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293章

作者:随轻风去

孔师爷又疑惑的问道:“为什么标营乱兵要抓总兵?”

秦德威只能继续解释:“此事说来话长,简而言之,就是有一名叫史平的千总,因为保护前巡抚吕大人不力,担心被军法从事,所以就抓了刘将军将功赎罪。”

任巡抚和孔师爷更疑惑了:“抓刘将军又算什么功劳?”

秦德威要解释的东西有点多:“据举报,当初兵变发生后,是刘将军指使官兵故意玩忽职守,屡屡让大臣官员陷于乱兵。”

孔师爷还是不太理解:“广宁正在闹兵变,那刘将军就一点防范都没有?如此轻易就被抓住?”

秦德威很耐心的说:“受到指示故意玩忽职守的,除了史千总,还有一名阎把总。

本来刘将军和史千总想联手,将所有罪责都推给官职最小的阎把总以及他部属,让阎把总和部属去领军法。

但阎把总十分骁勇,带着部属百余人从兵营里杀了出来,并找到我举报刘将军。

然后史千总就别无他法,只能反手扣住猝不及防的刘将军,以此来充当功劳,弥补自己的罪过。”

任巡抚作为一名有抚军职责的大员,非常厌恶这种随便以下克上的行为。

当即就怒喝道:“这史千总好大胆量!若刘总兵有罪过,检举揭发即可,安能任意抓捕上官?谁给他的熊心豹子胆?”

秦德威有点尴尬,“我先前发过谕令,如果犯军法的官兵能抓住真正主使,便可将功赎罪。所以……”

任巡抚无语,原来这新兵变的根源出在你身上!

还有,朝廷为了紧急平乱,才让你秦德威当钦差,你到底平了个什么?乱兵越平越多?

细细算算时间,自从你秦德威当钦差以来,不但你自己单骑入营了,广宁卫指挥使、辽东镇总兵居然也全都失陷,前巡抚吕经你也没救出来!

莫非你秦德威平乱方法就是,把满城大员都给乱兵献祭完?

秦德威也没辙啊,当初只是为了遏制住居心叵测的刘总兵,所以才设下计谋让刘总兵不能轻举妄动。

但没想到最后玩脱了,又连锁反应引发了总兵标营的兵变,甚至还把刘总兵给抓住了。

孔师爷又发现了新的问题,“那标营乱兵扣住刘将军,如果只是为了免罪,秦大人你当时接受了就是,为何让兵变拖延至今?”

秦德威打个哈哈,“我只是个从六品翰林,侥幸才被朝廷任用为钦差,焉敢随意处置一镇之总兵官!

只能等巡抚大中丞来了,才有资格处理此事,我不能越俎代庖!”

任巡抚点了点头,看来这秦德威也是知道分寸的,知道谁大谁小。

能主动把姿态放低,不像师爷所说的那样年少气盛啊。

任巡抚与秦德威并骑而行,一起入了广宁城。

将任巡抚送到临时被征用为行台的广宁卫衙署,秦德威告辞说:

“其实兵变已经基本接近平息,只剩些收尾的事情。既然关防旗牌都已经移交,以后相关事务都托付给大中丞了!”

然后又指着旁边冯姓杂官说:“此乃广宁卫经历司经历,大中丞在此若有不明之事,可以垂询他。”

任巡抚喊住了秦德威:“慢着!具体应当如何去做,还望不吝指教,本院愿闻其详。”

秦德威只得留步,想了想说:“第一是乱兵情绪问题,我已经安抚住了,大中丞继续稳住就行,不要让他们纵火抢劫或者占据城池。

第二便是被乱兵扣住的那些官员,多少都有违法乱纪的问题,不可轻纵。

只等待大中丞勘查过后,具奏朝廷处罚,如此才能让乱兵彻底安心,减去秋后算账这种后顾之忧。

第三就是招抚乱兵的补偿条件,我已经定好方策并上报过朝廷了,大中丞照着做就是。

大体上就这些了,愿大中丞马到功成、早日建功!”

听完秦德威所言,任巡抚就心里有底了,感觉秦德威把事务都交接的明明白白。

自己只要继续往下收个尾,就是白捡的功劳。

目送秦德威离开,任巡抚就对冯姓经历说:“今日方知,人言不可轻信也!

秦学士知进退明大体,进则功业退则悠游,大有古人君子之风!”

冯经历拼命咬着牙,赶紧借故暂离,他实在怕自己绷不住。

及到次日,任巡抚借了广宁卫衙署升堂,开始部署工作。

第一件当务之急就是,派人去总兵标营联络沟通。虽然要紧,但任巡抚却不认为这有多难。

无非就是认定刘总兵的罪过,免去乱兵所恐惧的军法。

虽然这是前任钦差秦德威搞出来的破事,但任巡抚作为“后任”交接完毕后有义务继承下来,这也是官场潜规则。

没多久,使者就从总兵标营回来了,向任巡抚禀报说:“彼辈不但是免去军法的问题,还索要赏赐!”

“什么赏赐?”任巡抚疑惑的问道。

使者又答道:“标营乱兵要求与备御营同等待遇!”

对于这个招抚“待遇”,任巡抚还是知道的。

一是愿意留下继续当营兵的,发给安家费。二是不愿意为营兵的,可以放归原籍,但今后要缴纳代役银。

孔师爷突然冲进公堂,对任巡抚叫道:“大意了大意了,被那秦德威麻痹了!”

然后不等询问,就主动禀报说:“方才查了下广宁卫卫库,只剩二百多两银子了!”

根据属地原则,广宁城的一应财政开销,都是从广宁卫卫库支出。

所以问题来了,只剩二百两银子的卫库,拿什么去给乱兵发安家费?

靠!任巡抚拍了下公案,难怪秦德威痛快的交权!

也难怪秦德威面临标营乱兵,丝毫不争功,原来一直等着把大坑交付给自己!

他这个前钦差吹逼画大饼的搞完了,到了真金白银的执行阶段,全扔给自己这个送上门的冤大头?

孔师爷连忙献策道:“筹钱办法无非三种,第一种是紧急从周边其他卫所调动银子过来。”

“不可!”任巡抚想也不想的否定了。

辽东已经发生了好几场兵变,还从各卫所抽银子,万一再来几次兵变怎么办?

真要再出现这种情况,他任洛怕不就是大明史上最短任巡抚了!

“第二种就是向朝廷要银子了,请朝廷紧急运送京银过来。”

“再议!”任巡抚知道,找朝廷要钱不能太着急,刚上任就急忙要钱,显得很无能。

而且近两年朝廷开销大,支出上很抠门,要钱难度也很大。

“第三种就是从辽阳那边,辽东都司库里划拨银两过来。”

任巡抚无语,东路钦差秦德威他爹就在辽阳坐镇呢,难道求秦德威他爹去?

要是秦德威他爹押送银子过来了,广宁城功劳分出去多少合适?

靠!秦德威一定就是这样想的!

任巡抚咬牙道:“这等重责,不能只让本院一个人担着!左右备马!去找秦大人!”

又转头问在堂中帮办的冯经历道:“秦德威眼下住在哪里?”

冯经历如实答道:“一直就在备御营营区里,日夜有乱兵守着。”

任巡抚:“……”

这踏马的,进去了万一也出不来怎么办?

经验丰富的孔师爷也有点迷茫,这秦德威和乱兵到底什么关系?

难道“单骑入营”不是涂脂抹粉的美化而是真的?还是说秦德威携寇自重?

第四百七十一章 干不下去了

任巡抚想让秦德威帮忙去一趟辽阳,再运点银子回来。

反正秦德威终究要去辽阳探亲的,正好利用上,而且通过私人关系办事,就省去了官方程序的后续麻烦。

但他出于谨慎,不敢进备御营找秦德威,便以公务名义去请秦德威,还指定了冯经历亲自跑腿。

对此冯经历心里十分不满,他冯恩好歹是两榜进士、前工部员外郎,任巡抚居然把他当跑腿的杂役用!

冯经历来到备御营的时候,不用去通报就看到了秦德威。

只见前钦差正在校场上练习马术,旁边还有那个姓李的美貌小娘子指指点点。

冯经历羡慕嫉妒恨的冷哼一声,如果不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这男女只怕要伤风败俗、搂搂抱抱的共骑一马了。

秦德威正在兜着圈子,忽地就瞥见穿着官袍十分醒目的冯经历,就控着缰绳调整方向,停在了冯经历面前。

“抚台让我来传话,请你过去议事!”冯经历公事公办的说。

秦德威想也不想的就回复说:“我已经卸任了,现在只是个无责无权的普通翰林官而已,不便再胡乱插手别人差遣!”

这个回复完全在冯经历的预料之中,官场上任何事情都是有因必有果。

或者说,从任巡抚还没进城,就迫不及待索要关防旗牌时开始,就已经注定如此了。

要不说,官场上每个环节都要深思熟虑,冯经历又有所感悟。

他也没什么积极性劝秦德威,只是对秦德威有点其它看法,忍不住就质疑说:

“你如果还有什么想法,当初就别那么痛快的交出关防旗牌。

先把事情都做好了,再将权力移交出去,这才是顾全大局的做法。”

秦德威笑道:“我本来就干不下去了,正好来了个巡抚接盘!”

冯经历莫名其妙,你有什么干不下去的?所有情势都在你掌握里,连总兵都被弄下去了,谁还能拦着你?

听到冯经历回报,任巡抚也没办法。

毕竟秦德威与任巡抚并不是上下级关系,更像是前任与后任的关系。

按照官场规矩,印信换了手后,前后任之间在公务上就算是交接完毕了。

后任就不该去打扰前任了,更别说强行拉着前任一起担责,还要让前任卖力气帮手。

就这样来回扯皮了几天,任巡抚无奈,只能放弃秦德威,另想它法了。

反正现在是春夏之交,而北虏一般到了秋冬才扰边,所以目前没有外患,正处于“休赛期”,都不用着急。

任巡抚与乱兵接触过后,发现乱兵的态度很消极……

据说那帮乱兵不得秦德威首肯,也不敢轻易对巡抚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