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58章

作者:晴了

“夫君这么一打扮之后,越发地显得卓尔不群。今日朝会之后,夫君就不再是殿下,而是陛下了。”

“娘子这话说早了。”李治内心虽然甚是兴奋,但好歹还没有被完全冲昏头脑。

“今日朝会,只能说是定下君臣,之后尚需要经过登基大典,昭告天下,方可为大唐皇帝。”

“而你,就是我的皇后。”

看着显得英姿勃勃,说话都特别支愣的夫君,王氏不禁心头一甜,赶紧屈膝为礼。

“臣妾明白,陛下仁厚礼贤,爱恤民命,日后,必定万民称颂……”

李治缓步上前,搀起了这位野心向来不小,可就是脾气倔强得让人有点受不了的王氏。

不管怎么样,如今自己正要依仗她,还有她身后边那些代表着足可左右朝堂的世家名门。

李治想象着亲爹跟母亲在一起相当之时的那种场面,努力地让自己表情也显得深情款款地道。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

一大清早,圆丘旁的建筑里边,已然开始热闹了起来,不论是那些洒扫的杂役,还是那一伙金吾卫将士,也都已经开始起床。

此刻,那伙房里边,此刻正热气升腾,此刻那位新厨师,正在辛勤地忙碌不已。

之前的那位厨师,前几日因为跟人不小心发生了冲突,被打伤了,只能回家休息。

不过对方倒是给出了丰厚的赔偿,让他身子虽然受伤,但是至少赚了一笔医药费。

好在又有人过来应聘,而且要的工钱不高,偏偏他做的菜滋味还相当的不错,直追酒楼主厨。

如此物美价廉的厨子,管理圆丘的小吏当然不可能不接纳。

此刻,那位负责管理圆丘的小吏,洗漱之后,已然快步来到了这边。

“那个小老弟,怎么样,今日的早餐吃什么,快点,那帮子金吾卫的军爷已经等不及了。”

此刻,那位厨子露出了一个憨厚实诚的笑脸,继续大力地搅和着那满满一大锅的胡辣汤。

“成了成了,今天日小人做的是肉炊饼和胡辣汤,管事放心保证让大伙吃得舒舒爽爽。”

小吏这才凑到了门口,就已然能够闻到了一股子浓郁的香味,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星子。

“胡辣汤?好古怪的名字,不过这味道闻起来可真是不错,先给本官来上一碗。”

“好嘞,来来来,官人你且先坐下,小人给你盛上一碗,然后就在这个炊饼,一口汤一口饼,绝对快活似神仙。”

“哈哈,好,正好本官也饿了,正好先吃点填填肚子。”

看着那汤质浓稠,香味诱人的胡辣汤,这位九品小吏也不客气。

没什么架子地坐在了小马扎上,接过了碗,抄起了炊饼,开始吸溜起来。

这位出身程家酒楼,接受过正规程家菜系技艺训练的程家人,笑眯眯地看着这位小吏在那吃吃喝喝。

他则开始麻利地将已经熬好的胡辣汤舀进了大木桶里边,盖上了盖子,又抄起了那边装满了炊饼的大竹筐。

……

等到他刚做完这一切,一碗汤已经大半碗下肚的小吏忍不住困顿地打了个哈欠。

“咦,不对啊,昨个我可是睡得挺足的,怎么吃着东西居然开始犯起困了?”

“不妨事,官人你若是觉得困,就在这眯会,小人这就去给大伙送吃食去了……”

那位就连思维都开始显得有点迟钝的小吏,呆愣愣地看着那位做菜好吃,说话又好听的厨子。

正肩挑着担,手提着篮,哼着愉快的调子渐行渐行,很快,意识消失。

就这么软绵绵地瘫倒在那里,身前的案几上撂着个空碗,手里边还有吃得只剩下三分之一的炊饼……

然后正在外面砍柴火的帮佣,十分体贴地将这位小吏给放平,然后相当麻利地直接就捆了起来,并且还贴心地往他嘴里边塞了破布条。

并且还将他归置到了一旁的柴房里边,避免有人看到影响食欲。

大约两刻钟之后,程处弼已然带着一只队伍簇拥着五辆马车赶到了这圆丘所在。

程处弼翻身跃下了马来,快步来到了圆丘旁的那座院子里边。

此刻,十名金吾卫将士,还有几名杂役连同那位小吏全部都已然被束缚住了手脚,整齐划一地被摆放在地上。

程处弼上前蹲下,熟练地翻了翻眼皮,看了下瞳孔打小,摸了摸颈动脉。

满意地朝着那位伪装成粉嫩新厨子的程家人翘起了大拇指。

“不错,这药的份量刚好,怎么也能让他们安稳地睡上至少一个半时辰。”

“来人,赶紧将炸药卸车,然后把他们都撂上马车,拿稻草盖上伪装好,拉远一点。”

随着程三郎的吩咐,很快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

而程处弼抄起了大铁锤,走到了那圆丘之上,嘿嘿一笑,高高地扬起了沉重的大锤,狠狠地砸下去……

第2682章 开始了第三轮的劝进,以及震天撼地的爆破

北边的方丘,也在差不多的时间里,赵昆开始与一干大内侍卫精锐抄着大铁锤还有铁钎等工具,开始工作起来。

由于整个圆丘的顶部,都是由厚实的青石板铺设而成,程处弼可没有傻到要将所有的青石板给砸烂。

而是砸出了缺口之后,用工具,将那些青石板给掀起来,然后在下方的泥土里边开始掘洞,再往里边埋设炸药。

整个圆丘,程处弼可是准备将大部份的硝酸甘油炸药都用在这里。

尽最大的可能性,让圆丘变成在短时间之外,绝对无法复原的巨大废墟。

就连一旁的那座院落,也不会留下,肯定也一块给燎了。

不过今日由于炸药管够,所以,就直接用炸药炸,速度会更快。

开掘打眼可是相当的耗费时间,不过来的可都是力大无穷的糙老爷们,又没有李恪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捣乱。

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已然在这圆丘之上,开掘出了足够埋设炸药的位置。

接下来的时间,一根根的硝酸甘油炸药,被小心翼翼地摆放到位,再掩上土,该盖石板的地方,继续盖上。

毕竟,开放式的爆破所带来的破坏力反而会变小很多。

程处弼与赵昆各领一队,正在勤劳地忙碌不停,而此刻,早朝也已经正式地拉开了帷幕。

作为早早就已经定了下今日进行第三次劝进,为此,所有能够动弹,能够支愣起来的官员,全部都朝着皇宫而去。

不过由于有大量的官员被关押进了监牢之中,为免显得人数过于稀少单薄。

长孙无忌与郑元寿等人不得不又降低了入贞观大殿议事官员品阶的要求。

按例,应该是五品以上官员方有入殿的资格,可是现在,为了让人看到人山人海的拥戴那李治为皇的场面。

悄悄地将那入殿的资格,直接降到了七品,至于七品以下的那些杂鱼。

自然只能留在殿外凑个人头,等到三呼之声,也配合地吼上几下。

经过了这么一系列的操作之后,倒是显得贞观大殿内外份外地热闹。

至于那七位藩属国使,此刻则有些忐忑不安地被挤在人群之中。

好在跟前的鸿胪寺官员跟他们肩并肩地站在一起,总算是给了他们一些安全感。

倭国正使,治部少卿吉士雄麻吕手里边紧紧地握着手中的东西。

那自然是一会要用来赞同并祝贺晋王殿下成为大唐新皇的贺表。

只要能够把那位晋王殿下的马屁拍出高度,拍得新颖,吉士雄麻吕觉得,这位新皇肯定可以满足倭国改易国名的意愿。

而随着吆喝之声响起,那些喧闹声渐渐止歇后,一身崭新的亲王袍服的晋王李治。

在身边近宦的引领之下,缓步又再一次来到了那御案下方,先是率领着满朝文武。

朝着那御案方向恭敬地一礼,这才转过了身来,继续履行他监国亲王的责任。

……

长孙无忌立身于文臣的最上首,毕竟他是可是陛下,哦不……应该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

而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反复纠结和心理斗争之后,到了这一刻,长孙无忌已经将所有的心理负担都抛在了脑后。

毕竟事情都走到了这一步,难道还能退不步海阔天空不成?

与其继续犹豫,还不如干脆利落的一条道走到黑更来得痛快。

想到了这,长孙无忌忍不住微微侧头,目光落在了那乖外甥李治的身上。

此刻,晋王李治同样显得不是很镇定,坐在那里显得甚是紧张,心神不定地左顾右盼。

不过当他看到了舅父长孙无忌投来的目光之后,赶紧坐得笔直端正,朝着长孙无忌讨好一笑。

看到了这一幕,长孙无忌不禁心中一暖,不管怎么样,李治这个外甥,可比那李承乾,还有李泰都要听话懂事。

重要的是,李治跟他们相比起来,更加的缺乏根基。

李治也很清楚,跟那些世家大族相比起来,只有自己这位亲舅父是真心实意为他好。

那些世家大族这些日子以来的所作所为,李治这位外甥亦曾暗中向自己诉苦。

对于此,长孙无忌当然是好言安抚,毕竟,不论是自己,还是那些世家大族。

都需要一位优柔寡断,十分好控制的皇帝。

只有依靠这些世家大族,才能够将晋王李治助推上大唐天子之位。

如此一来,才能够杜绝那李承乾有朝一日登基为帝之后,跟自己秋后算帐的可能。

现如今,世家大族在朝堂之中,优势已显,同样他们的得意忘形和跋扈,也让李治受了不少的委屈。

让李治越发地倒向了自己,这可是好事,而等到李治帝位定鼎之后。

凭借着自己凌烟阁第一功臣,与陛下身边的老臣子们多年交道的威望与地位,完全可以获得大多数老臣子的支持。

随着低声的提醒声,总算是让长孙无忌从无限的遐想中醒过了神来。

清了清嗓子,不怒自威的目光扫了一眼朝中文武重臣,这才转过了身来,朝着那晋王李治郑重一礼。

作为文武百官的代表,开始了第三轮的劝进……

……

“一号位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