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559章

作者:误道者

可我天夏岂是这些异神能欺辱的?玄府的上修们抓到这些异神后,都会拉到广场上公开处置,这事少见,一年也就能见到一两回。客人稍微不妨去看看。”

年轻修士点头道:“做得好,这些异神敢犯我天夏疆土,都是该死。不过店家有句说错了,”他纠正道:“如今该叫东庭府洲,而不是叫东庭都护府了。”

说完这句话后,他见外面雨不知何时已是停了,天空一碧如洗,他自店铺内走了出来,却是能感觉到,天地好像什么地方与方才有些不一样了,但这种感觉异样之微妙,很难以具体表述出来。

他站立了片刻,抬头往启山方向一望,便朝着东庭玄府所在走去。

而另一边,闵公一行人下了飞舟之后,就乘上造物车马,带着一众幕僚和官吏来至位于内城台上的大都督府。

大都督杨珏已是先一步收到消息,与署公柳奉全还有六署主事都是来至都府门口迎候新任洲牧。

双方在门前见礼后,杨钰将闵公请入进来,下来再是一番繁琐的交接,便将都护府权责正式交托了闵公手中。

闵公见事情顺利,心情也是不错,道:“未知杨君下来有何安排?”

杨珏持着晚辈之礼,道:“有劳闵公动问,晚辈可能去往玉京求学。”

闵公微微颔首,他从袖中拿过一封名柬,道:“老朽在玉京也有些一些故交,杨君若是遇见什么难处,可去寻他们,看在老朽的脸面上,想来他们都会出手帮衬的。”

杨钰对于交托事务没有任何刁难,故他也是投桃报李,愿意扶他一扶。

杨钰也未推辞,接过名柬,拱手道:“那就多谢闵公了。”他又道:“对了,闵公,这里三幅图卷,是张先生吩咐送来要让闵公一观的。”

闵公疑道:“张先生?”

坐在下首的柳奉全道:“张先生便是玄府张玄首。”

“哦?”

闵公有些意外,他认真打量了一下杨珏,郑重问道:“杨君是张玄首的学生?”

杨珏道:“张先生教过小子礼仪,故以先生相称。”

闵公不禁点头,对杨钰更是高看了一眼。

有这样的身份,杨珏若是要强留在大都督的位上,或是把柳奉全推上代洲牧的位置上,那也不是不可能的,可其却是甘愿放弃,只能说确实无心此位,不过想想杨珏只是一个年轻人,这等想法似也不出奇。

此时身边的随从接过三幅图卷后,便又呈递到了他这里,他辨了一辨,大约已是知晓这里是什么,便将三幅图卷逐一打开观览。

柳奉全和在座各署主事都知道这是新的洲治图,但这是给洲牧过目的,所以之前没人敢私自打开,此刻也是好奇注目看来。

前面两幅闵公在打开都是略微一看,便就放到一边了,可唯独在翻到第三幅图卷时,见上面留有不少批语,这才仔细留意。

待看了下来,他心中也是惊叹,道:“好大的手笔。”

他一眼便看出,若按这第三幅图卷屏立城,那不但护住了西面地陆的旧域,而东面的新城洲治则将直面那辽阔无边的内陆,这是一个进取意味很强的建城方略。

他考虑了一下,便对杨珏言道:“劳烦杨君传告玄首一声,如今都尉、监御使两位尚未到来,老朽还需与他们一同商量了一下,才能给玄首回音,不过老朽以为,玄首的批语很有道理。”

杨珏郑重道:“晚辈会把话带到的。”

闵公一行人是午后到来的,一直到了日入时分方才走出了都府,并在一旁准备好的客阁之内居住住下。

他推开窗户,看着远处薄雾掩映之中的安山山脉,心胸顿时为之一阔,他抚须言道:“看来这位张玄首是想有一番大作为的。”

从事有心担忧道:“闵公,就怕这位玄尊太过于热心治事,这般洲府便就不好做了。”

闵公道:“玄廷既然遣了这位来当玄尊,自也是有玄廷的道理的,我等凡俗之辈就不要随意妄评了。再说,玄尊之所为,自有玄正督正,也不是我们的该多管的。”

而在此时,在外慢慢行走的年轻修士也是来到了玄府之外,门前的看守弟子能认出他不是东庭玄府的修士,不过近来经常有外来修道人到此,便一拱手,问道:“请教这位同道何来?”

年轻修士打一个稽首,道:“我名崔岳,这一次奉玄廷诏命,来此担任东庭玄府玄正之职。”

那守门弟子一下怔住了,赶忙唤出训天道章向内通传此事。

项淳闻报之后,立刻带着许英、范澜等人自玄府之中迎了出来,可等他来到玄府门口见到了崔岳本人后,心中却是有些诧异,因为他发现此人并非是先前认为的真修,而竟然是一位浑章修士。

不过他面上没有表现出什么,上来态度和善的行有一礼,道:“这位便是崔玄正了吧?在下项淳,受张玄首之命担任玄府主事,不知崔玄正到来,我们未能远迎,失礼之处,还望玄正不要见怪。”

崔岳道:“不怪项主事,是我事先并未告知玄府。”

只是下来他却神色一正,道:“只是我还未曾出示印信,项主事又怎能如此轻易信我身份?这实是不该。”

项淳颔首道:“崔道友说得是,不知道印信何在?”

崔岳这才神色一缓,将自己印信取了出来,项淳看过之后,这才对他正式行有一礼。

崔岳回过礼后,又问道:“项主事,可是张玄首已是到了么?”

项淳点头道:“只是张玄首如今出外巡使内陆,此刻并不在府中。”他侧身一请,道:“崔玄正进入府说话吧。”

崔岳摇头道:“玄府事务要紧,诸位不要为我一人耽搁正事,项主事随意派一名弟子为我说一下府内情况便好。”

项淳劝他几句,见他坚持,也不再多说,就命一名弟子带着崔岳去往府内各处了解情形。

待此人走后,许英很是不解,道:“师兄,为什么玄廷派遣一名浑章修士到我这里?浑章修士做玄正,这真的没有问题么?”

要知道之前那位东庭姬镇守的事情,他可是记得很清清楚楚,这位最后可是投入了大混沌之中的,难说这位什么时候一个把持不住,也是投入此中,而其身为玄正,那所造成的破坏将是更大。

项淳道:“玄廷派遣浑章修士到此,恐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许英道:“为何?”

项淳沉声道:“因为训天道章。”

他看向崔岳离去的方向,“训天道章的立造后,使得我玄府上下的修道人可以沟通无碍,甚至可以舍却表面上的言语,可若是来得一位真修,不得加入此中,那即便来了,也等若未至,那又如何行使玄正之权柄呢?”

……

……

第一百零二章 玄觉得异生

张御凌空立在安山上方,身上清光腾霄,照亮半边天穹,他的意念跟随着清光雨水落到了山脉和大地之上,并不停往深处渗透进去。

没过多久,他就有了发现。

确如雅秋女神所言,这里神明的封埋之地,有不少异神的地宫仍是存在于此,其中就包括他在神女峰下发现封金之环的那处地界。

这些异神仍旧有一些残余的神异力量存于此间,不过随着他以心光造出的那些雨水冲刷而过,都是被他逐一清理干净了。

唯有除去了这些,他下来才好在安山附近建立洲治,并在此上布设禁阵。

在此用了半天时日,他确认再无任何遗漏之后,便把思绪一转,身外光芒一个闪烁,下一刻,已是出现在了瑞光西南方向的朝明城外。

这里同样是一座靠近港口的城市,毗邻燕喙湾,上空有飞舟起落不停,而下方则是拥聚了大量的大型货船。

以往这里一直是东庭都护府除却瑞光城后最为繁华的城市,当初他和窦昌曾跃空突袭,铲平了这里所有的异神教派,而在东庭撤府升洲后,此间也同样会是一处重要地界。

他略略一察,由于这里距离内陆较为偏远,东去又是一片平原丘陵,南方则是大片森林,再加上后来东庭玄府在此建立了一座分府,时不时清理外围,所以并没有太多的异神残余。

在扫视过后,他心意又是一转,身形再度出现时,已是来到了安山以东一片密林之中,望着眼前的景物,他记得当年就是在这里与那位老师分开,并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待在此后两载,他方才从南方密林走了出来,坐上了去往瑞光进学的大福号客船。

他这时看向一个方向,记得那位老师最后就由此进入密林深处的,他怀疑玉素道人所说的那桩事机,或许就与自己这位老师有所牵连。

正在思索之际,他忽然听到训天道章之内传来项淳传言:“玄首,新任的崔玄正已是到了玄府一日了,他想拜见玄首。”

张御道:“我知晓了。”

他再是望了眼前无边无际的密林一眼,就收回目光,身影骤然从原处消失,再出现时,已是站在了东庭玄府的前殿之中,随后他迈步进入了正堂。

项淳见到他走入进来,忙是站起一礼,道:“玄首回来了。”

张御颌首道:“请那位崔玄正到此,就说我在此间等他。”

项淳道:“属下这便前去安排。”

张御来到了窗台之边,负袖看向远处,瑞光城和外面的壮阔海天赫然在望,方才降了下一场细雨,天地看去更为明澈干净,一切宛若新生。

身后由脚步声传来,项淳声音传来道:“玄首,崔玄正到了。”

崔岳看着张御背影,深吸了一口气,上来一步,对着张御恭肃一揖,道:“东庭玄正崔岳,见过张玄首。”

虽然玄正与玄首乃是平阶,而他也是玄尊门下,可如此近距离面对一位玄尊,却是从来不曾有过的,站到这位面前,他心中也是感受到了一股令呼吸为之滞涩的压力。

张御转过身来,看了崔岳一眼,点首为礼道:“崔玄正不必多礼。”

崔岳稍定心神,从袖中取出一份玉册,道:“此是崔某过往之载述,还请玄首过目。”说着,他身形微躬,双手往上一呈。

这是关于他自身的来历记述,还有过往之功绩履历,这些东西在玄府之中,唯有只有玄首可以观览。

张御伸手拿过,他展开看有一眼,道:“崔玄正是陈廷执的弟子?”

崔岳道:“是。”他又道:“只是老师认为我尚须历练,故是派来东庭担任玄正,只是晚辈功行资历皆是浅薄,若有做得不妥当的地方,还望玄首不吝指正。”

虽然他修道年月远远大过张御,不过修道人不看年岁,只看功行修为,况且张御与他老师同在玄廷任职,由师长那处来论,他这才以晚辈自称,不过待他履行玄正权责,自不会再如此。

张御道:“崔玄正不必谦言,陈廷执老成持重,做事一向深具远谋,既然他派你来,那自然有他的道理。”

崔岳一个欠身,正声道:“崔某只能说以往会竭尽所能,不负玄廷重托。”

张御微微点头。

崔岳因为初至东庭,现在还在设法了解此间诸般情况,而他站在张御面前,总能感觉到一股不小的压力,故是再谈了几句后,便就告退离去了。

张御待他走后,心下不禁思索起来,他事先也未想到,玄廷会派遣一位浑章修士来此,不过细想一下,这个选择其实也不奇怪。

他与项淳的判断相似,认为玄廷之所以如此做,就是为了信任玄正能方便沟通东庭玄府上下。

若是派遣一位真修到此,那和没有派几乎没什么区别,这意味着东庭玄府内的玄修可以绕过其人做任何事情,并且这位还察觉不到。

虽然东庭玄府未必会如此做,可关键在于能够做到,若是一位玄正连正常的查验都做不到,那还谈做什么玄正呢?不过只是一个摆设罢了。

至于对方会否一步小心沉陷入大混沌,首先并非是所有浑章修士都是如此,且这位是陈廷执的弟子,必有拦阻的办法。再说现在的训天道章中,也还有戴廷执所留法诀以及他立造的“鉴诚”之印,只要用心修持,当不至于堕入此中。

而就在他化身处置东庭事务的时候,正身则是端坐于道场之中修持,此刻他已是能感觉到,经过多日的蕴化,那新生的玄异即将醒觉。

如今他自身所具备的玄异共有五个,分别为“克济”、“真定”、“缺业”、“补天”以及“先命”。

其中“克济”、“真定”之术是他在他成就玄尊之后陆续浮现出来的。

那“克济”之能,可使他不受寄托于承负之势的神通法术的侵害。比如有一些神通法术乃至咒术,只要在势上压过你,那么就可将你克制或者迫死,得此玄异,便可避过这等咒杀。

“真定”玄异则是论外部如何变转,自身都可一直维持巅峰在状态之中,譬如若遭挪转之术,骤然去另一番天地之中,他也依旧可以发挥自身全部战力。

虽在一般斗战情形用不着这两个玄异,但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有用的。

一般修道人并无法选择自身玄异为何,故是有些玄异其实非常之鸡肋,或是永无可能用到,而通常能拿出来斗战的,更是只有一两个,对于自身的帮助其实并不大,这也难怪长孙道人曾尝试着夺取元童身上的玄异了。

至于“缺业”、“补天”、“先命”这三个玄异自不必多言,在斗战之中都是极为用的,只是不知,这新蕴生的玄异会是偏向于何处了。

在耐心的等待之中,在某一刻,他心中忽然生出一股感应,旋即有一道自己才能见到的灵光从身上腾起,好一会儿才从消隐下去,

几乎就是在同一时刻,他已然明白此玄异为何。

此玄异名为“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