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972章

作者:晴了

登州水师的战船,正在飞快地更新换代,特别是那些性能优秀到令人发指,火炮威力强大到令人绝望的两桅、三桅巡洋将军舰。

不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不论是东南西北风,这些大唐登州水师战舰都可以肆意地航行在汪洋大海之上。

那优秀的破浪性能,甚至不逊色于快舟的船速。

让半岛沿海,再也没有一片安宁的净土,让半岛片板不敢入海。

再有就是,原本在那凛冽的寒冬,渊氏也不是没有在暗中搞事情。

可问题在于,他们绝望地发现,鸭绿水以西之地的那些被大唐新占之地。

让他们派过去的探子,还有专门实施各种破坏活动的细作,根本就寸步难行。

那些昔日风吹两边倒的契丹、靺鞨各族,就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王八似的,想要一条路跟大唐走到黑。

对于高句丽派出来的使节,好一些的就是好言好语敷衍过去。

……

差一些的,直接就把人给捆了,直接送往那些被大唐控制的城镇,交给唐国官员处置。

而那些老百姓,还有那二十多万战俘,不论是辽东当地的,又或者是家乡在鸭绿水以南之地的。

居然都对他们昔日的统治者高句丽恨之入骨,切齿不已。

但凡是敢亮身份的那些细作、探子,大多数都直接被抓捕,交给了唐国官员。

还有一部份差点被活活打死,就算不死,也至少丢了半条命。

如此之短的时间,就将那辽东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论是契丹、靺鞨部落,又或者是那些辽东百姓,还有二十来万的战俘。

居然都没有在这个凛冽的寒冬中挨饿受冻,家家户户有铁炉子有火炕,粮食与各种生活物资也都物美价廉。

那怕是那种家徒四壁的孤寡,也都被接进了养老院中,有专人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

可以说,渊氏原本想要乘着这个寒冬搞事情,最终却绝望的发现,连根毛都搞不了。

而且,卑鄙的大唐,却借着这个机会,大肆地派出了人手,到高句丽的各个城池宣传高句丽国主被弑。

而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已经向大唐皇帝陛下输诚投降,仁爱的大唐皇帝陛下怜高句丽国主新丧。

为了不让高句丽的黎民百姓再受战乱之苦,决定暂停进军,静等高句丽搞完国主丧事,选出新王,再来接受高句丽的请降。

这下子,渊氏一族,还有高句丽的文武臣工直接就傻了眼。

虽然明明知道渊盖苏文是施展计策,想要拖延时间,可问题在于,谁也料想不到,大唐居然会来这样的骚操作。

在大唐派来的使者在当地城邦的宣讲之下,并且还宣布了许多的条款。

只要乐意现在提前归降的城邦,城主保留官职,并且还会获得财物的赏赐。

而那些放下了武器的将士们,不但可以获得财物的奖励,并且还会奖励给他们粮食和生活物资。

两石大米,两匹白叠布,还有五贯铜钱。

以至于,鸭绿水以南的许多城邦守军将士们,纷纷扔下了武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还有不少的官员,已然主动地向大唐派来的那些人手联系,希望能够早一点投降,好换得更大的好处。

这才是最特娘让聚拢在平壤城的那些高句丽精英们绝望的。

随着大唐的金钱与粮食攻势,以及各种宣传,各地的军队,已然都不乐意听调遣。

哪怕是在平壤城中,如今投降派也已经占到了上风。

毕竟,就连他渊盖苏文都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且整个寒冬,高句丽的各种举动都没能让人看到一丝幸免的可能。

反倒是大唐的各种操作,让高句丽国内反抗力量犹如冰雪遇上了烈阳一般消融瓦解。

这让渊盖苏文等高句丽死硬份子终于完全地绝望,而就在数日前,大唐皇帝陛下已然遣使来到了平壤。

告之了高句丽新王以及臣工们,大唐皇帝陛下,将会在近期,亲率大军,进抵平壤城,接受高句丽君臣的请降。

渊净土手中拿着那封来自于快马信使匆匆传递而来的消息,满脸忧色地大步进入了兄长的府邸。

不大会的功夫,就看到了那呆呆地坐在书房屋外,看着那院落里渐发新芽的树木的兄长。

这才短短不过数月,原本只是两鬓飞霜的兄长,此刻,已然白多黑少,犹如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

“兄长……”

“兄长……”

第3043章 恭送大莫离支归天,恭请大王出城……

渊净土连唤了好几声,渊盖苏文似乎才回过魂来,勉强朝着亲弟弟挤出了一丝笑意。

“二弟来了?可是有什么消息。”

“大哥,大唐天子亲率三万唐国精锐正沿阿利水北上。唐国登州水师战船亦沿阿利水,与唐国步骑齐头并进而来……”

听到了这话,渊盖苏文却连个表情变化都欠奉,缓缓地转头,看向那跟前发出了新芽的老树。

“还有,鸭绿水那边,大唐数只兵马,齐头并进,径直向我平壤扑来。”

“这一路上,都没遇上什么抵抗,那些混帐东西,早就已经背叛了……”

听到了渊净土那切齿的声音,渊盖苏文幽幽地长叹了一口气道。

“他们这也是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反抗,也不过是搭上自己的性命。”

“与其继续为了我渊氏而枉送性命,倒还不如早点开城以迎天朝王师,说不定,还能够从大唐那里得到点好处,保全家小。”

听到这话,渊净土顿时不乐意地沉声低喝道。

“大哥!接下来该当如何?”

“还能如何?老二,可还记得我们弟兄之前的约定?”

渊盖苏文缓缓地站起了身来,高大健硕的身形,此刻已然显得有些佝偻。

看到渊净土似乎还有话要说,他抬起了手,缓缓地摇晃了下,苦涩一笑。

“就按照之前我们约定的去做吧。”

“大哥……”渊净土呆愣愣地看着兄长,好半天,最终缓缓地拜倒在地,朝着渊盖苏文郑重一礼。

“快去吧,等到大唐天子兵锋进抵平壤城,切切不可抵抗。”

“不然,我渊氏骨血,恐将半点不存于世,你可明白?”

“小弟,明白了……”

渊净土迈着有些蹒跚的脚步,缓缓地朝着院外行去,走到了院门口,回头看去。

就看到了大哥渊盖苏文,又缓缓地坐了回去,痴痴地看着远处的老树。

这个时候,一位泪流满面的老仆,战战兢兢地端着一个托盘行了过去。

托盘之上,摆着一壶酒,还有一个酒杯。

渊净土扭开了脑袋,最终,仰头看向天穹,喃喃地小声嘟囔道。

“早知如此……”

怎么也没有想到,立国数百年,被中原帝国连连征伐,仍旧能够屹立不倒的高句丽,居然会在他们弟兄的手上崩分瓦解掉。

若是早知道这个结果,他们又岂会与大唐为敌?

只是,这个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可卖,失败的苦果,只能老老实实地咽下去。

……

就在渊净土走出了院子之后,静静地立于院门外,直到听到了从院中传来了痛苦的呻吟声,还有瓷器摔碎在地上的破碎声之后。

早已经泪流满面的渊净土转过了身来,朝着院内深深地拜倒在地。

“恭送大莫离支归天……”

府中男女老幼,皆尽痛哭流涕,泣拜倒于地。

良久之后,渊净土这才缓缓地站起了身来,目光扫过那些闻讯赶来的兄长的那些妾室。

“我大哥已然归天,身为高句丽的大莫离支,切切不可走得太过寂寞了。”

“替我送一送她们,让她们在九泉之下,也好好的侍奉我兄长。”

“遵命!”此刻,那些早就已经准备就绪的渊氏武士们,朝着新任渊氏家主渊净土一礼之后。

大步上前,将那些哭得梨花带雨的女子,尽数往那间院子里边拖去。

很快,里边传来了一声声刺耳的惨叫与哀嚎,还有哀求声,嘶喊声此起彼伏。

渊净土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只是安静地负手而立,静静地等待着。

最终,浑身染血的武士头子,回到了渊净土身边小声地禀报。

渊净土缓缓地点了点头,而就在这个时候,那位方才给渊盖苏文端上毒酒的老仆,又端着一个木盒子来到了渊净土的跟前跪下。

然后颤抖的手,缓缓打开了那个木盒子,里边,则是一颗用上好的木头雕刻出来的渊盖苏文的头颅,须发俱全。

渊净土不禁瞳孔一缩,就听到那位老仆小声地道。

“大莫离支吩咐过,请将此头,与其身缝在一起。”

“大莫离支还说,出城向大唐皇帝请降之时,务必携其首级亲往。”

渊净土看着这颗木质首级,两行浊泪,不禁滚滚而落。“大哥……”

声音已然嘶哑,犹如一匹绝望的孤狼在哀嚎。

……

军容鼎盛的大唐武贲,此刻疾行于阿利水北岸,数万精锐,犹如一条长蛇一般蜿蜒数里。

而在那宽阔的阿利水中,大唐的水师战舰,正缓缓地行于水面之上。

那些打开的炮窗,还有露出在炮窗外面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炮口,仿佛像是在炫耀,又像是在示威。

李世民此刻正安然地策马缓行,一干大唐的文武重臣,皆尽策马驰行。

不论文武,皆尽披甲,以彰大唐之武勇军威。毕竟这是在敌国,可不是在大唐国中。

一干大内侍卫于左右,那一营威震辽东的火将骑兵们,则随行于后。

此刻,大唐的侦骑,正在飞驰于大队伍的前方还有左翼,警惕地防备有可能出现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