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414章

作者:随轻风去

而且众人都感到,对夏首辅来说,秦德威势力已经是“尾大不掉”到不可或缺了。如果夏言是权臣,那秦德威就是权臣里的权臣。

王廷相从刑部尚书改任了心心念念的兵部尚书,那么刑部尚书位置又空缺了出来。

嘉靖皇帝可能是想早早结束朝会,还是没有广泛征询意见的想法,只对大学士们说:“尔等阁臣继续举荐。”

首辅夏言不说话,刚才他已经“举荐”了一个兵部尚书,如果再举荐刑部尚书,就显得很“贪权”了,可能会引起皇帝猜疑。

于是严嵩又出列说:“毛伯温南征有功,久无实任,可补刑部尚书。”

这个道理倒是没错,嘉靖皇帝就采纳了说:“可!”

如此以来,今日最重要的人事变动就完成了,六部尚书位置变动了两个。

秦德威对严阁老的表现有些意外,只能说严嵩也不愧是严嵩,这种突发状况下,还能想尽办法捞回一点便宜。

其实秦德威刚才有心上去捣乱,但皇帝只询问了内阁大学士意见,别人都没法插嘴,他秦德威也只能憋着了。

嘉靖皇帝这种“懒政”,别人都以为只是今天特例,但却让秦德威产生了一点危机感。

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苗头了,只怕以后大学士的份量会越来越重,必须要在内阁有所布局了。

现在内阁里面严嵩是对头,而夏言太骄傲又不肯当工具人,那就只有……

接下来朝会又讨论南巡事务,首先按照惯例,如果皇帝出京,皇太子必定留在京师监国。

纵然当今皇太子只是个三岁幼童,但储君就是储君,监国的名分是跑不掉的。

随即要敲定负总责的留守大臣,嘉靖皇帝在三个大学士之间扫了几眼,就指定顾鼎臣为留守大臣,辅佐皇太子。

并下旨,顺天府及大兴、宛平二县、五城御史及兵马司、皇城各门守门官军俱听顾鼎臣指挥。

至于首辅夏言和大学士严嵩,都跟随嘉靖皇帝南下。

另外按照惯例,皇帝出京,一般六部尚书都要跟着,保证行在仍然是大明的政治中枢。

至于其他高级大臣,都要看情况安排,谁去谁不去都要经过定夺。

秦德威作为翰林院第三把手兼詹事府第三把手,享受准侍郎待遇,自然也具有被安排的资格。

秦德威看了看留守大学士顾鼎臣,忽然主动奏道:“臣秦德威蒙陛下殊恩,授与东宫显职,朝夕慎恭,愿留京辅赞储政,使陛下心安于行!”

这让众人很意外,都没想到秦德威这个宠臣居然主动申请留京。

秦德威当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大学士里顾鼎臣留守,自己如果留京可以与顾鼎臣拉拉关系。

主要是顾鼎臣为人温和柔媚,具有上好的工具人属性,如果能发展为当前内阁代言人很不错。

这个设想还是非常具备可行性的,顾鼎臣是苏州昆山的,他秦德威是南京的,好歹都是南直隶人。

而且他秦德威与苏州士人关系一向不错,跟文征明啊、王世贞他爹啊都是老朋友了,结交顾鼎臣具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另外秦德威真不愿意跟着出京,这次南巡筹备仓促,路上屡屡出事,沿途供应也不太好。

总而言之,一路上实在太辛苦了,还容易被嘉靖皇帝迁怒当出气筒。

至于从行宫大火里救出嘉靖皇帝的大功,秦德威只想说那是玩命,水火无情,万一出点差错会死人的!

秦德威对嘉靖皇帝奏完后,却见顾鼎臣慌慌张张的出列奏道:“秦德威学识广博,通晓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更适合伴驾南巡!”

秦德威有点生气的望向顾鼎臣,你这什么意思?小爷我好心留下陪你,你就这样态度?

可顾鼎臣完全没感受到善意,他只觉得害怕,如果秦德威留京,京城里谁说了算?出了问题责任算是谁的?

还没等秦德威说些什么,夏首辅和严阁老突然也都奏道:“秦德威不宜留京!”

三个大学士齐齐阻止秦德威留京,强迫秦德威伴驾南巡,这种空前统一的态度,让其余众人惊愕不已。

阁老们也有自己的担忧,皇帝、首辅、六部尚书都离京的话,在京师朝廷高层基本就空了。

谁敢把秦德威放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一个不小心被秦德威抄了后路怎么办?

尤其严阁老,他担心自己从湖广回来后,变成一名失独老人。

第六百二十五章 南巡之前(上)

秦德威主动请求留京,最后也没有成功,被众望所归的安排进了南巡队伍。

安排完文武大臣,嘉靖皇帝又下诏,让神霄保国宣教高士陶仲文随行。

众人听到这里,也都揣摩出来了,陶仲文这真是准国师待遇了,要准备接国师邵元节的班了。

但仍然有炮灰官员进奏,推荐著名方士段朝用,这估计是代表某个大佬放风试探的。

秦德威已经从好几个人口里听到“段朝用”这个名字了,看来此人最近一直在竭力游说朝中官员,寻找投机幸进的机会。

不过嘉靖皇帝并没有改变初衷,仍然用陶仲文伴驾南巡,对此秦德威乐见其成。

如果真要争议起来,秦德威也毫无畏惧。

只要说一句“陶仲文是湖广人士”,估计嘉靖皇帝心中天平还是会向着陶仲文。

到此南巡事务也就大体议定,今天朝会就散了。

群臣走到殿外时,詹事府詹事陆深不知为何,摆了点老资格对秦德威说:“秦板桥你何至于如此狠辣?”

有些人可能不明白内情,但陆深认为自己是懂真相的人,他知道曾铣谋求辽东巡抚的事情,也知道张瓒作梗的事情。

在陆詹事眼里,秦德威就因为父亲仕途被阻碍,就毫不犹豫的设下圈套,直接彻底废掉一个兵部尚书,这未免也太跋扈狠绝了。

秦德威厉声叱道:“张瓒公然卖官鬻爵,非行贿不得为将帅,至今数年,边事已然大为败坏!

故而此乃乱臣贼子也,人人得而诛之,詹事你竟然还同情张瓒?”

陆深被秦德威顶的无话可说,拂袖而去。

而秦德威打发掉倚老卖老的陆深后,想找顾鼎臣说几句话。

但大学士办公所在的文渊阁就在文华殿对面,顾鼎臣已经脚步匆匆的走过去了。

内阁中枢重地,外人不得擅入,秦德威只能用幽怨的眼神,望向顾大学士的背影。

二月十二宣布二月十六出发,这种事也只有嘉靖能干得出来,整个京城顿时就忙乱了起来。

至于秦德威这样“清流”,主要准备就是整理自己的私人行李,挑选两个仆役随从。其它不用操心,或者说操心了也没用。

先把家里人都安抚了一遍,首先让曾后爹稳住,南巡期间仔细看家护院,安心守住大后方。

等南巡回来后,王廷相差不多也彻底接管兵部了,就举荐曾后爹当辽东巡抚去。

然后秦德威就离家前往显灵宫,到了就看见徐妙璟正在前院兜圈子。

“姐夫!”徐妙璟大喜的叫了一声,连忙迎上来说:“南巡在即,我还要守在这里?”

这次南巡,要带一百二十名锦衣卫官,对于庞大的锦衣卫队伍来说,实属僧多粥少,能去真就是业界地位的象征了。

徐妙璟本来在名单上,但如果被强迫守在显灵宫,那就只能被别人顶替了。

不能参与南巡,那在锦衣卫这样特殊衙门里就脸上无光,以后在锦衣卫里也别想抬头做人了。

秦德威对着徐妙璟拍了一巴掌,恨铁不成钢的说:“让你办点事,到现在都办不好!要你何用?”

姐夫到底让自己办什么事,几年前的徐妙璟可能猜不出来,但现在那还有不明白的?

不就是想来个亲上加亲,彻底绑死陶家吗?

徐妙璟感觉自己活成了一个“王婆”,唉声叹气的问:“定要如此着急的么?”

秦德威答道:“天子已经下诏,让陶道长代替邵国师伴驾南巡!你说我能不着急吗?肯定是你不够用心!”

徐妙璟连忙叫苦道:“凭姐夫你的本事,几年都没搞定,但却要让我几日内办成,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秦德威克制住了再拍一巴掌的冲动,“那是因为有些手段不适合我来使用,所以才需要你这个厂卫小人!谁想到你悟性如此之差,到现在都没把办法悟出来!”

徐妙璟便赌气说:“你行你上啊。”

最讨厌这种瞎哔哔的上司了,只知道下达困难任务,也给不出解决方案。

秦德威却胸有成竹的说:“你只要熟悉了基本背景,很容易就找到方向!”

然后就继续分析道:“当初仅仅只是传出邵国师推荐陶道长的消息,就有很多人跑过来烧冷灶,才迫使陶道长躲到了邵真人府。

如今算是尘埃落定,陶道长顶替已经病入膏肓的邵国师陪伴皇上南巡,只要不出差错,以后必定会代替邵国师。

在这样情况下,以前那些自认烧过冷灶的人,会不会再跑过来示好?从心态上来说,肯定是要跑这么一趟的。”

“为什么?”徐妙璟不懂就问,反正问姐夫不丢人。

秦德威笑道:“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冷灶都烧过了,这时候如果不来,岂不就相当于前功尽弃?

对于那些精明算计的人来说,绝对咽不下气吃这个亏。

而且距离南巡只有三天左右时间,他们这些人肯定迫不及待的卡着这段时间来加强示好。”

徐妙璟感觉姐夫预测可能很准,然后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但毫无卵用,反问道:“然后呢?”

秦德威真的恨铁不成钢了:“然后赶紧让你的妻子偷偷去见陶道长,问清楚都有哪些人来烧过冷灶,这些人近日很可能还会再来!”

徐妙璟还是不明白,直接问道:“姐夫你到底要做什么?”

秦德威指挥说:“接下来就要从来访名单里,挑一个人品最差的,让小仙姑亲眼看看什么叫人间丑恶!然后她烦不胜烦了,我请她回家的机会不就来了?”

徐妙璟:“……”

难怪秦德威都双学士了,自己还只是个跑腿打杂的,自己做人是不是太厚道了?

秦德威催促道:“懂了就快去做,别耽误时间!”

徐妙璟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连忙又道:“其实开始把守显灵宫时,这个来访名单我早就掌握了,有司礼监掌印张佐、严阁老家的严世蕃……”

秦德威迅速叫停:“可以了!不用继续往下说了,如果要挑个人品最差的,这个严世蕃绝对不做他想!

不过难度也大,不能让他知道咱们都在这里,要先躲起来。”

秦德威正要继续说细节时,忽然外面道童禀报,说严世蕃要进显灵宫。

徐妙璟无语,这严世蕃是专门来上赶着打配合的吗?

秦德威则是欣喜莫名,没想到如此巧合,那可不用再费力调度严世蕃过来了。

秦德威对严世蕃的人品和相貌,绝对有信心!绝对能恶心到小仙姑,也算废物利用了!

主要是陶老道马上就要位列国师了,实在没时间磨蹭了啊,先速速把这人质哄回自己家里再说。

想好后,秦德威一边走,一边吩咐说:“我先去小仙姑屋里躲着,你也别露面!让外面人把严世蕃放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