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541章

作者:随轻风去

“昨晚翟阁老之子带着银票,来拜访属下了,属下也不知如何是好,还请中堂示下。”

一是说明翟阁老已经急了,二是明说自己收钱了。

秦德威没管方佑收钱的事情,只是毫不犹豫的答道:“肯定应当尽快去颁诰,不然就是懈怠延误了!

可惜今日还另有大事,再等我得了空,就去翟阁老家里颁诰!你先记下来,记得提醒我!”

听在方舍人耳朵里,只觉得秦中堂口中的“大事”和“小事”太玄学了。

另有大事的意思,就是说送首辅诰命是小事?很想知道,今天还有什么大事,能比任命一个首辅还大。

此后秦中堂将文渊阁和军机处的文牍都浏览过后,拣紧要的处置完毕后,便起身就往外走,并对方舍人吩咐道:“去西城的刑部!”

方舍人:“……”

中堂大人昨日不是刚去过刑部吗,怎得今日又要去窜访?而且比任命首辅更大的事情,就是窜访刑部?

为了中堂大人的名声,方佑觉得自己必须要忠言逆耳一次了。

他拦住了秦德威的去路,暗示说:“中堂连续两日突然造访刑部,看在别人眼里,只怕要惹得中外非议了,毕竟人言可畏啊!”

刑部尚书毛伯温是夏言遗留的党羽,你秦德威天天去刑部找毛伯温,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此招摇,就不怕被别人说闲话吗?

秦德威只淡淡说了句:“本中堂行事但求问心无愧,什么时候畏惧过人言?”

方佑无话可说,明眼人都看得出,你秦中堂找毛伯温是为了什么,不是拉拢就是威逼利诱,目的还不是为了扩大势力,哪来的问心无愧?

而且拉帮结伙这种事情虽然常见,但说到底也属于潜规则,哪能做得太明显?

但方舍人又不能硬拦着,劝不动也就只能尽职尽责的跟随着了。

秦德威出了长安右门,上马西去,不多久便又来到刑部大门外。

今日的秦中堂比昨日更加嚣张,连马都没下,直接骑着马就往大门里走。

刑部里设有天牢重地,所以刑部大门看守是十分严密的,当即就有书吏和官军一起拦住了秦德威。

秦中堂毫不客气的举起了马鞭,劈头盖脸的就对阻拦他的人们抽下去。

秦德威昨天刚来过,看守大门的这些人谁不认识?此刻见鞭子抽了过来,也只能纷纷躲闪。

有书吏躲得远远的,对秦德威叫道:“刑部重地,不得擅闯!请秦中堂下马说话!”

坐在马上的秦德威大喝道:“我要见毛大人,叫你们毛大人出来!”

跟在后面当随从的方舍人痛苦的捂住了脸,秦中堂今天简直横行霸道的不堪入目。

换成别人敢这样闯刑部,早被当成劫天牢的罪犯,当场送人头了!

难道是昨天诸事不顺,然后今天又听到郭勋被举荐重新当京营总兵官的传言,所以急躁了起来,气性很大?

即便作为秦中堂自己人,方舍人也认为,做人不能这样飞扬跋扈啊!

不多时,有书吏从里面返回大门,对秦德威叫道:“大司寇说了,今日不见秦中堂了!”

这个答复完全在众人预料之中,就凭秦中堂在大门的跋扈无礼、欺人太甚的样子,但凡还要点脸的,也不会接见秦德威。

秦德威又隔空抽了一鞭子,喝道:“你再去禀报,我找毛大人有公务,他胆敢不见?”

在场的别人就不懂了,想拉帮结伙,哪有这样霸王硬上弓的?真要有公务,就不是这种胡乱拿人撒气的模样了!

但想归想,却都是敢怒不敢言,没人出来喝止秦德威。

正在这时候,忽然又有人来到刑部大门,很仗义的叫道:“秦中堂太失礼了,有伤朝廷体面!放下你的鞭子!”

众人循声望去,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认出了这是严阁老的独子严世蕃。没别的原因,特征太明显了。

原来严世蕃今天来到刑部,还是冲着毛伯温来的。

昨天赵文华过来拉拢毛伯温,效果不大,所以今天严世蕃就亲自过来游说。

却没想到,秦德威竟然在刑部大门这里嚣张跋扈,至于秦德威来干什么的,以己度人,肯定也为了毛伯温。

严世蕃又想道,如果能把秦德威气走了,今天不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秦德威也很意外,来趟刑部还能遇到严世蕃,算不算意外之喜?但面上冷哼一声道:“我找毛伯温有公务,与你何干?”

严世蕃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我大明公务运转与历代不同,更多的是靠文牍流转,登门面对面会商的事情极其少有。所以你来找大司寇,又能有什么紧要公务?”

严世蕃这个说法倒是没错,如果评选历朝历代公文数量,大明绝对前三。

大明从朝廷到地方官府,都极其依赖于公文流转来进行治理,不同衙门之间面对面会商的场景很少。

比如说,知县拜访知府并当面商谈公务这样的事情,在大明官场上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像秦德威这样屡屡公然窜访其他衙门的,少之又少,所以才会被方舍人担心“人言可畏”。

被严世蕃怼回来的秦德威咬牙切齿,蛮横的说:“无论如何,与你严世蕃也没有关系!就凭你严世蕃,还敢在这里故意阻拦我不成?”

大门里外,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严世蕃环顾四周,感觉是个不错的刷声望机会。

于是严世蕃就正义凛然的答道:“天下人事情天下人管!你秦德威在此跋扈无礼,动手鞭挞他人,我自然看不过去!纵然你贵为中堂,我严世蕃也无所畏惧!”

秦中堂顺手举起鞭子就打,严世蕃不躲不避,就用肩膀硬生生的挨了秦中堂一鞭子。

连秦中堂本人都愣住了,你严世蕃居然不躲?

严世蕃捂住肩膀上火辣辣的伤痕,高声斥责说:“暴秦无道!滥伤无辜!光天化日之下,胆敢行凶!”

挨一下算是苦肉计了,坐实秦德威行凶的证据,这波不亏!

秦德威仿佛根本就没有听严世蕃说什么,毫无波动的说:“既然你不躲,那就多抽几下!”

说着他真又举起了鞭子,狠狠对着严世蕃抽过去,而严世蕃还是不躲不闪的硬挨了一下。

但秦中堂真不会客气,再一次高高举起了鞭子,这把严世蕃吓了一跳!

雾草!这姓秦的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真会没完没了的当众打人!完全不顾及影响的好坏了!

挨一下不亏,但要是连续挨打,最后被打死就亏大了!

随即严世蕃一个箭步,冲到了自己仆役的身后,对秦德威叫道:“放下你的鞭子!”

跟随秦德威的方舍人暗暗叹息,这下无法收场了!更别说如果传了出去,那秦德威的路人缘就败光了!

秦德威打不着严世蕃,就没兴趣继续呆在刑部大门了,调转马头,转身就走。

严世蕃却对心腹随从喜道:“从今天可以看出,秦德威现在得意忘形,自视甚高,已经不足为虑了!”

随从们无语,挨了两鞭子还这么高兴的人,今天可算是见到了。

第七百六十五章 武臣的传承

从刑部离开后,秦德威又去了军器局,这也不令人奇怪,毕竟秦中堂喜好火器也不是秘密。

在军器局,秦中堂的威信还是挺高的。毕竟以状元之身,与工匠同进同出的人,数遍历史几千年可能也就这一个。

再从军器局出来,秦中堂就回家了,忙碌的一天暂时结束。

从昨晚去通政司,一直到现在已经过了九个时辰,除了早晨打盹补觉外,一刻也不得闲,这就是权臣的悲哀。

在回去路上,秦中堂本人一如常态,就是跟在后面的方舍人唉声叹气,总有一种要完的感觉。

自古以来,骄横跋扈到不加遮掩不知收敛的权臣,除了篡位的那些,又有几个善终的?

方舍人已经想好了,如果自己从文渊阁被开除,出去以后就学一门手艺,或者去崇文门附近摆写字摊,卖字为生。

秦中堂到了家门口,又看见张灯结彩,各种灯火不要钱一样的挂起来。然后门房张三迎上来,又是行礼又道喜。

秦老爷问过后,才知道徐贤妻有喜了,心里不由得也松了口气,在家里充当播种工具人的日子总算过去了。

来到后院正堂,只见母亲周氏也过来了坐在正中,徐妙璇坐在旁边,其余姬妾如同众星捧月的围在四周。

秦德威进去后说了几句话,又嫌太吵闹便出来了。

正好遇到徐妙璟携带妻儿登门来道贺,秦德威就和徐妙璟去了书房说话。

徐妙璟主动告诉秦德威说:“段朝用一个弟子喜好眠花宿柳,我们趁机逮住了他,拷打过后,他都招供了。”

秦德威吩咐说:“下一步如何办,听秦太监的就是。如果能牵连到陆炳,对你的前途大有裨益。”

锦衣卫年轻一代的指挥级别官员里,最令人瞩目的两个人就是徐妙璟和陆炳。

一个是身具火场救驾之功,一个是皇帝的奶兄弟。如果嘉靖皇帝健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的锦衣卫掌卫事官必定从这两人里出。

而陆炳近日也很繁忙,但也算是忙着并快乐着,事业上大展拳脚的感觉令人着迷。

今日他与武定侯郭勋碰头,为了表示尊敬,陆炳亲自来到武定侯府邸拜访。

自从陆炳帮助郭勋免罪后,可能是为了投桃报李,也可能郭勋年纪大了要为子孙着想,近期郭侯爷一直给年轻的陆炳充当智囊。

毕竟郭侯爷当年纵横朝堂十七八年,成为嘉靖皇帝宠信的“第一武臣”,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比如在锦衣卫框架下,“另起炉灶”组建“缇骑”的思路,就是郭勋向陆炳提议的。因陆炳的特殊身份,可以稍稍逾越做一点别人不能做的事情。

这些指点让经验短缺的陆炳受益良多,于是陆炳就更信服郭勋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被郭勋视为“第一武臣”的传承。

陆炳坐定后,就对郭勋说:“我找到了一处合适地方,京城里有个荒废的庆寿寺,可以用来改为缇骑营地。”

郭勋叹道:“即便是自己找到了地方,肯定还要与兵部打嘴仗。”

当初陆炳向兵部索要营地供缇骑使用,兵部不肯给——这事王廷相曾对秦德威说过。

所以陆炳才会自己去找地方,但无论如何,自建兵营在程序上也绕不过兵部。

自觉意气风发的陆炳很霸气的说:“管它兵部如何想,先把营地建起来再说!锦衣卫亲军的事情,本就不该兵部管!”

郭勋又提醒说:“无论如何,组建缇骑要尽可能快速,不要给别人太多反应时间。规模可以不用太大,但是要讲究一个快,先把架子搭起来。”

陆炳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感慨道:“如果想从各省招募勇士,那就快不了,只能先从京师招募一部分了。

然后再分赴各省,这个过程实在很麻烦,没个一年半载的完成不了。”

以当今的通讯条件和交通条件,同时在几个省招新并搞垂直体系建设,当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陆炳目前也就敢想想北方几个邻近省份,绝对不敢想到遥远的南方。

郭勋就说:“即便麻烦也要做,你若想在厂卫体系里突破原有桎梏并脱颖而出,就必须要独立掌控一股势力,并且做出特色。

这是有诸多成功先例的,例如当年汪直于东厂、锦衣卫之外,又另组西厂和沉浸于边功。”

陆炳又请教道:“布局于各省,又能做出什么特色?即便多查破几个地方愚夫愚妇的案子,也算不得多大的事情。”

郭勋本不想说那么直白,但见陆炳这一窍不开,就无奈的明说出来:

“你也知道,陛下喜好祥瑞,就可以在各省大量寻找祥瑞奏报;陛下热衷修炼,可以穷搜道家古书典籍供奉给陛下;陛下沉迷丹药,同样可以在各地搜刮珍稀药材进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