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707章

作者:随轻风去

按照套路,难道不应该是徐世安巧舌如簧的鼓吹美化秦德威吗?

然后在自己口才的频频诘问下,徐世安则会左支右绌,破绽百出,最终被自己拿捏住吗?

可是在现实里,就徐千户刚才“述职”的这些玩意,根本不可能采用啊!

关于秦德威的叙职,朝廷要形成书面总结评语,并进奏给皇帝御览的。

如果采用了徐世安这些话并写到总结评语里,那别人只会以为,这是他夏言故意陷害秦德威!

而且陷害手法不加遮掩的很拙劣,跟糊弄傻子一样!简直就是为了党争突破下限,脸都不要了。

而嘉靖皇帝看到这样的总结评语后,会不会以为,夏首辅把他这个皇上当傻子对待?

夏言不知该如何是好,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中。

徐世安等得不耐烦,主动询问说:“首辅老大人还有话要问否?”

夏言咬牙切齿的说:“没了!”

徐世安宛如卸下了千斤重担,告辞说:“那我的公事都办完了,过几日就回南方了!他日与首辅老大人有缘再见!”

夏言忍无可忍,对值守的锦衣卫官校喝道:“先将徐世安拿下来!等我向皇上奏请处置他!”

徐世安大怒,这是不讲武德!便开嘲讽道:“夏首辅嘴上说不过我,就想靠动手来找补?”

夏言气炸了,直接放狠话说:“随你如何说,今日若让你囫囵着出去,我这首辅就让给你做!”

等向皇上奏请过,一定要打这个小垃圾一百杖!

正在此刻,不知何时站在门外的太监,突然高声道:“皇上口诏:宣南京留守右卫千户徐世安觐见!”

夏言:“……”

众人突然记起,最开始那锦衣卫官介绍说,是秦太监命他在此看押徐千户的。

秦太监这样的大佬怎么会亲自搭理徐千户这样的杂鱼?回想起来,应该就是为了安排觐见的事情!

太监带着徐世安就要走人,还是完好无损囫囵着走的。

徐世安走到门口时,忽然扭头对众人说:“算了算了,我也不要当首辅了。打赌的事情作罢,首辅就还给夏老大人继续当吧!”

夏首辅一时间头晕目眩,身形有点不稳,旁边的严阁老连忙走近一步,伸手扶住了夏首辅。

但夏首辅却甩开了严阁老,冷声道:“令郎还没有回京?仍在秦德威那里做事?”

严阁老心里十分苦涩,还要怎么装,才能再次让夏言轻视自己?

当初秦德威强行让严世蕃加入幕府时,他以为这是绑架人质。

后来严世蕃被强迫开始做事时,他以为这是秦德威故意拖严世蕃一起下水干脏活。

现在才明确,严世蕃居然真的可以用来离间他严嵩和其他大臣的关系,而且还很有愚蠢的大臣相信!

被大佬们一起看成二逼的徐千户挥挥衣袖,离开了东朝房,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来到朝堂。

众人面面相觑过后,也就三三两两的往外走了。

经过今天这场廷议,夏首辅强势归来的形象算是破灭了。

大家看出来了,夏首辅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强,有点色厉内荏的样子。

证据很明显,徐千户可能是秦中堂手里最垃圾的一个秦党,但夏首辅连徐千户都打不过……

所以是不是要烧首辅的热灶,还是要三思而行。最起码也要等到秦德威回到朝廷后,看看情况再做打算。

说到秦德威秦中堂,回来后真有可能兼职兵部尚书。

虽然这样做有点破例,但是任何破例放在秦中堂身上,似乎都不是问题。

就算从公心来说,又有谁比北打胡虏、南剿倭寇、积累首级超过一万三千的秦中堂,更适合当兵部尚书?

胡虏逐渐势大,即便是皇帝,也想睡个安稳觉啊!

不过这次兵部尚书人选,秦中堂理论上还有个竞争对手,那就是还没有被批准致仕的三边总督刘天和。

想到这里时,众人突然就发现了,这事还没完呢,本来准备致仕的老帅臣刘天和就在京师!

来京准备陛辞的刘天和刘总督没有住在朝廷官方的驿馆里,而是住进了湖广会馆。

按道理说,这样做违反了纪律,是犯错误的,但刘总督都要辞官了,根本不在乎这些了。也没有御史吃饱撑着,去管这种闲事。

俗话说的好,人走茶凉,像刘总督这样马上就要彻底退休的人,在京师政坛自然就是个边缘人物了。

所以刘总督住在会馆里就很清净,除了个别同乡好友,没什么人来打扰他。

但就在今天,刘总督悠哉游哉的练习书法时,忽然收到了同乡大学士张璧的一封书信,纸上只有四个字,风紧扯呼!

还没等刘天和琢磨出这是什么意思,会馆的管事忽然就来造访了,手里还捧着七八张名帖。

“刘老爷!方才忽然有很多人给你送名帖!有要来拜访的,有设宴邀请你的!”

这管事也是很懵的,实在搞不懂,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刘总督,为何突然就炙手可热了起来。

按照京师官场的套路,应该是有刘总督要高升的风声了。但他却又看不出来,刘总督身上哪点有高升的可能?

第九百三十章 是不是天赐良机

刘天和号松石,资历很老,乃是正德三年的进士,比张潮张老师还要早。而且能力也很强,事业心也不缺。

就是此人在朝中没有太过硬的人脉,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西北边镇打转,在甘肃、陕西、三边干了一遍,就是没有在京师刷过存在。

但刘天和还是凭借过硬的功绩,一直做到了三边总督,还把官衔加到了兵部尚书。

在秦德威的丰州大捷之前,嘉靖朝督抚对北虏作战的斩首记录应该就是属于刘天和的,曾经创下过斩首四百多的战功。

在历史上,刘天和还有个孙子叫刘守有,比爷爷还要出名。

这孙子在万历朝的后张居正时期,干到了正一品左都督、太子太傅、锦衣卫都指挥使掌卫事、缇骑总巡捕。

此时此刻,看着手里的七八份名帖,刘天和只要不是老年痴呆就能猜得出来,朝廷肯定发生了什么自己还不知道的变故。

虽然刘老大人即将致仕,已经无欲无求,但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

随后他便对长随吩咐道:“你去找人打听!”

大人物都要讲究一个镇静,哪能亲自慌慌忙忙的到处探风,一点体面都没了。

一个时辰后,这长随就回来了,对自家老爷禀报道:“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刘老大人亲临一线久了,是个很接地气的人,长随又是个跟随二十多年的老人,也敢和自家老爷说笑。

刘天和便笑骂道:“你这刁才,倒是学会卖关子了!好消息是什么?”

长随答道:“好消息就是,今日朝廷诸公廷推兵部正堂官,老爷你被列为备选,奏报给天子了。”

大明以京师为贵,但凡是督抚回京任职都是为升迁。

刘天和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就愣住了。

在边镇熬了这许多年,心态早就磨平,已经对入朝完全不抱希望了,突然听到这样消息还是很震惊的。

今天这又是什么情况?铁树开花了?临到致仕反而更上一层楼?

他要有这种人脉,何至于在西北干了二十年?还是说,自己多年任劳任怨,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一瞬间,这个老帅想到了很多,无数过往画面不停闪现。

寒窗青灯下的苦读,考场上的奋笔疾书,第一次站在边墙上的踌躇满志,第一次临阵指挥杀敌……

心情突然就激荡了起来,站在长随面前的刘老大人不知不觉走神了。

“老爷?老爷?”长随连忙又轻轻唤了几声,让刘老大人回过神来。

然后他不敢继续卖关子了,万一弄出个大起大落心情,让老爷挂了就亏大了。

所以就赶紧说:“坏消息就是,备选不只老爷你一人,另一个是督师东南的秦中堂。”

刘天和:“……”

踏马的就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坐堂兵部尚书怎会平白无故的送给自己!

他总算明白,张璧让自己“风紧扯呼”是什么意思了!

秦中堂是什么人,大明官场上谁不知道?

再看看那七八张名帖,刘天和还明白了,这七八个人大概并不是一路人。

里面肯定既有想劝自己退让的,也有想劝自己不要放弃的。

“依小的看来,还是别趟浑水了,还是早点抽身走人吧!”长随很诚恳的建议说。

刘天和却狡黠的笑了笑,“为什么要早点抽身走人?难道那秦德威还能吃了我不成?”

老长随忍不住又提醒说:“老爷这是有人想利用你啊!”

“那我也不能白让人利用了,也可以反过来利用别人!”刘老大人很有点逆向思维精神。

长随很奇怪的问:“那老爷你想干什么?”

刘天和捻着白胡子,若有所思的说:“你说,如果我让幼子去拜礼部的张尚书为师,他会不会答应?或者换成户部的王尚书?”

长随惊道:“那四爷岂不就成了秦中堂的师弟了?”

“所以这是天赐良机啊。”刘天和说,“平时还没有理由呢!”

还没等刘天和再说什么,会馆的管事又领了个人过来。

刘天和对此十分不满,即便自己即将致仕,就不要排场了?怎能不经禀报,就随便直接带人到自己面前?

但被带过来的人马上就自我介绍道:“晚辈吴舂,奉首辅之命,邀请老大人赴宴!”

刘天和心里暗暗吃惊,不动声色的问道:“你与夏阁老是什么关系?”

吴舂就如实答道:“乃是翁婿也!”

刘天和便知道,按照礼节不去不行了。夏言以首辅之尊打发了女婿来请人,无论是谁也要应邀的。

通过夏首辅急急忙忙又势在必得请人的情况,聪明人基本都能猜出点真相了。

如果夏首辅没点特殊想法,会有这样表现吗?

随后刘天和就跟着夏首辅的女婿吴春走了,并直接来到了夏府。

而且是公然进去的,完全不避人了,估计也是故意想让外人看到的。

然后刘天和又在夏府外书房等了一会儿,夏首辅才下了直,从宫里回到家中,坐在了刘天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