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561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点首回礼,道:“苏校尉,自泰阳学宫一别,你我也是多年不见了。”

苏芊一时也是生出不少感怀,看向外面的寥廓海陆,道:“苏芊也没有想到,当年一别,会与张玄首又在这里重聚。”看着眼前的景物,当年她率领光烨营遁空来援,并与张御第一次碰面的景象还是历历在目。

顿了一会儿,她从军衣大氅之中取出了一封文书,道:“玄首,苏芊这次带来了闵公和秦使君的公书,两位皆是认为,新的洲治当是选在安山一侧。”

闵洲牧、秦监御使二人在商议下来后,一致认为,第三幅图卷上的方略是最适合建立东庭新洲治的地方,因为唯有这个方略最是适合他们大展拳。

张御将公书接了过来,见上面已是盖上了洲牧及监御使的印信,现在只要得到他认可,再呈报玉京,那么此事便算通过了。

本来这等事他一个人作主就可以,但是造城可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需要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并组织协调上下,这里洲府的态度很是重要。

他不喜欢以力量去压人,故是当时没有立刻决定,而是探询了一下洲府的看法,现在既然上下意见一致,那是最好不过了。

苏芊这时问道:“关于军府与玄府配合事宜,玄首可有什么交代么?”

张御略作思索,才道:“东庭内陆深处,有无数异神神怪,一般这等异类,军府军队都可解决,只是有一事需提醒苏都尉,在东庭内陆深处有远古神明存在,所以在不必要的情形下,不要深入内陆。”

苏芊神情一凛,她当然清楚远古神明的力量,这是与玄尊处在同一层次的敌人,这绝不是靠数量能够赢取的对手。

她一抱拳,郑重道:“多谢玄首提醒。”

张御道:“苏都尉,那远古异神一直对东庭抱有恶意,这异神终究是要解决的,但并非现在。”

那个沉睡之中的巨人,在洲治正式建成之前他斌不准备去招惹,因为与此獠交战,难保不会波及地陆及东庭子民。

故现在当以安稳守御为主,等到东庭这边的大阵禁制都是布设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那时他才会考虑将之剿灭。

苏芊认真道:“苏芊记下了。对了,还有一份书信,是天工部成主部托我带给玄首的。”说着,她又递过一封文书。

张御接了过来,扫了一眼,其上内容是天工部希望能在东庭建立一座天机分院,想来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这封书信不走公文形式,却是托苏芊转交,他不想也知,这定然是自己以往在青阳上洲所为之事恐被人看成是敌视造物的一派了,故先来试探下他的态度。

一洲玄首若是敌视造物,似如郭缜那般,那造物的确很难推行下去。

不过他没这么狭隘。

造物现在已是深入到了天夏方方面面,他不但不会阻拦,反而他会大力扶持。

当年玄法的推动使得天夏亿万子民又多了一条可以跃升生命层次的道路,而造物的发展,则是有助于提升整个天夏的文明层次,这两者目前并不矛盾。

而未来如何,那等未来去看。

以他目光的来看,这些都是在历史长河中沉落起伏的浪花,而身为寿数无尽的天夏玄尊,所应该做的就是在长河之上看着这一切,拨弄梳理开前方的迷雾和阻挡,任其流淌下去,直至无穷。

而就在他化身与苏芊见面的时候,他正身则来到了玉素道人曜光道宫之中拜访。

玉素道人听他是来求问补益本元的丹药一事,笑道:“若只是平常补充本元之的丹物,我这里自是有不少,但我所料,道友所求之丹物,当是能在斗战之中叙补本元的,那我便只能试着一炼了。”

他伸手一摘,拿过一接茶树枝,“我是以丹水炼丹,投一意入丹水之中,搅动天机缘法,凭其自生。”

说着,他拿茶树枝往下一划,霎时间,一条清澈长河就从脚下流淌而过,他再是一抖树枝,上面几瓣茶花化成白光落入进去,在水面之上旋了几下,便就顺水往下游流去。

他收回手,拿起案上茶杯一敬,道:“会否成丹,便看天缘了,我等先饮茶便是。”

张御也是拿起茶杯,举袖捧杯一敬。

过了一会儿,他目光注去,便见上游飘了下来一只两拳大小的青皮葫芦,玉素道人笑一声,道:“丹成矣。”

他拿茶枝一抽,那青皮葫芦霎时落回到了案上,他拿起晃了晃,听得里面传来叮咚泉水之声,他笑道:“看来道友机运不差,此中丹丸正是道友所需。”说着,把葫芦往张御这处挥袖一送。

张御接了过来,将葫芦一倾,便自里倒了出来三枚似由水液凝聚的丹丸,望去晶莹通透,有若冰珠凝玉,出来之后,有氤氲水气承托其下,在他身前漂悬不坠。

玉素道人言道:“此丹丸乃是全凭机缘而成,我便想炼得一般模样的,也是难以为之了,道友若还有所求,那需得去寻首执。”

张御道:“我听明周道友曾言,晁廷执也擅炼丹?”

玉素道人笑了一声,道:“晁廷执的确擅长炼丹,不过以往若是有道友去拜托他,他总要罗列出万千名目,并让人把里面条目逐一说清楚,但凡一条说不清楚他便不肯祭炼,久而久之,便无人去求了,道友若真是去寻他炼丹,那却需多些耐心了。”

……

……

第一百零五章 入世皆有痕

张御这一回在玉素道人这里也书了解到,其实现在炼丹之法,分为古法派和今法派。

古法派之中支流甚多,玉素道人所掌握的就是古法派中的某一脉,实际上如今的天夏,今法派才是主流。

如今古法派在上宸天传承最多,也是其少数能胜过天夏的几个地方之一。

要知修道人丹法不似世间一般,只是单纯用来服用及调和身躯的,同样也是可以用来攻敌变化的。

有些丹药服食下去,可以使得修道人临时具备一门厉害手段甚至神通道术。张御与严奇英较量时,此人就用了遁法之丹。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玄奇丹丸,似如较为出名的“易化丹”,此丹炼合入身之后,修道人甚至能将自身变化为各种古夏传闻之中的荒古神怪,并且各种异力也是同样具备。

可古法变化虽是精巧,但是炼制不易,比如方才玉素道人也就只祭炼出了三枚丹丸,再想祭炼出一般模样的,几乎没有可能了。

当然,他这一脉炼丹之术自有其特殊之处,但也由此可窥见一斑了。

拿上宸天祭炼的丹丸来论,若求精纯,往往一炉也不过数枚,最多不过十余枚,而天夏今法派炼丹,俱是拿事先定好的严苛步骤行事,从不讲什么缘法天机,一次出炉数千上万枚,完全就是以数取胜。

而若只是某一种丹丸如此,其实起到的作用还较为有限,可当所有的丹丸都可如此祭炼出来后,那就是另一种情形了。

两种派别可以说是各有长处,只是对于身具上乘功行的修道人来说,斗战之中可以运化丹丸的机会不多,所以这里还是古法派更胜一筹。

只是今法派的修道人不见得就不会古法祭炼手段了,晁焕便是自诩今法派,可实际上他也是会古法派的手段。

不过张御从曜光道宫出来后,却没有再寻去晁焕处。

他认为求人不如求己,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一下炼丹,他不求什么丹药都会炼,只要会炼造补纳本元的丹法就可以了。

这就正好比临摹笔帖,他人描摹万千字,而他只专注于一字,相比而言,就简单容易的多了。

待回到守正宫后,他就让明周道人把丹药祭炼的秘典都是送来,那些什么上乘祭炼秘法他一概不去看,只看最浅显最好掌握的部分,同时他将能填补本元的丹方俱是寻来。

待在看过之后,他在自家道场之中一边修持一边尝试着炼丹,到了四月下旬的时候,便炼出了第一炉丹丸。

由于所用丹材寻常,他的手法也不高明,丹丸效用自然不尽如人意,不过有了第一次成功,那么下来只需不尝试总结便可。

时间一转,又是两月余过去,就到了七月份,他身前的丹炉之中一阵白光腾起,拂袖开了炉盖,便见里面腾飞出五道芒光闪烁的丹丸来,下方俱有白烟承托,在半空之中起伏不定。

他目光一注,丹丸俱是飞至近前,他伸手拿来一枚鉴辨了一下,微微点头,丹丸效用虽仍然不如人意,可已经能稍加补益本元了,下来当是可以用上乘宝材祭炼了。

他收了几枚丹丸,意念一转,已是自道场之中出来,来到守正宫中,见案上摆有一封邀贴,却是朱凤已然将自身道场开辟完成,故是邀他与几位故旧一同前往做客,算来时日也就在十天之后。

他考虑了一下,想到正好有些事询问朱凤,便令神人值司送了一封回书,言明自己到时当会赴宴,随后他再处置了一些各自送来的报书后,就回往内殿定坐修持去了。

十日之后,他出得定坐,便往朱凤道场而来,这位亲自出迎,将他请入大殿,除他之外,这一次前来赴宴的还有两位久不问事的玄尊。

不过这位对他却是态度十分冷漠,只是一开始出于礼节和他问候,此后再未和他说过一句。

张御对此也不在意,真、玄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这两位玄尊乃是地道的出世派,在玄廷之中并不执拿丝毫权柄,对他可谓毫无影响。

在宴席结束后,这两位便告辞离去,而他则是缓了一步,向朱凤又问询了一些有关当日毕明所言之事的细节。

当初朱凤言及此事后,他又特意去翻了一些记述,发现毕明自与元童、朱凤二人离开正清驻地之后,其实还显露过一些行迹,但在此两年之后,此人便就彻底消失了。

假若毕明所透露给朱凤的消息是真的,那么此事其实也是值得重视的,这里除了事情本身,还在于毕明此人。

一位玄尊,不可能无声无息消失不见,要么就是躲藏起来了,要么就是当真找到了什么。

要是平时,他可以不去理会,可如今上宸天和幽城为了侵入内层,连在沉睡之中的朱凤都是唤醒,毕明若是与外层修士也有什么往来的,那也可能会被利用。

身为守正,他觉得自己既然知悉了这件事,那有必要去过问一下,事先剔除一些可能存在的隐患。

朱凤听到再度问起此事,想了想,才道:“我所知晓的事,都已是告知守正了,并无更多,不过我记得毕明道友早年曾收过一个弟子名叫陆巢,这人后来转修了浑章,若是其人还在,或可能知道一些什么。”

张御眸光微闪,点首道:“如此已是足够,多谢朱玄尊告知了。”

与朱凤别过之后,他回到了守正宫之内,立刻下令调取陆巢的历述。

不过一会儿,神人值司便就调来了关于此人录册,但等查询下来,却是发现这人早在百多年前就疑似战死在了外层了,只是其人只是失踪,最后未曾寻到尸身。

他看到这里,心思微动,再是往下察观,这里有了收获,陆巢有两个弟子,其中一个同样在外层失踪,而另一个至今还在,其人名唤何礼,如今正在伊洛上洲修道。

外层虚空,一座飘荡幽城之中,金郅行此刻凝望着被天夏所占据的内层,此时他目中生有两团精光,光芒到了外间,似若虹霞一般向外飘散。

而在他目光之中,出现了一个个色泽不同的光带,有些一直存在着,有些则是忽生忽灭。

这些俱是通向内层的裂隙。只是这些地方要么是被天夏各宿严密保护起来的,要么就是太过狭小,容不得他这等境界之人通过。

虽说虚空之中也有这等裂隙存在,可却极其稀少,且虚空广大无边,想在这里准确找到一处长存不灭的门户,那就如大海寻沙,几是没有可能的。

在凝望许久之后,他只觉一片气虚,只得停了下来。

他自视了一下,却见一如上回一般,除了心光消耗较多外,连本元也有一定亏损,好像是经历了一场大战。

他望向沉在大道浑章之中的那枚残印,不由叹息了一声。

自从得到这一枚章印后,他就在揣摩此中的运用之法,并借用其力察观自己所想得到的各种东西。

可每回他运使此印,他总觉得这是一种负担,消耗着实太大。

他开始还以为自己并非是专修目印之人,所以才致如此,可后来才发现这很可能是因为自己并非玄章修士的缘故。

他是借大混沌之力突破上境,心光之中自然也是掺杂了大混沌之力,在运使此印之时便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也是如此,使得他没法合理的运用其中的力量。

每次运用此印,他只能看看停停,没法办法长久维持。

他暗忖道:“显定那里我上次虽是应付了过去,可是我若长久拿不出结果来,怕他要找借口寻我问罪,甚至要我把章印交了出来。”

以往幽城之中只有他一个人是浑章玄尊,这枚残印显定道人除了他没人可以依靠,他对此也不担心,可是现在幽城之中多了一个甘柏,要是他这里总是令显定不满意,那么还有甘柏可做代替,这他让有些忧心。

故是他近来也是动作频频,一日察观三次,期待可以尽快寻到一两个可以用作突破的裂隙。

他拿出一枚丹药吞服下去,调息片刻后,再是继续观望。

这一次他本来也并不抱什么希望的,可在扫视了一番后,感觉自己所动用的残印竟是微微跳动了一下。

他先是一怔,随即眼神一亮,急忙往那里看去,但只是捕捉到了一道一闪而逝的光芒,随即再也寻不到半分了。

他待实在坚持不住后,这才收回了目光。

他心下转了转念,感觉自身可能寻到了另一个残印。

六道印各有不同,但是他拿到目印残印的时候,便知道自己若是心中有求,那么是可以藉此望到其余残印的。

目印的作用不止如此,若是此印能够稍加完整一些,那还能拿来观己观气,弥补自身之破绽,甚至还能寻找道途前路,这无疑能助他攀登上境。

可是他能感觉到,那东西极可能落在内层,若是派遣弟子前去,却未必能寻到,除非是自己亲自前往。

他不禁犹豫起来,天夏对内层守御这般严密,自己若是如此做,那可能会如苏遏严奇英等辈一般有去无回,他思量许久,暗道:“只能先试一试那个办法了,若是实在不成,那只能寻上宸天的道友商议一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