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56章

作者:臊眉耷目

这种时候,指望张允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荀攸,蒯越,荀谌,徐庶等人就扛起了献策的大梁。

最终,还是荀谌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用吕布。

吕布生长在并州九原,与匈奴交情极深,且他昔日在并州军中极有威望,在匈奴之中也颇具盛名。

让吕布出马,既可以起到震慑匈奴的作用,同时他也熟悉匈奴人的战法。

不过让吕布独自领兵,以张允,荀攸等人的角度来说,多少还是有些冒险。

虽然吕布不会反叛,但吕布这个人的自主性比较高,性格也孤傲,若是他不听从中军方面的指挥,谁知道会不会惹出什么时段。

经过慎重的思考,荀攸决定让徐荣作为主将,同时再让吕布随同徐荣,一起前往打击呼厨泉。

不得不说,这一招在制衡匈奴上,确实高明。

东汉时期的南匈奴,早就不是昔日的匈奴了,分为南北两部王庭,南匈奴王庭的实力大打折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依附汉朝生存,虽然依旧是全民为骑,但由于常年受到鲜卑的压迫,甚至只能是居于汉境。

再加上呼厨泉年纪尚轻,各部的首领还不是完全服气他,此番他孤注一掷派兵援助袁绍,其实在南匈奴王庭内部,已经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毕竟袁绍虽然在地缘上与己方较近,但南匈奴的人也都不是傻子,目下在大汉境内,虽然是两个皇帝,但论及身份与继承规矩,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刘琦应该是属于大汉正统的皇帝,而袁绍则属于叛逆。

南匈奴王庭在此时此刻,公然支援袁绍,实在是有些不符合本族利益。

但呼厨泉此举虽然不符合南匈奴王庭的利益,却符合他自己的利益,因此即使各部首领反对,他也执意要出兵与刘琦交战。

但这就造成了南匈奴内部并不同一,各部首领出工不出力,导致南匈奴王庭的这一次出征的战意不高。

战意不高的部队,同时内部还存在矛盾,想要打胜仗就很难。

特别是雒阳方派出的飞将军吕布,昔日在并州就是声名赫赫,其人在匈奴人的群体中也是异常有名,以武力着称,这样的人物与徐荣一同领兵前来,还没有交手,南匈奴内部就是纷议不断。

很多匈奴部落的首领昔日也都认识吕布,他们坚决反对己方去与吕布作战。

在他们看来,即使己方能够战胜吕布,但最后所付出的代价一定是极为惨重的,这份高昂的代价,袁绍方面是否有能力对南匈奴王庭进行补偿。

呼厨泉是大单于,想要确实有资格力压众意,但他实在是太年轻了,很多匈奴首领对他根本就不服气,如此一来,呼厨泉就陷入了两难的局面。

在这种内部意见都没有达成统一的情况下,徐荣和吕布一同与匈奴军交手了五次,五次之中,他们只有一次有些吃力不敌,其余的四场战斗都是大胜。

饶是以勇勐果敢着称的吕布,这一次都有点犯了难,他心中甚至都开始怀疑匈奴人是不是在耍什么阴谋诡计了。

但他们确确实实地挡住了匈奴人,这是板上钉钉的战果。

……

就在以太行为中心,南北两军各自彼此试探的时候,程昱派人百里加急,将南部的战报给曹操和袁绍送了过来。

袁绍先是将战报看完之后,然后方才一脸犹豫的将战报递给了曹操。

曹操结果战报,只是看了一半,顿感天旋地转。

“啪!”他手中的简牍直接落在了地上。

“孟德!”袁绍见状不由大惊,他急忙上前搀扶住对方。

曹操愣了好一会,终于嘴巴一裂,大声地哭泣了出来。

他这一哭并没有任何做戏的成分,而是发自内心的哀伤。

曹仁和他乃是同宗兄弟,关系匪浅,他自幼就跟在曹操的屁股后边混,兄弟之间的感觉好的不能再好。

同时,曹仁也是曹操在宗族子弟之中,最寄予厚望的一个人。

如今听闻他的头被刘备给割了,曹操怎能不伤心欲绝。

袁绍看着曹操的样子,也有些犯了难,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只能是将手搭在他的肩膀上,示以安慰。

“孟德放心,为兄一定替曹子孝报仇雪恨!”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袁绍的软弱

哭了不多时,便见曹操缓过神来,他抬起头,望向袁绍,脸上的表情非常痛苦,且显得异常扭曲。

少时,便听他缓缓开口道:“子孝与我自幼一起长大,此番他为刘贼所杀,我说什么也要给他报仇……我想亲自带兵往豫州一趟,破刘琦,诛刘琦,还请本初准允。”

袁绍略有些犹豫,道:“孟德,袁某知你此刻心乱如麻,但是张允此刻尚在太行,咱们若是轻易分兵,只怕会有些危险,我不放心啊。”

曹操叹息道:“只是若不能分兵南下,恐某今后将日日夜不能寐,饭不能食……我这心乱如麻,即使留在这里,也未必能对兄长有什么帮助。”

袁绍长叹了口气,他转身走到帅帐正中,在原地来回地躲转圈,心中犹豫着。

现在这个情况,确实有些被动,曹仁和程昱战败了,整个中原基本上就没有能够阻挡刘琦北上的军力了,袁绍的主要势力是在河北,但兖州和豫州之地对他的主要势力而言,是一块极为重要的战略纵深,一旦兖州和豫州丢了,那河北将面临三面受敌的情况,若真是如此,只怕袁家的覆灭也是早晚之事了。

但眼下袁绍还真就不想让曹操南下,毕竟现在的曹操是他最得力的臂助,很多袁绍想不到的事情,曹操都能够帮他想到。

让他去,还是不让他去?

思量了一会之后,袁绍不能下定决心,于是他便先让曹操回去休息,随后命人在营寨内搭建灵堂,祭奠曹仁。

送走了曹操之后,袁绍派人将郭嘉招了过来。

其实对于郭嘉这个人,袁绍心中一直有些悔意。

当年袁绍初至冀州之时,郭嘉曾被郭图推荐到了他的麾下,为袁绍效力。

但因为郭嘉在颍川郭氏之中属于旁支,虽然是士人,但在袁家这个平台上,郭嘉当初的身份还是有点不够格,在袁绍这里并没有等到重用。

偏偏郭嘉的心气还高,他见自己不能进入袁绍的中枢,于是干脆离开了河北,转回老家安心的读书射猎去了。

郭嘉初离开之时,袁绍倒也是没有感觉到可惜,毕竟他那个时候对郭嘉的才能并不是很了解。

但是自打郭嘉随同曹操来到了邺城之后,袁绍对于郭嘉的了解逐渐加深,随着时日愈长,袁绍便愈发知道了郭嘉的本事,他心中对自己当初的行为也是愈发的后悔。

这样的顶尖人才,可恨自己当初眼拙,没能够留在河北,着实是大大的失策。

也是基于这份后悔的心情,袁绍现在对郭嘉反倒是极为看重,有事没事都会将郭嘉找来问问,颇有些拉拢的意味。

这次见了郭嘉之后,袁绍便将曹仁被杀的事情告诉了郭嘉,同时也包括曹操要领兵给曹仁报仇的事情。

郭嘉也和曹仁’程昱相熟,在知道了两个人的境遇之后,颇感惊讶。

他沉思了一会,遂问道:“敢问丞相,对眼下的时局,有何看法?”

袁绍长叹口气,道:“中原之地不能失,但张允这边,精兵强将云集,若是不谨慎对之,恐有大祸,河北这边此刻缺不得孟德,但若是不让他去报仇,我恐孟德也不会甘心,似此如之奈何?”

郭嘉对袁绍道:“末吏以为,大将军有些过虑了,依照郭某看来,如今这情况,中原方面也必须要派兵,而且能与刘琦相抗者,也必是曹骠骑也,旁人恐皆非刘贼敌手……曹子孝的用兵之能,丞相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他都敌不过的人,试问若派旁人,谁能与之?”

袁绍闻言不由沉默了。

“孟德若是往南,张允这边,又当如何?”

郭嘉笑道:“丞相英明神武,用兵极有方略,又岂惧张允一介裙带之臣?况且还有郭某等人在此,愿以绵薄之力相助于大将军!”

袁绍听了郭嘉的话,心中才略微放下心来。

其实他心中也清楚,张允不过是一个守成之人,等闲不敢随意和自己交锋,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打赢自己的,就是让曹操走了,也不会影响大局。

但不知道为何,现在的袁绍比起当年,就是缺少了一点自主性,做事情开始变的瞻前顾后,一有些小事就思虑繁多,一宿一宿的睡不好觉,翻来覆去的总是老寻思,根本扛不住压力。

现如今,他得到了郭嘉的安慰,心情明显好了许多,心头的小结也似乎被开解了。

“有奉孝这话,孤心中甚安,既如此,那就让孟德南下吧……毕竟刘伯瑜也不是谁都能对付的,若非孟德亲往,想来还真是没谁能敌的过他。”

随后,袁绍便亲自前往曹操的营帐慰问,顺便告诉曹操让他率兵前往南方。

郭嘉拜辞了袁绍之后,回到自己的营帐,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适才袁绍的表现,着实让郭嘉有些不安。

按照郭嘉对以往袁绍的了解,昔日的袁绍做事可不是这么瞻前顾后的。

特别是在重大事件上的那股自信劲,简直可以说是舍我其谁。

这位袁丞相绝不会轻易依赖他人……至少往日的袁绍,可不会说自己离不开曹操。

如今的局面,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己方若是不针对南方有所动作,一旦让刘琦占据了中原,那后果不堪设想,如此浅显的道理,袁绍不可能看不明白。

如此,那他为何还会这般犹豫呢?

郭嘉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心中泛起了一个不安的想法。

郭嘉的身体不好,因而他自年轻时起就开始学医,自诊自医,对医学之道也算是粗有涉猎。

依照郭嘉的观察,袁绍的头脑比起原先愈发的不清醒了,而且心智也似乎开始变得懦弱。

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身体在逐渐衰竭的征兆。

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的衰竭……都不是什么好事。

这说明袁绍的身体有隐疾,而且这份隐疾似乎正在逐步发展,且已经对他身体出现了侵蚀。

若是在邺城,袁绍纵然犯了什么毛病,只要处理得当,便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但是现在,这可是在两军阵前,一旦真的有事,那后果非同小可。

眼下主要还是因为对方的主将是张允,这个人似乎有避战的情绪,若是敌军的主将是刘琦,那回头袁绍若是真有什么三长两短,那三军将士只怕是皆会被陷于死地。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曹操南下

刘备在鸿隙坡除掉了曹仁的事情,不只是袁绍和曹操这边知道了,张允以及雒阳的战将们也收到了消息。

雒阳三军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士气大增,战意也变的无比浓烈。

以黄忠,太史慈等为首的诸将,纷纷赶来求见张允,向他请令出战。

这一日,帅帐之内聚集了不下四十余人,全都是雒阳方面最高阶的将官。

太史慈当着众人的面,向张允献上了自己的战略。

“眼下曹仁被杀,程昱败北而还,中原震动,陛下不辞劳苦在前线鏖战,我等率领本朝主力在此与袁绍交锋,亦不可坐观成败,依照末将之意,大司马可乘三军士气高昂之际,兵分数路,一面袭扰河北重镇,一面南下接应陛下,将袁绍逼入死地。”

张允捋着自己的美髯,正襟危坐,很有气势地看着太史慈道:“子义有何高见,但讲无妨!”

太史慈忙道:“曹仁身死,必然会大大的打击袁绍的士气,也会动摇曹操的心志,依照在下之见,大司马不妨派遣大鸿胪率一万兵,往临汾驻扎,一则可接应徐将军和吕温候,为他们提供粮秣,二则可以督促吕温候率兵北进,直捣太岳,将呼厨泉打回雁门,匈奴若败,则可让徐、吕联合大鸿胪夺取太原,威逼并州首府!”

“再派赵子龙将军引一万兵进攻卤城,兵往代郡阻断河北与雁门以西的郡县的通路,将并州北地与邺城方向切割,则袁军的左翼供给不能保全。”

“再遣甘宁将军引一万水军,顺流东向,走黄河主道至河内与魏郡边境,如此北向可威逼魏郡,西向可驻扎河北威慑上党,广平,令袁绍首尾不能相顾。”

“再着张任将军率兵去援助太行,保住张燕,以免黑山有失。”

“黄汉升可领三万兵正面强攻壹壶,牵制袁绍主力。”

“末吏再引两万人马,走王屋下河内,作为南北接应,一可断袁绍南下的援军,二则可随时接引陛下北伐的兵将。”

太史慈说完,期盼地看向张允。

推荐阅读!