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65章

作者:晴了

原本那显得有些萎靡不振的士气,也陡然之间直接暴棚。

在那茅津渡休整了一日,今日总算是赶到了峡石一带驻扎,再往前,那就是渑池。

渑池距离洛阳直线距离也就一百六七十里地,到时候,大军最多也就三四日的光景可抵。

虽然此刻,李世民的内心其实十分地焦燥,但是此刻,面对着这帮子关中精锐将校,他却还得维持住自己这位戎马一生的英武天子的从容不迫。

直到月华渐升,一干文武纷纷辞出大帐之后,李世民这才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浊气。

松垮垮地靠在榻上,也不知道现如今,洛阳那边,程三郎那小子把大事给办了没。

虽然很清楚那小子做事相当扎实,可是没有消息传过来,总让人心中犹如悬着一块大石,怎么也放心不下。

难不成,那两个小子毁掉了那祭祀天地的方丘与圆丘之后,忙着高兴庆祝,忘记发来捷报了不成?

不应该啊,毕竟赵昆那位老沉持重的心腹侍卫头子可是在那里蹲着,办好了大事,肯定会给自己吱一声才对。

就在李世民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的当口。一骑快马,在几名骑兵的簇拥之下,朝着李世民的大帐驰来。

将这位来自洛阳的绣衣信使交给了那守备在大帐外的大内侍卫之后。

那几位负责巡视大营外围的骑兵拔转马头,继续蹿出了大营,继续履行着他们的职责。

……

“陛下,洛阳来消息了……”这一声低唤,直接就让李世民坐起了身来。

朝着那位满身灰土,颇为憔悴的信使颔首一笑,李世民就打开了那封递过来的书信。

一旁的大内侍卫就看到了陛下原本满脸期待之色打开了书信之后,陡然之间,脸色就渐渐地阴沉了下去。

就好像是刚刚要多云转晴,结果特么的直接变成了雷暴雨来临的前兆,看得这位大内侍卫心生寒意。

李世民看罢了书信,阴沉着老脸,开始在帐中缓缓踱步。

程三郎他们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事是办成功了,直接将那祭祀天地的方丘与圆丘给夷为平地,没有二三十天根本修复不了的那种。

可问题是,李世民怎么也没有想到,那帮子过去嘴里边总喜欢讲规矩,讲礼制的世家大族,居然冒出了一个令人亮瞎眼的骚操作。

决定暂时不祭祀天地,直接就把天子登基大典的仪程给改了。

这让李世民感觉自己快特么的要被气炸了,这帮子卑鄙无耻的世家大族。

昔日不是成日在朕的跟前叽叽歪歪要循规蹈矩,要遵守礼制,这样那样的。

结果到了他们自己搞事情,发现一旦讲规矩对于他们不利之后,居然搞出了这样的骚操作来。

无耻透顶!卑鄙透顶!

李世民虽然没有怒吼出声,可是内心却犹如有一头困兽正在发狂。

怎么办?难道让他们就这么肆意的改变规则,而自己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唐最大的笑话和丑闻,即将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诞生不成?

无比窝火与闹心的李世民终于颓然地坐到了案几后边,喘着粗重的气息,目光之中厉芒闪烁不定。

看得那位大内侍卫还有绣衣信使胆寒若栗,连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回。

李世民手指头开始在案几之上轻轻地敲击。也许,这个时候,自己是该做一个决断了……

燎宗庙?这个念头刚在脑中闪过,李世民就情不自禁地连连摇头,不不不,太对不起祖宗。

祭祀天地的圆丘与方丘都给毁了,天地会不会发怒,这会子正心虚。

这要是再把李家的列祖列宗也给得罪了,自己日后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唔……怕是那位尚在晋阳坐镇的亲爹,会被自己的行径给气出毛病来。

要不……一不做,二不休,让程三郎他们想办法把皇宫给燎了?

虽然代价是大了点,可再怎么也比燎宗庙要好。而且,朕就不信那个孽子还有那些乱臣贼子还有办法继续登基大典。

回头,等朕平定了这场动荡,呵呵……这些但凡是参与了此次动乱的那些世家大族。

朕一定会把他们的地皮都刮掉三尺,再怎么的,总能够凑出足够重修皇宫的财帛。

反正这是你们惹出来的破事,自然要让你们倾家荡产。

一思及此,李世民阴沉着脸,提起了毛笔,抄起了一张纸,开始龙飞凤舞地在那张纸上写下了寥寥几句。

打量着那上面的密令,虽然心疼无比,却也无可奈何。

将这封密旨让人用蜡封好,做好记号之后,这才郑重地交到了那位绣衣信使。

“辛苦你连夜启程,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此信,送到程三郎的手上。”

这位绣衣使哪里敢怠慢,恭敬地接过了这份密旨藏入了怀中之后,随着那位大内侍卫出了大帐,接过了马缰。

此刻,已然给他备了一匹神完气足的座骑,当及翻身上马,跃马扬鞭,朝着洛阳的方向狂奔而去。

李世民站在大帐外,目送着那位绣衣信使的离开,久久不发一言。

心中甚是烦恼的他不乐意进帐,就在大帐之外溜达起来。

此刻,绣衣密使正在打马狂奔的途中,就看到了一名骑者,同样乘着月华夜色,与自己错身而过。

看来,应该是一位同行,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洛阳方面赶来的信使……

第2693章 接踵而至的坏消息与好计划

对面打马疾行,朝着峡石山大营方向狂奔的那位大内侍卫。

也疑惑地拿眼角的余光打量了一眼那位错身而过的骑士。

没有想到,这个夜晚,还有人跟自己一般,辛劳地奔波在这条官道上。

只是不知道那个家伙是咱们的自己人,还是属于那些世家大族的探子。

可惜,自己身负重任,要赶去见陛下,向他传递好消息,若是没有重任,倒可以回身去打探一下。

思量之间,背道而驰的两位信使之间的距离,已然是越来越远。

方才那位发现绣衣密使的侦骑头目,此刻仍旧带着一票手下精锐,正在大营外围走走停停。

特别是对那条宽阔的官道,更是时刻关注着,就在他们继续溜达警戒的当口。

一阵疾蹄之声,由远及近,为首的侦骑头目顿时精神一振,朝着一票兄弟打了个手势,一干人等立刻又纵马奔上了官道,然后高高地扬起了手中的灯把大声厉喝。

“来者立刻止步!速速表明身份。”

“你们是什么人?!”大内侍卫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警惕地打量着那差不多一箭之地外的骑士厉声反问道。

“我等乃是柴大将军麾下。”

听得此言,这位大内侍卫不禁面露喜色,总算是遇上大部队了,赶紧策马朝前迎上去。

“柴大将军?!某乃陛下御前千牛备身……”

“……哎哟,这还真是巧了。”这位侦骑头目咧嘴一乐,今天晚上这是咋的,怎么前面不到半个时辰才来过一位,这会子又蹿过来一位。

不过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他这样的小头目能够打听的,赶紧当先打马前行引路,朝着大营奔去。

……

而这个时候,巡视大营完毕,正好经过这里的柴绍得见陛下心事重重地在帐外溜达,不禁心生好奇迎上前去。

“臣参见陛下,臣见陛下似乎有心事?”

李世民朝着柴绍微微颔首之后,颇有些感慨地道。

“原来是柴卿,没什么,就是觉得心中有些郁结,在帐中呆不住,所以在外面走动走动。”

偏偏自己这一肚子的心事,不能与人言,毕竟,程三郎他们去干的事情太那什么。

看到陛下那副不欲多言的模样,柴绍很是识趣地点了点头。

“不过夜色已深,明日一早大军就要向渑池开拔,陛下还是早点歇息吧。”

话音刚落,就听到了一阵疾蹄之声,由远及近地朝着这边驰来。

柴绍与李世民都不约而同地扭头看了过去,就看到了一伙骑兵簇拥着一名风尘扑扑的骑士朝着这边而来。

“邓勇?!”李世民看到那名骑士,不禁愕然地叫出了那名骑士的名字。

“微臣参见陛下……”邓勇策马驰到了近前,赶紧下马,朝着李世民一礼,又朝着柴大将军一礼。

李世民扫了一眼身边那位表情甚是疑惑的柴绍,最终冲那邓勇打了个眼色,然后朝着柴绍一笑。

“柴卿你也早点回帐去休息吧。”

“呃,是……”柴绍顶着一头的雾头朝着远处行去,心里边却跟猫抓似的甚是好奇。

李世民一掀大帐,步入了帐中,看到邓勇也入帐之后劈头就问道。

“你怎么来了,莫不是又生了什么变故?”

“陛下,将军与小程太保和吴王殿下已经成功地将那圆丘与方丘夷为平地。”

“此事朕已知晓,之后呢?”李世民没好气地道。

“是这样,小程太保知晓了那些乱臣贼子居然试图改变规则,意欲继续在吉日进行登基大典。”

“所以他又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位大内侍卫一边说着话,一边将那封书信递给了李世民。

“除了燎皇宫,他还能有什么办法不成?”

李世民没好气地小声嘟囔了一声,顺手将那封书信接了过去。

听到了陛下的吐槽,这位大内侍卫眼皮一阵狂跳,不过他还是明智地没有吱声辩解。

李世民拆开了书信,目光敷衍地扫过信纸,然后目光瞬间凝固在信纸上,原本那气压很低的表情,明显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哎呀?这小子……他,他果然不愧是朕的爱婿啊,哈哈哈……”

瞬间,大唐皇帝陛下陡然在大帐之内,暴发出了一阵畅快之极的笑声。

听得那站在大帐外的一干大内侍卫面面相觑。这是咋了,难不成,程三郎又闹了什么令人捧腹的妖蛾子不成?

李世民有些兴奋得按捺不住地负手在大帐之中疾走。

不得不说,还是程三郎这小子阴损,眼珠子一转,就是一个鬼主意。

重要的是,这个计划,绝对要比燎皇宫的成本低得太多太多。

而且,还能够让洛阳城内的数十万百姓得以亲眼目睹,让那帮子世家大族搞出来的这登基大典,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