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 第186章

作者:随轻风去

靠!秦德威十分不爽,感觉自己被轻视了,这跟上次看帖不回的性质不一样!

现在自己已经帮过夏言那么大一个忙,给夏言死敌霍韬设计了那么大一个死局,还在帮着救冯恩,夏言居然如此没礼貌!

但秦德威在这里也没办法,只能愤愤然走人。

切!莫欺少年穷!

第三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

夏师傅没在意拒见秦德威这种小事,仍然继续与另外几人商议。

只听其中一人说:“我总感觉,这十人名单,就像是给八才子量身定做一般,不然人数为何如此凑巧接近?也不知是什么人推动的。”

另外一人说:“近年来京师官场中,八才子的才名最高,而且名声甚正。这十人名单万众瞩目,如果舍弃八才子而推举别人,只怕难以服众。”

最开始说话的人又问道:“这八才子能否拉拢过来?哪怕是其中几个也好。”

夏言摇了摇头:“能不能拉拢不知道,但我实在信不过。这八才子中的六个是嘉靖八年进士,而这科的主考官是霍韬。”

也就是说,理论上这六人都是霍韬的门生。

虽说传闻中嘉靖八才子看不上议礼派,也不太尊重霍韬,但官场的事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夏言又哪敢轻信。

有个一直聆听很少说话的中年人忽然开口道:“刚才说来拜访的秦德威,是不是南京来的那个?”

夏言答道:“正是此人。”

这中年人叹道:“我听说前阵子太白楼文会,秦德威跟着总宪王公参会,直面八才子之首王慎中。

然后王慎中被秦德威指着鼻子教训,从人品到文学一通贬斥。而王慎中毫无还手之力,一个回合都赢不下来。”

夏言愕然,还有此事?真的假的?秦德威这么能喷,连王慎中这个著名大愤青都喷不过秦德威?

主要是夏师傅现在文学段位太高,只琢磨写应制诗和青词的技艺,读者一般只有皇上,对低端文坛动态不是很关注。

另一人说:“那你的意思是,让秦德威压制八才子的声势?”

先前扯出秦德威的中年人说:“至少此人可用,而且很有希望做到,连王慎中在他面前都撑不住。

毕竟八才子是反复古派的,与总宪王公交恶。又听王公说,秦德威是支持复古派的,注定与八才子为对头。”

另一人拍案道:“甚好!我们就缺一个这样能正面击败八才子的人!”

夏言:“……”

说来说去,难道要再去把秦德威请回来?礼部尚书不要面子的吗?

“夏公以为如何?”旁人问道。

夏言就考虑周全的答道:“今日再去请来不及了,待我明日先问过王总宪,再做决定!”

夏言宅邸所在的小时雍坊紧邻皇城,乃是官邸密布的著名高贵社区。

在黄昏这个时间段,时不时就能遇到散衙回家的官员,或者是出门享受夜生活的官员,有独自步行的小官,也有带车轿仪从的大员。

但无论什么档次,以秦德威的身份,遇到了都要避道为礼,虽然他身边带着两条大汉长随。

京师官员实在太多,不可能享受地方官那种出门净街的待遇。所以有一套避道规矩,不然都乱抢路岂不乱套。

离开夏府的秦德威走到一处胡同口,迎面又看到两位官员远远走过来,正有说有笑的并肩而行。

这里胡同不宽,对面这两官员并肩而行,秦德威就只能继续避道。站在胡同口路边一边想着心事,一边等对方先过去。

但对面两人中,有个人抬眼瞥见秦德威,“咦”了一声,就站住了。

同行之人问道:“你怎么了?”

先停住脚步的人指点着前方说:“看前面,此人就是秦德威。”

同行之人也抬头看去,惊讶道:“竟然如此年少,南江老弟真的遭受过他羞辱?”

说完又道:“啊,口误了,南江老弟已经改号遵岩了。”

先停住脚步的人说:“此人能言善辩,刁钻无比,殊为难缠。当时遵岩老弟一时没有防备,竟然颜面扫地。”

同行之人轻笑道:“只是十几岁少年罢了,凭借天分一时取巧,便能耀眼一瞬间,也是常有的事情。

今日相逢不如偶遇,给他吃个教训,让他知道,京师不是可以随便撒野的。”

说完后,他就带头朝着秦德威走了过去。

此时秦德威还在琢磨自己心事,不经意发现对面两位官员居然没有通过,反而齐齐站在了自己面前。

秦德威诧异的问道:“两位大人有何贵干?”

其中一名矮个子官员皮里阳秋的问候道:“数日不见,秦朋友别来无恙?”

秦德威疑惑的打量了几眼,“这位大人看似面熟,在下见过否?”

矮个子官员先是无语,然后自介道:“户部主事吕高!”

听到这个名字,秦德威这才恍然大悟,就是上次太白楼文会时,坐在王慎中旁边的那位,也是嘉靖八才子之一。

但是此人在八才子中的文学地位,有点像王廷相在复古七子里的位置……

这么没有存在感的人,秦德威怎么可能留有深刻印象!

秦德威又看向另一位官员,好奇的问了句:“阁下又是谁?”

与吕高岁数差不多,又如此亲近的走在一起,莫非也是嘉靖八才子之一?会不会是嘉靖朝第一工具人唐顺之?

然后就听到此人傲然道:“我乃李开先,吏部考功司主事!”

果然也是嘉靖八才子之一,可惜不是唐顺之,秦德威丝毫提不起兴趣,对这二人点了点头,就要绕开走人。

避了道你们都不走,那就小爷只好先走了。

“慢着!”李开先脸上挂着一丝浅笑,靠近了秦德威,低声道:“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我却知道,聊城曾知县是你父亲。”

秦德威确实没明白,李开先提起这个干什么。

虽然自己没有刻意隐瞒什么,但一般人还真不知道曾后爹和自己的关系,毕竟不是一个姓。

但吏部的人知道这个父子关系也不奇怪,毕竟当初自己抓捕巨寇立过功后,朝廷赏在了曾后爹这里,这事就吏部经办的。

李开先的笑容一成不变,继续说:“你信不信,我能让令尊任满考计不称职?”

吏部考功司,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天下官员的业绩考核。一个考功司主事铁了心整一个知县,确实不难。

秦德威冷哼一声道:“阁下过分了吧?这个玩笑并不好笑。”

李开先靠近了秦德威,站在秦德威挥拳就能打到的距离,脸上依然挂着浅浅的笑容,回应道:

“你们这些没见识的人,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吗?你还以为这是玩笑吗?

我还能告诉你,甚至能在吏部主持的九年一度的天下大计中,直接黜落令尊,只要我想,总有机会。”

第三百一十四章 又出了点意外

秦德威皱起了眉头,李开先说的这些威胁,都是实实在在的,真有可能会发生。

有句话怎么说的?想成事也许很难,但想坏事就很简单。这李开先所在的位置,就是个能坏事的位置,只要他歪歪嘴动动笔或许就是个麻烦。

李开先并不在意秦德威想什么,继续逼近了威胁说:“还有要告诉你,我就是山东首府历城人,你那个爹在山东做官,最好别出差错,不然就不只是降职问题了。”

踏马的,这人神经病吧?秦德威暗骂了一句。

记得嘉靖八才子中,李开先在京师官场坚持时间最长,职业生涯最滋润。

后来此人一直在吏部要害岗位,做到了天下第一五品吏部文选司郎中,然后被罢黜赶回老家研究戏曲去了。

按道理来说,不该是这神经病模样啊?

李开先的笑容渐渐变得有点狞狰,像个街头棍徒一样,拍了拍秦德威的脸。

嘴里不干不净的说:“你这小貉子,别以为会作几首诗就可以为所欲为,京师的水深水浅都不知道!

记住了,你爹娘被连累,都是你这个贱坯子的过错!”

听到这里秦德威被激怒了,伸手左右开弓,两巴掌就呼了过去。

这两年秦德威营养好,又处于发育期,身高长得很快,如今与一般的矮个子成年人也差不多了。

所以他现在不用跳起来也能打到人脸了,这巴掌直接就朝着李开先的脸去了。

但李开先不知道是反应慢了,还是没预防秦德威敢动手,结结实实的挨了两下,脸上立刻显出一道红印,嘴角还有点破裂。

“混账东西!小貉子你完了!”李开先捂住脸喝道。

吕高莫名其妙的看着李开先,今天的李开先让他感觉有点陌生,难道今天要开打?

秦德威身后马二、段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么长时间闲的蛋疼,今天终于可以活动拳脚了,大不了打完后暂时逃出京师躲风头。

有路人见有热闹,也就停了下来,等着看当街殴斗的好戏。

然而此刻李开先忽然扭过头,对胡同口的另一边喝道:“兵马司的过来!”

京城设有五城兵马司弹压地面,每个兵马司指挥下面还有几个副指挥,分头带队巡街。至于小时雍坊这种地方,肯定会专门有人巡街。

李开先早就看到附近有兵马司队伍了,他喊了一声,就有个兵马司副指挥带着人马过来了。

李开先亮出了脸上巴掌印,指着秦德威,对巡街的兵马司副指挥说:“我乃吏部考功司主事李开先!此外地游民横暴不法,殴打官员,还不速速逮治!”

秦德威:“……”

雾草啊!你李开先踏马的前面哔哔那么多,装了半天反派,就是为了忽悠小爷我动手打你?

大家都是混文圈的,划下道儿来比划比划就是了,告官算什么本事,还讲不讲文德了?

李开先怕自己人不理解,又悄声对吕高解释了句:“对付这种人,要斗智!”

吕高有点麻,你这是逗逼还是斗智?

兵马司副指挥看了看双方,知道秦德威动了手,又以下犯上,论理该捉拿审问的。

但他感觉秦德威也不是好惹的,毕竟敢当街打吏部主事,估计也有两把刷子。

所以也就客气的说:“职责所在,这位朋友请吧!去趟西城察院!”

李开先叫道:“察院不行!此人与总宪相熟!要送其他衙门审问!”

秦德威也连忙叫道:“县衙府衙不去!毕竟被打的是吏部官员,这些地方衙门审不了!”

兵马司副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