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73章

作者:随轻风去

“你说得对!”冯县丞突然站了起来,“事不宜迟,本官现在就去看看,你去通知礼房、工房、县仓、县库,马上出发去勘察忠烈故居!”

如今大老爷县尊岁数大了,只爱收钱不爱揽权管事,县衙事务基本靠二老爷处理。冯县丞一声令下,几处胥役就惊动起来。

然后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出了县衙,往东而去。一路有行人看到了,稍加打听便知道,这是新青天冯老爷奔着忠烈去了。

到了青溪边上,领路的秦德威远远就望见,自家院落门前簇拥着许多人,人数不亚于自己这边!

秦德威大吃一惊,不知家里又发生了什么,连忙三步并作两步,飞奔着朝家门口过去。

走得近些,发现家门口这些人,竟然也都是衙门吏役!秦德威登时又停住了脚步,等待后面冯县丞跟上。

冯县丞下了轿子,走过来皱着眉头问道:“什么情况?”

秦德威也迷惑的摇了摇头,“在下也不知道。”

正在这时,对面人群分开,突然闪出一位官员,正六品!对着冯县丞拱拱手道:“来者江宁冯左堂否?本官上元县!”

这个介绍别看简单,但最过硬,也就真正的知县正印官才敢用“某某县”来代称。冯老爷这样的就算理事,也绝不敢说自己就是江宁县。

上元县,就是南京城另一个县,与江宁县一南一北划城而治。自称上元县的人,当然就是上元知县了。

冯县丞也回个礼问道:“齐大人到此何来?”

齐知县叹道:“近日闻说此地有忠烈故居,本官特来祭奠并勘察。”

秦德威无语,看看齐知县的嗅觉,人家这才叫真正的官僚。再看看自家的冯老爷,还得靠自己提醒,结果就慢了别人一步。

竟然是来抢买卖的,冯老爷大怒,质问道:“那也是我江宁县的事情,与你上元县何干!”

突然上元县县衙那边跑出几个人,抬着布袋,然后从布袋里撒着石灰粉出来,在宅子前面的巷道一直到青溪岸边,划了一道白线。

上元县齐大人傲然而立,指着白线,霸气无匹的说:“江宁县衙之人,过线者死!”

冯县丞瞬间怒气满格,眼看就要化身战神!

却又见对方有小吏举着一张大地图,对冯县丞叫道:“对面的冯老爷听好了,小的们仔细勘察过县界,这道白线就是两县县界,忠烈故居这边乃是在上元县境内!”

噗!冯县丞的战神状态瞬间被破,还产生了有点眩晕的后遗症。

连秦德威也愕然无语……

说起来,上元县和江宁县一般都是沿着街道划界的。比如著名的三山大街,同时也是一道县界,街北就是上元县,街南就是江宁县。

当然一般情况下,大家也不会太在意县界问题,都在一个城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了打官司、科举考试、交税之外,一般也不会在意你到底是上元县的还是江宁县的。

大体上县界从西向东一直是笔直的,就是到了青溪边太平坊这里,可能由于青溪地形原因,稍微偏转了一点,然后忠烈故居门前的巷道就成了地图上的县界……

造成的后果就是,连秦德威本人都下意识觉得宅子还在江宁县,但实际上宅子已经在上元县县界内了。

上元齐知县继续霸气的说:“朝廷有令,地方官守土有责,无令不许出县界,冯左堂你敢过来否!”

江宁冯县丞琢磨着,如果人站在白线这边,拿着水火棍去打白线另一边的齐知县,算不算出县界?

第一百二十三章 蝴蝶效应

思前想后,冯县丞决定先听取幕僚秦德威的意见。说起来也奇怪,向来喜欢指手画脚、教人做事的秦幕席居然没出声,特别反常。

左顾右看,却发现秦德威在旁边不远处,隔着白线,正与对面上元县小吏热火朝天的聊起神龛样式应该怎么设计……

冯县丞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宅子目前应该算是秦德威的,无论哪个县出钱帮他修缮,似乎对秦德威没实际区别?

冯县丞黑着脸,走到秦德威身边,提醒道:“秦小先生啊,本官记得,你的户籍是登录在江宁县的啊。”

秦德威目前户口本登记地址还是叔父家……

对面上元齐知县也走了过来,针锋相对的说:“这位便是小学生秦德威?虽然暂时变不了户籍,但可以暂时登记寄籍在上元县,本官可以一力担保、特事特办!”

然后又加了一句暗示:“考试也是可以在寄籍地考的啊。”

秦德威下意识就比较了一下,在江宁县考县试,还得掏八十两银子买过,但换到上元县的话,听一把手知县这意思就是承诺保过?

当然寄籍考试这种事很敏感,想想后世对高考移民的敏感性就知道了,但江宁县和上元县两县之间倒是没这么敏感。

冯县丞脸更黑了,二把手的弱势就这样显现出来了,他根本拿不出对应筹码。

但秦德威很清醒,八十两银子实惠和一千五百两银子债务相比,那根本没法比啊!

于是立刻对冯县丞表忠心说:“二老爷放心!在下生是江宁县的人,死是江宁县的鬼!”

想起自己要当南城御史的野望,冯县丞抬杠道:“若本官不在江宁县了呢?”

秦德威:“……”

冯县丞又跳回主题:“别管是人是鬼,本官现在不想听这些,只要你出主意!”

秦德威只得献计说:“白线上元县那边没有空地了,但江宁县这边还有空余地方,二老爷可以向朝廷申请建个褒忠牌坊,效果没差多少!”

冯县丞皱眉,感觉还是不太够。

秦德威又再献计说:“听说杨忠烈祠庙在南边城外聚宝山下,那边也是江宁县县境内,二老爷大可做主把祠庙移到这里!”

冯县丞无语,这个主意……

南城外聚宝山下是忠烈杨邦乂墓地所在,所以当初祠庙也就修在那里了。好端端的把整个祭祀祠庙移到东北这里,闲得没事干了?折腾不折腾?

于是秦德威就想撒手不管了:“二老爷又想要政绩工程,又不想折腾,那智慧如在下,也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了。”

“也行吧。”冯县丞忽然点头说:“南城聚宝山下人烟不多,忠烈祠建在那里太偏了,无法更好的教化人心。

正好城中新考证出了忠烈故居,又有本地义士被本官教化感染,愿意捐献出土地新造褒忠祠,此乃大善之举也!

更何况此地靠近贡院府学,正可训导士心,本官理当从之。”

秦德威:“……”

所谓被冯县丞感化的、愿意捐献出土地新造褒忠祠的本地义士是谁啊?

某小学生现在拥有的地皮很奇葩,宅子在上元县境内,但隔壁园子却在江宁县境内。

冯县丞斜视幕僚:“那么大园子某人也修不起,又几乎是白得来的,估计很多人都嫉妒啊,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分一小块地方捐做褒忠祠,换一个义士美名不好吗?”

小幕僚很慈祥欣慰的看着冯县丞,就像是老师傅看关门小弟子长大成人一样。

冯县丞很敏感的问:“你这又是什么眼神?”

小幕僚答道:“没什么,就是受了二老爷感化,比较激动。而且在下建议,可以加上文信公啊,这个和南京也有些关系,还都是前宋忠烈。”

文信公,文天祥也。

既然有了新想法,冯县丞也就不想在这里与齐知县对峙了。咱江宁县经济发达,就是比上元县有钱,你也就能修缮故居,老子直接在对面造祠庙!

临走前,冯县丞隔着白线对齐知县放了狠话:“走着瞧!”

让齐知县顿时惊疑不定,为抢个忠烈故居至于如此吗?

南京官场传闻,冯恩为了当御史已经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条棍棒打遍南城二十八坊,莫非任命就要下来了?

要是真让冯恩这厮当了御史,以后天天盯着自己监察怎么办?

此后两县便互不干扰,上元县把秦德威宅院门庭都修缮了一下。在影壁那里加上了神龛,还帮着在后院水池子边修了个纪念亭,齐知县亲手题字。

江宁县便开始筹备牌坊和祠庙,先准备着材料,但需要朝廷走程序下旨表彰才能正式开始。

上元县不是不想跟江宁县抢新祠庙,但上元县这边都是民居,思想觉悟太低,不愿意当义士捐地方,拆迁麻烦事太大,也就作罢了。

时间渐渐进入五月,天气炎热起来。期间又有王怜卿打发了人到秦德威家里,将当初签的欠债文书送了回来,债务一笔勾销。

钱铺也开始筹办,前期工作大都还是顾娘子负责。

又到三八日,县丞私人幕席秦德威去了县衙县丞厅上班。

他正和冯县丞说话时,忽然门子来报,吏部有个主事老爷派了人来传话!

冯县丞和秦德威对视一眼,脸上齐齐出现喜色!算算时间,也该差不多了!

吏部主事派私人传话,肯定是正式任命已经下到南京吏部,一切都板上钉钉了,然后那位主事老爷故意卖好,赶着时间先通气来的!

御史老爷都要当了,还搞什么县衙公务啊!冯老爷哪还有心情继续被教做事,连忙将人请了进来。

果然,那人见面后就道喜:“恭喜冯老爷云腾万里!”

冯恩开怀大笑,秦德威仿佛养成游戏打通关,同样开心。

“荣升六品江宁正堂!”那人紧接着就说。

冯县丞:“……”

秦德威:“……”

说好的转型为御史言官呢?怎么还升了一品当知县正堂老父母了?

冯县丞有点茫然:“这是更好了还是不好?”

御史言官对很多基层官员来说,是一个清流情结。

秦德威叹道:“至少对在下更好,明年能省下八十块两银子啊,如果冯老爷再大胆点,比如点个案首,在下还能继续省钱。”

按照潜规则,县案首在府试也是必保过的……

冯县丞突然指责秦德威:“你到底靠谱不靠谱啊!”

按原本历史轨迹,冯老爷应该就是御史啊……秦德威也很苦恼,终于感受到,历史开始被自己蝴蝶效应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江宁县新时代

秦幕僚百思不得其解,按道理说,夏大腿安排冯老爷转型御史很简单。

连官升一品、佐贰变正堂这样似乎更高难度的事情都能做到,怎么就不能满足一下冯老爷的清流情结?

冯县丞本来做好心理准备走人了,结果还要继续在江宁县判案子,以后就是从左堂换到正中间大堂了,所以还得捡起县衙公务接着干。

正好这时候邸报送到了,秦德威拿起来扫了几眼,便看到一条重要信息。

“四月,吏科都给事中夏言推荐佥都御史李如圭为延绥巡抚。廷议又提名夏言接任佥都御史,御史熊爵上书,弹劾夏言推荐李如圭,乃为自己升迁。

上谕,斥责熊爵,另升夏言为侍读学士,御前讲经、备顾问,仍兼吏科都给事中。”

秦德威看完,久久无语,递给冯老爷,帮自己辩解说:“不是在下算计不靠谱,实在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天上风云变幻,小子我也管不了!”

冯老爷接过邸报,看了几眼,也是无奈笑了几声。谁能想到,在这节骨眼上,碰巧夏大腿居然也在做动作。

大致可以解读为,夏言想升都察院佥都御史,运作半天,然后被政敌狙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