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66章

作者:晴了

这个计划说起来也并不复杂,那就是,准备向那横架于洛水的重要交通要道天津桥动手脚。

天津桥就是隋唐洛阳皇城前的桥梁,始建于隋朝。

宇文恺将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的和洛阳的山川地貌结合在了一起,真正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果断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方式左右对称的城市布局,使这座城市别具风韵,把城市的各部分与天子联系在一起。

以洛水的流水喻天上的天汉银河,把京城看成天帝的皇居“紫微宫”。

架在洛水上的最大的桥和宫城的南边正门相连,叫“天津桥”,天津意思是天上疆界上的港。

在这儿停、发驶往银河的船:“引洛水贯都,以象天汉(银河),横桥南渡(天津桥),以法牵牛”。

天津桥地段的洛河分作三股。所以分设了三桥。

天津桥居中,其北是黄道桥,其南为星津桥。此命名依据的是天文学名词。

因此,“灼灼临黄道”是说天枢立于洛河旁黄道桥北,在日色辉映下光彩闪射。

而洛阳的定鼎门大街,连接宫城正门和郭城正南门“定鼎门”的御道,又称天街,宽一百一十米。

“天街”有天子之街的意思,对应于天上的“天街”星座……

第2694章 长辈是如何的气极败坏,走路无路之下要燎皇宫……

皇城中轴最南正对龙门伊阙,使宫城、皇城的正南门,与龙门、伊阙相对。

将宫城布置在都城地势最高的西北,象征居于天之中央的北极星,故而洛阳宫城又被称为“紫微宫”。

天津桥多次因为战乱而被毁坏,多次复建。

程三郎自打主政洛阳之后,一直在修桥铺路,洛阳城内、城外,修建了许多横跨洛水,并且不会影响洛水航运的大桥。

而天津桥的改建工作,则被放到了最后,至今,新式天津桥的施工图纸,仍旧摆在李世民的案头,尚未开始施工。

现如今的天津桥已经不再是隋朝时期的那种经常堵塞交通的浮桥。

早在贞观初年就已经修建成了可以拉起来,让船只可以从桥下方通畅而行进的吊桥式设计。

这也就是为何,洛阳南北交通,在程三郎入主洛阳之前,相当不通畅的原因所在。

但是偏偏这天津桥,又是极其重要的,毕竟,大唐天子若是要出洛阳城。

特别是去搞祭祀天地,拜祖宗等这一系列大事情的时候。

都要经由这天津桥,径直南下,沿天街直出定鼎门。

而程三郎的招数最歹毒的地方,就在于此,他考虑再三,最终放弃了之前火攻洛阳的企图。

毕竟燎皇宫这个大胆的计划,太特么的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付出的代价,着实有点大。

所以,他把主意打到了那登基大典当日,之所以安排到了当天,就是因为李治的登基大典。

……

必定会经由那天津桥进出洛阳城,前往那南边的宗庙和社稷坛祭拜。

搞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之后,必定会原路返回。所以,程三郎的计划,就是要将那天津桥给炸掉。

不过,他不会早炸,也不会晚炸,而是会在祭祀队伍回归的途中,等那李治的御驾,行至那天津桥时。

就会同时引爆那黄道桥与星津桥,一南一北的桥基都被炸掉之后,将会令黄道桥和星津桥毁于当场。

那么,李治这位被那些乱臣贼子给举荐的伪帝,就只能傻不愣登地跟一票乱臣贼子被困于那天津桥上。

到了那个时候,登基大典,就会变成登基大爆炸,而且由于是在交通烦忙的洛水上发生的重大变故。

满洛阳城的百姓,想必当日欣赏这场热闹的人铁定不会少。

那些世家大族,靠的是什么得以传承千年,靠的不就是掌握着读书的权利,以及各种繁琐而又复杂的礼制。

而程三郎的损招,直接让他们在数十万百姓跟前栽上一个大大的跟斗。

桥被炸断,大典肯定无法继续,而且在那样的情况下,灰头土脸的世家大族。

再继续叫嚣着登基大典已成,那也只会被天下人当成笑话。

这些原本就是靠面子吃饭,维持声望的世家大族,那伪装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脸皮将会在那一天完全被丢尽。

日后他们还有脸说什么礼制,什么规矩。怕是在路边随地大小便的童男童女都敢嫌弃地唾他们一脸唾沫星子。

兴奋地溜达了好几圈的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渐渐地僵硬,呃……那个,自己之前还特地让那位绣衣信使赶回去让程三郎燎皇宫。

这会子那位信使已经离开了两刻钟,要是那份密旨,让那两个年轻后辈看到的话。

李世民脑海里边顿时闪过一个画面,英果类已的亲儿子与那程老三哥俩在那里拿着自己亲笔写下的密旨。

在那里嬉皮笑脸地点评自己这位长辈是如何的气极败坏,走路无路之下要燎皇宫。

一想到这个,戎马半生的大唐天子尴尬得差点想拿脚趾头在这地上生生抠出一座史前遗迹来。

那两只妖蛾子,拿捏着这样的把柄,对于自己这位英明神武的大唐天子而言,会相当地尴尬。

哪怕是那两个后生晚辈,肯定不敢倒这事来当面嘲笑自己,可是万一不小心流传出去……

……

“陛下,陛下?”那位大内侍卫等了半天,看到陛下一开始很兴奋很嗨皮,可是突然之间。

就跟被人点了穴道一般,僵硬在原地,就连表情也变得……怎么觉得陛下似乎有点腼腆,好像还有点脸红。

这是什么鬼意思?陛下怎么会看到将军写的这封密信而面红耳赤?嘶……

这位大内侍卫思想有点走上邪道之际,就看到了陛下显得有点气极败坏地转过了身来。

好在转过了身来之后,李世民已经控制住了羞辱感,恢复了大唐天子的威仪,目光落在了那位大内侍卫信使身上。

“邓卿,辛苦你连夜奔波,给朕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不过现在尚有件事情,需要辛苦邓卿你。”

匆忙狂奔了近两百里地赶来送信的邓勇心中一暖,昂首挺胸地答道。

“陛下还请吩咐,微臣定当竭力。”

李世民目光一扫,凑到了邓勇的耳朵边一阵小声嘀咕之后,邓勇的表情明显有点懵逼,但还是下意识地埋头领命。

不过脑海里边,却闪过一道画面,之前距离大营不远的时候,曾经遇到一骑正向洛阳而去。

看样子,那位应该就是陛下想要让自己追上的绣衣密使。

再一次,李世民将信使送到了大帐外面,目送着信使打马而去,这一回,他脸上的表情明显比起之前从容得太多。

毕竟程三郎这位爱婿办事,自己还是很放心的,只要他拍胸口作出保证的事情,他就一定能够办到。

不过唯一有点忧心忡忡的就是,不知道邓卿能不能撵上之前那位回去送密旨的绣衣信使。

颇有些蛋疼的大唐皇帝陛下,唏嘘半天之后,决定回大帐好好地睡个觉。

毕竟明天一早,大军就要再度启程,迈向前往洛阳的征途。

此刻,在洛水之畔一处不起眼的小庭院里边,此刻,表情显得甚是激动的李贤。

还有两位汉唐商行的管事,已然在那邓称心的引领之下,步入了点亮了烛火的屋内。

看到了据案而坐,神完气足的程三郎,而程三郎看到了三人之后,露齿一笑。

第2695章 废墟前,来表演一个挥泪拔刀斩爱婿

“李贤老弟,还有二位掌柜,程某可是等候多时矣……”

“小人参见三公子,没能想到,三公子居然就在洛阳。”

李贤赶紧恭敬一礼,满脸尽是意外的喜色。

那二位掌柜也同样十分的激动,毕竟程三郎对于汉唐商行而言,绝对是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

可以说,其他的股东,就像是一条条挂在汉唐商行商铺外面的横幅,又或者是外面摆着的栓马桩。

有也可,没有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程三郎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汉唐商行能够以种植胡椒起家。

短短没多少年,就已然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极其可怖的商业托拉斯集团,程三郎居功至伟。

当程三郎悄然离开洛阳,让人带了个口信告诉他们,接下来的日子,洛阳城怕是要风起云涌,让他们不要害怕。

要照常营业,该干嘛就干嘛,一开始大家都还觉得奇怪。

可是没几日,洛阳城内就开始风云突变之后,可是真的把所有人都给吓得心惊胆颤。

好在提前有了程三郎的交待,大家也就兢兢业业的继续开门做生意,可是内心份外地煎熬。

好在现如今,又看到了原本举家都离奇失踪的程三郎又悄然地现身于这洛阳城外。

着实让他们激动得眼泪花都差点冒了出来,就像是那失去了爹娘的孩子,又重新亲人团聚一般。

看到这三个糙老爷们热泪盈眶,眼冒星星的模样,程三郎略有些不太自在地扭了扭脖子。

好在这个时候,李治这位吴王殿下笑眯眯地从屋外走了进来,还有那高大威猛的毛胡子脸壮汉。

等程三郎开嗓介绍了这二位之后,在场的这三位商贾,此刻内心都份外地觉得那样的安宁。

“今日寻你们三位过来,着实是有紧要之事,需要出手襄助。”

程三郎这话一出口,李贤当先答道。

“三公子只管吩咐,我李家上下,唯三公子马首是瞻。”

那两位汉唐商行的管事也不落人后的进行了表态。

程处弼呵呵一笑,慢条斯理地道。

“汉唐商行手中掌握着不少的船只,而李贤老哥,你手里边也有应该有不少吧?”

看到三颗脑袋齐刷刷地上下晃动,程处弼笑眯眯地开始交待起需要这三位去操办的事务。

……

足足呆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这三位才告辞而去,而他们身边的随从队伍中,则都多了一些人手。

这个时候,已然到得子夜,但是李贤等人却仍旧精神抖擞,走起路来健步如飞。

没想到,原本现如今的洛阳之变,一切都早在陛下的算计之中。

而陛下现如今还活蹦乱跳地,正率关中精锐,朝着这洛阳而来。

这么说起来,洛阳城内这些反复横跳,就好象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乱臣贼子,不过就是一帮被瞒在鼓里的井底之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