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560章

作者:误道者

一旦他在斗战之中动用了这个玄异,那么他自身所使用的某一个手段就可在原先基础上生生拔高一个层次。

这无疑是一个异常有用的玄异,但也因人而异,若修士所修习到的神通手段较为浅显,自身根底也是不足,那么便是有所提升,威能也极其有限。

可若是修道人本身根基厚实稳固,所掌握的神通道术威力本就不小,那么再是有所提升的话,其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就极是可怖了。

譬如此法若是用在他的“斩诸绝”上,那是极为有用的。剑上生神之术本来已是犀利无比的剑势,更是追逐纯粹的力与疾,哪怕只是提升一点,都能在斗战之中占尽便宜,何况玄异的提升还具备一层令人难以琢磨的隐蔽性,那将更是难以抵挡了。

还有一个是言印。若是不去深究言印内里的变化,通常法力心光不及他之人,他方能以言印一举喝破,若遇到法力与他相当,或是法力胜过他之人,便就很难一举制住敌人了。

似上次与岑传一战,这人早在天夏入此世前便即成道,还曾经是玄廷廷执,虽然三百年来无甚精进,可法力仍是与他相差不大,故他只能将言印作为牵制手段。

可若是言印威能能再提升一层上去,那或许当时他就可凭此封镇其人虚身神通,进而镇压其真身了。

不止如此,他同时还想到了,这个玄异其实不仅可用于斗战之中,还能用于辅助修持,他用此玄异,能够提前感受到自身神通手段在少许提升一层之后的所产生的种种变化,这将更有利于他调和自身能为。

不过他心中也是明白,玄异如此了得,也肯定有其限碍所在,到底如何,还需先试着验证一下,于是收定心神,把气息理顺,过去片刻之后,便即放出了一道蝉翼流光,与此同时,他眸光微微一闪,也是将“重天”一齐唤动。

……

……

第一百零三章 重天化神异

蝉翼流光这门神通,可使人飞遁更为迅快,同时也能以流光飞翼斩敌。

只是这门神通虽然发动速度很快,可因为攻杀之能较弱,所以在对敌之际,一直只是被张御拿来当做试探之用。

而此刻在“重天”玄异的加持之下,一道快到几乎无法分辨的光芒霎时冲突殿顶,没入上方天穹之中。

张御辨了一辨,在重天玄异相助之下,这门神通的威能几乎是翻了一倍,其速度更是变得迅快无伦,几能追上斩诸绝的剑光了,当然,即便如此,其还是大大不及那剑上生神之术的。

可是蝉翼流光发动很快,且一经催发,可以数道齐现,消耗心力并不多,这点很是可观。

关键是这也让他看到了下一步的变化。

他想了一想,决定再是试下“幻明神斩”。

这门专以攻杀心神的神通可以说是他遇敌必用,在下层境界时,少有修士能直接抵御,至少也要受一些影响,可到了玄尊境界,所碰上的一些对手几乎都有守御之法,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完全就成了与蝉翼流光一般的试探招数。

只他不知,此术在重天玄异推动之下能达到何等程度,于是起心意一催,转瞬之间,一道无比明亮的光芒立时将整个大殿都是照亮,而在大殿之外,本有许多先天精魄所化的生灵停落在那里,只是被泄露出来的光芒一晃,就一头头瘫倒在了地上。

而那光芒也并非一闪而逝,而是足足延续了数个呼吸之后,方才消退了下去。

张御此刻若有所思,这神通在玄异推动之下虽也有所提升,可展现出来的威能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但其持续时间却是增加了许多。

据他了解,许多守御心神侵攻的神通能挡一时突袭,却未必能挡下接连不断的侵攻,从这里看,幻明神斩的威能没提高多少,可对敌手的威胁程度无疑是大大加强了,反而比单纯的杀伤更为有用。

他思索片刻之后,又尝试了一下擒光之术,尽管此刻没有适合制压的对象,可他却能感觉到,在重光玄异之下,自己在使出这个神通的时候可以做到发动的更为隐蔽和迅快。

以往他不经常用这个手段,是因为这神通发动时有一定的先兆,需要把握一个合适的时机,若对方提前有了防备那就不好办了。

不定他一个制拿,对手一个反咒就解开了,那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可若是此术发动隐蔽且迅快,那绝然可攻敌不备,而要知道,在同层次的斗战中,哪怕一点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

这样看来,神通的变化虽是微小,可所能起到的作用却是极大。

而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他将自身所有的神通手段都是借此玄异演化了一遍,而在这里,他也是发现了重天玄异的一些限碍所在。

以他现在的根底,一天之内这玄异只能使动一至三次。

一二次尚在他的承担范围之内,可要是三次,就稍微有些勉强了,下来再想使动,也不是不成,可那几乎就对神通没有什么提升了。

在他感觉之中,玄异也并不是没有消耗的,而像是他未曾修炼出心光时使动大道之章上的章印,消耗的是身体本元。

而越是强大的玄异,消耗自是越大,重天玄异无疑属于上乘之流,

可这等玄异即便一日之间只能使动三次,在一场斗战之中也是足够用了,毕竟一锤定音的手段往往只是一击。

且他也未必要一招分胜负,有时候只需力利用此术创造机会便好,余下他自可用其他手段来解决。

他能感觉到,此时此刻,自己的功行和心光比之与岑传斗战时虽没有太过明显的增进,可斗战能力对比那时却是有了极大提高,要是此刻再是一战,岑传若没有什么新的手段,那么他相信自己照面之间就可将其人真身给找寻了出来。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他对此人手段有了一定了解的前提下,要是对上一个完全陌生的同辈,那仍是要小心对待。

只从重光玄异上可以看出,对手有时候只需有一个独特的玄异或者神通,那就可能在瞬息间翻转局势,对待任何一个玄尊都不能掉以轻心,哪怕其人神通法力皆不如你。

不过他也是想到,玄异若是耗损的是本元,那么若是能在斗战中补益本元,那不定可以多几次使动的机会,毕竟他除了重天玄异,还有其他玄异同样也需用到。

思定之后,他自道场之中出来,来到了守正殿内,唤了一声,“明周道友。”

光芒一闪,明周道人现于阶台之下,稽首道:“守正有何吩咐?”

张御道:“玄廷之中,以哪位道友最为擅长丹法?”

明周道人道:“要说丹法一道最为了得的,那无疑是首执了,而以往那位正清上尊在丹法一道上也颇有成就,而再往下,只说诸位廷执之中,玉素廷执擅长祭炼丹水丹叶,晁廷执则是精擅炼丹,守正若要问询丹法一事,不妨寻这两位一问。”

张御点首道:“多谢道友了。”

明周道人躬身一礼,便化去不见了。

张御思索片刻,便是决定,过些时候便去拜访这两位,思量过后,他转身回到了内殿之中,在玉台之上坐下,便定坐调息起来。

东庭府洲之中,崔岳在与张御见过面后,又去了各处巡查,他差不多用了二十余日,才将东庭上下的情况大致都是弄清楚。期间他还亲自去到每一个分府,与那些低辈修士见面说话,就是那些方才进学的学子他也没有漏过。

他这么做不是为了显示自身的存在感,而是要告知所有东庭玄府的修道人,他这个玄正并非只会坐在玄府之中发号施令,而是会随时关注府中每一个人,并亲自过问每一桩事的。

到了二月下旬,他才回到了玄府之中。虽然大半月时日都是不眠不休的在外奔波,可对他一个第四章书的修道人来说也不算什么,依旧是精神奕奕。

现在府洲还是不曾扩建,玄府仍然沿用以往的殿阁,他所住的地方是一处这两年方才建成的副殿,此处就在正殿偏东一些的地方。

回到殿中,他又拿出玄府弟子名册仔细翻看起来。

现在东庭玄府的人数还无法与本土的上洲玄府相比,他还能顾得过来,可等到扩洲之后,他一个人显然是不足以管辖所有事宜,还需要一些下属,故是他此刻已是开始着手物色合适人选了。

这等人不需要修为有多高,但一定需要做事认真,自身持正。至于修为,哪怕低一点也没有关系,因为修为不足,可以慢慢提升,但是一个人品性,却不是能一时半刻能够改变的。

他此刻提起毛笔,在几个看中的弟子名姓上用着重勾划了一下,又在每一个人的名姓后面都是写了批语,随后他放下笔,想着等到扩府之后,还可从别处地界调一些合用的人手过来。

思定过后,他在名册收起,就意念一动,将大道浑章唤了出来,望去训天道章之中,随后心意一起,便有一个符印在眼前浮现出来,印上有“东庭”二字。

这是张御不久前立造的一个东庭府洲的章印,但凡东庭都护府的玄修都可借此相互联络交流。

崔岳进入其中查看了一下,见每一个他所见过的玄府修士都在此间有名讳显现,而在最上端,还能见到玄首张御的符印,也即是说,凭此他可以与东庭玄府之中任何一位修士随时交通。

他心中也是感慨这里的方便,又想了一下,暗忖道:“如此好用的符印,不该只是用于玄廷,若是张玄首向上推荐至玄廷,再推行到各处,这或许可令我天夏都是得益。”

他想到这里,便朝张御传了一句提议过去。

此举也不算越权,因为玄正的权责,本来就有提出谏言,规正府内修道人行止的权力,除此外,若是一洲玄首有逾矩之举,玄正还可随时向玄廷呈报。

张御自也是很快看到了他的留语,可他却是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这里的好处,但这等事情绝不能由他来提,而且各地情形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

现如今镇守上洲的玄修也又几人呢?而玄正身份的玄修,又得多少呢?

少之又少。

东庭府洲恐怕是其中最为特殊的。

他稍作思索,回言道:“崔玄正,世事皆是有利有弊,符印或在我这处可用,可到了别处便就未必了,此事最后还当由玄廷来定。”

崔岳得他回言,认真思考了一下,承认张御说得很有道理,他没有再去坚持,而是慎重回言道:“玄首说得是,是崔某冒昧了。”

随后他从大道浑章之中退了出来,可再想想,还是觉得有些惋惜,就在这时,他忽然察觉到旦港处传来了一阵阵仿佛浪潮涌来一般的响动,便站了起来,来到窗台边向前看去,透过整面琉璃墙,可以看到远空之中银星点点,万余艘绘有玄浑蝉翼纹的银色飞舟正往东庭府洲方向飞驰而来。

看到这一幕,他顿便知晓,玉京朝府派驻到东庭府洲的镇军还有那位新任都尉,已然到了!

……

……

第一百零四章 清河取真丹

陆续落下的飞舟在旦港上的泊舟天台上停稳后,主舟舱门旋开,一道宽大的虹霞梯道落下,一直连接到了下方。

苏芊一身笔挺军装,身披军衣大氅,踩着军靴,自上走了下来,而跟在她身后的,是温仪从副和一众身披神袍的亲卫。

事先派驻到东庭府洲的校尉赶忙迎了上来,站在台阶之下,对她执有一个军礼,肃然道:“都尉!”身后的军卒也是刷地整齐一礼。

苏芊下来之后,也是回有一礼。她望向前方笼罩在微光之中的瑞光城,八年前她到此时驰援时,并未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到这里来担任都尉一职。

这一次都护府能够成功化府为洲,苏氏也是出了大力的,而她成功升任一洲之都尉便就是回报了。

当然,这也要她自己先拥有足够的功绩来托底,不然也是扶不上去的。

这些年来她南征北战,在剿灭泰博神怪的战役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后又调去外层征战,也是战功赫赫。

虽然在年龄和资历上有所欠缺,可她能力却是足够了。且东庭都护府化府为洲,天夏和东庭地方上都需要的是拥有强烈进取心的军将,而不是暮气沉沉的守成之辈,这一点她就十分合适了。

而她自己也十分需要这个职位,正如当年外层胃宿那位莫署主曾言,没有镇守一方履历,她是不可能再往上走的。

她也知道,自己这一回挡了很多人的路,这些人现在正在看着自己,正等着她犯错,要是她在任上出现了什么差错,那么他们一定会迫不及待跳出来参她,并设法把她拉下去。

不过她是不会这些人如愿的。

她问道:“闵洲牧现在在城中么?”

那个校尉道:“回禀都尉,闵洲牧正在府中,还有,秦监御使也到了,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位是和闵洲牧是同一天到的。”

苏芊嗯了一声,闵洲牧本来在玉京为官,她是认识的。那位秦监御使她虽没有见过,可却也是久闻其名。

据说这位本来是一名修道人,后来因故伤了道基,这位也是豁达,索性不再修道,而是转入凡俗,其从一个普通小吏坐起,一直做到了如今监御使得位置,并且还和以往的同门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一生经历可谓很是精彩。

她道:道:“我当先去面见洲牧、监御使,而后再去拜见玄首。”

那校尉道:“是,都尉,路上都已安排好了。”

苏芊自泊台出来,就乘上了事先准备好的造物车驾往都府行去。在这一路上,她也是了解到,闵、秦二位在这大半月之内已是将府洲的事务官吏重新调整了一遍,如今东庭府洲的架构已是初步搭建了起来。

她忖道:“看来我军府的整合也需尽快一些了。”

车马到了都府,她也顺利见到了闵公和那位秦监御使,到此东庭府洲凡俗权柄最高的三位事官俱是到任了。

她与这两位长谈了一番,稍作休息后,便就来玄府拜见张御。

现如今府洲诸官署中,要说与玄府交际较多的,那就是军府了。在涉及到对付神异力量的时候,任何军事行动,都是离不开玄府的帮衬的。

到了玄府之中,她便被已然得知消息的玄府修士请入了府中,并带着她启山方向过来。

张御化身自从上层到来后,就一直坐守在于启山之巅开辟出来的一座洞府之中,诸事皆是交给了项淳去处置。

实际上玄首也只需拿定大方向,具体事机交给下面人做便好。项淳数十年来主理玄府内外事务,对东庭这片地界的熟悉可谓无人能出其右,他也不觉得自己能比其做得更好。

这时有弟子来报,告知苏芊已是到了,他道:“请苏都尉上来。”

苏芊让从副温仪留在外面,自己迈步往山巅而来,过了一重山屏,她抬头看去,见张御站在那里,浑身被星光玉雾所笼罩,便上前执有一礼,道:“东庭都尉苏芊,见过张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