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30章

作者:随轻风去

徐世宁看了看当御史的舅舅,毫无顾忌的讥讽道:“呸!这里也是你能撒野的地方?你娘那个奴婢来了也只有跪着的份!”

正罚站的徐世安突然冲上前一步,指着徐世宁骂道:“你嘴巴放干净些!你又是个什么贱种,哪来的脸皮骂别人!

你也不过是个小婢生养的,与那些家生子儿有多大区别?我徐家还轮不到你说话!”

对面刘姨娘气得脸色发青,刘御史却不动声色,这边田锦衣和徐夫人稍稍讶异,没料到徐世安会冲出去,但没拦着徐世安。

徐指挥也气得拍案大喝道:“两个混帐东西!都退下!”

秦德威神色复杂,你徐老三又何必如此啊,你也都十二岁了,就不能像我一样成熟点儿?你这样做,让我很难保持中立啊……

刘御史对小儿辈互相骂街毫无兴趣,对秦德威这个垃圾小厮更没兴趣,他很明白自己今天的目的。

对着徐指挥拱了拱手:“徐大人你闹出了这样的事情,听说还是几个商家掏的钱?

这种事炒起来很容易,想压下去却很难,本官这西城御史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很是难办!”

看,有肚量的官僚说话从来不会留把柄,也很少直接谈交易。

如果是江湖人讲数,大概就是:“姓徐的你今天必须交出百户来,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面对二房人马的逼宫,徐指挥语塞,下意识看了看另一边的正房人马。

田锦衣也有点挠头,毕竟徐指挥确实也惹出了事,巡城御史想要执行监察大权,他也没法拦着。

仔细想了想,田锦衣突然也有了应对之道。

“若刘御史为了什么私利,蓄意将此事压下,本官就要查一查,到底有没有因私废公之事!”

这话意思就是,如果刘御史与徐指挥做了交易,拿到百户然后不对徐指挥执行监察权,那他锦衣卫就出手,查查刘御史算不算失职!

卧槽!徐指挥心里大骂,你姓田的什么意思,逼着刘御史监察老子吗?如果刘御史不监察就是失职?

他想站起来打人,刘御史该打,田锦衣也该打!

这些冷血人物,为了个破百户,一点亲情都没有了!一个直接对着自己逼宫,一个逼着另一边搞自己!

但被两面夹攻,徐指挥两头受气,就是没办法!一点办法都没有!

瞥见旁边刀架上的祖传家伙,难道只有用“假装自刎”这一招来解决今天的困局了?

就是一个快五十的人了,还要寻死觅活,也怪难为情的……

留守右卫指挥同知、三山门把总徐云起一步一步走向刀架,堂中十二岁以上的成年人顿时眼眸精光爆闪。

瞬间都知道徐指挥想做什么动作了,也明白徐指挥的思路了。

不过成年人们也没去阻止徐指挥摸刀,都在思索一个问题,接下来那一幕出现后,应该怎么应对?

至于大部分未成年人,还懵懵懂懂不知道徐指挥想干什么。

徐指挥心情一阵悲凉,眼看手指就要摸到刀柄了,居然没有一个人开口阻止。

他感觉自己现在就像是身处绝境的英雄末路,要不,真的来这么一下?

“慢着!”徐老英雄恍恍惚惚中,听到有个略显稚嫩的少年声音叫道。

徐老英雄莫名的感动,至少还是有人心疼自己的,只是刚才精神恍惚,没听出是哪个儿子在喊。

他回过头看,而且下定了决心,刚才是哪个儿子阻止自己,百户就给谁!

然后徐老英雄发现,在背后不远处,是秦小哥儿正看着自己……好了,没事了。

秦德威转身朝向刘御史,高声问道:“其实小的有一个疑问,在这件事情上,你刘大人根本管不到徐老爷吧?”

刘御史不屑一顾,完全不回应秦德威的质疑,多说一句都是落了自己身份。

秦德威又转向徐世宁:“我觉得,你舅舅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徐世宁忍不住大笑,这贱人竟然还送脸上门?

“哈哈哈哈,真是无知傻鸟,你说西城御史管不了我父亲?你连巡城御史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吧!”

秦德威淡淡的反问:“所以,你很为你父亲有可能被查办而开心?”

徐世宁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对。

秦德威很嫌弃的说:“闻父遭难而大喜,真乃不忠不孝之人,别跟我说话,脏了我耳朵!”

卧槽!徐世宁要气疯了,上去揪住了秦德威,扬起拳头就要打。

徐世安飞快冲过来,用力勒住了徐世宁。

秦德威叹口气,还中立个屁啊,从心吧!

转头又对徐指挥喊道:“徐老爷!听小的一句劝,这位刘大人虽然是御史,但这次真的没资格管你!别为此真寻死了!”

第五十一章 状师和御史

秦德威一直在叫嚣刘御史没资格管徐指挥,这其实就相当于指着刘御史的鼻子挑衅。

但刘御史是根本不接茬,他可是堂堂的御史言官,是朝廷台垣风宪之官,是大明的良心!

路上见了宰辅都不用避道,一个垃圾小厮也配让自己接茬?

秦德威没奈何,堂中别人又都不合适,只能对着奶兄弟安三爷瞪了一眼。

但徐世安毫无反应,不明白秦德威瞪自己干什么。

秦德威又瞪了安三爷一眼,你踏马的是不是想让我回归中立?别装傻!

哦哦!徐世安终于醒悟过来了,连忙递着话说:“你这话让我很是迷惑,刘御史怎么就管不了家父?”

随后徐世安回了一个幽怨的眼神,他刚才并不是装傻。

那你就是真傻!秦德威也用眼神回复,同时顺嘴问道:“南市楼街在哪?”

“这个地方我其实不熟……”徐世安很羞涩的回答,堂上这么多大人长辈在,谈这个太不好意思了。

秦德威被搭档气得吐血,“我是问你,南市楼街属于哪里?”

“在上元县啊,这还用问?”徐世安迷惑不解的说。

心累,想回归中立,秦德威拿出最后一点耐心又一次问道:“朝廷把京城分为五城,南市楼街属于哪个方位?”

徐世安慌了,这个他真不知道。东南西北中这五城,除了五城御史和五城兵马司划分地盘,谁没事干会在意那么精细?

在秦德威近乎绝望的时候,徐世安总算灵光突现,“虽然在上元县,但却又靠近江宁县县境,说明它在中间,位于中城!”

秦德威松了口气,虽然推理过程很错误,但好歹结论对了。

他赶紧抛出自己的观点:“对,南市楼街位于中城!发生在这里的事情,自然有中城御史纠察!西城御史想要纠察,就是越权过界!”

比如三山门某把总指挥在南市楼街,接受商家一条龙招待这样的事情,轮不到西城御史跑过来管吧?

刘御史终于忍不住破功了:“笑话!三山门位于西城,三山门把总如何不归西城察院监察?”

秦德威反问道:“三山门把总与西城察院,是否为上下级从属关系?”

刘御史当然不能承认,留守右卫指挥同知、三山门把总的直接上级是留守右卫指挥使,与御史没有直接从属关系。

等得就是这里,秦德威立刻就驳斥道:“既然没有直接从属或者依附关系,那么三山门把总与西城察院的关系,也仅限于三山门公务产生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公务时间和公务地点,西城察院才有权力进行纠察!

而徐老爷当日在南市楼街,是否为他当值日期?如果不是他当值日期,只是他私人时间,你西城察院又有什么资格纠察?

难不成,徐老爷在私人时间回了自己家里,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去不去小妾房间睡觉,也要受西城察院纠察?”

刘御史万万没想到,三言两语之间,自己的根基就摇摇欲坠!如果失去了对“徐指挥南市楼街事件”的监察权,他今天拿什么来争?

他下意识站了起来,强词夺理喝道:“我们御史自有风闻言事之权!”

秦德威完全不在意刘御史的失态,“朝廷御史派差,大抵有两种差遣,一种是因事而派,比如清军御史、清仓御史。

另一种是因地而派,比如各省巡按御史,又比如你们京师巡城御史!这种御史,差事就是限于属地,从没听说过河南巡按御史跑到山东去管事的!

若徐老爷在南市楼街惹了事,那归中城御史纠劾!如果徐老爷私人时间犯了事,那北城御史可以纠劾,因为徐府在北城!

留守右卫内部也可以纠劾,因为徐老爷军籍在留守右卫!或者清军御史也可以管,因为这是针对军籍而专设御史差遣!

以上皆有可能,但唯独轮不到你西城御史跑过来纠察!”

“天下事天下人管!难道朝廷提倡风闻言事,是个摆设不成!”刘御史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一时也辩不过秦德威,只能抓着“风闻言事”四个字反复说。

“我以为风闻言事所针对的是无主之事,可以秉持大义而出手!但这次徐老爷之事,是有明确管辖归属的,裁量之权自有其它法司负责!

刘大人这次针对徐老爷,乃是擅自侵夺中城御史、北城御史、清军御史之权!”

所以我又以为,御史风闻言事并不是没有边界,譬如你觉得兵部有问题,你难道能跑过替兵部尚书坐堂?”

其实在大明朝,言官的权力边界一直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就好像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一样,永远不会有最精确的定义。

所以到底如何定义,就看双方吵架辩驳实力了,这是秦德威的长处……

满堂顿时鸦雀无声,在这次事件里,近乎无敌的刘御史,就这样被正面直接消解了?就连南京锦衣卫同知刚才也没做到啊!

刘御史本人先前也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西城御史难道还管不了三山门把总?

可是经过这样分析总结,自己居然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个监察权!毛病出在哪里,他情急之下想不清楚!

徐指挥错愕的望着秦德威,然后就是狂喜!

没想到惊喜来得如此突然,难道刘御史对自己张牙舞爪威胁了半天,敢情就是个屁?

说真的,自己这事本来就是个屁啊!如果不是姓刘的别有目的,其他御史根本就懒得理自己这种事!

秦德威趁着大家都在安静,双手笼在袖子中,对徐指挥微微躬身,彬彬有礼的说:“其实在下是一个状师,专擅应付各种行政、律法官司。

如果刘大人一意孤行,强行对徐老爷执行监察权,在下建议徐老爷大胆上告,将官司直接打到朝廷。

在下愿意竭力为徐老爷提供状师服务,协助徐老爷撰写上告文书,并出堂答辩。只是这个收费问题,等私聊。”

神踏马的状师……刘御史之前绝对想不到,自己堂堂一个御史言官、朝廷台垣风宪、大明良心,竟然会被一个垃圾小厮按在地上摩擦了。

看到妹妹那因为自己无能而失望的眼神,刘御史想起了十几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六月。

一对年轻兄妹在三山门走投无路,哥哥是个读书人,不事生产,妹妹是个女性,无法独立养家糊口。

最后哥哥拿着一笔银钱,含泪看着妹妹投进了三山门把总的怀抱……

不!刘御史将些许前尘旧事甩了出去,他一定要尽全力弥补妹妹!

刘御史突然开始凶狠的盯着徐世安,咬牙切齿道:“一个十二岁就知道流连花街柳巷之人,无才无德,也想从朝廷获取百户官位?

本官没别的本事,拼着御史不要,也要换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