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334章

作者:随轻风去

在徐妙璟认知里,送地就是秦公公向姐夫这个超级潜力股卖好。

秦太监对徐妙璟喝道:“你去告诉秦德威,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日后如果这些草场被别人拿走开垦种粮,他没地方试验火炮时,后悔也来不及!京城周边近处可没有别的空闲地方了!”

徐妙璟就是不能理解,秦太监为啥这么着急送地?

如果真想帮秦德威,只要御马监继续把地空着就行,犯不上送出去。

秦太监叹口气,最近风声不太好,不停的有官员弹劾御马监占地问题,司礼监那边似乎也在配合,揪住这件事不放。

本来御马监占了两百几十万亩地,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真要追责也不该追到他秦太监头上。

偏生就有人眼红御马监的实力,想拿着这个做文章,烦不胜烦。

万一事情不可控,秦太监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但在壮士断腕之前,也不能白亏了啊,预先偷偷转移一部分地产出去,也是人之常情。

可惜这份好意,秦德威理解不到,反而有点不屑一顾,总觉得地皮没什么大用。

第五百二十四章 欺人太甚!

徐妙璟从秦太监这里出来后,当晚又与陆炳等几个年轻同僚喝了一顿酒。

到了第二天,徐小弟才有时间去找秦德威,帮着秦太监传话。

此时虽然日头已高,但又旷工的秦德威人困马乏,甚至还没起床。

所以是徐妙璇先出来,与徐妙璟说着话,反正是亲姐弟,没什么好避嫌的。

徐妙璟发现,姐姐一边说话,一边揉着手腕,疑惑的问道:“大姐你怎么又手酸了?”

徐妙璇无奈的说:“你姐夫什么都好,就是太费手了。”

结婚前手酸,结婚后还是手酸,甚至比婚前还变本加厉。

秦德威打着哈欠出来,对徐妙璟说:“你大早晨的过来,有什么要紧事情?”

徐妙璟将一万亩地的事情说了说,秦德威恍然大悟,难怪秦太监这么大方。

原来御马监这几十年来圈地太丧心病狂,在京城周边占了二百几十万亩。

关键是土地不仅仅是土地的问题,还有附带的赋役问题。在二百万亩北方田地上,还有几万户人家。

所以御马监“草场”已经严重影响了京师地区的政经,现在有点天怨人怒的意思。

在秦德威印象里,确实有个御马监占田被收回国有的事情,具体细节则忘了。

所以秦太监可能是觉得大势不可阻挡,提前散掉一部分土地,换取利益也好,卖人情也好,都是很明智的做法。

但秦德威作为一个穿越者,以及本时空的金融资本家,对这年头的土地实在没多大兴趣。

距离京城二十里,又不能开发又不能炒价,遇到天灾就歉收。增值不说快慢,几乎就没有。

不过现在家里不是自己一个人了,秦德威转头对徐妙璇问道:“你觉得如何?想不想要?”

徐妙璇毫不犹豫的说:“应该要。”

秦德威很诧异徐妙璇的果断,又问道:“你有什么道理?”

徐妙璇就答话说:“我知道夫君觉得田地赚钱太慢,管理麻烦,但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啊。

夫君就没想到过,一万亩地可以招徕二百户人家耕种。按照每户五人计算,总计可以有一千人,三四百健儿。

这一千人都是附属于你的人,甚至可以说庇护在你名下,可靠性忠诚性都有保障,难道这不是万亩田地最大的价值吗?”

秦德威愣了愣,他还真忽略了这个情况。

主要是穿越后一直生活在金陵这样的大都市,没直接接触过土地和佃户,所以思维上没往这方面想过。

徐妙璟也说:“那地方位置不错,就在永定河边,取水极其便利。”

水?这个字又让秦德威陷入了沉思。

他这段时间有空时,偶尔也会考虑技术发展问题。在现有条件下,水力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

别的不说,炼钢铁的鼓风机就可以用水力,而永定河就是京城周边最大的一条河流了。

人力和水力,综合考量完毕后,秦德威拍案道:

“行!这份好意就接着了!如此风水宝地,与其让别人浪费,还不如由我来开发!”

就然穿越到封建社会,那就别矫情了,有机会当个大地主就当吧。

而且如果手里没有试验田,以后怎么引进番薯土豆等新物种?

徐妙璟无语,土地给了你就叫开发,给了别人就是浪费?

不过对这种秦氏风格的言论,徐小弟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莫得感情的说:“那我便回复秦太监去了。”

临走前,徐妙璟又说:“现在每次早朝缺人太多,皇上很生气。

我听说要开始清点整顿了,所以下面这几次朝会,姐夫你不要再缺席!”

又过得两日,九月十五是早朝日。

秦德威想起徐妙璟的话,就摸黑起大早,进宫去参加大朝会了。

上班摸鱼可以,但千万别顶风作案。

本来波澜不惊的朝会,却因为一道诏书,在大臣心里引发了惊诧。

退朝前,嘉靖皇帝下诏,由武定侯、提督京营总兵官郭勋、兵部尚书张瓒督造火器。

满朝文武都知道,关于督造火器这个差事,王廷相和郭勋一直在角力,没想到就这样出了结果。

当然只说谁输谁赢,也犯不上让众人惊诧。

现在问题关键在于,王廷相是一个文臣,官至正二品的顶级大员,居然在政务争夺中败给了郭勋这样一个勋贵。

要知道,大明文贵武贱趋势已经将近百来年了,文臣一直压制着武勋!

而且督造火器本该是属于文官的政务,却被武勋抢走了,怎能不让众人惊诧?

在这个背景下,王廷相这次真是输得脸面无光,威望大跌。

就连秦德威也非常错愕,他之前袖手旁观,一来是于己无关,涉及不到自己利益;二来根本没想到过王廷相会输。

因为王廷相本身就是老资格大佬,还是夏言的政治盟友,怎么可能争不过郭勋?

但意外还偏偏就发生了,秦德威都能想象得到,对王廷相而言是多么奇耻大辱。

哎呀,好歹也是这么多年老交情了,于情于理应该去看望一下。

王老前辈在这个低落的时候,一定很需要来自忘年小友的安慰啊。

想至此处,秦德威便顺路买了两包果脯,拎着去了王廷相家。

他知道,王廷相今天肯定只在家里,哪里也不会去。

可王廷相今天闭门谢客,连秦德威也被拦在了大门。

“秦翰林勿怪,我家老爷说了,今日就不见外人,还望秦翰林海涵。”门子很礼貌的说。

秦德威指着自己说:“难道我是外人?”

门子苦笑道:“我家老爷还说了,心情正不佳,怕见了你后心情更坏。”

秦德威无语,说的他秦德威是来看热闹或者只会让人生气似的。

“你再去通报下,就说我真心前来看望!”秦德威说。

王家门子拗不过秦德威,只好进去通报。没多久,又出来将秦德威领了进去。

王廷相在书房等着,秦德威行了个礼,又看了几眼,感觉王老前辈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颓废。

便开口道:“看老大人气色如常,我就放心了。”

王廷相冷哼道:“老夫当年与刘瑾恶斗时,从庶吉士直接外放,辗转数十年才回京!眼前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秦德威附和着说:“是,是,老前辈百折不挠,真乃我辈楷模!

再说郭勋与老前辈你都是为了公事,谁来督造火器都一样,于公能有什么区别,不须耿耿于怀!”

王廷相就很不满了:“你真是来安慰老夫的?”

秦德威小心的问道:“晚辈哪里说的不对?”

王廷相有点生气的说:“什么叫都一样?老夫与郭旭张瓒那些人怎么能一样?

这次大批量制造火炮,涉及巨量银钱和人力、物资!

郭勋张瓒等人皆是贪财之辈,若由他们经手,花销至少翻倍!

也就是五万两成本翻成十万两!你居然还认为老夫与郭勋没区别,真是叫人生气!”

秦德威只能又劝道:“现在说这这些也没用,就算花销翻倍了,那也是公款。

既然不归老前辈所管了,就不要想着心疼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小负真不算什么!”

不知道哪句话又触动了王廷相,深深的叹口气说:“这次胜负,其实没什么道理可言。

全因为郭勋更受天子宠信,所以完全输在了君恩上。纵然老夫更有道理,但也敌不过郭勋几句话。”

秦德威下意识就接话说:“皇上本来就是一个变量,你们非要把他当个定量。

还是说,你们离开想象里的明君就不会办事了?一点独立人格都没……”

忽然感觉王老前辈脸色逐渐变难看了,秦德威就高情商的来了一个硬转折:

“所以晚辈我想来想去,都怪夏阁老!比较君恩时,他这个宠臣居然比不过郭勋,才拖累了老前辈你!老前辈不必太过于介怀,都是队友不给力!”

王廷相挥了挥手说:“行了行了,老夫知道你的心意了!

但这件事也不能怪夏桂洲,技不如人而已!也是我们大意了,没让你直接参与进来。”

秦德威又下意识的接话说:“是啊,没了我就不行……”

王廷相脸色又黑了,“你到底是不是想安慰老夫?如果没有别的话说,就告辞吧!”

秦德威立刻正色道:“今日前来,只想与老前辈说一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王廷相不动声色的回应:“你这是劝老夫暂且忍耐?这可不像你的作风,还是你只会劝别人忍耐?”

秦德威便开始分析说:“其一,诏书刚发出来,再次与郭勋针锋相对,只会让皇上更为不喜,认为是针对皇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