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196章

作者:随轻风去

秦德威不由得长叹一声:“京师真不好玩!难怪文衡山老先生当初在京师过的十分不开心!”

也难怪上次太白楼文会时,一个陪酒的都没有。估计是美人身价太贵了,十几号人,每人发一个美人的话请不起。

随后马二又对秦德威建议说:“明日就是三月三了,这是个男女出游踏青的日子。秦先生若真是无聊,不妨出去转转!”

原来都已经三月阳春了,秦德威就对马二指示说:“你去给璇大姐送个信,邀她明日郊游去!”

马二应了一声,正要出去时,却见冯家仆役站在月门,对这秦德威禀报道:“有个美貌娘子,自称西院勾阑胡同的任小意,来拜访秦先生。”

京城老司机都知道,教坊司本来设在东城,然后在西城开了分部,就叫西院。

来了乐子,穷极无聊的秦德威有点兴奋,指着段庆说:“我真怀疑,你说的到底靠谱不靠谱?”

马二也识趣的停住了脚步,不着急去送信了,暂时看看风向。

随后就看到,有个约莫十六七的小娘子,娉娉袅袅走进了院子。

再细看去,这小娘子身段苗条,肤色白皙,眉目灵动如画,称得上一声好人物!

声音也好听,对着秦德威行了个万福,开口道:“久闻金陵小学生大名,亦曾见数首大作,惊为天人之笔。

委实仰慕不已,今日冒昧前来拜访,还望先生海涵。”

曾经三次到过京城的段庆目瞪口呆,这不科学啊,完全违反了他的认知。

在京城,这样美人能发个帖子邀请人过去,就已经很少见了,这位居然还主动登门造访?

秦德威自得的哈哈一笑,拍了拍段庆,指使说:“还不倒茶去!”

任小意掩口轻笑几声说:“其实还有件更冒昧的事情,明日正逢三月三,欲邀先生一同游春,不知先生赏光否?”

秦德威诧异的说:“你应当不缺邀约吧?”

任小意很爽快的说:“不满先生说,确实也有一些邀约,但都不合适。

可是三月三若不出行,在同行姐妹那里又没了面子,便大着胆子找先生借光来了。”

秦德威稍加思索也就答应了,“可以!”

反正也想出门溜达,有个情趣小娘子愿意陪着,何乐而不为。

这小娘子觉得自己能长她的脸面,那也是很高看自己。在南京这不稀罕,在京城就值得珍惜一下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争奇斗艳(上)

三月三上巳节其实是个古人节日,到了大明时,在南方很多地方或许还讲这个,但在北方民间早就失传了。

秦德威这样的南方人,还有点三月三出游踏青勾搭小娘子的念头,但生长于北方的良家女子徐妙璇就没有这个意识,没觉得这天有什么特殊的。

但在京师花界,却同样还有着美人们三月三出游踏青,然后争奇斗艳的习俗。不只是斗自己,还要斗陪同之人。

所以这就给了秦德威在这天,勾搭其他非良家小娘子的可趁之机。

任小意姑娘也知道自己来的很突兀,就陪着秦德威说了一下午的话,顺带着解释来龙去脉,稍稍拉近了关系。

“明日出游,如果遇到奴家的同行姐妹,先生你一定要自称江南第一才子哟,这样名头才够响亮。”任小意双手合十,娇声俏语的拜托说。

这姑娘说话挺有趣的,秦德威忍不住哈哈笑了几声,“金陵不行吗?在下向来是以金陵第一为号的。”

“先生你可能有所不知,京师这里眼界高,只说金陵第一不够厉害的,最少也要是江南第一。”

秦德威逗着任小意说:“那说个大明第一,岂不更厉害?说实话,在下现在当个大明第一也没什么难度。”

小娘子伸出又细又白的手指头,指了指东边皇宫方向:“在京师地方,就算吹牛皮,最好也不要说大明第一啦。”

秦德威无语,不愧是混京师的,政治觉悟就是高。

一直到邻近傍晚,任小意致歉说:“还要早些回去准备车马和饮食酒水,故而要先走一步了。”

目送任小意离开,马二凑上来笑嘻嘻的问道:“还用给璇大姐送信不?不用小的辛苦跑腿了吧?”

秦德威推了马二一把:“谁说不用你跑腿了?赶紧去!就说邀请她后日或者再后日出游!”

说起来,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这种时间管理了。

在京城这地方,城外郊游无非就两个去处,西边稍远的西山,西北稍近的海甸。

不像在金陵,四个方向出去全都可游玩。

三月三踏青游春这种活动,当然更适合去拥有一片浅湖的海甸。

到了次日,任小意就坐着马车来接秦德威。

为了安全,秦德威把马二段庆都带上了,但这两人只能跟在马车后面步行了。

出城游玩的人多,马车也走不快,两人跟着走也不会太累。

从距离最近的阜成门出了城,然后就望西北而去。

没错,海甸位于五百年后的海淀区。只是在大明时,这里属于荒郊野外,秦德威完全辨别不出后世的地理方位。

一路上只见游人如潮,热闹非凡,也不乏盛装出行的男女,鲜衣怒马招摇过市。

主要也是今天没有风沙,是个非常适合出游的日子。

看着前方一个骑马的男子,秦德威若有所思,自己似乎也应该学学骑马了。

没走多久,望见远处有湖水时,任小意就对秦德威说:“可以下来步行了,去湖边那里游览吧。”

秦德威与任小意并肩而行,看着周围景色和人物,有点失望的嘀咕着说:“看这场面散乱无章,各玩各的,没有成规模的集会吗?”

任小意很诧异的问:“这很重要?”

秦德威反问道:“如果没有聚焦,怎么出风头刷名声?怎么有传播度?”

本来还琢磨着发表些诗词,但看这场面,就是发表了也没有多大传播力度。

忽然听到个声音叫道:“没想到遇见任妹妹,可真是巧了!”

秦德威抬眼看去,就见到个妖娆女子,兴奋的与任小意打着招呼。

任小意也回应道:“常三姐许久不见!”

然后这姓常的妖娆娘子打量了几眼秦德威,对任小意调笑道:“没想到你居然换了口味,现在喜爱小书生了?”

任小意就扯着秦德威介绍说:“这是江南第一才子秦德威。”

常三娘不给面子的说:“任妹妹你看才子佳人故事看多了吧?

这等书生靠不住,惯会嘴里吹嘘,那些故事也都是书生们写来骗人的!”

任小意轻轻捶了一下常娘子,替秦德威辩解说:“常姐姐你别胡说!

你听说过南京城第一美人王怜卿没有?就是这位秦先生一手捧起来的,那王怜卿也屈服于秦先生的才华。”

咦?秦德威小小的吃了一惊,这任小意对自己居然如此了解。

莫非她与南方同行姐妹交流过,知道自己的一些底细?

听到这句,常三娘才又正色看了几眼秦德威。

业内人士或者纵横南北的老司机都知道,南京那边顶流美人的素质其实是比京城这边要高的。

能捧出“金陵第一美人”的人,那肯定值得业内人士尊敬了。

前文说过,花界美人今日出行,必有男子陪同,以此衬托自己身价。

常三娘身边也有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见两女只说秦德威,就有点不爽利了,淡淡的插嘴说:

“这些穷酸套路在京城没用吧?说到底,在京城还是看权势和钱财。”

常三娘也醒悟过来,可不能把旁边金主冷落了,连忙符合着说:“是哩是哩!

在京城这地界,最不缺书生了,城北不就有好几千个吗。

如果才华有用,十年前的那位江南大才子文征明,也不会只在京城呆了两三年就走人了。”

秦德威:“……”

文衡山老先生你当年在京师到底咋混的?还踏马的成了负面典型,拖累我们风流才子群体的名誉!

任小意反驳道:“怎能说才华无用?当年文征明那是不屑于与权贵交游,虽受邀约也置之不理。”

常三娘再反驳说:“所以最终还是没有用啊,那会儿同行前辈们也不大愿意理他。”

任小意说不过常三娘,一时语塞。

秦德威拉了拉任小意说:“走吧!跟这些浅薄可笑无知无畏之人,又有什么可废话的。多听一句,都嫌脏了我耳朵。”

常三娘身边的男子咄咄逼人的问道:“许多书生惯会装腔作势,故作空洞唬人之语。

阁下有什么高见,不妨对在下说说?”

秦德威不屑的说:“你是不是想让我问你身份?以便于借机炫耀?

抱歉,我对尚书以下的权贵或者十万两以下的小财主不太感兴趣。

如果你没到这个层次,请免开尊口。”

任小意忍不住就笑出声来,秦先生这嘴可真是太损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争奇斗艳(下)

陪伴被鄙视了,常三娘也没面子,不服气的指着身边男子说:“此乃丰城侯之同胞弟李大官人也。”

公侯世家!侯爵亲弟!这种身份镇住一般外地人,已经很够了。

秦德威眼皮也不抬的反问道:“只称为大官人?又不是侯爵,也不是世子,没有世官在身啊?”

那男子口气依旧坚挺:“家兄刚刚袭爵,未有寸功,故而尚未奏讨。左右也是迟早的事,不急于一时。”

秦德威转头对任小意道:“说起这个,我有个奶兄弟,某国公同族,并不是家中世子,才十五岁。但他也有正五品千户的世官,还是我帮他搞来的。

还有个锦衣卫同知世官,今年才十四岁,也是某国公同族,前两年与我当小跟班,现在也是哭着喊着要把姐姐嫁给我。

所以我也没感觉世官有多么稀罕,也不难办啊,这位侯爵弟弟怎么还是个白身?”

侯爵弟弟立刻脸色就黑了,拉着常三娘扭头就走。

任小意笑道:“秦先生,你这几句就很有京城本地人说话的风范了。”

秦德威若有所得,莫非混本地京圈,就是要这样说话?满嘴跑火车就行了?不需要一言不合拼才华?

连诗词都不用扔,那可就真省心了,想想这种说话腔调,还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