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31章

作者:随轻风去

徐世安被刘御史吃人般目光盯得有点害怕,下意识就躲到了秦德威后面去。

秦德威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指着刘姨娘,对刘御史说:“真是可笑之极,无德之人不是别人,真是你那好妹妹!你这个当兄长的居然……”

刘御史大怒:“住口!真当我不敢灭掉你?”

“死里逃生”的徐指挥也对秦德威有点不满了,你怼刘御史就算了,你骂刘姨娘是几个意思?刘御史算是外人,但刘姨娘还算徐家人。

“其实在下是一个状师,不分是非,只讲逻辑。”秦德威无视所有人态度,淡淡地说。

第五十二章 爱信不信

逻辑是什么意思,众人不懂,闻所未闻,只是听起来高深莫测。

秦德威又回到徐指挥这里,“在下前次来到贵府,只见一片祥和,的确是兴旺人家。但今次再来贵府,却见内乱丛生,其中必有小人作祟!”

作祟的小人是谁?徐指挥很想问,但又没问出来,只是向右看了看刘御史,又向左看了看田锦衣。

呵呵呵呵,还是不问了。

秦德威也不用徐老爷发问,又道:“在下还有一个疑问,徐老爷与安三爷在南市楼街之事,为何能瞬间传遍全府?”

这回是田锦衣接话了:“好奇看热闹之心,人皆有之。南市楼街这样的事情都爱听爱传,传遍全府又有什么奇怪的?”

秦德威又抛出了自己观点:“如果只是片言只语传来传去,倒也罢了。但立刻传的却都是父子同乐之类的话,明显是第一时间就有人刻意加工过的!

所以我断定,必然有人兴风作浪推波助澜!”

最大受害人徐指挥闻言勃然大怒,喝问道:“是谁?”

秦德威回答说:“我以为,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谁在兴风作浪。”

知道内情的人想了想,纷纷把疑惑的目光投向刘姨娘。要说此事里谁收益最大,那真只有二房刘姨娘了……

首先,徐夫人逼问徐指挥,徐指挥被迫自我曝光,然后事情传了出去,徐老爷就迁怒徐夫人,搬到二房住去了。

其次,这个传闻同时抹黑了徐指挥和徐老三,刘姨娘所生的徐二哥明显受益,然后才有刘御史趁机逼宫。

众人突然又明白,为什么刚才秦德威会骂刘姨娘是无德之人了。

刘姨娘又被气得发抖:“你有什么证据?就敢在这里血口喷人、凭空污蔑!”

秦德威很淡然地说:“在下只是一个状师,并不是法司审案,所以不问证据,只讲逻辑。姑且言之,在座诸位爱信不信。”

徐指挥惊疑不定的看着刘姨娘,一边又对秦德威问道:“刘姨娘并不知道老夫那些事情,她又如何能推波助澜?”

“那徐老爷昨日都见过谁,都跟谁说过?”秦德威其实也想理清楚这个事情,只是需要更多细节。

徐世安总算找到露脸机会了:“我清楚我最清楚!一开始父亲在书房见了我,然后让我去喊周大娘过来问事。

到了内宅里,我一时间没看到周大娘,就犯了懒,打发柳月去找找周大娘,然后似乎就惊动了母亲……”

“停!”秦德威喝止了徐世安,然后总结说:“所以最初的知情人是徐老爷和徐老三……不,安三爷,以及徐夫人和柳月,一共四人。

也就是说,最初知情人四个,最终受益人算是一个。那么问题来了,哪位知情人能与受益人一起受益?或者说,谁有可能从受益人那里获得好处?”

众人只感觉完全没有自主意识了,只能跟着秦德威的引导一步一步去想。

秦小状师的提示已经很明显了,四个知情人里,谁有可能与受益人一起受益,或者从受益人那里得到好处,谁就是散布“父子同乐”流言的嫌疑犯。

徐世安经过深思熟虑,甚至使用了超出年龄段位的排除法,首先排除了自己和母亲徐夫人,然后果断诚实的说:“我觉得是我爹!”

卧槽!徐指挥顿时气血上涌,伸手就往旁边刀架去摸。留此孽子还有何用!

秦德威离得近,立刻冲上去抱住了徐指挥的手臂,劝道:“徐老爷你冷静一点!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啊!”

随即生怕其他人被带歪了思路,又赶紧扭头提醒:“诸位想想,为什么当时柳月不去遵照主人家吩咐去找人,反而带了夫人去找徐老爷闹!”

徐夫人懒得理父子丑态,对着身后大喝一声:“柳月出来!”

四个知情人里,徐老爷和徐老三不可能自己传自己的丑事,徐夫人更不会传让大房脸面无光的流言。

那么有嫌疑的知情人就只剩一个了,正房婢女柳月!而且回想起来,柳月确实如同秦德威所言很可疑,有挑拨生事嫌疑!

柳月扑通一声跪在了徐夫人前面,慌慌张张的连声叫道:“老主母明鉴!奴婢身为正房之人,怎会做那种事!老主母不要受人挑拨,冤枉了奴婢!”

哟,这不就是那晚来找自己的绿茶小姐姐吗?秦德威认出来了。

不过他此时有点困倦,毕竟刚才最费精神的就是他了,这一切赶紧结束吧!

秦德威习惯性打了个响亮的哈欠,然后穷极无聊的说:“我看这徐府里里外外,总共也没二三十口子人吧?

又不是几百口人的大豪门,查个事情有什么难的?

将徐府中人一个一个单独查问,让他们每个人都必须讲明从哪听来的流言。然后把所有信息都记录下来,再整理脉络,就一定能找到大致的源头。

我个人猜这个源头,不是柳月就是二房里的下人仆役。但我并没有证据啊,就是纯粹的个人猜测,诸位爱信不信。”

众人一起无语,这还信不信个脑袋啊?

反正看现在的情况,徐夫人肯定信了,而且她也必须信啊!就是没实证,徐夫人也会信的!

不过真那么查,应该能查出点东西,就看肯不肯查了。

柳月也想明白了,瞬间脸色惨白,伏地不起叫道:“夫人饶命!”

徐夫人恨恨的看了看柳月,又看向坐在对面的刘姨娘。

秦小哥儿说的没错,一个小妾勾结正房婢女,蓄意在家里兴风作浪,污蔑家主和嫡子,这不是无德之人,又是什么?

刘御史也看着妹妹,久久无言,他又想起了十几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六月……

秦德威很老阴阳的在旁边补充道:“敢问刘御史,以妾室图谋家主嫡子,可是你们刘家之德?

有母如此,其子又能好到哪里?刚才闻父有难而大笑之人,德行可为百户否?你乃风宪之官,意欲弘扬如此风气否?”

徐世安突然记起了先前秦德威说过的一句话,得意洋洋指着徐二哥说:“我秦兄弟说过,本想放你一马,让你好自为之,奈何你非要作死!”

不知为何,众人在听到“放你一马”、“好自为之”这两句,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当时秦德威说这两句话,大家都当是个笑话了,只以为是秦德威被辱骂之后的嘴硬而已。

谁能料到……

“够了!不要再说了!”徐指挥暴躁的拍案喝道,这真踏马的一地鸡毛!

家里的破事,怎么越抖搂越多,别最后抖搂的满大街都知道!

一开始放秦德威进来,是想着找点其他事转移注意力,结果还不如不放呢!

这秦德威不负责任的制造了一大堆问题,却又不能解决!

怎么处置刘姨娘?那是给自己生了儿子的人!

怎么处置柳月?那是自己身边老亲兵的女儿!

还有,又该怎么安抚正房?这徐家家主当的,比刚才更难受了!

徐指挥仰天长叹,下意识的说:“你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秦德威愣了愣,仔细回想了一下,终于记起了初心:“我……一开始,其实是想着来解救母亲。”

徐指挥无语,就这?

老夫太极功夫治家多年,左右糊弄方得维持表面和气,今天一下子被你搞得彻底撕破脸了!

第五十三章 并非结束

放在正常人家,类似事情不会如此难办,宠妾欺主自然有国法家规各种章法处置。但是徐指挥家情况还是有点特殊,所以就让徐指挥十分造难了。

对二房处置轻了,大房主母必定不同意,大房娘家人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别说把百户给了大房就能当补偿,徐夫人可是认为,百户本来就该是大房嫡子的!

若是为安抚大房,对二房处置重些,刘御史又还在那边看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纵然这次侥幸逃脱出去,但终究还是惹不起。

在僵持气氛中,最终还是刘御史先开口道:“舍妹犯下大错,是我刘家教人无方!

在下愿将舍妹领回家去,关三个月禁闭以为教训!也请徐大人再慢慢寻思,还该如何处置!”

这算是在赶出家门和留下之间,做了一个折中方案,给各方都留下了缓冲余地。

想来想去,也只能先这样了,徐指挥连连叹气,走到刘姨娘面前:“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可你这样做,出了问题,我也保不了你。”

刘姨娘流着泪说:“对不起,我没得选。”

徐指挥苦笑着说:“我想我们都该冷静一下,分开一段时间也好。”

徐世安咳嗽了一声:“爹,不要说我没提醒你。”

徐夫人站在身后,有点恼怒:“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徐指挥略感心痛的说:“最近发生了这么多事,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徐世安连忙打圆场:“爹娘听我说,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没什么事我就先出去了。”

“咦,柳月你还在这里?”徐世安转身就看到。

此次徐家内乱的罪魁祸首,正房婢女柳月还地上长跪不起。既然二房刘姨娘已经伏法,那柳月就必须是罪魁祸首了。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婢女那就简单了,可柳月父亲乃是徐指挥身边亲兵,十年前一起去安庆府打过宁王,所以在徐家也很有情分。

背主之人,留下是不可能了,而且必须要惩罚。但是惩罚也要讲究方式,不能太伤了老亲兵的心。

天早黑了,秦德威困极,又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徐指挥突然福至心灵,“奴婢柳月,从徐家除名,净身出户,身契赠与秦德威!以后不准再进徐家内宅!”

我靠!秦德威哈欠都没打完,张着嘴大惊失色!

前面几句还算正经,最后一句什么鬼?谁想要这种没底线的心机绿茶女在身边,他还想多活几天呢!

但柳月也不想跟着秦德威这种什么都没有的穷酸小子,对着徐指挥和徐夫人连连讨饶。

见徐家家主和主母毫无怜惜之意,又膝行数步,转而扑在三公子徐世安脚下,哭泣不休。

“求求三爷,看在奴家伺候过你上学的份上,饶过奴家,今后奴家愿为三爷做牛做马!”

徐世安不知为何,想起了南市楼街两旁那些火热勾人的风情姐姐,又想起了宛如画中神女,一颦一笑动人心脾的王美人。

再看看眼前这没有风韵劲儿的柳月,哎,不是自己的菜,还是扔给秦兄弟吧。

徐指挥已经吩咐一个家奴:“秦小哥儿现住在外头东跨院?你去找管事的,把身契取出来,送到秦小哥儿屋里去!”

随即又对秦德威说:“今日已经晚了,你母亲的事情,明日从族学回来再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