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57章

作者:晴了

“不对……不对不对。”站在驿馆门口,呆立了半天的吉士雄麻吕不禁脸色一变。

黑麻吕一脸懵逼地朝着自己的顶头上司看了过去,不明白他为何如此。

“黑桑,你难道忘记了,这些日子,咱们与那些遣唐使身份的国人接触下来,他们是怎么说的了?”

黑麻吕眨了眨眼,赶紧答道。

“回治部少卿,国中派来的才俊都是在大唐的国子监国受教。

他们的老师多是出身十分显贵的世家名门,学问之高妙,绝对是令人心折……”

“而且这些大唐的世家名门,他们的学问传承源远流长,上可承至春秋战国时期……”

吉士雄麻吕点了点头,表情显得十分地严肃。

“就像今日的吉备桑就曾说起,这些大唐的世家名门,不但掌握着天下学问,而且他们在朝堂之中的实力极为可怕。”

“足可以动摇皇权,而唐国之前那强大的大隋之所以会崩分瓦解,这里边,同样有世家名门从中作梗。”

黑麻吕点了点头,很快就反应过来,凑到了吉士雄麻吕身边小声地问道。“治部少卿,你的意思是……”

……

吉士雄麻吕抚着长须,迈着那有些罗圈的双腿,表情甚是凝重地道。

“那位如今已然驾崩的唐国天子,必定不喜我倭国更易国名,这才会让那吴王来刁难。”

“而今,唐国的世家名门,正在公推劝进那位晋王李治为皇。”

“而且还意欲意诸国藩使也跟着一起,以彰天朝之威,以显那晋王广受拥戴之相。”

“若是我们倭国能够第一个站出来,以作表率的话。”

“这位新晋大唐天子,必定会龙颜大悦,那么咱们倭国迟迟未能解决的更易国名之事,岂不就能迎刃而解?”

看着这位越说越兴奋的治部少卿,黑麻吕扫了一眼远处那些犹如在闲聊瞎扯蛋的诸国使节。

压低了声音,小声地道。“可是治部少卿,万一他们……”

作为同样为倭国豪族出身的吉士雄麻吕听得此言,不禁脸色一黑,双目灼灼地打量这位副使。

“怎么,你是想要说那些历经了无数朝代,传承了几百上千年之久的世家名门会失败?”

第2680章 让晋王李治只能尴尬地卡在最后一道程序上

“那是你不明白所谓世家名门的底蕴,我倭国国主,得以传续,还不是因为诸多世家豪族的拥戴与守护?”

出身远远比不上这位治部少卿的黑麻吕听到了上司那带着情绪的言语。

赶紧点头哈腰地改口道。“是是是,少卿之言,令下官茅塞顿开,下官鲁钝,眼界太低,能得少卿提点,乃是下官的福气。”

看到黑麻吕如此上道,吉士雄麻吕这才矜持地一笑,大手轻轻地拍了拍那对方的肩膀。

“你能明白最好,走,回院子,更衣之后,本少卿要亲自前去拜访卢寺卿。

让他知晓,我日本国愿意为了宗主之国,作天下藩属之表率。”

“是!”黑麻吕用力地点了点头,大声应道。

不远处,几个瞎扯蛋的蕃国使节听到了那边传来的动静,不禁好奇地扭头打量道。

“那两个矮挫子在做甚,神神叨叨的在那嘀咕了老半天。”

“呵呵……倭国使节有什么样的诉求,难道诸位还不明白?”

“就是觉得宗主国给他们起的国名,太过名符其实,心中甚是不乐意,想要换个国名。”

“省得但凡是个能听得懂倭字是何意思的人,就能够明白,这个国名,跟他们这些倭人真可是恰如其份。”

“也不知道这些倭人是怎么长的,怎么一个赛一个的矮。”

“自然是品种问题,我可是听说,派到大唐来的,可都是他们倭人之中的高大者。”

“这,这也能叫高大?我们国中怕是半大小孩子,都能长得比他们还高。”

“没办法,听说他们是住在四面全是海的岛上,成日不是刮风就是下雨的……”

正在朝着自己院落行去吉士雄麻吕、黑麻吕二人,自然也听到了这帮子使节的对答。

毕竟大家国家不同,语言也不同,但是为了能够愉快的聊天,只能学习唐语作为一众使节的交流用语。

吉士雄麻吕、黑麻吕自然也精通唐语,听得脸色发黑,可是看着这群来自北方地域,牛高马大的使节。

想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任,吉士雄麻吕决定不跟这个比自己快高出两个脑袋的混帐使节一般见识。

……

“郑翁,下官让你失望了,至今为止,只有七国表态,其余诸国完全就是在敷衍。”

卢寺卿站在那郑元寿的跟前,满脸羞愧地道。

原本垂垂老朽的郑元寿,自打当上了中书令之后,整个人犹如老树枯枝又逢春一般,整个人又支愣了起来。

荣光焕发,精神面貌好得不要不要的,此刻打量着卢寺卿递上来的名册,听到了这话,不禁露出了一个智珠在握的笑容。

“不妨事,能有七国,已是大出老夫之预料了,毕竟这些诸蕃使节,出身蛮夷之地,眼界短浅,不必太在意他们……”

“只待明日劝进,殿下纳谏之后,我们就可以赶在月末之时进行登基大典。”

“等到大典礼成,晋王殿下,就是名正言顺的天下共主。

到了那个时候,老夫倒要看看,那些现如今还在拥兵自重,又或是待价而沽之人,会是个什么样的反应。”

听得此言,卢寺卿暗松了一口气,朝着郑元寿讨好地附和道。

“郑翁所言极是,那些目光短浅的小国使节,焉能知我大国之胸襟,乃是整个天下。”

郑元寿不置可否地一笑,目光一转,落在了那些分坐两旁的官员身上。

开始询问起这些官员们明日劝进的方略,哪个先,哪个后,另外,那七国使节既然也愿意加入,自然是多多益善。

“郑翁,赵公那边,要不要下官去知会一声?”

“这是自然,务必要恭敬有礼,万万不可得罪了他才是。”

“毕竟,尚需要赵公这位晋王殿下的舅父来应对和安抚那些臣工。”

“是,不过郑翁,如今尚关押在大牢中的那些官吏,又当如何?”

“且先继续关着,等到晋王殿下登基,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再看他们的态度,倘若还是执迷不悟,呵呵……”

……

就在程三郎等人用午饭的当口,洛阳城内的动静,自然有陛下留下的那些绣衣使好手记了下来,悄然地传递出城去。

吃干锅竹鼠百吃不腻,此刻正吃得满嘴流油的李恪。

打量着那封来自于洛阳城内的绣衣密探传递来的情报,脸色直接就黑了。

“想不到啊想不到,居然还真有蛮夷小国,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上蹿下跳的,他们就这么不怕死?”

“一样米养百样人,何况这些蕃属国,各有心思。

这样也好,回头你爹肯定会让他们站直了一个个的收拾……嗯?”

程处弼端着碗凑到了跟前一瞅。当看到了倭国居然也在其中之后,不禁两眼一亮。

“哎哟,贤弟你看,倭国使节居然也在其列,他们该不会是脑子有问题吧,居然也去挺你那个九弟。”

李恪点了点头,总算是看到了一个令人觉得开心的好消息。

“他们还真敢,这下好了,处弼兄,看样子等大事一了结,咱们可以继续跟这帮矮挫子好好的交流交流。”

“那是必须的,不过这事,咱们哥俩心里边有数就行,莫要让人知晓。

不然还以为咱们是贪他们那点特产,这才这么对倭国上心。”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了,难道在贤弟你的眼里,我是那种只看得到利益,看不到长远的人吗?”

“……”李恪看着跟前一脸正气凛然的程处弼,很想点下脑袋。

但考虑到兄弟之间和睦的关系,勉强自己摇了摇脑袋。

程处弼三下五除二地将碗中的吃食扒拉干净,抹了抹嘴朝着内院而去。

当然不是去打牌,而是去处理那些硝酸甘油炸药。

等到了明天凌晨,程处弼就会与那赵昆各领一只队伍,一个前往圆丘,一个赶去方丘。

务必要将圆丘与方丘进行彻底的破坏,唯有如此,才能够阻止登基大典。

让晋王李治只能尴尬地卡在最后一道程序上,无法在这个历史时空,完成他想要成为大唐第三代天子的皇帝梦。

第2681章 已经提前进入状态的李治与王氏

李恪这位吴王殿下,虽然被程三郎拖了过来,其实也就是个拖油瓶。

程处弼可不敢把这位体貌特征太过明显的吴王殿下拉到洛阳城外去瞎鸡儿溜达。

哪怕是蒙着脸,程处弼仅仅凭着观察腰围,都能确定,出现在跟前的蒙面人是不是自己穿一条裤子的好兄弟。

可惜,房俊那位实在的小兄弟现如今正蹲在江南之地,忠心耿耿地站在太子爷身后边扮英武伟烈。

不然,弟兄三人配合在一起干大事,那得多有成就感。

……

天刚刚擦亮,几乎整夜都没有休息好的李治就陡然睁开一两眼,坐起了身来。

身边那同样顶着一双黑眼圈,却仍旧显得眉清目秀的晋王妃也闻声而起。

“夫君,会不会太早了,你要不要再休息一会。”

李治朝着王氏摇了摇头,径直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不必了,今日正逢大事,就算是躺回去,仍旧睡不着。”

看到李治执意要起身,也同样兴奋了一夜难眠的王氏也起身,唤来了人给夫君洗漱更衣。

打量着这位个头虽然不高,性格有点绵软,跟自己的关系,总觉得有些隔阂的夫君,不管怎么样,他都是大唐未来的帝王。

看着那换上了崭新的朝服的夫君,王氏脸上的笑容越发地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