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80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咱们有火塘了,可以做腊鱼呀,腊鱼也很好吃的,我们在外嘴头岛上的时候便每年冬天都要做腊鱼吃!”

他招呼社员们去收拾鱼,把腊肉位置挤了挤,还准备做上一些腊鱼。

王忆也觉得腊鱼挺好吃的,便又去找王向红批了一些砖重新摞了个火塘,用新的火塘来负责做腊鱼。

进入腊月以后,家家户户分腊鱼!

恰好赶在大雪这一节气之前是个周末,大雪是12月的13号,而11号是礼拜六、12号是礼拜天。

王忆收拾了书包,带上笔记本和几本医书准备去往县里。

县里卫生局征用了礼堂来办今年的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研讨会,也可以说是今年的乡村医生年会。

他要上台发言,于是写了一份发言稿,礼拜六早上先去县公职单位礼堂的办公室送发言稿进行审核。

虽然秋渭水那天晚上给他写了一份,但王忆看过了,那份发言稿有点尬,还是自己写的这份更好。

真情实意,跃然纸上!

他自己看都看的感动!

卫生局这边负责审稿的领导看过他的发言稿后冲他露出个和煦温暖的笑容,说道:“王老师啊,你这个稿子写的文采斐然、情深意切,可是这个思想上没有升华。”

他说着双手往上扬:“我认为你得在发言过程中,得进一步把工作思想给升华起来。”

“你知道的,我们赤脚医生是能弄能医的新型卫生人才,是贫下中农们自己的医生,对不对?”

王忆愣愣的点头:“呃对。”

领导笑道:“就是嘛,你看,我们赤脚医生——你得原谅我用这个土称呼,我没有瞧不起这个岗位的意思,因为咱们的岗位是得到了伟大领袖支持的,领袖同志说过,‘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要让贫下中农掌握医疗卫生大权……”

“哦,扯远了,总之我们赤脚医生是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工作有自己的先进性、高级性,这方面都要在发言中体现出来嘛!”

王忆快速的眨眼。

很傻很天真。

领导的话有点熟悉,好像在什么发言稿上自己见到过……

哦,对了,秋渭水那天晚上帮自己熬夜写出的发言稿!

王忆艰难的从书包里拿出这份发言稿给领导看:“要不然您看看这一份。”

这一份发言稿的标题叫我的县领导爷爷……

当然这是他在心里恶搞的,实际上这份发言稿的标题叫做: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领导拿到后一目三行的看下去,然后又从头重新看了一遍,拍桌子笑道:“嗨呀,王老师,你这个小同志,你真是狡猾狡猾滴!”

“你还准备了两份发言稿呀?先抑后扬?行呀,你这是跟我玩上战术了,很好,你的战术很成功啊!”

“第一份发言稿是投石问路吧?这一份发言稿才是你正经写出来的吧?”

王忆讪笑。

领导您眼光很没有文学性呀。

又有一位领导进来,他把稿子递给自己的同事说:“廖主任你看看,这篇发言稿写的怎么样?”

廖主任看的时候不断点头:“好,写得好啊,不愧是能创作出一部长篇文学作品的大作家,很有水平!”

前面的领导一愣:“王老师还是大作家呢?哟,恕我眼拙,刚才没看出来。”

王忆点头哈腰的收回自己的第一份发言稿。

确实,您眼拙了。

会议开始之前,要进行发言的五位乡村医生代表都在办公室里熟悉稿件,喝茶润喉。

他们五个互相认识了一下,其中有一位是老同志,来头很大,退休没两年的县医院门诊主任,侯玉清。

老同志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又紧接着成为了海上游医,乘坐小船在各公社、各生产队之间游走,没有大夫的生产队里都有他的身影。

他在前年和去年也到过天涯岛,王向红提起过这位老同志,对他赞不绝口,非常信服。

老主任是真正的人民医生,他是哪里工作辛苦就往哪里去,平日里便乘坐小船风里来浪里去,明天全市开展带鱼汛大会战,他还是要去:

他要以海福县渔业指挥部随队医生的身份参加大会战!

王忆对他是真只有满满的敬畏和钦佩,赶紧主动给老主任添茶倒水。

老先生乐呵呵的笑道:“我早就听说过王老师你的名声,青年俊杰、国家栋梁,有本事、有文化也有医术、医德!”

王忆客气的说道:“侯主任您是……”

“别,别叫主任啦,咱们都是主任——咱们都是国家的主人,哈哈。”老先生开了个玩笑。

“总之别叫我主任,叫的怪尴尬,就叫我老侯同志或者侯大夫,叫老侯同志最好,显得咱们志同道合,没有距离感、没有生疏感。”

王忆说道:“行,那我叫您侯老师吧?因为后面我有太多东西要跟您学习,医术医德,各个方面要向您学习的地方很多。”

他们正在聊着,有工作人员过来说:“同志们,我们与会的医生们快要进入礼堂了,你们先去台上熟悉一下环境吧?”

王忆第一个登台做报告,侯玉清是最后一位。

他是压轴的巨星,哪怕王忆有叶长安这层关系,可县里卫生局还是表示出了对侯玉清老同志的尊重。

不过王忆能成为模范也是说得过去的,并非是靠叶长安的关系,筛选模范是要各队、各村领导干部报本地医生的成绩,从中挑选优秀代表,开会讨论决定出人选。

王忆救活过服毒的陈进涛,救治过患病的白水郎,还给县里领导看好了老毛病,并且解决过外队社员小孙子的苦楚,最重要的是他所在的王家生产队在过去一年里并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

最后一点是很难得的。

赤脚医生们见识有限、能力有限,拥有的药材和工具更有限,他们一年之中多多少少会发生点医疗事故。

小的是耽误治疗,大的是治死人!

而且还有一件大事在这个年代更难得,那就是他发动了全生产队大搞卫生!

天涯岛的卫生情况现在在全县都是有名,而稍微了解点医学常识的都知道,卫生搞好了,老百姓就不容易生病——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老祖宗都已经把经验总结出来了。

所以王忆上台做报告并没有引发任何人的不满。

于是当他们走了过场之后,所有与会的大夫们纷纷进入礼堂,将能容纳五百人的大型礼堂挤得满满当当,还都挺期待的等着看看他,看看这位名满全县的王老师。

这年头多数村子有赤脚医生,有的村子甚至不止一位。

主持人例行性开幕后,王忆作为第一位乡村教师模范登场做报告。

台下几百双眼睛看向他。

他心里不慌。

小场景,洒洒水啦!

他低下头开始认真的念起媳妇儿熬夜写的稿子:“同志们,我们是领袖同志支持的赤脚医生,我们无限忠诚于组织、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祖国!”

“……贫下中农掌握了农村的医疗卫生大权,我们赤脚医生像一株茁壮的新苗,在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阳光雨露下,显示着无限的生命力,成为了农村卫生战线的骨干力量。”

“……组织上指示,‘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诚然,医疗卫生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到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组织上指示,‘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我们坚决照搬,必须按照‘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的教导来办事!”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我们广大乡村医生一定会在社会主义卫生路线指引下,满怀激情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让我们追随着领袖精神!永远前进!!!”

热烈的掌声‘噼里啪啦’响起。

氛围很热忱。

八十年代初期还带着七十年代的浓重烙印,所以还是这一套在正式开会发言中更能吃得开。

就像秋渭水说的,她从小到大特别是最近几年,别的或许见得不多,可发言稿见的绝对多。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她见的官样发言稿多了,当时一看王忆写的稿子就知道不行。

确实是王忆真情流露的认真制作。

但在这年代的会场上吃不开。

王忆发言之后,后面又是三位乡村医生模范登台。

他们不像王忆是教员,天天讲课已经习惯了大场面,这三位赤脚医生平日里接触的都是自己生产队的社员,而且是小范围接触,哪里经历过五百多人面前讲话的场景?

他们后面紧张的不行,在台上说话都说不利索。

甚至黄土乡一位赤脚医生讲着讲着两眼一黑——过于紧张,这是犯高血压了,血压太高有点遭不住。

这样卫生局就把侯玉清叫上去收了个场,然后开始洋洋洒洒的开起会来。

开会中间休息二十分钟,与会人员该上厕所的上厕所,该活动一下的活动一下。

很快王忆这边就被围上了。

好几个赤脚医生过来跟他打招呼、互相认识。

王忆客气的挨个握手,绞尽脑汁来记下他们的名字、他们的身份。

长海公社有大夫问王忆:“王老师,听说你那里收一些老药材?我听亲戚说你给的价钱挺合适的,收了一些龙落子?”

王忆说道:“对,我有熟人在药材厂上班,如果有一些他们需要的药材,我这里可以协助收购。”

“价钱不会多高,但是给现钱,肯定给一个合理价格、能让你心满意足的价……”

“嘿,这样的话那我家里有点老药材,看哪天方便我给你弄过去?”有医生立马说道。

其他人也闻讯而来:“我家也有,我家有东北的老人参,存了十多年了,是我爹当年闯东北时候带回来的,王老师你能帮忙收的话,我给你带过去看看。”

王忆满口答应,邀请他们等带鱼汛大会战结束后拿上收集的老药材去找自己议价。

结果看到他答应的痛快又保证会给个满意的价格,过来跟他结成约定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样他记不过来人名和身份,正能走马观花的跟他们打招呼。

好好一场赤脚医生的表彰大会,愣是给办成了药材商的交易会!

县里各公社、各生产队的老大夫不少,他们手头上多多少少有点好药材的存货。

前些年不让私下里自由买卖,他们只能把这些药材珍藏在手,送去回购站也不行,回购站给价给的让人不满意。

所以王忆说了能给个满意的价格,他们便来兴趣了。

改革开放了,大家都知道钱好使!

过来找王忆的人太多了,弄的王忆都害怕了。

他赶紧跟大夫们说:“这事不着急、不着急,咱们私下里聊吧,私下里欢迎大家伙去我们生产队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