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211章

作者:随轻风去

自从秦太监出现以来,秦德威竟然半句话都没机会说出口!

秦德威终于还是说出了一句话:“霍大人你的节操连个太监都不如……不如辞官算了!”

忽然有人叫道:“霍大人晕过去了!”

秦太监拍了拍脑袋:“对了,我临行前,皇上让我来催催廷鞫结果。”

众人:“……”

你现在才说?故意的吧?

第三百五十章 笔给你!

还是那句话,关于司法问题,司礼监可以过问,东厂可以参与,但掌兵的御马监不能干涉。

秦福说了只是来催促,真的就只能催促。

不过这会儿霍侍郎晕厥过去,大家都忙着去围观或者抢救了,秦福就趁机浏览了一下笔录。

雾草!秦太监吃了一惊,从笔录内容看,自己根本没必要出现啊,也不需要自己来救命啊。

以他对嘉靖皇帝的了解,要脸面又爱甩锅的皇上肯定欣赏笔录上这些话。

就算没有自己打岔,也不会判秦德威重罪,最多象征性处罚一下。

所以自己出来卖力气演了这半天,只是让某人逃过一次挨打或者被逼跳河?

想到这里,秦太监顿感索然无味,心里毫无成就感。

不由得恨恨的看了眼秦德威,简直浪费自己时间和精力!有这工夫,自己在皇帝身边多呆会儿不好吗?

秦德威敏感的觉察到了秦太监不善目光,暗想这大太监果然是口蜜腹剑的阴险之人!定然对自己还怀恨在心,以后还是要小心提防!

不过秦德威也明白,今天主要较劲对象不是太监,他站在人群外面,伸着脖子去看霍韬状况。

可惜个子不高,什么也看不清,只是从别人言语里听出来,还在昏着。

秦德威有一种直觉,只要自己喊一句“霍侍郎你如此气弱体虚,不适合担任朝堂要职,不如辞官算了”,霍侍郎八成立刻就能醒过来。

但高情商的他又知道,这句实在是太败人品了,太毁形象了,绝对不能说出口。

大明文官斗法,自然也是要讲规矩的。

结果没出来之前,只要不杀人放火绑架或者对家人下手,可以施展各种手段,外人也不会说什么。

但有了结果后,也要讲究个穷寇莫追,对落水狗还穷追猛打的话,会引起集体不适和反感。

霍韬晕厥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在众人眼里,就已经相当今天认输的分界线了。

再越线,舆情或许就会转而同情霍韬了。

秦德威甚至怀疑,霍韬可能就是装晕,然后等着某个“年少无知”的人继续出言不逊,以此博取人心偏向自己。

此时秦福走到司礼监太监戴永身边,貌似闲聊说:“今天这廷鞫很乱啊。”

戴永点了点头:“是没见过如此热闹的廷审。”

秦福便又道:“戴爷你也不管管?”

戴永莫名其妙的看了眼秦福,有什么好管的?文官之间打架,他们没有立场的太监只管看热闹就行了。

秦福说:“赶紧结束吧,难得我出宫休沐,可没耐心在这里等了,烦请戴爷你抓紧点。”

戴永便对文官叫道:“尔等还有完没完了?事情已经问的差不多了,速速会商判决!”

参与廷鞫的大臣们看霍侍郎气息稳定,也不像是要挂的样子,便让官军将霍侍郎暂时抬到一边去,然后让人去喊太医。

太医院衙署和六部一样,也在长安街南边,从长安左门出去很快就能喊人过来。

然后众人就围着桌案,商量今日这场廷鞫的判决,先推举户部许尚书代替霍韬秉笔。

这也是有默认惯例的,外朝会议中,吏部如果无人或者不合适,就由六部排名第二的户部尚书来补位主持。

虽然许尚书算是比较靠近首辅张孚敬的,但此时也不太愿意当恶人,便对众人道:“我可以持笔写,但怎么判须得诸君共同议定。”

结果廷鞫现场出现了诡异的沉默,一干大臣居然没有人带头提出意见,仿佛全都陷入了为难中。

还在边上等结果的官军和狱卒都莫名其妙,不懂这帮老爷们突然为难个什么,结果不是显而易见了吗?

连夏师傅和王总宪这样的秦德威背后靠山,都在小心斟酌着应该怎么出判词。

秦德威“招供”出的动机,说实话是很有“逢迎媚上”的嫌疑,但秦德威毕竟“年少无知”,大家也不好说什么。

而且谁也别说谁,人在朝堂要想站得稳,谁没有违心“逢迎媚上”的时候呢?

但是,问题关键在于如果在这时,公开说秦德威无罪,就相当于赞同秦德威。

这种行为可能会被别人讥笑为,堂堂大臣附和一个十五岁小屁孩一起媚上。

拍马屁还要跟着一个十五岁少年去拍,这个样子就很羞耻很难看了……

春风吹过长安街,冯恩和“同犯”秦德威一起站在桌案前方,等待最后的判决。

冯老爷左看看,右看看,心里难以理解,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怎么大家就是不明白?

想到这里,冯老爷决定为大家排忧解难,转头对旁边秦德威问道:“秦德威!你告诉诸君,应当怎么判你?”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就是问秦德威啊!

众大臣齐齐看向冯恩,这姓冯的是在天牢关傻了吗?

让秦德威一个被审的人,自己给自己拟判词?全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秦德威眼观鼻、鼻观心,头也不抬,像个莫得感情的解说机:

“昔日太祖高皇帝有令,严禁生员上书言事,只许在学校用心读书。

今江宁生员秦德威妄议朝政,唆使冯恩上书,干犯禁令,本当重刑。

念其年少无知,岁数未超十五,又有忠君赤子之心,故而不以刑罚处置。勒令其闭门读书思过,发南直隶提学官予以训诫!”

冯恩用眼神示意秉笔的许尚书,还等什么,直接照抄就行了。

虽然他帮大家解决了难题,但不用谢了!

雾草!许尚书很想学霍韬,直接把笔扔到秦德威脸上,然后把另一根备用的笔扔到冯恩脸上。

笔给你,你来写?

他这个补位秉笔虽然不是主事人,但不要面子的吗?

可众大臣各自暗暗琢磨了下,却十分不是滋味的发现,秦德威说的话,简直妥贴的不能再妥帖,几乎就是最标准的答案。

照着秦德威发言写判词,真的是你好我好皇上好,堪称完美。

但是在以审案官员身份参加廷鞫的众大臣心里,这种被审判对象指导写判词的感觉,就像是……

这踏马的,这踏马的,下次如果还有人打秦德威,谁再拦着,谁就是王八蛋!

秦太监愕然的看着最陌生的少年,冥冥之间他总有一种感觉,此子仿佛在用实力告诉自己,谁才是真主角!

第三百五十一章 父爱如山

判完扛了一半罪的秦德威,再判冯恩就很容易,罚一个贬外地为官,给皇帝点面子就行了。

今天的廷鞫便到此结束,除了被太医院抬走的霍侍郎,各自回家!

秦德威拍了拍冯恩,加油打气说:“继续挺住!曙光就在眼前,等着为你接风洗尘!”

身为穿越者逆天改命,自己扛了一半罪,至少把冯老爷的命保下来了。

在原本历史的春季朝审上,冯老爷可是直接被判死刑,只等秋后问斩了。

冯恩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但一时也想不上来,只觉得自己多疑了。

秦德威拱拱手作别,正要转身离去,突然有人叫道:“秦德威不许走!”

准备散去的大臣听到这一声,皆是十分诧异。

谁这么不怕麻烦,居然还敢叫住秦德威?听这口气十分不善,霍韬之鉴在前,不怕最后被气死吗?

又顺着声音望去,原来发声的是大太监秦福。

大家只能敬佩,秦太监真是艺高人胆大,就今天秦德威这种明显爆种的状态,还敢上去撩拨。

秦德威也很莫名其妙,这死太监想干什么?

秦福皮笑肉不笑,慢悠悠的对众人道:“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冯恩是受审案犯,秦德威又是什么身份?为何各自殊途。”

众人一开始也没明白这个问题的意义何在,秦德威今天当然是以代为答辩的身份出现的,只是后来……

等等!似乎真有点逻辑问题!

后来秦德威身份变了,也成了受审的同犯,还出面扛了一半罪名啊!

皇帝御批下来之前,案犯冯恩要回天牢继续等着,那同犯秦德威有什么道理逍遥法外?

秦福狞笑着对旁边官军挥了挥手,“我看刑部来的狱卒人手不够,尔等协助将同犯秦德威拿下!然后送到刑部大狱,与冯恩一起关押!”

毫无心理准备的秦德威还没来得及跑,就已经被几条大汉按住了。

秦福对众人解释道:“这可不是报复秦德威啊,而是为了一个公正!

不然的话,让他脱出牢狱,只怕诸君都要有渎职之嫌了。”

秦德威并不想去刑部天牢住,他又不是没去过!

那里又阴冷又潮湿!睡具只有木板铺稻草,极其不舒服!

都去过两次了,再多去一次也没新成就!

冯老爷自己去住就行了,自己只是来帮忙救人的,没想着一起下大狱!

秦德威挣扎了几下挣脱不开,又向大臣们求救。

但众人看了看秦德威,没有人出面讲情,主要是秦太监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打不了秦德威就关他几天吧,再说刑部天牢又不是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也不会太虐待士人。

听说那北镇抚司诏狱有个规矩,无论是谁,进去后先打四十杖啊……

目送少年被押解离去,亲手送他进天牢的秦太监内心为自己深深感动,这就叫父爱如山啊。

儿砸,今天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可惜没人会知道自己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