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591章

作者:随轻风去

效果很好,这句话成功引起了秦德威的注意和怒目而视。

但这里终究不是说话的地方,秦太监又低声说:“去院子里说话!”

可是秦德威反而转过头去,似乎并不想与秦太监换地方密谈。

秦太监只能又补充了一句:“你小腹靠近根部的地方有颗痣!”

秦德威:“……”

如此隐秘部位的隐秘信息,秦太监又是怎么知道的?

随即又一想,说不定自己在教坊司胡同游乐时,被哪个姐儿注意到并记下了,然后又被东厂密探获知!

“你们东厂不要太过分了!”秦德威忍不住警告说,“在下不需要再认一个父亲!”

连那地方长着痣都要打听到,简直就是变态啊,难道这秦太监想认自己自己这个同姓当义子?

但这是不可能的,他秦德威作为顶级清流,怎么可能认太监当义父!而且也不需要这种义父来搏前程!

秦太监气得牙痒痒:“还有更过分的,到院子里去说话再告诉你!”

秦德威犹豫了一下,就向外面走去:“那就听听你还要说什么!”

来到殿前庭院中间,秦太监让所有人散到周边去,保证没有人在旁边听着,然后才小声对秦德威质问道:

“皇上将来可能出现的状况,会导致朝政有什么相应变化,然后又怎么影响到你,你究竟有没有仔细考虑过?”

秦德威还在睡眠时,被叫起后脑子不清醒的状态下,就收到了宫里出事的消息。

然后他就急匆匆的赶时间来到西苑,凭借本能行事,确实没有对政治后果进行详细推演。

见秦德威稍稍迟疑,秦太监便继续说:“第一种情况,就是皇上醒了过来。

那么后果就是一切照旧,与从前没有任何变化。”

第一种状况显然不是重点,秦太监一笔带过后,又迅速说:“第二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皇上驾崩!

那么接下来就是东宫太子继位,称为大明新天子。而这位新天子只不过是个幼童,必须要有人辅政。

到了那时,方皇后变成了方太后,成为宫中最尊贵的人物,将会与大臣共同辅佐新天子!

对你最有利的局面莫过于此!你本来在中枢文渊阁,天然就是辅政大臣之一;其次,你在詹事府任过职,与新天子有师生名分!

最重要的是,方皇后与你都是江宁县人,真正的同乡!

据我观察,方皇后不像是个有主意的人,如果她变成了方太后,肯定下意识的要寻找亲近人为依靠,你这个同乡大臣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总而言之,第二种状况对你而言,堪称天时地利人和齐全了,利大于弊!”

秦德威愕然,今早事起仓促,没时间多想细想,真没想到方皇后可能会变成方太后的事情。

猛然听秦太监这么分析,顿时感受到了巨大的诱惑。

难怪秦太监之前问自己,要不要趁着“窗口期”,一起做点事情?

秦德威暂时抵制住了诱惑,很理智的说:“我还想听听第三种状况。”

秦太监忽然冷笑了几声:“第三种状况,就是皇上昏迷不醒!

对你而言,这是最不利的状况!也是你应该极力避免出现的情况!”

秦德威反问道:“皇上正在昏迷,那又能怎样?难道有人还能趁此机会,把我从朝堂驱逐了不成?”

秦太监怜悯的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皇上昏迷却又没有驾崩,那就只能出现太子监国的局面。

刚才也说,太子年幼需要辅佐,而除了群臣之外,就是由太后辅佐教导了。”

见秦德威还是无动于衷,秦太监喝问道:“到了那时候,辅导监国太子的太后是谁?”

“太后还能是谁,不就是……”

秦德威刚想理直气壮的回答出来时,突然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如果嘉靖皇帝昏迷不醒,那就是还活着;只要皇帝还活着,那方皇后就永远是方皇后!只要嘉靖皇帝不死,方皇后就不可能变成方太后!

所以太后只能是皇帝的母辈,而现如今在宫里,还真就有一个健在的太后!

那就是孝宗皇帝的正宫、正德皇帝的亲妈、嘉靖皇帝强迫尊为皇伯母的慈庆宫张太后!

雾草!秦德威终于狠狠的吃了一惊!先前听到宫变消息时,都没如此震惊!

是他想得草率了,本以为宫变提前一年就是提前一年了而已,没什么本质区别。

但却忽略了,今年冷宫里还有一个“张太后”存在!

从伦理上来说,只要嘉靖皇帝的性命还在,哪怕是昏迷不醒,那唯一的太后就只能是张太后!

只要有太后存在,皇后就不可能比太后优先级别高!

抚育和教导监国太子的人,就只能是太后!从没听说过皇后出面辅佐的!

秦太监见秦德威愣了一会儿,这才明知故问的又问了一遍:“现在你想明白了?”

秦德威能不明白吗?他和张太后那个张家的“友好”关系,基本上路人皆知了。

还关在天牢里的张延龄,就是张太后的亲哥哥!张家被抄家,就是秦德威帮嘉靖皇帝找的借口!

所以说,嘉靖皇帝半死不活,对秦德威而言是极端不利的状况。

但秦德威当前最大疑团还不是这个,他疑惑的看着秦太监,“你为何如此推心置腹?”

他一直在提防秦太监挖坑,但若是挖坑,就不会给自己如此详细的推演和分析。

秦太监简单直白的答道:“因为我是你亲爹!”

秦德威没有直接驳斥或者反讽,虽然还是不信,但真有点迷茫了,推心置腹到如此地步,不是亲爹也胜似亲爹了啊。

第八百一十六章 你也疯了?

见秦德威对于“亲爹”两字完全没有“激动”,秦太监就没有继续讨论是不是亲爹的问题。

只能暗骂一声,这些文官比当太监的还不念亲情!

反正已经通过这个话题拉近了关系,某方面目的达到了,秦太监又抬头看了看太阳高度,催促道:

“想必很快就要有其他大臣和内臣抵达,你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考虑了。到底要如何去办,现在就是你最后的选择机会了。

而且你不是正在大力推进革弊兴利么?我可以断定,假如皇上健在,初期皇上尝到甜头后,或许会大力支持你。

但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你做事会越来越难,皇上对你的支持也会越来越小。如果运气不好,最终肯定还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假如新天子以冲龄践位,那是另一番景象了。从太后到皇上都依赖你时,你想改革弊政就更容易,这也是你施展政见和心中抱负的最好机遇。”

双方都很明白,对政治人物来说,有的时候政治抱负和政治利益比认爹还重要,能真正达成政治共识比认爹还管用。

“不用考虑了!我不赞同动手!”秦德威斩钉截铁的说。

秦太监意味深长的说:“怎么,还是因为你不相信我?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过,我为什么敢在你面前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还不是因为我有把握让你不会追究这些话,我能让你对那些大逆不道的话置若罔闻!”

虽然没有再次明言,但这几句话透露出的内涵无非就是“我就是你爹,所以我什么都敢说”。

秦德威没有纠缠秦太监总是想当自己爹的问题,开口道:“首先,这是一个或许有过许多过错,但却对我还算不错的人,甚至在别人眼里对我有殊遇恩德的人!

我下不了手,我承认过不了自己心里这关,人终究不同于毫无廉耻的禽兽!采用这种暗害手段达到目的,太过于下作!”

刚才一直鼓动秦德威的秦太监不知可否,继续听着。

秦德威又说:“其次,你口口声声说这是我的好机会,但万物皆有正反和利弊,难道你就想不到事情的另一面?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先前宫里很多人都知道皇上还有口气,但如果我抵达宫里后,皇上立刻就驾崩了,别人会怎么想?

尤其是现在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人,权力对等的就是责任,这种情况下皇上驾崩了,别人又怎么想?

你能想到,皇帝驾崩后我受益很大,别人就想不到?朝廷里有的是聪明人,甚至会主动帮我扣黑锅,将我与皇上驾崩关联起来!

如果我背上了弑君嫌疑,长远来看,对个人处境和名声是极大的坏处,随时会成为掀翻我的由头。

史书上这样的人,又有几个能得以善终?没有一手遮天的权力,改朝换代的决心,就不要背上这种骂名!”

秦德威还有些原因没有说出来,作为一个穿越者,虽然知道随着时间推移,原本历史会变得越来越面目全非,就算大势走向也被蝴蝶效应所改变。

但是,秦德威仍然希望这些改变来的尽可能晚些,习惯了对先知先觉的依赖,对于不能确定的未来总是有一些小小的恐惧。

在这时候亲手干掉嘉靖皇帝,就等于是亲手彻底修改了历史走向。虽然短期内似乎很占便宜,但很大一部分的先知先觉优势都将失去。

一个人哪有那么容易克服心中对未来不明确的恐惧,去做一件违背自己道德感的事情?

稳住,别浪!

听完秦德威的话,秦太监忽然变了脸色,不再是刚才冷硬的态度,反而给秦德威点了个赞:

“甚好,我很欣慰!我本来也担心你急功近利,利令智昏的不择手段,但看来你并不是那样的人。”

秦德威:“……”

秦太监叹道:“虽然我真是你爹,但在这样时候,这样场合里,我也不能轻易的相信你!故而以虎狼言语探而已。”

秦德威不予置评,还是那句话,秦太监每说的一个字都不能轻易相信。

谁知道秦太监刚才说的到底是真心话,还是见机不妙就改口假称是试探?

谁知道秦太监是不是从哪打听到了消息,通过冒充亲爹来获取好处?

他只讽刺说:“自以为是的小聪明阴谋从来不是长久之计,或许你们太监习惯了不择手段的阴私行事,但终究不是正道!我认为,做人想要什么东西,就堂堂正正的去取!”

你堂堂正正?秦太监略感错愕,是什么精神能支持你秦德威说出这些话的?你们文官是靠脸皮来升职的吗?

秦德威又补充说:“我向来所依靠的,自然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从来不屑于使用暗杀之类下三滥的伎俩!”

秦太监叹道:“你想明白了就好,选择是你做出来的,无论你选择哪条道路,我都会支持你。

那你最后打算怎么做?做好事不留名,便如锦衣夜行。你这番对皇上的忠心,如果不被别人知道,那不就白白好心了吗?”

“一切顺其自然!做人但求对得起天地,对得起内心!”秦德威答道。

但最后这句话说得太过于漂亮,甚至有点假大空的意思,又让秦太监起了点疑心。

他总觉得秦德威有什么情况瞒着自己,所以下意识的说起假大空套话!

这让秦太监感到很不爽,秦德威居然还有藏着掖着,居然还防着自己。

他便又说了句:“不管你信不信,你回家后可以向令堂确认,你亲生父亲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