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294章

作者:随轻风去

这就让任巡抚有点生气了,你秦德威不帮忙卖力气,可以理解,毕竟你也是不在其位了,但故意拖延进度又是什么意思?

难免对孔师爷抱怨了几句,孔师爷猜测说:“这秦德威莫非是想索要一些好处?”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甚至还很大。

任巡抚忍不住就拍案道:“正是银钱十分吃紧的时候,他若真敢挟乱兵而索贿,本院就敢弹劾!”

真以为有人撑腰,就可以无法无天了吗!若撕破脸闹到朝堂上,他也别想安生!”

孔师爷劝道:“犯不上弹劾,可以私人修书一封去辽阳,让曾巡按管教儿子。”

惹不起熊孩子就找家长,此乃亘古不变之理。

又次日冯经历过来,呈给一份任巡抚手抄的文书,说巡按御史曾铣行文各边城,刚送到广宁城。

任巡抚细看内容,原来曾巡按私下里对各处乱兵摸排分化完毕后,前段时间利用节庆典礼突然发动。

同日斩杀辽阳、抚顺二地乱兵头领十数人,并悬首边城,同时安抚其余乱兵,目前已经彻底平息辽河以东所有兵变!

看完抄报后,任巡抚的压力顿时就大了几倍。

辽河以东各处都平定了,辽河以西的广宁这边还在拖拖拉拉中,朝廷会怎么看,皇上会怎么看?

都是秦德威的错!

但孔师爷却突然恍然大悟,对任巡抚禀报说:“难怪秦德威一直拖延进度,原来是为了抬举他父亲!”

冯经历也明白了,为什么秦德威先前说“干不下去”了。

秦德威可是一个大孝子,怎能抢在父亲前面平息兵变呢?

平乱的首功,当然是要让给父亲。所以辽阳、抚顺那边不平定,广宁这边就不能完事啊。

又过数日,冯经历再去找秦德威时,却发现秦德威正在收拾行李。

显然秦德威也知道,随着辽阳抚顺被平定,那么广宁兵变也要进入倒计时了,他走人的时候到了。

“别收拾了!你最好先别走。”冯经历迈步进屋,对秦德威说。

秦德威抬头问道:“我又不是你这样的贬谪犯官,被困于戍所不能离去,差事结束了怎么不能走?”

冯经历居然没生气,幸灾乐祸的说:“我收到了朝廷急报,你被弹劾了!”

秦德威大怒问道:“谁敢弹劾我这个平乱功勋?又是霍韬那个龟孙?”

冯经历笑道:“不是别人,正是令尊!曾御史上疏朝廷,弹劾钦差秦某优柔寡断、懦弱宽纵、贻误军机!”

秦德威:“……”

万万没想到,居然被自己父亲弹劾了一道,居然指责自己太心慈手软对乱兵太宽容!

你个封建地主阶级刽子手!血染的红顶子!啊不,我大明没有红顶子,是血染红的官袍!

连自己儿子都要踩一脚,没人性!

你曾巡按知不知道,我是让了你一只手!才让你先平乱的!

冯经历又有所感悟了,他发现站在第三方立场看秦德威的事情,总能获得许多感悟。

忍不住就对秦德威说:“你们高明啊!我不知朝廷是什么意思,但无论朝廷是怎么想的,你们父子两人总有一个对的。

而且曾巡按抢先弹劾了你,别人就不好再弹了。”

秦德威不想说话,转身又去收拾行李。

冯恩拦住了说:“我说过你不用收拾了!朝廷有诏书,让曾巡按移驻广宁负责所有平乱事务,让任巡抚移驻辽阳,主掌辽东事务。”

秦德威就停了下来,当前自己留在辽东唯一的任务,就是探亲了。

既然曾后爹要过来,那自己还能去哪?只能继续留在广宁城等待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 望父成龙

朝廷命令辽东巡抚任洛、辽东巡按御史曾铣换防,对任洛来说简直求之不得!

他已经认命了,平乱这功劳就是那父子俩的,后来的外人就别想着分一杯羹了。

所以留在什么事都办不成的广宁城还有什么意义,趁早去辽阳正式上任算了!

听到在辽阳抚顺杀了十几个人的曾御史即将按临广宁,于蛮子等人都有点慌,生怕也不明不白的成了刀下鬼。

秦德威不得不又花了一天时间,给众人做思想工作,拍着胸脯保证说:“那是我爹!有我护着你们怕什么!但你们也得给面子,配合好我爹!”

然后又急忙给曾后爹写信,不知辽东都司库里有多少钱,尽力多运点过来。

反正别留给才能平庸的任巡抚糟蹋了,我大明兵役赋税制度改革试点需要启动资金!

夜深了,秦德威还在烛光的映射下,凝眉深思广宁卫试点改革方案。

李淑悄悄走了进来,一边帮着磨墨,一边瞥了几眼纸上文字。

终于又见秦德威放下了笔,李小娘子就见缝插针的说:“别总是国家大事了,你有没有想过身边的事情?”

秦德威装傻:“身边什么事情?”

李小娘子便反问道“你说在这次平乱里,奴家算不算立了功?”

“算,当然算!”秦德威非常肯定的回答。

李小娘子试探说:“那舅舅的事情……”

秦德威大包大揽的说:“汤把总也是受命行事,又不是主犯,与你功过相抵,这次免职就行了!”

李小娘子欲言又止。

秦德威又主动说:“不过可惜了,本来你的功劳可以给你大哥换一个前程,这下为了你舅舅都搭进去了。”

说起这个,李小娘子也有点懊恼。

本来他们兄妹千里迢迢的从铁岭跑到广宁来,就是为了投亲靠友,想办法刷点军功,然后让大哥李泾袭位。

结果如今刘总兵不行了,舅舅汤把总更不行了,竟然还都有李小娘子本人推波助澜的缘故。

那搞来搞去,大哥的前途怎么办?这么远的路程就白来了?

没权没势的,以后去哪刷军功?而且这军功不是说自己算就算的,还要经过兵部认证才算,不知又要用多少人力财力。

李小娘子有心求秦德威帮帮忙,但又不愿意张嘴,好像显得自己居心叵测似的。

或者说,让纯洁的东西里面掺进了杂质。

秦德威叹口气,自己又能给她什么呢?就安排说:

“家父巡按任期还有半年,而且辽东乱起多事,身边也应该缺少合用人手。

可以让你大哥去家父身边,先当一个旗牌官。半年后等家父回京叙职时,给你大哥报一份功劳。

而且到了那时,你大哥可以跟着家父一起去京师。等报完功劳后,就可以去兵部把手续办了。”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在李小娘子看起来很麻烦的事情,秦德威安排起来就简简单单、明明白白。

“多谢秦公子!”李小娘子欣喜万分,忍不住就抓住了秦德威的手。

这真的是他们一家子最大心病了,而且也是她自己的最大心病。

如果把自家舅舅坑了,坏了大哥的指望,然后什么也没得到的话,她都不知道怎么回去见父母。

虽然李小娘子嘴上不好意思说,但如果秦德威真的什么都不管,她心里难免就产生“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失望感觉。

欣喜过后,李小娘子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大哥李泾跟着曾巡按,那她这个负责照看侄儿的,岂不是也要继续留在辽东?

秦公子以后肯定要回京师去的,他连自己大哥都想到了,并安排好了将来,那么肯定也想过了自己,但他却什么没有说。

难道在他的将来里,没有自己?

李小娘子想到这里,忍不住就说:“等到大哥去京师时,我和大哥一起去京师看你,好不好?”

秦德威苦笑几声:“你要来便来。”

又过两日,秦德威和冯经历一起出城十里,迎接辽东巡按御史的按临。

临近午时,便有数十名骑士出现在视野里,带着飞扬的尘土一路疾驰。

秦德威一开始还以为,这群骑士是其他路过的官差。

但等这群骑士到了近前,纷纷减速并停止,秦德威才在这些骑士当中,发现了曾后爹风尘仆仆的身影,正对着自己挥鞭示意。

对此秦德威有点无语,弄不清身份的,还以为来的官员是个武将!

不过实话实说,多时不见,自家这位后爹当真变得意气风发,很有种“夙愿得偿”的感觉。

当年坐在徐氏族学门口,拿着武经看的坐馆先生,大概心中就已经有了这样纵横边塞的梦想吧。

曾铣翻身下马,秦德威迎上前去,大礼参拜。

曾铣连忙扶起来,主动对秦德威说:“前些日子我弹劾你……”

秦德威皮里阳秋的答话道:“别人都夸父亲大人用心良苦,手段越发高明了!

既能打消天子对我们父子的猜疑,抢先堵住别人的嘴,又能拿广宁来衬托出父亲大人迅速平定辽阳抚顺的功绩!

反正我刚入翰林没多久,要功劳也没用,也不可能升迁,不如借给父亲大人刷声望!

像我这样望父成龙,只会感到欣慰,怎么会责怪记恨呢!”

曾巡按皱眉道:“这是哪个说的?”

秦德威抬手就指向冯经历:“他说的!”

冯经历:“……”

“你别胡扯!冯大人怎么会是这样不明是非的人!“曾后爹先是斥责了一句,然后才解释说:

“我弹劾你,是因为以你的才干,早日平乱并非不可能,但你却故意拖延!无论有什么原因,这种拿公事为儿戏的做法不可取!”

秦德威忍不住吐槽说:“你是这样想的,但禁不住别人各种揣测啊。”

曾后爹坦然道:“但求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秦德威只能在心里继续吐槽,所以十三年后您老人家就问心无愧的到了菜市口被斩?

然后他又看了看左右问道:“你这里缺不缺旗牌官?”

曾后爹答道:“本来是不缺的。”

秦德威就不容拒绝的说:“哦,那你现在就缺了,我给你介绍个人选,半年内你给他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