后,第二个月的销量依旧高企不下,看样子绝非是一阵风而已。
按照这个速度卖下去,只怕两三年时间就能轻松突破千万册销量了吧?
所有人一想到这个数字便感到一种压迫感,在文学界,能够突破千万册的,无一不是被奉为经典的作品。
《上帝保佑美国》是林为民的最新,中国人崇古抑今,同为中国人,在看这部的时候,也难免会因为是自己人的关系而产生几分轻视。
尤其是对那些亲米派来说,这部的诸多内容更是大逆不道。
可是,在各地报纸转载自《新闻周刊》的这篇专访文章里,林为民写把美国政府骂了个体无完肤,竟然还很受美国人的欢迎?
持中间立场的国人们对这部并没有什么负面印象,他们因为在美国所受到的欢迎高兴不已。
而国内的亲米派们却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这样一部将美国底裤都快掀开了的,怎么会这么受美国人的欢迎呢?竟然还会有美国的重量级时政杂志不远万里来采访林为民?
单月70万册,这可绝不仅仅只是某一个特定阶层的喜好所能产生的销量,必然是赢得了普罗大众的欢心,才有可能创造的成绩。
这群人思前想后,绞尽脑汁,最后只能把这种现象归结为:美国的舆论环境宽松,美国人民心态开放。
没错,一定是这样的。
各地媒体对《新闻周刊》的文章转载,迅速引起了国内文学界和读者群体的关注,最初转载文章的《北京青年报》受益最大,销量直接来了个三级跳,最近几期报纸销量轻松实现了50%的增幅,报社内部欣喜若狂。
李向阳如今已经升任《北京青年报》副主编,《新闻周刊》的专访正是他主张刊发的,见到这次的操作取得如此令人欣喜的成绩,他自诩抓住了流量密码,坚定了今后一定要多多转载国内作家、作品国外报道和评价的念头。
不光如此,他还特地给林为民打了个电话。
“为民啊,这回你可得谢谢我……”
当熟悉的套路被人用在自己身上时,林为民一时间有点恍惚。
不过好在他反应快,一句话就把李向阳给怼回去了,“你给人家转载费用了吗?”
“不聊这个,不聊这个。”
李向阳尴尬的岔开话题,又询问起林为民在国外的销售和评价,林为民警惕道:“你问这些干嘛?”
“随便聊聊嘛,你这个大作家,时不时的就为国争光一下,我们多了解了解这些国外的情况,可以更好的向国人介绍啊!”
“这些东西我平时也不关注,也就是一些我本人接受的采访能知道。剩下的,你问我,和你自己搜集也没什么区别。”
李向阳闻言略感遗憾,第一手资料看来是搞不到了,又跟林为民聊了一会儿,他挂断了电话。
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他灵机一动,林为民人在国内,对于国外对他作品的评价和反馈,当然不如国外来的快,他完全可以找国外的人来提供信息嘛。
李向阳的目光下意识的盯在了一群人的身上——留学生。
雇佣外国人,费用太高。这些年国内的留学风潮愈演愈烈,中国留学生遍布西方发达国家,找几个关心文学的中国留学生,编辑部给他们提供一笔信息咨询费或者是稿费,他们则提供国外对于中国作家和作品的评价和报道,双方互惠互利。
想到这个主意,李向阳兴奋不已。
……
第793章 比肩乔治·奥威尔
纽约,唐人街,老旧的公寓楼。
程丹青挂断了来自国内朋友的电话,内心带着几分疑问,脸上表现出几分茫然。
“丹青,国内找你什么事啊?”黎全武问道。
今天又是纽约的留学生圈子聚会的日子,大家齐聚一堂,又少了几个老面孔,多了几个新人。
“《北京青年报》找我。”
《北京青年报》名气不低,来美国留学的都是国内知名高校的学生,很多人都是在北京上的学,大家对于这个名字当然不陌生。
“找你约稿?”
前些年国内的一些刊物流行找在国外留学的留学生写些游记之类的文章,很受国内读者的欢迎,王晓波曾经就写过一些这类文章。
程丹青迟疑道:“我也说不好。”
“说不好?什么意思?”黎全武问道。
其他人也是一脸好奇。
程丹青回道:“他们让我帮着搜集一下林为民的在美国的评价和报道,要是有国内其他作家、作品的,他们也要。”
听到这话,众人也露出了跟程丹青相似的表情。
黎全武思索片刻,问道:“他们是要转载这些文章?”
“应该是吧。”
“他们转载这些文章干什么?”
“你问的这不是废话吗?当然是让国人看看外国人对于这些作家和作品的评价了!”
“搞这种东西,还不如多转载一些国外的最新作品。”
“这个伱就不懂了吧?《花城》以前就经常会转载一些外国文学的信息,但转载外国人对国内作家和作品的反馈,肯定更能吸引国人的注意力啊!”
“是这样吗?”
“当然。”
在众人聊天的时候,程丹青走到公寓客厅的角落,那里堆着很多杂志,他翻找着此前看过的里面关于林为民和他作品的各种报道以及评论。
他万万没想到,这些堆着吃灰的刊物竟然还会有这样的妙用。
程丹青早些年与国内的联系还算密切,但最近这几年联系的频率越发稀疏了。
究其原因,除了来美国时间太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自身混的不如意的原因。
以前刚来美国的时候,他还能跟国内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写信吹吹美国的见闻,可时间长了,总说这些东西,不说别人,连他自己都感到没意思。
而且以前他来美国时间不长,没混出什么名堂大家也可以理解,可这都多少年了,他还是这样,联系的时候人家要是问起这个问题,多尴尬啊!
程丹青翻看着那些杂志其中有不少都是关于林为民的报道和评论。
他跟林为民的结识全是偶然,交情也不深,但程丹青对林为民观感极好。
86年他在纽约遇到林为民的时候,林为民在美国还没什么名气,如今已经匆匆十年过去了,林为民如今在美国的名气与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但程丹青始终认为他跟林为民是一类人。
这个同类人,指的是才华,绝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因为这种惺惺相惜,让程丹青对美国媒体上发表的各种林为民的报道和评论都格外的关注。
他数着挑出来的那些报刊杂志,这么多年不知不觉间已经有这么多的美国报刊杂志报道过林为民了。
这才叫有国际地位的大作家啊,程丹青心中感叹了一句。
等沙龙结束之后,他来到书桌前,先是翻译起一份最近关于《上帝保佑美国》的评论文章。
这份评论文章足足花了他一天多时间,程丹青翻译完成后起身休息了片刻,又拿起翻译稿看了看,觉得不太满意,想要修改修改。
修改到半路,他却停下了笔,总觉得差点意思。
这么干,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他决定换个思路。
思忖片刻,他提笔在纸上写下一行标题,程丹青决定把他和林为民相识的经历写下来。
《北京青年报》转载自《新闻周刊》的林为民专访文章,在短时间内传遍国内文学界和读者群体,让国内文学界和文学界关于林为民和《上帝保佑美国》的激烈争辩在短时间内陷入了失衡。
面对美国爸爸的突然背刺,之前叫嚣不断的亲米派集体失声,一场有来有往的大争论竟然有结束的虎头蛇尾之嫌。
好在这些人反应迅速,又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
——如果没有美国开放的社会风气和人文环境,林为民的《上帝保佑美国》不可能创造如此出色的成绩——《美国的开放成就了》,《文汇报》1995年12月8日刊。
不得不说,亲米派找的角度很刁钻,他们的这种论调还真就有不少读者认可,一下子竟然有将原本倾斜的舆论天平扳回来的趋势。
可就在这群人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北京青年报》再度刊发了两篇文章。
一篇文章是旅米画家程丹青所写的《作家与画家的纽约初相遇》,讲述了作者程丹青与作家林为民的相识经历,文章文笔细腻,描述了两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在异国他乡的相识相知,惺惺相惜,让不少读者阅读过后不由得心生羡慕与憧憬。
另一篇文章则是一篇译文,原文来自于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大西洋月刊》,文章名为《从看美国皿煮政治的得失》。
译文开头,详细的介绍了作者的来历。
哈罗德·布鲁姆,1930年7月11日出生于纽约,“耶鲁学派”评论家、文学理论家。1951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1955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布鲁姆曾执教耶鲁大学、纽约大学等知名高校,出版过多部文学评论著作,与德·曼、哈特曼和米勒并称耶鲁四大评论家。
《从看美国皿煮政治的得失》一文篇幅颇长,仅译文字数就超过1万5千字。以评论文章的篇幅来说,可谓雄文,哈罗德·布鲁姆作为美国知名文学评论家,以如此篇幅来评论林为民和他的作品,这件事本身已经就已经证明了林为民的影响力。
更何况哈罗德·布鲁姆在文章中对林为民这个作者和给予了高度评价,让众多读者看完这篇舶来的评论文章之后,只感觉到通体舒畅,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