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198章

作者:随轻风去

此君也是嘉靖八年的进士,而且也是这科进士中,难得愿意附从主考官霍韬的人,毕竟同乡关系在这摆着,故而也深受霍韬信赖。

在大明体制中,给事中品级不高,但权力极大,体面尊贵,除了翰林之外,给事中逼格就是数一数二的了,雅称拾遗。

所以王拾遗在同年中地位也很高,今天他主持发起的这场聚会,就是“嘉靖八年己丑科在京同年聚会”。

当然也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心思,大家都知道,嘉靖八才子中有六个是嘉靖八年进士。

王拾遗奉了霍韬指示,要借着同年会机会,拉拢嘉靖八才子,劝这些同年去认霍韬这个座主。

结果还没怎么说正题,八才子之一的吕高就要被秦德威气跑了,王拾遗怎能不着急拦人?

第三百三十一章 君子之争(中)

又见黑瘦文士一直追着吕高到了湖边,两人站着说话。

秦德威很好奇,这场聚会到底是什么情况,但扫了一圈凉棚里,真没认识的人可问了。

严世蕃不算,估计他不会乐意回答自己的疑问。

想了想,又见暂时没有挨打风险,秦德威回头对任小意挥了挥手,“进来!我们就坐里面吃喝!”

但任小意畏畏缩缩的,站在凉棚外面不敢过来,让秦德威无可奈何。

随即秦德威又指着外面游人,对蹲在凉棚外的店家说:“我说,你也是开张做买卖的,心里没点数吗?

这些人就只点了几大壶茶,把地方都霸占了,一坐就是半天,让其他优质客人进不来,是不是太不合适了?”

店家低头充耳不闻,你们大人物撕逼自己撕去,别把火引过来!

一个一个的都不上道啊,秦德威暗叹几声,只好又对严世蕃说:

“你们这些国子监的破监生,读书不怎么样,气派倒是挺大。

也就十多人,把凉棚里几张桌子都坐了,是不是有点霸道?

我说句公道话,你们挤一挤坐两桌就行了,让出些地方给别人行不行?”

凉棚里顿时有人不满的喝道:“你说谁是监生?”

秦德威指着严世蕃,故意惊讶的回应说:“莫非你们不是监生?我分明认得这是严监生!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们跟他在一起聚会,居然不是监生?”

在最一开始,斥责秦德威动粗的疏眉小眼文士忍不住又开口道:“睁大你的狗眼,此乃乙丑科同年会!不是什么监生聚会!”

凉棚里众人内心又一次齐齐大骂,蠢货!

你跟秦德威露什么底!只要秦德威不知道大家来路,他就没有发挥空间!可偏偏被你这蠢货说出口了!

嘉靖八年的同年会?秦德威再次疑惑的看向严世蕃,“你一个国子监监生,怎么能列席的?”

严世蕃只想骂街,老子我踏马的又不是今天主角,你秦德威总盯着我作甚?

老子就是个靠父亲恩荫的监生怎么了,值当你翻来覆去的说吗!

殊不知在秦德威心目中,严世蕃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最值得警惕的人物之一。

那疏眉小眼的文士又替严世蕃答道:“你未免管的太宽了!

在下赵文华,亦己丑科同年,又与东楼有兄弟之义,携东楼列席观摩有何不可?”

赵文华?稍微了解点历史的,就会对这个名字很熟,更别说秦德威了。

这不就是历史上严嵩的干儿子么?也是未来奸臣严嵩手下的著名爪牙之一,经常在各种文艺创作里作为反派出现。

确定了身份,就没什么客气的了,秦德威就对赵文华答话说:

“听说你虽然是监生出身,但也算有点才华,得以名列嘉靖八年金榜。”

赵文华听到这里面有得色,莫非秦德威也承认自己有才?

又听秦德威继续说:“原本我还奇怪,为何嘉靖八才子不带上你,今日得见后,立刻就明白了,你真的不行啊。”

一句话噎死人,赵文华登时就差点自闭了。

看到义兄弟受辱,严世蕃立刻义愤填膺,斥道:“在你秦德威嘴里,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当真视诸君如无物乎!”

秦德威貌似很天真的反问道:“严监生!你这是想要在我与诸君之间,挑拨离间吗?”

当即就有个人拍案而起,愤然道:“严东楼所言有错吗?从未见过你秦德威这般狂妄之人!”

见此人气势有点凶,秦德威往稍稍凉棚边上退了两步,问道:“请教阁下尊姓大名。”

那人也不屑于隐藏身份了,自报家门说:“监察御史任瀚!”

秦德威稍稍讶异,此人居然也是嘉靖八才子之一,据夏师傅说是属于第二档的。

在当前这个敏感时候,吕高在这里,任瀚也在这里,一看就不正经啊。

秦德威下意识问了句:“莫非你们八才子都来了?”

瞬间又站起了三个人,分别自报家门道:“仪部陈束”,“勋部唐顺之”,“武选熊过”。

加上任瀚就是四个,一起对秦德威虎视眈眈,若再加上负气走人的吕高就是五个了。

雾草!秦德威虎躯巨震!他也没想到随口一问,居然人这么齐!

嘉靖八才子中,除了嘉靖五年的王慎中和赵时春,以及暂时没脸出来的李开先,竟然都到全了。

秦德威越发觉得,今天这聚会肯定不正经!就是对面这人有点多,万一要动手也打不过啊。

想至此,秦德威连忙又道:“刚才某前辈说了,咱们就做个君子之争啊!

任大人你指责在下狂妄,那么请问,在下哪里狂妄了?”

任瀚冷哼道:“你一个小小生员,任意臧否前辈,指摘别人不行,岂不狂妄?”

秦德威又反问道:“任大人您是一位御史,职责是做什么的?”

任瀚很官方的答道:“吾辈御史忝为朝廷风宪耳目,专为发奸摘伏,纠劾不法!”

于是秦德威脸上笑呵呵,嘴里随随便便的说:“说到这个发奸摘伏,纠劾不法啊,任大人你还是不行啊。”

有个人冷笑道:“吕江峰不行,赵梅村不行,任忠斋也不行。说来说去,别人都不行,那只有你行了?”

严世蕃很想大喊一声,闭嘴!但可惜,他一个监生在这里真的人微言轻。

秦德威不禁陷入了美好的回忆,悠然怀念道:“在下在南京时,近三年亲手经办处置、解送京师的犯法官员很多。

据不完全统计,就有户部侍郎、应天府尹、佥都御史、御史、巡城御史、兵马司指挥、府通判各一名。

除此之外,在下亲手经办处置的犯法胥役又有兵马司巡捕、县衙捕头等若干人。

另外在下还检举揭发过南京守备太监不法之事,一样解送进京了,这都是有据可查的,做不了假!”

说到这里,秦德威突然又抬手指向严世蕃:“还差点处理了另一位应天府府尹公子。”

顿时凉棚内鸦雀无声,这个业绩实在有点灿烂了,就算干一辈子御史也未必能有这样业绩啊。

秦德威又朝向任瀚,彬彬有礼的询问:“所以任大人您作为一名监察御史,确定要与在下比?

您真的认为,您能比在下更行?在下说一句你不行,到底是狂妄,还是客观如实的描述?”

任瀚长叹一声,“罢了罢了!”然后对着凉棚内众人拱了拱手,转身就朝外走。

还在湖边劝吕高的王拾遗瞥见任瀚,急得叫道:“忠斋贤弟!你怎么也要走?”

这踏马的不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吗!

第三百三十二章 君子之争(下)

前文说到过,嘉靖八才子也是分了三个档次的,任瀚是第二档次的,吕高是第三档次的。

在凉棚外湖边上,王希文王拾遗看到任瀚走人,无法分身二用,便只能扔下吕高,去追赶和劝阻任瀚了。

凉棚里的秦德威观察到这一幕,更加可以确定,这位黑瘦著主持人绝对是带着任务来的,只是不清楚他是谁的人。

这次聚会,八成就是黑瘦主持人打着同年聚会踏青的名义,搞政治串联,拉拢嘉靖八才子。

至于嘉靖八才子们看出来没有,或者说其他参会人看出来没有,对秦德威来说无关紧要。

刚才秦德威的出格言行,都是对聚会的试探。现在弄清楚了这次聚会的性质,试探也就到此完毕了。

于是秦德威无心在“敌区”久留,正所谓夜路走多了总会挨打的。

他只需要将今天观察到的情况禀报给夏师傅,夏师傅自然会处理。

秦德威刚要转身迈出凉棚,忽然嘉靖八才子排名第二的唐顺之开口道:“秦德威休走!”

秦德威回头望去,神色十分诧异,他心情确实挺惊奇的,听对方这口气似乎挺不服气啊?

现在秦德威的心态就是:我不找你们麻烦就不错了,你们居然还敢主动来喊住我?

虽然说你唐顺之再发育一二十年后,是个文武全才,传说中的江南第一枪王,还是戚继光的老师云云。

但现在的你也就是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远远没发育到完全体啊。

“阁下有何见教?”秦德威给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回应。

唐顺之又道:“秦德威你只理睬吕江峰、任忠斋,却不肯理我,这是看不起我唐某?”

秦德威:“???”

以秦德威之机智,死活没理解唐顺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唐顺之好整以暇地说:“听说你诗词自称江南第一,将昔年复古派与吴中派融会贯通,我武进唐顺之不服。”

武进县属于常州府,就是最发达的“苏松常”里的常州府,也在江南腹地。

秦德威一脸懵逼,你唐顺之说的这些,他秦德威本人怎么不知道?

吴中派就是江南四大才子那一拨了,与复古派相比,属于地方文学势力。

什么将复古派与吴中派融会贯通,这是谁编的?

“文衡山先生在常州作客时说的。”唐顺之提示了一下。

雾草!秦德威吃了一惊,文征明背着自己还干过这事儿?

自己什么时候跟吴中派扯上关系了?就因为拿了唐伯虎那块“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

唐顺之没管秦德威怎么想的,掷地有声的说:“一直到今日才见到你,敢否较量一番诗词!”

想起唐顺之在历史传说中的枪法宗师隐藏身份,秦德威下意识回了一句:“咱们这是君子之争,输了不许打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