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79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领导说的算!

王忆这个乡村医生是县里大领导的孙女婿,小领导们自然把他当做模范了。

而作为模范就要上台发言,就得有发言稿。

秋渭水怒道:“我伸手是找你要发言稿,你那是干什么?时时刻刻不忘耍流氓!”

王忆当场暴怒了。

我现在不是为了配合你么?

秋渭水说道:“你把发言稿拿出来给我看看,我帮你修改一下。”

王忆听到这话笑了。

你真幽默,你要帮本县第一有才华的大作家修改发言稿?我没喝酒是你喝酒了吧?不喝酒你能有这样的勇气?

他把自己挥斥方遒写出的稿子交给秋渭水。

秋渭水一目十行的往下看,点点头说:“嗯,不出预料,果然写的很好。”

王忆正要笑,秋渭水接着说:“写的很好,但到时候别用这份发言稿,我给你写一份吧。”

听到这话王忆愣住了:“媳妇儿,我不是瞧不起你啊。”

“我是大学生,还是名作家,然后你要帮我写发言稿?你的才华是不是不太够啊?”

秋渭水说道:“我的才华不是不够,是根本没有才华。”

“但不好意思,校长同志,我从小到大接触的文字中就是发言稿多,所以说起发言稿的撰写,我恐怕比你更有发言资格!”

她打开台灯拿出本子,收拢起秀发为偏马尾垂在肩膀上,侧首认真的写了起来。

长而微卷的眼睫毛一眨一眨的,很可爱。

温和的灯光照耀在她的脸上,照亮了她脸颊上认真的表情、聚精会神的眼神,给她并不白皙的肌肤上增添了三分柔黄。

王忆忽然想起,他第一次看到秋渭水的时候,秋渭水皮肤很白的。

她是跟着自己来了天涯岛,白天在阳光下领着育红班的小朋友做游戏或者帮助社员干农活,所以才晒黑了也晒糙了皮肤!

这样他挠挠头,心里生出一股歉意。

他站到了秋渭水身后帮她按摩,说道:“媳妇儿辛苦了,来,你写稿子,我给你按摩推拿,就像你上次给我按摩推拿一样。”

秋渭水笑着拍他:“我看你是居心叵测、别有用心、心怀不正、存心不良!”

她也跟着上夜校念书,知识涨的飞快。

王忆说道:“不是、真不是,我就是看你太辛苦了,都大半夜了你还得为我操劳,我真的特别感动。”

秋渭水笑道:“写一篇发言稿而已,我真的很擅长,相比之下还是你平日里给学校、给生产队操劳的多。”

王忆说道:“我这样不对,我以后得为咱们的小家操劳的多才行!”

操劳之后,睡眠质量高。

一夜睡得香甜,王忆早上醒来往外看了看。

昨晚绝对冷,又下霜了。

山水草木挂霜片,阳光一照亮晶晶的,漫山遍野都是亮白色,很漂亮。

王忆去大灶看了看。

早上吃腊肉饭,沙生泉昨天晚上用炉子的铁锅蒸了一锅的腊肉饭。

一锅米饭上铺着一层腊肉、撒了些豆豉,外面一圈是干豆角,然后炉子封好后用一点热气煨着锅里的米饭和腊肉慢慢蒸。

这样蒸上一个夜晚,现在揭开锅盖一看:

腊肉肥的部分白得透明,瘦的部分枣红灿烂,干巴巴的豆角吃水变得绵软饱满,豆豉陷入了油汪汪的大米饭里。

本来腊肉的肥肉就不腻,如今小火煨上一晚,里面的肥油全数析出,剩下的肥肉片只剩下个香味。

瘦肉蒸的软而松散,吃一口在嘴里,绝不会有柴的感觉。

漏勺是厨师,懂行。

一看这腊肉饭便赞叹:“王老师,这一锅饭绝对好吃,以后咱自己的腊肉就可以这么做饭,多香呀。”

王忆叹了口气:“你们香吧,早上吃这个太油腻了,我就不吃了。”

“那你吃啥?”漏勺一愣。

王忆看看四周没人,跟他说:“昨天杀了两个猪,猪腰子呢?给我来个爆炒猪腰!”

第460章 承办赤脚医生研讨会会餐

不用给学生上课了,王忆的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起来。

空闲时间多了。

不过这两天他不能休息,得准备带队参加带鱼汛大会战的事,猛补冬季海上捕捞作业的窍门和注意事项。

同时也猛补身体——渔业会战既然用‘会战’这种词,自然是一场战斗般的工作进程,对精力、体力的消耗不是闹着玩的,他必须得做好准备。

物质上的准备也在进行中。

衣服方面,棉衣、牛仔服一件件做成,棉靴子、皮手套是他从22年带过来的。

食物方面,压缩饼干、能量棒、肉干之类是必需品,另外还有火腿和腊肉。

火腿肯定是来不及带上的,也没必要带着火腿去海上,到时候让领导们一看还以为他们这帮人是来度假的。

做腊肉是必须的,不过用不着王忆自己动手,沙生泉是行家,肉给他让他来做就行。

王忆做的就是准备铁钩,熏腊肉时候用来挂住肉的铁钩子。

岛上铁器不多,他从22年随便弄了一些铁条,将铁条剪断弯起来就是一把把可以穿肉的铁钩子了。

沙生泉用铁钩子串起了肉,放入背阴通风的好地方挂起来晾晒起来。

连同腌制加晾晒,这样就是差不多一个礼拜的时间过去了。

等到腌肉的表面发干了,他上手捏了捏,点点头说可以熏腊肉了。

在六七十年代的黔带深山里,农家的灶多数没有烟囱,灶里柴火燃烧产生的烟直冲屋顶。

沙生泉说他们家里就是在灶的上头钉上几根木条,用这些木头挂上猪肉。

然后不用管了,正常做饭就行,做饭产生的烟熏火燎便用来熏肉,熏上个把月,猪肉便被熏的黄澄澄。

再过些日子,猪肉慢慢被烟火给熏黑了,这时候就可以吃了。

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切一块肉,长时间的烟熏火燎让肉里浸染上了柴火散发的气味,这就是他们家乡的味道。

天涯岛大灶里都有烟囱出烟,这样没法熏肉,总不能爬到屋顶把肉挂到烟囱里吧?

这样熏出来的肉王忆不敢吃,他怕吃着吃着就烟焦油中毒了……

所以他们得做火塘、做个避风塘:就是找个地方一面靠墙、两边遮挡,另外低一些的地方三面用砖头给围起来,里面放上松柏、柿子树香樟树这些树木下捡的干柴。

山上不缺这些树木,学生们都不用在劳动课上去专门捡干柴,等到课后时间上山玩的时候,一人捡上几把,几天下来就堆起了好高的柴火堆。

到了开始做腊肉的下午,沙生泉在火塘上挂起满满当当的猪肉,在火塘里放上松球来引火。

松球上有松脂,很易燃,火焰熊熊燃烧,便有松油那股独特的香味传出来。

火焰跳动、烟雾弥漫,高温之下,肉上有晶莹透亮的油一滴一点的往下落。

猪油滴落在燃烧的火上,火会更旺,有时候高温甚至会带的猪肉的边边角角先焦糊再燃烧。

沙生泉开始掌控火候,往火焰上撒锯木屑。

这些锯木屑也是松木的,木工队里有的是,他要了两麻袋过来。

后面火势便减小了,剩下烟雾,避风塘里头风吹不进,烟雾不会被海风给吹走,这样慢慢熏,得多熏些日子才会出来腊肉独有的烟熏香气。

火塘避风又暖和,白天有人过来烤火,他们起初从家里带着碗,看到猪肉滴油用碗去接油。

这个过程得眼疾手快,因为小火连绵的烧,熏烧的火塘上面空气都是炽热的。

王忆有时候会过来往火塘里撒上几根枫木,让烟雾里带上点枫香气。

沙生泉看到后说他们山上没有枫树,所以不知道枫树熏出来的肉滋味怎么样。

不过他也觉得枫木熏肉能有独特香味,便尽心尽力的伺候,比教学都要尽心尽力。

王忆注意到后忍无可忍,问道:“你是不是就冲着吃肉喝酒还俗的?”

沙生泉正色说道:“还真不是,只不过有酒有肉谁会拒绝呢?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连佛都忍不住,我这种半路出家的假和尚又怎么能忍得住?”

“其实我还俗来到你们生产队,主要是冲着那个、那个你们的电视机来的,我不是想看电视剧,我是想了解一下现在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王忆问道:“那你要了解外界大事你看报纸就是了,哪用得着电视机看新闻?”

沙生泉说道:“报纸上这不是没有电影电视剧么!”

好家伙!

王忆算是琢磨出来了,这家伙就是被天涯岛上先进发达舒适的生活条件给引来的!

很正常,古代老僧都能被一锅乱炖给引得佛跳墙呢!

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这年头什么是乡村梧桐树?自然是优越的生活条件。

围在火塘边上烤火的人笑道:“沙老师,你还是回去备课吧,不就是给火塘添柴火吗?我们来干就行了。”

沙生泉深情的看着火塘说道:“同志们,我的社员同志们,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你们以为我是被这些肉吸引住了?”

“不是,是做腊肉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少时的家,我是喜欢在这里回忆我的童年和少年!”

“你家不是在灶上做腊肉吗?咱们是用火塘,不是一回事吧?”社员们跟他嘻嘻哈哈。

沙生泉一本正经的说:“对,但在我的家乡,那些条件好的人家还是用火塘来做腊肉。”

“就像现在一样,杀一头猪两头猪的,整个挂在火塘上慢慢熏烤,熏烤好了能吃一年!”

“不过那是大户人家,解放前我们那里判断一户人家的日子过的是否殷实,就是进门去看家里有没有火塘,火塘上有没有吊着腊肉腊鱼,如果吊着的话吊了多少……”

“还能做腊鱼呀?”社员们忽然来了兴趣。

沙生泉愣了愣,一拍额头说道:“阿弥陀佛,我这些日子被猪肉给馋迷糊了,竟然忘记做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